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 1
我们幼儿园注重教学管理,特别是在教研活动方面,一线老师每年必须上一节公开课,录播教室建好后,从20xx年开始,公开课必须在录播教室用制作好的课件上,全程全方位录像。
这样的公开课要求质量高,从准备到授课半点马虎不得,为了准备这节课,我首先选材,选来选去,都没亮点,当看到京剧脸谱这一内容时,我眼前一亮,这不正符合“戏曲进校园”这一主题吗?但选这一内容无疑有难度,首先展示戏曲动作我没有功底,其次是制作脸谱要时间,还有做课件必须选合适的音乐、视频。简单介绍京剧中人物,必须一点一点查资料等等,在困难面前,我下定决心,不改初衷,先制定教案,再选视频、音乐、***片,来制作课件,但要截取视频和音乐,我不会,辛亏有同事xxx老师帮忙,才把课件制作完成,接下来制作脸谱,在网上搜了半天,选定蓝、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脸谱,去打印,回来剪轮廓、眼睛,穿带子,带上脸谱,要表演人物动作,我要学,就专门跟懂京剧的'朋友学了五种脸谱人物的动作,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拼命练习,又带小朋友练了两遍,方可上场。
20xx年4月11日下午,上完之后,得到听课老师的评议,大家都说这一内容符合“戏曲进校园”的主题,但很有难度,涉及的知识面广,能上下来,已经很不错,美中不足是带上脸谱表演环节,应该多选几种方式,多表演一会儿,不然辛辛苦苦做的脸谱没利用一会儿工夫就结束了,可惜了。课上过后,我也发觉这个问题,这个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感受、体验。总之,是在探索中进步,我得出的结论是,在挑战面前,要敢于不辞辛苦,接受挑战,最终战胜了困难。
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 2
一、利用戏曲艺术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戏曲欣赏,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进行渗透,特别是通过戏曲艺术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从戏曲文化中的服装设计、化妆特点、舞蹈形式、表演手法、以及武术、杂技等传统民族元素的引入,将戏曲文化与舞台艺术融而为一,从而增强了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经典的戏曲名段是有生命的,如“花木兰”所表达的用于承担、自强自立的精神、“小放牛”所营造的诙谐幽默的'生活观,更是对学生从体验中来获得良好的情操和修养。还有“小姑贤”、“小女婿”等曲目,让学生能够从戏曲文化中领略到情感的体验,精神的升华。历史戏曲将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进行充分表现,特别是戏曲艺术风格的渐进发展中,名家梅兰芳、叶少兰、马连良等,以其精湛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技能,赢得了世人对戏曲文化的赞誉。我们从课堂赏析和学唱实践中,一方面可以从音视频资料中来听、看;另一方面从引入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鼓励学生组织戏曲表演实践活动,从被动感知到真切体验,是戏曲文化真正走近学生生活。如对于京剧《沙家浜》,从“智斗”戏中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分析剧中人物角色的特点,并从中来感受戏曲艺术的博大魅力。
二、借助于戏曲艺术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于中职音乐教育改革一直在摸索中不断完善。戏曲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借助于戏曲文化艺术,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传统教育,还能够从戏曲文化艺术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如我们分析李铁梅,我们讲解杨子荣,我们谈谈郭建光,其艺术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当前社会需要格外关注的隐性教育方式。同时,在戏曲教学中,对于传统戏曲中的如《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红灯记》、《杨门女将》等曲目,具有较好的德育功能,从《赵氏孤儿》、《铡美案》、《赤桑镇》等曲目中有助于体现社会正义,惩恶扬善;从《打渔杀家》、《将相和》、《打龙袍》等曲目中来融入历史名著和典故;从《打金枝》、《井台会》、《茶瓶计》等曲目中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总的来说,戏曲教育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其作用是深远的,而对于中职音乐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三、推进中职音乐教育中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结合中职音乐教育实际,从戏曲艺术与文化知识的选择与推广上,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注重戏曲基础知识点渗透和推广,循序渐进的导入课堂教学实践;二是注重戏曲欣赏教学,特别是结合具体的曲目来介绍剧情、理解剧中人物角色,激发学生对戏曲人物的认知,特别是经典唱段的学习和欣赏;三是结合实际推广戏曲知识竞赛,或歌唱比赛,营造戏曲文化环境,引导学生爱上戏曲艺术;四是结合当前戏曲教学实践,积极拓展戏曲教育方式,如开展戏曲交流,促进戏曲的宣传与普及。
四、结语
总之,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从职校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上,引入戏曲教育也是可行的,还需要各教育从业者,能够从自身学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益的教育途径,扩大戏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 3
一、中学教育中戏曲的边缘化
戏曲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远离生活,戏曲的受众在逐渐减少,老龄化倾向严重,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几乎不愿意接受这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因此,戏曲文化的传承应更加重视戏曲文化在中学教育中的渗透。社会上普遍缺乏对戏曲的正确认识。认为看音乐会很时尚,看话剧很文艺,而听戏则很老土。这是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的误读。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也很容易跟风陷入误区,产生正确的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据了解,高校戏曲表演专业本科生,往往是为了考上大学而参加艺考,通过速成班的短期训练进入高校,基本功较差,理论更是欠缺。这就需要从高中开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戏曲知识普及。培养戏剧从业人员、普及戏剧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重要角色。就高中课程本身而言,往往是对诗词文较为重视,而对戏曲重视不够,对河南地方戏曲文化的教育更是缺失。据调查,高中阶段语文科目必修教材共5本,其中戏剧仅有一个单元,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进行弱化处理,更有甚者,一些老师干脆跳过不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考的引导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教师的戏剧知识也不扎实。
二、对中学师生普及戏曲知识的具体措施
在传统的中学课堂上,戏剧往往像散文、小说等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讲授。还原戏剧作为一门活体艺术,让戏剧表演、戏剧理论讲授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内容。改变传统的中学课堂讲授戏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形成育人新合力。具体措施如下: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时,设置河南地方戏比赛专栏,鼓励学生唱豫剧或其他地方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组织专门的地方戏比赛;作文比赛时,可鼓励学生在传统记叙文散文之外创作剧本;组织高一学生到剧院观看豫剧等河南地方戏演出;组织学生彩排《窦娥冤》《雷雨》等经典剧作;开展高雅艺术走进高中校园的活动;讲授戏剧课文,排演1-2出经典剧作;鼓励老师和学生到剧院听戏,写观后感;聘请高校戏剧专业教授到高中开设专题讲座。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戏剧表演实践相结合,坚持书本与舞台相结合,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以大戏剧的视野,通过对话剧、京剧、豫剧以及河南地方戏曲的校园演出,让学生和教师欣赏到戏曲的文化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改革中学语文与英语教学中的戏剧教学,在讲到戏剧时,可邀请高校戏剧理论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同时,可邀请戏剧表演专业的师生现场表演。戏曲进校园的舞台演出和戏曲理论的`普及并重,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带来鲜活、立体的戏曲知识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大餐,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戏曲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与价值
在开展戏曲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让更多中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戏曲产生正确认识,进而喜欢上戏曲。让教师从中受益,感受经典戏曲的魅力,提高鉴赏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同时,通过开展戏曲活动,让戏曲进入课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堂驾驭能力以及表演能力。教师带着播撒传统文明的责任走进课堂,由被动转为主动获取戏曲知识,提高自身的戏曲理论素养。同时,这一措施有利于封闭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生硬的书本知识变得鲜活,教师也会获得学生的认可与教学改革的信心。戏曲进入课堂,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成长。开展戏剧活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戏曲产生兴趣,教师能够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外的新收获。此外,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年轻观众的戏剧感受和鉴赏能力,提升教师的戏曲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将戏曲进校园付诸于教学之中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