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得网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教学设计反思日志》,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ou”,不要读成“du”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a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ai)着我”、“挨(ai)家挨(a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u))”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缩、缘、既”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一)研读第二段
1、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
(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学生试读,评价。
(6)教师指导朗读。
(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
(6)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
2、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1)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5、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细读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三)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既然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人原谅,更不应该向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
(2)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四)小结读后感受:
1、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争吵
弄脏本子
“我”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设计背景儿童
在《冬天到》的主题活动中,一节音乐游戏《小青蛙打呼噜》引起幼儿极大兴趣:冬眠是指什么?有哪些动物会冬眠呢?幼儿不太明白,于是我们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熊、乌龟、青蛙等小动物冬眠的现象。
2.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
3.尝试使用礼貌用语“请……”。
重点、难点
1、了解小熊、乌龟、青蛙等小动物冬眠的现象。
2、 尝试使用礼貌用语“请……”。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的家”挂***。
3.若干冬眠的小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场景导入:下雪了。
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我们是怎样过冬的?让我们去森林里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好吗?
幼儿在《雪绒花》优美的音画场景中,很深切地感受到了冬季的来临!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很自然地引出小动物的。过冬方法。
二、拜访小动物的家。
(1)小动物(小熊)家。
尝试使用礼貌用语“X X 你好,请你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好吗?”
观察小熊睡觉,引出“小熊在睡觉,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原来它在冬眠”。
(2)小动物(蛇)家。
运用礼貌用语“请……”
猜猜蛇为什么不理睬我们?它在做什么呢?引出“冬眠”。
(3)结合***片,观察还有谁在冬眠?为什么这些小动物要冬眠?
小结: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很冷,小动物们可吃的东西变少了。它们找不到吃的,怎样度过又冷又饿的冬天呢?它们就想出了躲在家里睡觉,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来的好办法!这个不吃不喝、躲起来睡觉过冬的办法就叫——冬眠。
PPT 动画场景带给小朋友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而又简单地将“冬眠”这个知识化解了。并贯穿社会教育:怎样到客人家去做客、打招呼。
三、送小动物回家冬眠。
(1)根据特征找小动物的家。
(2)乐意说说自己送哪个小动物回家了。
幼儿在为小动物找家的操作活动中,再次加深对小动物冬眠的印象!
四、延伸活动
动物过冬的另外几种方式:储备食物过冬、迁徙、换毛
五、情感教育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先向孩子及家长们了解一些有关小动物冬眠的知识,孩子们了解的不是太多,只是从一些***书止见过,真正认识、接触过这类具有典型特性动物的孩子只有两三个,设计活动中,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认识,并讲述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冬眠的含义。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类型的故事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发言也非常精彩。因为孩子已经将画面的内容熟记于心,所以孩子在给动物们找家时,能快速找到,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技能和能力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训练过程。孩子们在学习了知识外,自己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表现真是不错!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教学意***: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移动》。以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大胆尝试探索使物体通过不同材料移动的不同方法。
2.愿意用语言表述探索活动的结果。
教学准备:
小碗人手两个、乒乓球人手一个、围裙、小勺、口杯、吸管、夹子、毛线、毛巾、纸盒、筷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以围裙老师的身份导入活动。
1.猜一猜:围裙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什么?
2.出示夹子、小篮子、一次性口杯,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3.出示乒乓球,介绍“移动”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
1.幼儿自主探索使乒乓球移动的不同方法,教师指导帮助。
2.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
3.教师小结幼儿探索结果。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
1.介绍新材料,说说它们的作用,再次强调游戏要求。
2.幼儿自主尝试使乒乓球移动的方法。
3.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
4.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结果。
四、结合日常生活,谈谈哪些物体可以移动?
教学反思:
教师按照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地选择主题、内容,思考要提供的材料,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的观念中,还没有把幼儿当作一个真正探索的。小科学家来对待,科学教育不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与理解能力,没有鼓励幼儿进行直接的科学活动,因此幼儿难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学会给与幼儿出错的权利,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并挖掘每个幼儿的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使每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四
活动意***:
数学活动本是枯燥的,幼儿很难进入正题。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融入游戏的环节,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 给动物按大小排序。
2. 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房子、标记***、动物、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我们班来几位特殊客人。
猜猜它们是谁?
2.给大小不同的三只兔子排队
有几只兔子?(出示标记***,幼儿说出:最大的兔、大兔、小兔)按从大到小顺序排。
刚才按照什么顺序给兔子排队的?
3.游戏:喂兔吃萝卜。
兔子最喜欢吃什么?
这里有什么样的萝卜。(幼儿说出最大的萝卜,大萝卜、小萝卜)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萝卜送给最大的兔子,大萝卜送给大兔,小萝卜送给小兔。
4.集体活动
出示标记***。篓子里也有兔子和萝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注意边送边说。最大的兔吃最大的萝卜,大兔吃大萝卜,小兔吃小萝卜。要一 一对应
5.活动开始
表扬正确运用短句讲述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这次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到各个环节中,大多数幼儿学会了从大到小的排序,从操作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完成的较好,但还是有部分未理解,希望自己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进,做到课前准备充分,用更儿童化的语言进行表述,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团花纹样的设计。
2、综合运用折、剪、撕、画等方法制作伞面团花纹样。
3、通过模拟制作生活用品小花伞,体验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
伞面团花纹样的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伞面的折剪方法、伞柄的安装。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课件、范作、彩纸、剪刀、吸管、双面胶、透明胶。 学生――剪刀、正方形彩纸、吸管、双面胶、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歌曲《小花伞》
二、猜谜语,导入新课。
早就听说咱班同学聪明又活泼,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想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来!
课件出示:“不长藤儿不结瓜,下起雨来才开花,花儿开在头顶上,你走到哪儿它到哪儿”(打一生活用品)
谁能说说在生活中伞有哪些用处呢?
伞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雨雪天,它为我们抵挡狂风和雨雪,热辣辣的阳光下,它又为我们遮挡阳光!课件出示雨中撑伞***:瞧!当人们撑开一把把雨伞,就像大地上盛开出朵朵会移动的花朵,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展示范作:请看,老师手中也开出许多伞花,好看吗?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小花伞》。(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1、分析伞的结构,讨论制作方法。
不管制作什么,首先都要了解它的结构,谁能告诉老师一把伞有哪些部分组成?
(板书:伞面、伞柄)
仔细观察老师制作的小花伞,猜猜我都用到了那些制作方法? (板书:剪、折、撕、画)
小组讨论一下制作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接下来,请思考一下:你认为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地方?谁有解决方法?
2、演示制作方法:
老师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想来制作一把小花伞,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制作的?那就请同学们自己观察哦!
做伞面:
(1)先找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3―5折后,用剪刀把尾部边缘沿弧线剪下。
(2)再把两边的线剪出各种***形,然后用水彩笔水浸染。
(3)最后把染好的纸慢慢展开,放在另一张白纸上凉干,
(4)用固体胶把染好的纸贴在一张白纸或彩纸上,留出一部分边,把小伞的伞面做好。
粘伞面:
用剪刀沿一个角一直剪到伞面的中心点,把剪开的这部分重叠粘贴一部分,注意边缘线要与原来的相重叠。
做伞柄:
将饮料吸管或用厚纸卷成细细的管状,在一端沿轴线剪开约1厘米长的小口并向两边分开,做成伞把,用双面胶将伞把固定在伞面内面尖端处。
四、布置作业
想不想亲自动手试一试?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设计一把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花伞吧!相信你会比这些小朋友制作的小花伞还要漂亮!
温馨小贴士:
1、 动动脑筋,你还有别的办法制作小花伞吗?看谁做的能让人耳目一新!
2、使用剪刀注意安全,小心别把废纸掉在地上哟!
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发现、表扬、展示。(播放轻音乐)
五、展示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从其伞面的制作,伞花的设计是否美观去欣赏,还有制作是否精细认真)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亲手制作了一把精致的小花伞,怎么样?有没有成就感?下课以后,你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装饰手法,例如拼贴法,蜡染法,毛线缠绕、折纸等制作不同的小伞,可以当做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 礼轻情意重,我想收到礼物他一定会非常开心!其实,伞有很多种!
希望将来 老师可以撑一把你们设计的伞走在大街上!
教学反思:
《小花伞》是一个让孩子动手体验的教学活动。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动手能力选择了这个美术活动。为了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富有情感的美术活动。我选择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经常接触的“伞”。先让孩子通过观察伞,了解了伞的基本特征,和装饰特点和结构,之后开展了这个美术教学活动。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
根据孩子们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我制定了
1、初步了解团花纹样的设计。
2、综合运用折、剪、撕、画等方法制作伞面团花纹样。
3、通过模拟制作生活用品小花伞,体验生活乐趣。
我的教学目标,希望孩子能达到这些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本班孩子在动手方面尤其是在使用剪刀方面能力相对较强,所以我选择让孩子自主制作小伞,这既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动手机会,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儿歌引入主题。
我以之前学过的小儿歌《小花伞》作为课堂导入,直接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引导孩子说出他们所观察到的伞的样子。
三、范例展示,激起孩子的制作、绘画兴趣。
在语言表达后,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范作按照不同的装饰方法出示了出来。这样,孩子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不同的装饰方法,可以装饰出各种漂亮的***案。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辨声音引入风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听听画上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呢?
⑴指名回答
师:对了,是风先生来到我们的教室了。(板书:风)
师:风不仅能听,还可以写,古代就有诗人写下了许多有关风的诗句,谁能背给大家听听。(生背,师评价。)
2、揭题
师:其实风还可以画出来。风看不见,摸不着,他藏在哪儿呢?怎么画出来呢?就有三个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不但能找到风,还能把风画出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画)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遍(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看一下自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再把文中这7个认读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能做到吗?
2、学习七个认读的生字
师:文中的小朋友看你们读得这么认真,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他们来了!(出示课件3)
⑴与文中的小朋友打招呼,问声好。
⑵师:谁能借助拼音读出哪个小朋友的名字?(指名回答并齐读)谁还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注意:“赵、陈”是翘舌音,“宋”是平舌音)
⑶出示课件4
师:没有了拼音,还会读吗?(全班齐读)
⑷出示课件5
师:找一找在生活中“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哪里见过?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吗?
“陈”:耳东陈(是识字的好方法)
“涛”:海涛、波涛(哦!“涛”跟水有关系)
师评:原来这些字你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呀!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这个呢?(拿出“显”的卡片,让学生接读)
⑸识字巩固环节
师: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含有“显”字的句子读一读,谁来?(指名读)
老师这儿有许多精美的卡片,还想要吗?(想)想,就看你们的本领了!
“赵、宋”:要求学生能说出识字的方法
“艺、丹”:要求学生能组词
3、写字教学
⑴分析字的结构,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
⑵出示范字。
⑶范写“艺”。
⑷师巡视辅导,相机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三、初读课文
师:生字会认了,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宋涛、陈丹、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还找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读完评价)
(一)理解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过渡:请一位同学说说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
1、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再指名读
2、理解赵小艺为什么这样画风?(生反馈)
师: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这时候,她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全班再交流)
师评价:赵小艺真是个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孩子。所以,她第一个说“我能!”
师:其实,赵小艺很聪明,他看出风藏在旗子里。
3、课件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4、先让学生自由填空,而后老师指正,并指导学生读出自信的语气。
(二)理解陈丹和宋涛画风的句子
1、出示课件动画
师:风先生来了,三个小朋友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指导朗读陈丹画风的句子
①出示课件: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师:噢!老师听出来了,小树弯弯的!
②再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宋涛画风的句子
①师:宋涛也把风画出来了,快和同桌一起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②读好“斜斜的雨丝”
③小组分角色朗读、全班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
(三)师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看到风了。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七个认读的生字,还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要想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作业(出示课件)
五、板书设计:
旗子飘
15画风小树弯敢想敢做
雨丝斜善于动脑
风车转
反思:
首先,我利用自然界的风可以通过耳朵听到,可以通过文字写出,以此来引导学生领会,风还可以通过笔画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俗话说:“空穴来风”。风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形状。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抓住了风力使物体发生变化这一特征,利用找到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不足之处:
1、语文教学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而我在识字教学中就犯了这一错误。
2、朗读的目标含糊,应该每次要有明确的指定。
3、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过于紧张,漏下的板书应在适当时机补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记得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教学设计反思日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记得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