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精品8篇)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儿来了一阵击鼓声?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在广场上表演吗?
刚一走向广场,就见到一片火红的灯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戏的人们响起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十几位舞龙者有的伴奏乐器,有的舞着龙,有的在喝彩……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由上古时期的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简单的吃了早饭,我就看到外婆在准备做月饼啦,外婆先把做月饼的材料按照对应的比例和好,爸爸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并擀成面饼,妈妈把馅料包入面饼当中,负责用月饼的模具把面团压成月饼的样子,最后妈妈把月饼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两片之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儿,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真叫馋人,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藕饼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饭过后,爸爸和外公把一个长桌搬到了露台,我负责把一个用来放贡品敬菩萨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妈妈拿着贡品和实物!
看似简单的事我们却忙了很久。等我们忙完都到晚上了!我们边休息边闲聊,等待赏月,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我可爱的老妹儿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她雀跃鞋手指着月亮说:“月亮月亮,你们看!”我抬头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又特别的圆!可是为什么又亮又圆呢?其实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发亮的,发亮是因为太阳的光通过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月亮才最圆最大最亮!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谈笑风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说不出的舒服!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迥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陆河,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开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人们要大扫除一次,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过了初旬,大家更忙,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赶做年夜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处玩耍,爸爸在门外巾对联,我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已经抺好了,刚要贴上云的时候,妈妈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福倒了,福这就应该倒着贴嘛”,听妈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贴,仿佛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贴好了,就要准备年糕、鸡、酒给神拜年,拜完后就直接吃团圆饭,桌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贵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菜到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
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觉,因为要放开门炮。绚丽多彩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空,仿佛天空长着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谁能说除夕不是最美丽的呢?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家乡的除夕夜。希望你们能来我的家乡玩,我也乐意当你们的向导!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4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淳安也不例外,现在就由我来跟你们讲讲淳安的风俗吧。
就在千岛湖一旁的金峰乡朱家村,在每年的阴历正月初六,他们的宗祠内就会摆满101个猪头,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可大有来头呢,据说宋代大文学家朱熹是宋家村人民的祖先,还听说,“赛猪头祭祖先”这个习俗就是朱熹的重孙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一习俗,在当地已经有8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拿着自家的猪头一同摆到宗祠内一较大小,并比赛谁家的猪头最有创意,村里头最有威望的老人会对猪头进行评议,最后选出最好的发红包,发年画以示鼓励。
就在去年的正月初六,我和爸爸也去了一趟金峰乡朱家村,来看了一场热闹又盛大的“猪头大赛”。
我们到了那儿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此时祠堂外面的空地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舞狮们踩着节拍辗转腾挪,甚至还叠起了罗汉,神采奕奕,精彩非凡,为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精气神”惹来了阵阵叫好声。
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从这人流中挤进祠堂,只见100多个大猪头,整整齐齐的摆在桌案上的提篮里,一个个都精心的“美颜”和“点缀”过。还配以万年青,天竺叶,鲜花,水果,不少还贴着福字,喜气洋洋,馋的我直流口水,要是现在可以吃的话,我真想上去咬两口。
舞狮之后就是由村民演出的竹马表演,浓妆艳抹的村民腰间系上竹马,一手拎着马脖,一手舞着马鞭,和着音乐翩翩起舞。
最后,“猪头大赛”经过逐一比拼称重,决出了一、二、三名,掌声和欢呼声响彻了整个祠堂。
那天晚间,朱家村还举行了猪肉宴席宴请所有远道而来的宾客。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5
在每年的一月二月,都隐藏着一个特别的节日,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
春节有许多习俗,就比如蒸包子,吃馒头等。而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了。
这个吃饺子的来头可就大了啊,因为饺子又名馄饨,谐音混沌混沌又象征着一些不好,不利己的事物。吃馄饨的意义就是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全部吃掉,这样往后的一年里就会万事如意,不再会有任何的灾祸了。虽然,现在的馄饨与饺子已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食物了,但这仍然不能阻止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向往。所以饺子自然成为了春节传统习俗之一啦。
同样,吃饺子还有另一种来历。因为饺子形如元宝,象征着财源滚滚,而其名如交子,意味着子孙满堂。这两样合起来,便是幸福了。谁不想让自己的一年都过得幸幸福福,圆圆满满的呢?况且,在年的传说里都说明了过年要剁肉来驱赶年,这些肉不做成饺子吃掉不就浪费了吗?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传统习俗。
总的来说,人们将无形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寄存于有形的饺子里,并且将吃饺子的习惯保留至今,成为了一传统习俗,也是对后代的一个期望,希望子孙们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每一年。
那么,请我们保留住这些祖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保留住从古至今积攒下来的美好期待,让中华之根继续在这片属于我们的土地上生长,继续让中华之根绵延万里,保留下这些祖先宝贵的文化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一提到它,谁不对它热切向往,不对它极其喜爱?
每年春节的开始,应该就是家家户户贴春联了。除夕一早,四处都是手上、胳膊上拿满春联的人们。这时,总有几个小孩子围在大人身旁帮忙,嘻嘻哈哈地把旧春联撕掉,换上新的,这举动好像是代表辞旧迎新,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寄托在大门上的春联。
从早晨起,屋前房后都充满饭菜香味,而大部分家庭的饭菜中必定少不了鱼,我家也这样。老爸常说:“吃鱼就会年年有余。”所以过年前人们就会带回家几条鱼。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算重头戏。在外工作、学习的家人会回家团圆,吃团圆饭。这时大街上几乎所有商铺都关了门,宛如平常凌晨十一二点一样安静。
饭后就是一年一度地看《春节联欢晚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桌前,拿出提前和好的面和拌好的肉馅,在包饺子时,往往会挑一两只饺子,在里面放枚硬币,第二天谁吃到了,就意味着谁一年的运气就会好。
第二天就是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大年初一了。家长们总是会早早叫孩子起床,还会用“今天起不来,一年都起不来”或“起晚了就没有红包”这些话吓唬孩子。
吃完早饭,到街坊邻居家串门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活动了,长辈们对孩子说些祝福的话,然后孩子再跪地磕头,有些家庭甚至还会用个铁盆,最后就是孩子笑逐颜开地收下红包。
在除夕与大年初一中间的傍晚,天空上会飘有许多孔明灯,它们寄托着主人新年的美好愿望,随风飘向远方。
春节,它不仅仅是人们情感得以释放,亲人们得以团聚的好日子,更是中华民族象征团圆与兴旺的永远的精神支柱。我爱这4000多年的传统节日,更爱我们独特的家乡风俗!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7
我的老家是汕尾,和其它地方相比,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风俗。
在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我们中国都称之为拜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时,汕尾人都要大扫除,物和被帐都要进行清洗,谓之“采囤”。因为那时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在除夕之夜,汕尾人肯定会和自己的家人,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年饭。那时,我们在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团圆饭,顾名思义,是一家人在过年时欢聚的饭食,连故去的祖宗也不会忘记。因此,在做年团圆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汕尾人将代表祖宗的香炉在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按长幼顺序跪拜。体现了汕尾人一直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美德。在祭拜完后,我们会将祭祖的饭菜热好,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圆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用完餐,汕尾人会开始做明天祭神的贡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合起来做。
做斋菜的料用完毕后,就开始制作。然后,再把斋菜放在坛子上,拜上两拜,长辈会祝福晚辈,晚辈也会祝福长辈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收获。
在过年时,汕尾人都会买“桔子”送给亲朋好友,或留在家中做个好兆头。桔子的“桔”家乡话读“j-í”谐音是“吉”,有“大吉大利”之意。让人看到桔子就会有一个好的寓意。
这些都是汕尾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会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风俗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祖祖辈辈把这些文化传下来,我们也要去维护这种文化,也要把它传承下去。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篇8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节前一天,奶奶会先到街上去买糯米、猪肉、粽叶、大枣……先将猪肉用酱油和盐腌制好,再煮熟,再将糯米进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猪肉块放进去,然后加上一颗大枣,把粽子用丝线缠绕,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门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是听奶奶说这样可以避邪,防止*怪入侵,也能让插艾草的这家人百毒不侵,我听了觉得很新奇。
端午节到了,还在床上的我就能闻到楼下的粽子的阵阵清香,我赶忙洗漱完走到楼下,大锅上热气腾腾,白烟袅袅,绿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称赞,我急忙拨开粽叶,软软的糯米便透了出来,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边的糯米十分鲜甜,我终于意识到了,肉旁边的糯米就是这个粽子的好吃的所在,这糯米进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细细品尝着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战乱时期,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一点粮食都吃不到的样子,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点凄惨而悲凉,我又想到赵国战败,屈原那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珍惜现在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