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刘备学人才管理
刘备终生以人为本、奋斗不息的传奇在中国民众中流传不朽,他与关羽、张飞手足般的情义演化为后世桃园结义故事而脍炙人口,《三国演义》以他作为主要人物加以颂扬,鞭挞奸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跟着刘备学人才管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品牌打造的角度看,刘备所取得的成功是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今天的企业家,应能从刘备身上吸取到更合乎中国传统价值精髓、并与现代管理思想相通的可贵借鉴。
刘备是白手起家,那时汉末群雄各有来头,而刘备只是一介布衣,没人没权,史载他“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并且“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可见他这个小个体户也有一定“财商”。后来又得到商界朋友资助,在24岁时拉起一支人马,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踏上了他艰苦卓绝的事业之路。
两汉是中国民族性最强悍的时期,崇侠尚武,蔚然成风,曹操、袁绍、袁术等都以“任侠”闻名。刘备不同的是,他毫不骄纵霸道,能真正折节下士,“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升官发财也不改变。有个叫刘平的地主分子,看不起刘备的成分,“耻为之下”,派刺客来刺杀他。刺客在刘备这里受到前所未有的待遇,被刘备的真情打动,不忍下手,便“语之而去”。
谦虚能创造奇迹,它又是最难达到的美德。许多人一旦上了一个阶梯,就爱自命不凡,骄傲自大,以为高人一等。曹操起先也能没有架子,后来并购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公司,就不免得意忘形了,以骄横的态度对待张松,结果使张松心怀怨恨,转向刘备。学者评述说:“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谦受益,满招损,结果相差太大了!
不少企业为执行力烦恼,其实要得到员工的真心认同,不在于如何去“管”,与他们打成一片是最有效的。东芝曾濒临倒闭,土光敏夫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以改变公司懒散的经营作风。他每天清晨早到半小时,站在厂门口向工人们问好,并且总是利用余暇出访,与工人一起吃饭喝酒聊天。他不顾68岁的高龄,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下面具体情况,现场决策解决问题。不久士气大振,东芝重新赢回了声誉。反观很多领导者以忙碌为由日益脱离群众,实际是没有真正的谦逊态度,不肯诚心诚意与员工交朋友罢了。
拓展:刘备管理团队三大秘诀
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紧缺人才的问题。
在乱世之中,最紧缺最重要的人才当属武将了,这直接关系着主公老板能不能生存下去。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可能最紧缺的人才就是产品开发层面的,4P定律中首先的就是产品,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做好产品,而做好产品就是产品开发人员需要做的事情了。这我们就能理解史玉柱在初涉网游领域时愿意花巨资从盛大引进研发人才了。刘备深谙此道,因此在出道之初,就和天下猛将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笼捞了二位豪杰的心,并立誓不能同生但求同死,因此两位天下数一数二的武将就为他肝脑涂地了。事实证明正是关羽张飞的努力,让刘备在乱世中虽颠沛流离却不致覆亡。
还要解决人才结构的问题。
但是解决了武将问题,似乎刘备仍然无法立足,依然颠沛于各路诸侯,寄人篱下,即使被曹操赞为英雄也只能装憨卖傻。在遇到了徐庶之后,他才明白了他还要解决人才结构的问题。在新野时徐庶一语道醒梦中人,刘备武强文弱,文武如鸟之双翼,只有双翼起飞才能鹏程万里。于是乎刘备赶忙拜徐庶为***师,徐庶一到岗,形势立马不一样,徐庶马上就帮助刘备击败了来犯的曹***。可惜好景不长,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到许昌,刘备于是按徐庶的建议三顾茅庐请出了有卧龙之誉的诸葛亮,诸葛亮一出如拨云见日,刘备迎来了成长的春天,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业绩节节攀升。此后更是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虏获了凤雏——庞统的心,从此天下数一数二的谋士尽归刘备帐下,加上刘备拥有的天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从此刘备集团展翅高飞,鹏程万里,实力大增,一度在三国之中处于优势。事实证明在任何组织中,只有各类人才汇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组织目标实现。
在刘备集团中,刘备是董事长,诸葛亮就是CEO了,刘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刘备要的是“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要的是“剪除汉贼,中兴汉室”,但是如何实现,诸葛亮给了他答案,那就是“三步走,三步定天下”,第一步夺取荆州,获得立足之地;第二步夺取西川,获得成长之地;第三步,出西川而夺取天下。如此三步,让刘备董事长看到了事业成功的希望,心头多年的阴霾一扫而光,从此不再感叹年已四十,事业无成而髀肉复生了,生命充满了活力,有了精神头,有了干劲和斗志。在企业组织中,董事长往往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并不一定清楚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去实现它,这时候,职业经理的作用就出来了。
最后,如何笼捞人才,如何人尽其才。
解决了紧缺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人才结构的问题,是不是就一定能立足于天下呢,事实上袁绍袁董事长,武有颜良文丑,文有田丰许攸,一时间天下九州,袁有其四,带甲百万,战将千员,势力滔天,可是在官渡之战中却败于曹董事长。袁董事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袁绍不懂得如何笼捞人才,不知道如何人尽其才。因此才有许攸的夜投曹操,火烧乌巢,断送了袁绍的灭曹大业,并最终吐血而亡。刘备董事长比曹操,比袁绍更懂得如何笼捞人才,如何人尽其才。
但凡是人才他所关注的除了职位收入之外,可能更加重视是不是得到了老板的尊重。而刘备恰恰在这一点超越了三国时的所有诸侯。刘备深刻洞悉了职业经理的心理需求,他知道自己势力弱小,无高官厚禄许之,只能靠对职业经理的尊重来换取他们的肝胆相照,肝脑涂地。因此刘备才会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换取的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像刘璋别驾张松之流,刘备也能亲自迎出三百里,换得的是张松献出西川详***,而得此***就得到了半个西川。执手相看泪眼,反映了刘备尊重职业经理的真诚;甩掉孺子阿斗,反映了刘备尊重职业经理的无以复加的诚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袁绍因为小儿得病,性情大乱,当许攸献计时,斥责并杖责许攸,如此袁绍安能不败,刘备安能不胜。
笼捞人才也许尊重就够了,但人尽其才靠的是放权和信任。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就授以******大权,在火烧新野时,关羽,张飞不但不看好这位架子极大的文弱书生,并且心怀不满问出了“我们都出去打仗厮杀了,***师你干些什么”这样极端不满极端蔑视诸葛亮的问题。但是刘备明白信任和放权的重要性,因此当诸葛亮分派他任务时,刘备毕恭毕敬接受分派,并且率先执行垂范,让关羽张飞等人无话可说。这正应了管理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信任比不信任的成本要低,放权比不放权的成本要低。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即使在新野小城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放权,充分的放权保证了执行到位,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正是刘备解决了团队管理中最紧要的三个问题:紧缺人才的问题;人才结构的问题;如何笼络人才,如何人尽其才的问题,才让刘董事长在三国激烈的竞争之中终成鼎之一足。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刘备的团队管理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