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纪要经典范文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范文(精选7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在很多事务中使用会议纪要的情况与日俱增,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会议纪要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1
x年7月27日~7月30日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职教分委会、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职教工委会、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物理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物理三会”)x年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顺利召开。会议由广西柳州市一职校承办,“物理三会”相关领导徐建中、鲍涌、黄斌、陈菲、段宝平等以及全国中高职院校的40多位物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物理三会”主任徐建中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广西柳州一职校姚红副校长代表承办学校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词,广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刘季风教授代表广西省物理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广西省物理学会的基本情况和桂林经济发展状况。
开幕式上,张宪魁教授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鲍涌社长代表高教出版社分别向“物理三会”在桂林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徐建中教授代表“物理三会”向与会代表做了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他回顾了自20xx年以来“物理三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两年来,“物理三会”组织了全国中高职物理教师在开展学术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开展课题研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
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年会交流活动,提高了中高职物理教师的学术水平、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二、组织全国中高职物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三、配合高教社进行了纸质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的建设;
四、组织全国中青年物理教师进行了说课大赛;
五、组织中高职物理教师参加上级学会的有关学术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支持《技术物理教学》杂志建设。
会上徐建中教授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启动中职新一轮公共课大纲修订的背景,以及“物理三会”为修订中职物理大纲所做的前期调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他提出物理教学要能切实做到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希望老师们积极投身到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推动职教物理的教学改革。
郑其明老师代表中职物理大纲修订小组做了“中职物理新教学大纲修订过程及改革思想介绍”。新一轮中职公共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对公共基础课程提出的新的要求,***对新大纲的修订十分重视。郑其明老师主要从大纲修订过程、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新大纲结构形式、新大纲主要特色、新大纲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希望各位代表为新大纲进一步修订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张宪魁教授向各位代表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张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物理教师应该具有的“3351”专业素质结构,即物理教师应该“具备三力、掌握三术、学会五法、始终如一”。在报告中张宪魁教授列举了大量精彩的实例,激起了各位代表浓厚的兴趣,引起了广泛共鸣。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专学校XXX老师代表20XX年全国中职物理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进行了展示。王海红老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动手操作和知识学***密结合,重点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对物理教学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本次年会上还举办了物理教学改革论坛,在论坛上四位老师进行了发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刘盛烺老师做了“改革物理教学实践‘三个服务’”的报告;南京高等技术学校的张荣老师做了“能力本位理念下物理-电工有效教学的建构”的报告;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郑其明老师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物理教材建设”的报告;河南省化学工业学校赵剑涛老师做了“中职物理教学改革思路探讨”的报告。四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他们所进行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交流了教改经验,为进一步进行物理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大会收到教育教学论文36篇,教科研课题5项。经以何新凤、薛海燕为组长的论文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一等奖9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12篇,5项教科研课题都被立项。何新凤教授代表论文评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了论文和课题评审情况,并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上,徐建中主任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要求各位代表进一步认清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物理教学改革的艰巨任务,要在理念上、能力上、素质上不断提高自己,主动改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物理教学改革做出贡献。徐建中主任还提出了“三会”今后的工作思路,希望各位代表能多关心“三会”活动,关心和支持《技术物理教学》杂志的发展。
本次年会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会召开得到了广西柳州一职校的大力支持,他们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提供热情的服务,对此代表们深表感谢。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2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何根海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委员共计18人,因事请假3人,符合法定人数。本次会议五个议题全部顺利完成,均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决议,现纪要如下。
一、评审20XX年度院级科研项目立项
会议首先听取了科研处关于此次院级各类项目申报及资格审查情况的汇报。此次上述各类院级人文项目申报在规定日期内,科研处共收到有效申请书57份,其中***建项目8项,专门史重点学科项目3项。***建项目由院组织部负责资格与形式审查,专门史重点学科项目则是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和评审。此次院级自然项目共收到有效申请书25份。
会议还听取了专家组关于项目评审推荐情况的汇报。6月13日,院纪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人文项目评审专家组由7名专家组成,自然项目评审专家组由5名专家组成。两个专家组均采取主审专家负责制,然后共同评议并投票。专家组评审推荐至院学术委员会的结果是人文社科项目53项,自然项目22项。
会议充分肯定科研处和专家组所做的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对以上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审议和热烈的讨论,最后集体投票,票决出人文社科项目49项,其中重点19项;自然项目20项,其中重点11项。具体名单经科研处公示无异议后下文。
二、审议20XX年度院级研究中心项目立项及到期项目结项
会议听取了科研处关于20XX年度院级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及到期项目结项情况的汇报。本年度共收到24项项目申报项目书、14项结题申请材料,科研处、审计处联合成立专家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专家组对部分申报项目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建议许信旺教授主持的项目变更主持人。专家组认为今年申报的24个项目立意新、有特色,建议全部予以立项;认为到期结题的14个项目材料充实,均达到了研究目标,建议全部予以结题。
会议充分肯定了专家组所做的工作,完全同意专家组的意见。科研处还针对近年来研究中心项目经费少,难以结题的情况,建议今后改为中心项目两年申报一次,经费由原来的每项3000元改为6000元。会议经过讨论,认为有利于科研管理,同意此项申请。
三、审议王延寿研究员申请著作出版事宜
会议听取了科研处关于XXX研究员申请著作出版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从出版的角度看,学校应积极支持出版;但鉴于学校的有关规定,题目应做修改,内容结构应做调整,形式与格式上应尽量做到标准化,最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立意。应体现学术化和专业化,文学部分应拿出来,可在报刊上单独发表,剩下部分应做适当整合。会议同意等作者将书稿完善后按照规定资助出版。
四、商议成立我院社科联组织事宜
会议听取了科研处关于成立我院社科联组织情况的汇报。根据省社科联的要求,为便于更好地联系工作和提高工作成效,省社科联要求省内各高校成立高校社科联组织。自去年底以来,已有部分高校成立了高校社科联。会议一致同意成立我校社科联组织。并要求科研处拿出一套具体方案,提交院***研究决定。
五、关于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调整的说明
鉴于人事变动原因,会议对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进行了调整。许信旺教授因调离我校,不再担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何根海教授因工作调整主动提出辞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请求。会议同意何根海教授辞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务,推荐院长柳友荣教授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3
20XX年11月26日,沧州市神经内科学术会议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本次学术会的主题是帕金森与睡眠障碍。会议由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主办,来自沧州地区脑病专业额的同仁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主办单位脑病二科主任窦荣花主持。
学术授课部分,邀请了上海瑞金医院的王刚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的许二赫教授,天津环湖医院的陈蕾教授,分别就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诊治,帕金森与睡眠障碍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授课结束后,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青县人民医院,河间市人民医院,献县人民医院,黄骅市人民医院,泊头市医院,和平医院等多家医院的脑病专家讨论热烈,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学术氛围浓厚。
通过此次会议,提高了我市对帕金森病诊治的总体认识,为沧州市广大的帕金森病患者带来福音。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4
20XX年上海市高血压学术会议于11月17日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4楼百花厅和劲松厅召开,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王继光教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社区防治中心主任朱鼎良教授,海******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血脂与动脉硬化学组副组长梁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血压病区主任崔兆强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邹云增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李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执行主任初少莉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戴秋艳教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血管检测中心及社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俊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许建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高秀芳教授等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从指南/共识、社区防治/人群研究、特殊人群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管理、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基础研究、辨病例证等几个方面就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展开讨论,大力推动学术交流,重在鼓励学术创新。
会议由王继光教授致开幕词,并简要介绍了会议概况。今年的会议有以下特点:参会人数再创新高,注册人数超过300人;因为参会人数多,学术内容丰富,设置了分会场进行不同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形式有所创新,在辨病例证环节增加了投票环节,让更多临床医生参与“辨病”和“管理”。因为参加AHA,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组长李勇教授通过视频表达了对会议的支持和祝贺!
全体会议第一部分“指南共识/研究进展”由朱鼎良教授和梁春教授主持,三位重量级的学术大咖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高血压的管理策略。王继光教授从背景、战略、目标、流程及创新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高血压的智慧化诊治”,通过建设iHEC,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传输、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搭建高血压全程随访管理的专业技术平台和专业人才队伍,以提高高血压管理质量,在未来10年内将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到70%以上,从而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血压病区主任崔兆强教授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方面介绍肥胖、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详细介绍了营养膳食、运动教育、认知行为干预等非药物***措施,以及相关的药物选择与手术***方法,使参会医生对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李觉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心动脉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包括中心动脉压与外周血压的差异、中心动脉压的主要测量指标、中心动脉压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关于中心动脉压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思考,以便引起心血管临床医生对中心动脉压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视。
全体会议第二部分“辨病例证Ⅰ”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执行主任初少莉教授、海******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梁春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戴秋艳教授共同主持,共包括3个病例分享,首先由三位讲者汇报病例,在某个诊断或者***环节邀请参会医生进行投票表决,最后由主持嘉宾进行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应小盈副主任医师汇报了高血压心肌病一例,该病例的特点是高血压3级(很高危)、高血压性心肌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NYHA心功能Ⅲ-Ⅳ级,并且基因检测显示患者携带了多个遗传性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罕见变异,***药物主要基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进行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姚志峰主治医师带来的是冠脉严重三支病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诊治病例,其特点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CKD等多种合并症,***时主要基于老年、肾功能不全进行降压药物选择。与上述两位不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操群安主治医师带来的是肾上腺疾病一例,经过层层抽丝剥茧,该患者最终诊断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是一种罕见但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就能联想到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结合报告者的诊治思路、参会医生对可疑诊断或***选择的投票结果,嘉宾给予专业严谨甚至吹毛求疵的点评和建议,引发了大家对专业基本功、学术进展、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考。
中午是卫星会环节,包括施维雅和拜耳卫星会,由王继光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许建忠教授以施维雅开素达为代表,介绍了目前SPC在高血压***中的价值,并比较了不同组方SPC的降压疗效。与之相对应,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戴秋艳教授则以拜新同为基础,从多个角度通过“自由联合,量体裁衣”管理高血压,再次强调了联合***的重要性。
下午学术会议则设置了两个会场:其中平行会场一的议题是社区防治/人群研究和特殊人群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管理;分会场二则是基础研究和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
分会场一的“社区防治/人群研究”由朱鼎良教授和李燕教授主持。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血管检测中心及社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教授通过分析IDACO/IDHOCO(国际动态/家庭血压合作人群研究)不同年龄诊室外血压升高的心血管风险,介绍了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强调了血压测量在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中青年高血压管理应尽早启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高秀芳教授分享了来自UPPDATE研究的最新数据,包括高血压合并心脏代谢异常的比例很高、高血压的达标率仍不容乐观、高血压患者的血脂管理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不同级别医院的血压管理和血脂管理水平有所差异,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应该能提高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双重管理质量。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王彦研究员介绍了基于信息化的社区高血压管理,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整合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测量及上传系统,在信息化基础上,建立适宜社区的标准化高血压相关技术,可以提高高血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今后指南的制定提供客观证据。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郭芊卉博士报告了“中国人群清晨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诊断方法研究”,分析了动态和家庭清晨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指出家庭清晨血压的重复性更好,与血管损伤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应宣传普及家庭清晨自测血压的重要性并提升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地位。
分会场一的“特殊人群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管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执行主任初少莉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朱理敏教授给大家带来了20XXAHA难治性高血压评估与管理科学声明的解读,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确诊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其次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管理则要在坚持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进行药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许建忠教授介绍了“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问题,因为继发性高血压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方面的特殊性,建议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的诊断性评估,然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许教授从病理生理、临床线索、诊断流程和***原则对几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进行了介绍。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王点博士介绍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早期心功能改变的研究结果,研究采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患者早期心室功能的改变,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患者心房功能的改变,发现原醛患者早期就可出现左心室和左心房功能障碍,并且与醛固酮水平有关,而和血压水平无关。
分会场二的“基础研究”由复旦大学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邹云增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分子心脏学研究组组长杨黄恬教授主持,立足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放眼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转化***,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汇报了各自的研究结果。
中科院脂肪酸代谢与营养相关疾病研究组组长尹慧勇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氧化应激与脂质代谢,尤其两者在心血管系统的致病机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代谢组学研究概况,使参会者更加深刻认识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严重后果(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并树立了控制甚至战胜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信心。海******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和极地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忠教授介绍了中枢β-arrestin1在高血压心血管功能调控中的作用。王教授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交感神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从交感亢进到RAAS系统激活,从高血压中枢ACE/Ang II/AT1R 轴增强到AT1R通过抑制蛋白β-arrestins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李群教授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微小RNA-31在血管紧张素2诱导的高血压病程中通过靶向Ppp6C调控免***抑制功能。高血压病程的机制涉及了炎症、代谢、氧化应激、遗传和表观调控等,导致免***细胞与血管细胞异常或互作,其中表观调控-MicroRNA,通过细胞靶基因,特异性的导致高血压和靶器官损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miRNA-31可作为高血压的重要***靶点,而要实现这一研究成果的转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张泽辈博士报告了肥胖诱导脂肪PDGF-D在高血压心脏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肥胖诱导脂肪PDGF-D过表达促进动脉瘤发生以及加重高血压心脏损伤,而抑制PDGF-D/PDGFRβ通路则会改善高血压心脏损伤情况,这一领域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分会场二的“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毅教授主持,四位讲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探讨。首先张毅教授介绍了动脉血管老化的评估与心血管风险,动脉血管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动脉血管的老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这两种情况均可直接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对PWV的研究历程的详尽介绍,张教授指出,PWV可不仅用于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效果。上海市高血压研究盛长生教授为大家带来四肢血压脉搏波与心血管风险的报告。四肢血压测量不仅能反应血管结构,还能同时检测双臂间血压差值、踝臂血压指数(ABI)和双踝间血压差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降低高血压漏诊率、可有效预测心血管事件/死亡、有助于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等等。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程艾邦博士的演讲题目是基于事件的动态血压诊断阈值研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重视诊室血压而轻视诊室外血压;而研究证明,诊室外血压标准应该低于诊室血压,程艾邦博士团队开展的动态血压诊断阈值研究,再次证实基于事件的ABP临床研究结果与现行的AHA/ACC高血压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类似。上海市高血压研究安德伟博士介绍了他的研究:颈-股脉搏波传导时间变异性预测老年人群全因和心血管死亡。安博士从欧洲研究中的主动脉PWV预测死亡的临床价值开始,介绍了颈-股脉搏波测量方法以及可能影响颈-股脉搏波的因素,包括心功能改变、血压变异和血管硬化程度、脉搏波变异、传导时间的变异。
全体会议第三部分“辨病例证 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执行主任初少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俊峰教授主持,包括4个病例汇报,首先由讲者汇报病例,在某个诊断或者***环节邀请参会医生进行投票表决,最后由主持嘉宾进行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洪墨纳医师分享了一例因癫痫发作入院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经过仔细筛查病因,最终诊断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右肾动脉狭窄,肌纤维发育不良),重点强调了对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庄剑辉医师带来的是发作性头晕伴胸痛心悸一例,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分析,最终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指出嗜铬细胞瘤往往出现血压波动,值得临床医生借鉴。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的赵志宏主任分享了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消融***一例,该病例引发了参会医生及点评专家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肾动脉消融的适应症、肾动脉消融***技术等的广泛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内科李苗苗医师分享了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一例,通过全面规范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向大家展示了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和***的全过程,再次强调了高血压的管理应该规范化。
最后,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朱鼎良教授闭幕致辞。朱教授指出,从本次大会看到了这些年高血压相关科学研究、人群防治和诊断***的不断进步,并对会议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殷切希望,要求在坚持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希望更多年轻的高血压相关专业人员重视科学研究,开展科学研究,并长期践行!
会议圆满结束!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5
丹桂飘香,红叶烂漫,20XX年10月31日—11月1日“20XX年湖北省铸造年会暨铸造学术会议”在美丽的山水古城襄阳市的共享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铸造协会、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得到了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XX武重铸锻有限公司、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分公司、谷城县铸造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中国铸造网》、《中国压铸网》、《洲际铸造》、《中国铸造界》、《铸造信息》、《未来铸造》、《山东铸造信息》、《铸造设备与工艺》、《铸造界》、百铸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为大会的顺利召开作出了重大贡献。会议收到了学术和技术论文52篇,由湖北省铸造协会《湖北铸造信息》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了《论文集》。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王东生,湖北省铸造协会理事长卢华明,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树森,湖北省铸造协会秘书长万安元,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周建新,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永平、监事长陈万诚,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秘书长张耘,安徽省铸造协会理事长解明国,吉林省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光波、秘书长孔凡奇,湖北省铸造界资深专家万仁芳,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新岭,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西林,以及省内外各学院教授、专家,湖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河南、湖南、江西、江苏、四川、陕西、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市的相关企业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参展单位达到了56家,参会人数达到了358人。
会议于10月31日全天报道,10月31日16:00——17:30分别召开了湖北省铸造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六届五次会长扩大办公会和六届四次秘书长会,20:00—21:00召开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8:00大会开幕,由湖北省铸造协会秘书长万安元主持会议。首先,卢华明会长致欢迎词和开幕词,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朱永平秘书长致开幕词,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第二项为学术报告,上午8:30—12:30报告分上下两场,中间穿插集体合影、茶歇和论文评选活动。首先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王东生作了“铸造行业环保形势分析及管理新要求”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李远才教授、中国铸造协会精密分会秘书长张耘、黄石新兴管业郑新岭副总经理、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南海教授、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西林、吉林省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光波等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下午14:30—18:15报告分上下两场,中间穿插茶歇和论文评选活动。5家相关企业分别作了企业介绍,解明国会长、万仁芳专家、袁云教授、张友寿教授、杨欢庆教授分别做了精彩报告,最后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周建新秘书长做了“复杂铸件工艺优化与精密制造关键技术”的报告。上午和下午在襄阳共享国际大酒店名人厅进行了茶歇和论文评选工作,评选出了12篇优秀论文。
10月31日18:00—20:00在襄阳共享国际大酒店二楼宴会厅举行了“兴业股份服务万里行感恩招待晚宴”,并进行了文艺表演和抽奖活动。11月1日18:00—20:00在襄阳共享国际大酒店宴会厅举行了“新兴管业招待晚宴”,表彰了12篇获奖优秀论文,并进行了颁奖。
11月2日上午8:00—11:30参会人员分别参观了: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分公司三家公司。午餐后会议结束。
大家通过学术交流和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新知,受益匪浅,有许多参展商和参会代表纷纷打探明年年会信息,特别叮嘱明年不要忘记通知他们,并表示一定参加湖北省铸造年会。
我们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湖北省铸造年会暨铸造学术会议是湖北省铸造界的盛会,也是湖北省铸造界同仁聚会、沟通、交流、学习的大平台。我们准备每年由湖北省铸造学会和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全省范围的铸造盛会,会议上有湖北省内外铸造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设计院、省内外设备、仪器、材料等参展商、铸造界媒体参加,还有地区企业参观,同时还有中国铸造协会的支持与指导,兄弟协会前来指导,正可谓铸造界朋友聚会的大舞台。我们秉承为湖北省铸造行业服务的宗旨,为行业搭建平台,把协会建成湖北省铸造行业共同的家园,为做强、做优湖北省铸造界而努力奋斗!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6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思想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而在儒家的人文世界构想中,“家国天下”需从“格致诚正”的个人身心修养工夫入手,于知行合一中身心并建,最终达致“天下”。为重新审视传统“天下”观中的***治思想内涵和价值,着眼于身心工夫与“天下”之关联,20XX年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办的“身心天下”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系直属***支部书记屈琼斐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国防大学、山东省社科院、《学术研究》杂志社等高校及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和研讨。
一、身心、“天下”与天道
自“吾日三省吾身”始,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传统中对于“天下”的***治想象与历史构建始终涵盖着个体、宗族、民族以及世界等多重关系,而追溯其根源可归于个人的“身心”修养工夫。对于身心关系的关注,可上溯至战国时期诸子争论的传统。曹峰解读了这一思想背景下清华简《心是谓中》篇的身心关系问题。他认为心论与命论是《心是谓中》的两大主题,但以心论为主,命论是心论统摄下的命论。该篇强调身心关系和君民关系对应,强调“心”对“四相”、“君”对“民”予以主宰的重要性,突出了心的意志性和主导性,但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学派倾向,故可断该篇为前诸子著作。与此相对,《庄子》中充满了对身心关系、对心的支配性地位的怀疑,通过修身而除患是其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一般来说,《庄子》中的除患之术不在对外在世界的改变,而在主体自身的修行,在认知与境界的提升,它往往以隐逸高人的姿态调侃那些救助天下者的热忱,表现出只重个体身心而遗弃天下的倾向。刘黛则通过对《人间世》篇“颜回见仲尼请行”章的释读,揭示了庄子对修身以除患之术的超越。该章通过颜回提出了治世化人的问题,以孔颜间错位的对话,以独有的怪诞修辞给予读者重要提示。而在“内圣外王”的传统之下,后世儒家对于身心问题的关注则往往离不开家国天下的构想。深川真树考察了董仲舒“身心—天下”思想的基本框架——君王修身养心,重用优秀人才,推行道德教化,完成万民德行,甚至感化外族。不同于黄老道家将“节欲”、“养心”等生命保养术看作天下治理的重要条件,董仲舒尽管使用了道家文献中常见的虚静、精气、无为等语词,但他的天下治理思想之关键仍是承自先儒,他的“身心-天下”基本框架应为“道德修养——天下治理”之系统。
基于对人工智能研究视域下的天道叙述,刘悦笛探讨了机器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拥有情感的问题。通过分析情感的定义、情感与身体的关系,他指出当下人工智能更多拥有的是“智”(理性化智能)而非情(人化情感),而中国传统的“情理合一”智慧或可成为未来“情智悖论”的可能解决路径。林琛介绍了机器人情感计算在现当下国内外的研究趋势,介绍了情感计算发展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以人工智能科技介入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可能尝试。周振权从胡塞尔前后期伦理学的转向,指出他从通过比较价值而达到的伦理学绝对命令的早期版本,转向了追求爱的'绝对命令。伦理学家(如舍勒,包括早期胡塞尔)容易把奠基在偏好的体验上的客体价值当作伦理学的基础和应当的依据,但胡塞尔却发现,这个领域与伦理学无关。相反,爱作为主体价值的原点,为伦理行为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这种“爱”是否又与儒家传统仁爱思想有对话的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当代话语范式转型中的“天下”
探讨当代话语范式转型中的“天下”,我们需首先面对文化预设与对话交流的问题。“天下”乃东亚独有的观念,是基于我们自身深层文化预设建立起来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文化各有其深层的文化结构,而学者们却常常站在自身的文化预设中,以至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对方的思想甚至自身的思想全貌。对此,方朝晖指出,为更好地认识和发掘天下秩序的思想资源,我们需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三个深层基本预设——此世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亦即非超越性、相关性思维与注重社群。这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在生活经验中无意识形成的理性、思辨、逻辑的前提,今日依旧对中国人的思维起重要的影响与支配作用。基于对语言的思考,秦际明亦从西方哲学注重的语言结构中的系词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考察对比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追问恒久不变之实体的形而上学传统,及其与中国以道之流行为世界本真的形而上思想的差异。王堃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重新梳理了“天”、“一”以及“世界”等范畴,从中探求以“构成性规则”重建“天下”话语体系的可能。姚育松则从对耿宁与安靖如诠释宋明理学工夫论的研究入手,通过厘清现象学、美德伦理学与宋明理学各自不同的理论规范,探讨了借鉴其他理论体系进行比较及诠释的可能性、合法性。
对上述问题进行正本清源之后,即可真正进入对现代语境中“天下”秩序的探讨。任剑涛强调了在现代***治视域中“修身”这一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家国同构秩序中,修身在多个层次受到层层遮蔽。我们需要重构“身-家-国-天下”秩序,以彰显修身的内在价值,让儒家之传统“天下”体系焕发出现世意义。而随着中国在现有世界秩序中的逐步崛起,中国学者也开始更为自信地反思现代世界秩序,挖掘传统思想资源,从不同角度思考复兴中国天下体系的可能性。这些不同的角度和态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天下秩序思想的当代复兴,陈建洪基于与世界秩序的联系、与民族国家体系的对照两方面的考虑对此作出了梳理,提出并探讨了当代复兴“天下”秩序的可能性与着眼点。郭萍从严复的“群己权界”思想入手,探讨了现代自由与群己关系,借儒家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群治之方。李畅然借助对《春秋》这一***正统经典的书写范式进行重新评估,指出“天下”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乃是“信”。
三、“天下”观之***治思想与***治秩序
我们讲“天下”秩序的现代意义,不仅需要置身现代语境之中,更需要复归传统,从源头开始回溯,深入了解传统“天下”观中的***治思想及***治秩序。
王小超从“降”、“侵”、“渎”等关键词入手,考察了原始社会“绝地天通”的真实面貌与施行主体,指出“绝地天通”乃是将神与民的分界清晰地划定在了诸侯与大夫之间,而这一封神定民行为之主体应是帝(天子)和群神(诸侯),“重黎”为记录者,其身份更接近“史官”。袁青将清华简《越公其事》一篇之思想与先秦诸子的***治思想作了比较,指出这应是一篇***论文献,主要关注的是越王勾践如何能够成功灭吴的谋略与***策,其中的“因司袭常”和“五***”的***治措施体现了法家与黄老学的***治思想,且与黄老学更为贴近,因而更进一步地证实了勾践灭吴与黄老学之间的关系。王堃从始自毛传、郑笺,集成于孔疏,并最终在朱熹《诗集传》中得以全新呈现的《诗序》阐释史入手,揭示了儒家伦理教化的诗教传统,并进一步指出儒家情感教化中诗性特质对伦理***治话语建立的作用。毛朝晖从荀子性恶论中“善”的起源问题入手,得出荀子人性论的两层、三分义理结构:先天人性与后天人性两层,兽性、德性、才性三分,力***为荀子的人性论建立出如孟子一样的“善”的先验必要性与可能性。张丰乾从董仲舒之“天下”观出发,重新评估了他的“天人合一”之学,指出了天“《春秋》十指”、“五行”与“三之道”在董仲舒“天下”理论中的重要性,以为董子之学正名。傅锡洪从与阳明同时期的张岳对阳明之批评入手,讨论了阳明明德亲民合一论中的缺漏和可能解决思路,他指出阳明以体用关系理解明德亲民之关系,而这些在阳明均构成一个互相关系、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因而,明德亲民合一的证成同样也可诉诸其它关系的合一的证明,反之亦然。王超从“认气为道”和“以气齐物”等方面入手,指出南塘韩元震由形上到形下、由抽象到具体将自己之理学立场贯彻到对庄子“气学”的批判,带来了东亚儒学道统以及东亚庄学史研究的极富特色之案例。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7
第十三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于20XX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成都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由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会议收到论文140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5篇,分会场邀请报告20篇,参会人数260余人,论文第一作者涉及70个单位,其中41个高校单位、18个研究院所单位和11个企业单位。本次大会克服了******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会特邀报告采用线上报告与线下报告结合的方式举行,并向全国视频直播,当日***收播人数达12000余人。
会议开幕式由本次大会***、西南交通大学蔡力勋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姚发明教授、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俊才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康国***教授、大会主赞助商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温仲元先生致辞祝贺。
MTS专委会主任委员、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俊才主持了第一阶段大会特邀报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吕坚院士首先作了题目为“先进材料多尺度实验力学”大会报告。吕坚院士结合团队开展的工作,针对宏观到纳观不同尺度材料试验及实验力学与计算力学结合的方法,以及预应力(残余应力)的多种试验方法作了综合介绍,在材料制备、试验与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吕院士团队都做出了引领国际的杰出工作。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涂善东院士报告题目为“如何多快好省测评高温强度?—高通量小试样测试方法”。涂院士的报告从一叶知秋的哲学问题开始,认为许多时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高通量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材料加工出合适的传统试样完成试验,能否用小试样或无试样(压入)试验,以微见著地等效为大试样或结构性能?从历史脉络看,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向小试样和无试样测试发展已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涂院士着重介绍了简支梁、悬臂梁、圆环、小冲杆小试样蠕变试验和蠕变裂纹扩展的小试样的等效问题的创新研究进展。
大会特邀报告的第二阶段由MT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主持,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张卫华、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教授张书彦、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张哲峰分别作了题为“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残余应力三维表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和“金属玻璃断裂机制与强度理论探索”的大会特邀报告。张卫华教授全面介绍了中国和德法日美高铁的发展现状及高铁发展的目标,特别就西南交通大学引领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和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高铁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望。张书彦教授介绍了自己应中国中子散裂源重大科学装置需要创建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的背景和利用中子散列源测量材料与结构残余应力的应力工程,着重介绍了结合计算力学的残余应力轮廓法。张哲峰研究员介绍了自2001年在德国做洪堡学者期间发现金属玻璃拉伸断口角度差异问题并经过18年坚持不懈的追踪研究,针对脆性材料如何发展出具有普适性的统一强度理论的原创过程和心路历程。
大会报告十分精彩,分会场报告也精彩纷呈,交流分为5个专题:损伤、断裂与疲劳,材料毫微测试与力学等效,材料与材料力学行为,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及评价和先进检测技术与试验机。清华大学教授施惠基,MT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关凯书、山东大学教授王威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翔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昌奎等20位专家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分会场报告人中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的报告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代表们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全国学术盛会,进行了充分、热烈的交流,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本次大会的交流内容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比往届会议有较大拓展,从传统的材料与结构力学性能的宏观试验拓展到毫微(纳)观力学试验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从均质材料与结构试验拓展到先进梯度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试验理论、技术与方法,从传统的材料试验机技术拓展到DIC光测、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等先进测试技术,从多尺度试验室试样的试验技术拓展到在役结构的局部力学性能微损与缺陷无损测试技术。
在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参会委员21名。会议在孙俊才主任委员的主持下,宣布了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的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新一届委员名单。第六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建国做了工作报告。委员会对王建国为主任委员的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蔡力勋教授主持的第十三届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忱祝贺,对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包陈以及会务组细致周到的会议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委员会赞扬了各位新委员在会议交流和分会场主持中的认真表现。会议讨论了今后的工作计划、青年委员人选及下一届学术大会的承办单位。最后,孙俊才主任委员向王建国和蔡力勋教授颁发了第七届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证书,向新委员们颁发了委员证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典的学术会议纪要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