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名字的由来分享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重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吃粽子还有时令水果,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名字的由来分享,欢迎阅读!
端午节名字的由来分享 1
由来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除是古代***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名字的由来分享 2
农历五月端阳,时值仲夏,阳光普照,万物丰茂,瘟***的危险也在悄然发展。此时尤须辟邪除瘟,防患于未然。
五彩缤纷的节日民俗活动,正是为了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健康、灿烂。这是端午节最根本的使命。
端午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它的起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先秦时代。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五彩缤纷的节日民俗活动,传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
端午处在仲夏之月,恰遇季节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顺应大自然时序的变化,人们采草药、使用菖蒲、艾蒿、出游、缠五色线、吃粽子、龙舟竞渡。这些民俗行为所包含的主题思想是消除引发疾病的神秘邪气,后来又发展出对古代圣贤(屈原、伍子胥、曹娥)的庄严纪念。直到今天,端午依然是我国广泛存在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同时,端午节还流传到邻近的韩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节日。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和地理传播过程中,端午节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过很大变化。下面将全面考察端午节的历史演变轨迹。
一、节日名称的变化和字面涵义
端午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这些名称的产生时代不一样,涵义也不同。
在东汉以前,端午节一般直接写作五月五日。但是,战国时代的《夏小正》写做仲夏午日,就是五月第一个午日的意思。原因是:上古时代端午节是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我们所说的“端午”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第一个午日。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的《风土记》。《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意思是端午节要煮鸭子、吃粽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端午”的涵义已经通俗化为五月五日,而不是五月午日了。唐代以后,端午一词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午”,后来逐渐专指五月初五。
“端五”二字的字面意思是初五。先秦两汉时代干支纪日法和数字纪日法并用,五月第一个午日与数字日期上的五月五日经常不一致。魏晋以后,数字纪日法成为主流趋势,于是端午节定在五月五日,而“端午”一词大约也在此时被“端五”取代。
“重午”的意思是午月午日。五月为什么叫“午月”?这里涉及到古代天文历法学。古代天文学家发现北斗星斗柄在初昏时刻所指的方向各月不同,每年循环一次。于是根据其所指方向来计算月份,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十二个月份,叫做十二辰。夏历(即农历)建寅,就是把北斗星勺柄指向寅辰的孟春之月作为正月,即以寅月(正月)为岁首。那么,五月的时候,初昏时刻北斗星勺柄指向午辰,所以,五月就是午月。午月的午日,自然就是重午。
重五,即五月五日,因为月份和日期都是五,故名“重五”。
端午节又称为天中节,其原因是此节的精确时刻是午月午日午时,太阳正在中天。按照八卦理论,午代表的是离是火。太阳的威力走到午的方位才登峰造极,所以此节的每一时间层次都是午,定在午月午日午时,表示这个时刻正是日在中天,阳气达到极点。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端阳的意思是太阳正处于极盛状态,意思与“天中”接近。
浴兰节的名称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这是因为古代有端午节用兰草水沐浴的风习,所以这么称呼。
端午节还称为“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午节又有悬菖蒲于门首、或用菖蒲泡酒饮用的习俗。这个名字是古人根据端午节最突出的民俗事项之一——使用菖蒲,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
女儿节的叫法最早见于明清时代的北京地区,后来也流传到其他地区,包括韩国、朝鲜。根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北京城端午节的时候,从初一到初五,家家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插鲜红的石榴花。因此,把端午叫做女儿节。而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当时还有端午节妇女回娘家的习俗,这也是端午称为“女儿节”的原因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大兴县志》的记载与《帝京景物略》相同。现代陕西也有“女娃节”或“女儿节”的称呼。
娃娃节是端午节的现代俗称之一。因为端午节的辟邪保健习俗主要是保佑儿童,五色线、五毒服、涂雄黄都是用在儿童身上,所以有“娃娃节”的称呼。
端午是五月里最大的节日,因此,端午节也叫做五月节。
二、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代
(一)端午习俗的本质在于辟邪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争论。学术史上曾经出现过辟邪说、纪念屈原说、仿效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龙***腾说,以及古代越人新年说,等等。我认为:只有辟邪说符合端午节起源的事实。
全面考察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其最原始的核心因素在于辟邪。
普遍流行的传统端午习俗包括八个方面。第一是使用菖蒲、艾蒿的各种习俗。人们一直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出现许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习俗。如采各种草药(包括菖蒲、艾蒿)、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蒿,等等。第二是缠挂五色线以驱邪辟凶。第三是用艾虎、或道教符***驱邪。第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也是为了驱邪保健。第五是吃粽子,这是象征季节变化(详见后文),实际也是趋吉避凶的。第六是出门游玩,这在上古时代也是为了回避邪气。第七是划龙舟或赛龙舟。虽然有传说称划龙舟或者龙舟竞渡是纪念屈原,但是在很多民众心目中龙舟竞渡的真正目的是“送瘟神”。第八是亲友互相赠送礼物。因为端午日不祥,所以亲友之间在危难之时互赠礼物,互相关心。以上八项端午节习俗中,都是以辟邪、辟瘟、保健为目的,因此辟邪就是端午节的核心。端午节的原始本质就在于此。
至于民间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某些历史著名人物而产生,那不是历史事实,而只是端午节习俗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它们和端午节起源无关。
(二)创造端午的思想基础
古人为什么要在五月五日(或午日)辟邪辟瘟呢?换言之,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一天有邪气侵害、如此凶险?这是古人创造端午节的思想基础。了解这个思想基础,是探讨端午节起源的重要前提。
先秦时代的人们相信阴阳二气的和谐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一年之中的各个自然节气是宇宙运行的关键点,尤其是冬至、夏至。冬至,阴气极盛,但是阳气开始复苏;夏至则是阳气极盛,阴气开始产生。包含着夏至的仲夏五月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礼记?月令》说:五月里白昼最长。但是阴气、阳气激烈斗争,生物半死半生。君子应该斋戒,禁绝一切情欲。这里所谈的核心问题是夏至时节(后来的端午节包含了夏至的因素)阴阳二气的斗争,以及斗争的结果――代表生命的阳气开始衰竭,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古人把五月看成是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这是后来端午节习俗集中在辟邪方面的最根本原因。
(三)端午节起源的事实
先秦时代在我国历法史上属于月令时代。国家完全垄断历法的制订并且规定节日活动的内容。当时的王官依照自己对于天时的观察和理解制订出全面指导社会生活的国家时间制度――月令,强调人类生活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在不同的季节要做不同的事情,目的是顺应自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根据五月是“恶月”的观念,战国时代产生了一些相应的特殊时令习俗。其中与端午节有关的是:不育五月出生的孩子、蓄采百药、沐浴兰汤和登高游玩。
第一种习俗是认为五月出生的婴儿长大后“将不利于父母”,必须及早抛弃。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父亲田婴不让妻子养他,理由是: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房门那么高的时候,将要危害父母。田婴的妻子悄悄地抚养孩子。虽然孟尝君长大以后并未发生危害父母的事,但是,这种迷信思想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汉代仍然存在。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东汉应劭《风俗通》都记载当时民众相信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会危害父母,所以要早早遗弃。这个习俗迷信,而且野蛮,但是它长期贯穿在端午习俗中,应该看做端午的起源之一。
第二种习俗是认为五月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邪气,需要采集各种药材以驱逐它。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说:“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意思是采集各种草药,以消除此时到处弥漫的“毒气”。这个习俗后来发展成为专门采集这个时候的药材,认为药效最好。因此,这也是端午节的起源之一。
第三种习俗是用浸泡了兰草的热水沐浴。战国时代有沐浴兰汤的习俗,《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意思是蓄采兰草,以备沐浴之用。这里有月份,但没有具体日期。《艺文类聚》转引的《大戴礼记》则有日期:“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草在古代被看做是一种能辟邪的植物,在三月上巳节和五月端午节都使用兰草。那么,端午节用兰汤沐浴的目的就是要辟邪保健。这个习俗在唐宋以后的端午习俗之中还能看到。所以,这也是端午节的一个源头。
第四种是登高游玩。《礼记?月令》讲到仲夏月的时候说:五月里太阳已经达到极盛,所以不能再在南方用火。为了避免阴气伤害,人们要住在高处,或者登山望远。后代端午节中的远游习俗都是由此发展而来。
上述四种习俗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它们都认定这个日期充满不利健康的邪气。这时出生的孩子会害父母,因此要及早抛弃;空气中存在邪毒之气,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要采药、要沐浴兰汤、要登高游玩。基于以上原因,这四种习俗虽然记录在不同的著作中,但是,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这四种习俗共同成为端午节的起源。
任何一个完整的民俗节日,需要具备三个基本因素。第一是固定的日期。第二是特殊的习俗。第三,特殊的节日名称。完整的端午节习俗,应该包括特定的时间点五月五日(或五月午日)、特定习俗以及专门的节日名称。根据前文所述,战国时代端午节的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在五月五日,或五月午日。其习俗内容是不举此时出生的孩子、蓄采百药、沐浴兰汤和远游。唯一不足的是,专门的节日名称尚未出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端午节名字的由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