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就业前景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确立,从长远来看,法学专业作为“朝阳”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是大有发展前景的。再者,社会各界的法治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法学就业前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伴随着高校法学专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社会对于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舆论导向,法学专业在广大考生心目中被塑造成了需求广大、发展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因此许多考生为了选择这样一个好专业而纷纷考入这些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详细,专业程度化高,使学生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法律系的特色在于学生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可以跨系选科。
目前从社会需求来看法学大有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专业而言,毕竟出路较窄。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学教育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法学学士、硕士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查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总体通过率仅10%-15%。
二,公务员职位有限,一个岗位有几十上百个竞争者。
三,转行发展困难,其他专业毕业生有进入法律行业,导致竞争更激烈。
因此,近几年法学专业(包括法硕)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异***突起,尤其是2022年法学考研国家线大涨,这一方面是教育水平提升、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被视为许多学生逃避就业的“救命稻草”,从中国***法大学研究生报名数万人的数字也可以看出法学专业的考研热度。许多学生报考时没有考虑清楚,在进入大学以后才意识到相同专业不同学校所掌握的本行业的资源的差距,所以许多同学希望进入更好的院校继续研究生学习,使得考研被大多数同学视为“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
二、法学专业简介
法学主要研究法律、法律现象、法律相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涉及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等,进行诉讼、法务的处理等。例如:离婚、遗产纠纷等民事诉讼的辩护,谋杀、盗窃等刑事案件的检控,企业合同的拟定、审查、修改,劳务纠纷的协调处理等。
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立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行***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基层乡镇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管理工作。也可选择高校、继续深造。
1、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毕业生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2、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学宁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3、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4、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外,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有需求。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青睐。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
四、法学专业学什么
《中国法律史》、《中国宪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比较刑法》、《公司法与企业法》、《婚姻和继承法》、《比较民商法》、《国际刑法学》、《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与债法》。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检察、经济法、民商法、法务会计、法务金融、律师实务、刑事司法、行***法务、国际经济法、医事法律实务。
五、法学专业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的相关***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法与行***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法与行***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