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为某人的简要介绍。个人简介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一般用于初次见面时个人介绍中或者个人履历表中等。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个人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简介
金波,原名王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河北冀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绿色的太阳》、《红苹果》、《雨铃铛》、《在我和你之间》、《金波儿童诗集》、《林中月夜》、《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十四行儿童诗集)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窗外飘进一朵云》、《踢拖踢拖小红鞋》、《金波童话》、《眼睛树》、《金海螺小屋》、《影子人》等;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作品。
《春的消息》获中国作协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快乐的节日》获全国第一届幼儿***书二等奖;《会飞的花朵》获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在我和你之间》获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林中月夜》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人物故事
用生命书写嫦娥飞天梦
嫦娥三号要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以及月面的巡视探测任务,它的高难度和特殊意义从研制之初就决定了这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役,8年时光,历经风雨,如今嫦娥三号取得圆满成功,回首其中艰辛,仿佛历历在目,又仿佛所有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提,作为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金波在用生命书写心中的梦—嫦娥飞天梦。
从2006年嫦娥三号立项开始,出差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见证了京沪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快速列车,特快列车,第六次火车提速,京沪高铁。无法想象京沪高铁开通之前,他一周往返京沪三次是如何做到的。多少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昏睡在飞驰的高铁上,多少次过着一周都睡在火车上的日子,多少次他白天在北京开会,晚上还得去电测间值班,第二天再回上海评审。月面着陆验证实验都是在凌晨进行,金波常常亲自参加实验,一熬就是一宿。在进行室外实验作业时,他常常穿着薄薄的夏装在北京的深秋里瑟瑟发抖。
他患有先天性高血压,每个月光吃降压药都要花上两三百元,但是他全然不顾医生的建议,忘我地工作着。去基地 3 个月期间,由于医院只能定量开药,他只携带了 1个多月降压药,靠着每天半粒药一直硬撑着,废寝忘食,精神高度紧绷,丝毫不敢懈怠。看着他凹陷的眼窝和发黑的眼圈,同事们无一不替他捏一把汗。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后,他的工作量更大了。顶着“只能成功,不准失败”的巨大压力,在飞控中心几轮“三班倒”后,年轻小伙们撑不住了,可他依然精神抖擞。检测数据、分析数据,每天各种各样的讨论,还要将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嫦娥三号奔月、动力下降、两器分离阶段,他接连几个晚上没有合眼。问他是什么赋予他如此毅力,他说是责任。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晚,他特别放松,特别困倦,他沉沉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
全方位的细节追求 铸就完美品质
当询问他多年工作心得时,他说,“其实没什么,我只是老老实实干活,按时间完成任务,注意质量细节,考虑到所有细节”,朴素务实的话语中蕴含无穷的力量,正如他的徒弟所言:“他沉稳的表面下不知道藏有多少力量,每一次薄发都让人惊叹不已。”是啊,他是团队的灵魂和主心骨,让整个团队以高昂的斗志,一次又一次攻坚困难。
团队成员对他的一致评价是,“注意细节”。再辛苦,再劳累,面对工作,他绝不容许有丝毫马虎。一轮又一轮的自查、复查、评审、测试,虽然繁琐,他都亲力亲为。每次测试完,他会对数据认真判读对比,及时对每个阶段测试进行总结,配合总体积极分析异常现象。再小的细节,他都不会忽略,因为他知道任何懈怠都会埋下巨大隐患。某次,在复查继电器电压时,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他仔仔细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了一个极其隐蔽的不符合项。连续几年,他的高温假在加班中度过。2013年高温假期间,嫦娥三号电测要在北京进行通信,由于值班人手不足,他连续三天三夜只身顶着,整整 24 小时下来他两眼红肿,身体飘飘然。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宾馆稍作休息后,他又急急忙忙赶回上海,检查所里试验情况,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正是这种全方位的细节追求,铸造了嫦娥三号电源控制器完美的品质。
给年轻人更多的爱 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金波虽然不苟言笑,但是心思细腻,总是能设身处地地为年轻人着想,将休息和娱乐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
2014年春节,他让团队其他成员早早地回去和家人团聚,自己一个人留守在北京飞控中心。翻看班组相册时,看到里面都没有自己的身影,他有些失落,是啊,自己好久都没有参加班组活动了。最近的一次班组活动,再次与他北京出差撞车,其实原先安排的是他人,但为了让年轻人更多地感受集体时光,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在部门里,论技术,他是绝对的大家;生活中,他待人和蔼可亲,很多年轻同志都愿意向他请教问题,再复杂的技术问题,他都会一一解答,不厌其烦。他心中的唯一遗憾,是家人。他年近 40 岁的高龄产妇妻子,他刚满1岁的儿子,他陪伴的时间太少太少,愧对太多。同事说,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他在上海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
和金波交谈过程中,他一再摆手说,“我只是航天战线上一名最平凡最普通的成员,我所做的只是老老实实干活,真的不值得报道”。但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平凡的航天人勾勒出了美丽的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勾勒出了正在绮丽演绎的航天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