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折线统计***、扇形统计***,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条形统计***、扇形统计***。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体会三种统计***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的选择)

折线统计***: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奥运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读懂扇形统计***,理解扇形统计***的特点之后安排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

教学中我先呈现了我国从第25届奥运会至第29届奥运会奖牌情况统计表,然后呈现三幅统计***,分别表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获得情况,29届我国金牌分布情况、获金牌的变化情况;用三种统计***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统计***各有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紧接着我提出教材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每种统计***的'特点。折线统计***上能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上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上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在此情况中进一步认识和归纳统计***的不同特点,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本课重点是读懂三种统计***,了解特点后,再选择统计***来表示数据。因此,读懂统计***,了解统计***的特点是关键。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统计***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统计***。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如下策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各栏目的内容和相对应的数据,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比较;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从而得出各种统计***的作用和特点,最后结合“练一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4、6、8…… 3、6、9…… 5、10、15……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

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成绩: 124 108 136 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成绩/m:36.8 34.7 25.8

姓名: 马刚 王朋 张炎 赵丽

成绩/m:24.7 24.6 24.1 23.2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 、按大小顺序排列

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 李志强 王文贤 刘卫华

成绩/m: 3.06 2.74 2.89

姓名: 陈文 赵*** 张鹏 于国庆

成绩/m:2.90 3.52 2.83 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中位数

例4 例5

中位数 24.7 2.89 (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 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 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约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准备:

卡纸、彩笔。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美味蛋糕店”的师傅招收学员时考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块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较均匀。今天老师也想拿这道题目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们能被选上。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引导发现,明确概念。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表示出这张卡纸的8/24,想一想怎样做?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说)

师:从上面这些学生的发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生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8/24=4/12=2/6=1/3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有选择地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

(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

(2)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师:说得非常准确,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师: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师肯定: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

引生答出: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所以不能“再约分了”。

总结并揭示: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

生:(举例说明)。

2.探索约分的方法。

请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分的过程。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3.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个蛋糕的8/24,其实也就是切出这块蛋糕的.1/3,这样也就顺利地完成了题目要求!

三、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教材第48页“练一练”。

(1)学生试做。

(2)集体交流。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交流中解决,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4、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中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法制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制意识与法制观念。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全民健身条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 4 256÷ 6 345÷ 15

2、重点说说224÷ 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复习整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创设情景:

1、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根据***上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公园里有很多老人、小孩在锻炼身体。

学生: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注意锻炼身体的人也多了。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组***片(出示运动员的成绩***片)

教师:体育健儿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在大赛中勇敢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国家颁发了《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我国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为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国家逐步为各地完善体育设施,为人民创设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出示:《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三、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学生: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提问:在用这种方法计算时有什么感觉?(比较麻烦)

2、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简便算法,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3、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先把被除数小数点及后面的.4盖住,问学生:22除以4会计算吗?算出来后接着问:余下的2表示什么?(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部分揭开,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24个十分之一)。

师:现在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呢?(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提问: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观察: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复习题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5.823÷3=582.3÷3=

五、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4页的“做一做”。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

等式50+50=100 x+50>100 x+50=150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27~29例题1~2

1、 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

2、 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 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写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

4、 有什么疑惑?

三、汇报展示:

(一)导入

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形。

讲台上放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和平面***形一样吗?

2、指出: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形。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

3、出示P27***,让学生观察。

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4、小结: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二)教学实施

1、认识面、棱、点。

师:昨天让同学们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你们说说面、棱、点的区别。

(1)拿出准备的马铃薯,用刀切下一片,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平平的面)

(2)挨着这个面,再切一刀,你又看到了什么?(两个面,一条边)及时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3)紧挨着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形成三个面,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有三个面,三条棱)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2、汇报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3、汇报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4、汇报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和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汇报,并完成下面这几个问题:

(1)面的特征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长方体的棱的特征。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的顶点的特征。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大家的操作、讨论可以知道:(课件出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6、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形。

(三)汇报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P29例题2,昨天让同学们用学具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提问: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汇报下面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2、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让学生指出自己长方体的长、宽、高。

3、总结(课件出示填表内容)

四、反馈检测

1、完成P31练习五T1。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综合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后反思:

教学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课件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已经见过的***形,自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特征,进而也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

教学内容:

用四舍五入法写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并用近似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呈现信息:

(1)据了解,杨梅作为仙居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量约45000吨,销售收入约256000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农产业。

(2)我们班有同学61人,我们学校约有学生3600人。

(3)我国现有人口约13亿。

(4)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2、请同学朗读以上数据内容,读了以上数据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说明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近似数)

4、说一说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

二、教学新知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1823002497300。

(1)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2)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那一位)

(3)小组汇报结果:

182300≈18万千位是2,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2497300≈250万千位是7,比5大,入(向前一位进一)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709327≈71万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5、出示例题7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下面各数亿后面的尾数。

847000000460000000

(1)根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如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学生归纳方法:

6、试一试。

395400≈()万2380000000≈()亿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1——4题(完成后反馈)

2、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并说说省略的方法。

3、重点指导练一练第6题

4、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把一个数省略“万”或用“亿”后面的尾数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3、改写与省略有什么不同?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活动经验,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求近似数,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学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深入体会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明确有些量很难或不必要用准确数表示,常用近似数表示,这样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利用书中的情境***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

2.倡导自主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来探究新知,经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数的数据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我们班有40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0亿人口)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数据前面加了“大约”,说明不是准确的数据)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通过班级、全国和全世界的人口数据,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对近似数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1.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1)介绍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常遇到各种数据。有的数据与实际完全相符,这样的.数叫做准确数。例如,四(1)班有60名同学,60就是准确数。有些数据与实际大体符合,或者说接近实际数据,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例如,课桌的宽大约是50厘米,50就是近似数。

(2)发现生活中的近似数。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通常用近似数表示吗?

(学生纷纷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7情境***。说一说,你从情境***上能获取哪些信息?

(2)完成课堂活动卡。

(3)理解“四舍五入”法。

师:取近似数时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你能根据“四舍五入”这几个字想一想这种方法和什么有关吗?“舍”和“入”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纷纷进行猜测、交流)

师:(课件出示“四舍五入”法的相关资料)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师:通过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尾数。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对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呢?如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呢?百万位呢?

(4)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①学生试做: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数。

学生完成后汇报取近似数的过程:

12756≈10000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讨论:为什么要用“≈”连接呢?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2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数,而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样,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

1 、创设情境

投影课本例6主题***,教师讲述故事

2 、问题质疑。

师: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师: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教学例6。

(1)呈现信息: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的嗅觉细胞约有多少亿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根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列式呢?并说明理由。

(2)教师板书:0、049×45

(3)学生***完成求积的近似数。

(4)与你的同桌交流你所求得的结果,互相检验。指名学生板书计算过程,由其讲解保留近似数的依据。全体学生对他的.板演过程和解释作出评价。

(5)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反馈、评价自己的计算过程、结果是否正确,更正自己做错的地方。

(6)师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0,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0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2、2。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约等号“≈”。

(7)这里追问如果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呢?并说明理由。

(8)***完成10页做一做。

(设计意***:通过引导质疑,引出人和狗的嗅觉细胞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自主探索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交流研讨、反馈、评价、更正错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教育。)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师:同学们,有些应用问题取近似数时,还要联系实际想一想。下面这道题的答案没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应保留几位小数才合理呢?

出示:小丽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6、85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5元。小丽家上个月应付水费多少元?

(1)学生***列式计算。16、85×2、5=42、125≈42、13(元)

(2)讨论交流:这道题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

(3)预设:由于是计算钱数,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应精确到分(百分位),所以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合理的。根据“四舍五入”法把百分位后面的数省略,千分位上的数是5,向百分位进1,得到近似数42、13。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数学的灵活性。下面我们来交流提纲中的第三个问题:你认为在求积的近似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自觉性,通过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提升迁移、类推能力。)

四、精讲释疑,应用实践

1 、选一选

2、判一判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9、1×0、5=4、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2、34×0、15≈0、3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判断计算是否正确,然后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想一想

4、解决问题我最棒

学生***完成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设计意***:本环节设计了选择、判断、改错、解决问题等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相信聪明的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下面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吧!

作业设计:

13页2、3题。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例6、 0、049×45≈2、2(亿个)

生板书计算过程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第6页《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

1、出示书上主题***,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2×6=12,在这里,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教师板书因数,倍数)

2、出示书中主题***,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4=12,能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学生口答,巩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3、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是因数和倍数关系?能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因数和倍数必须是成对出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

4、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5.小结引出课题。

师: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教师板书)

6.例题学习

出示例题: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试做,集体订正

(1)想谁和谁相乘是18?

18=1×1818=2×918=3×6

所以18的因数是1,2,3,6,9,18。

(2)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18÷1=1818÷2=918÷3=6

18÷6=318÷9=218÷18=1

分析:18最小的因数是哪一个?1还是哪些数的因数?18最大的因数是那一个

7.出示做一做: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学生***练习,并口述方法,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8.小结: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M÷N=PM、N、P都是非0的自然数,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出示主题***)下面的四组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26和1375和2581和9

2.课本练习

三、总结反思:

由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 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改成,把24改成、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 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 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4 ÷18=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说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3.借助观察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合理推测的能力,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2.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球以及摸球用的袋子、记录单、扑克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看谁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数学知识。玩游戏前老师先分组,1、2?大组为甲队,3、4大组为乙队。哪一个组先来玩游戏。

【设计意***:让学生在很轻松和谐的.情境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开课就有了学习动力,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活动2【讲授】游戏冲突,引发思考

师:两个组都想先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那个组先来。

师:好办法,抛硬币每一面的可能性都是?,很公平。但是今天老师没有硬币,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石头、剪刀、布。

师:石头、剪刀、布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公平吗?同桌之间单号代表甲队,双号代表乙队互相猜三次试试看。

师:刚才谁赢了?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公平)

师:为什么,能不能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说明这个游戏的公平性呢?今天这节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数学游戏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数学猜想是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宝库的金钥匙。在这个环节中从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激活了学生对可能性的原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感觉。】

活动3【活动】探究新知:

1、你觉得两个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其中一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要想知道每人获胜的可能到底是多少,我们必须列举出两个人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用自己的方法,把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发现:有的'学生列举了7种、8种、9种等各种不同的结果和记录方法。

5、有没有办法不漏掉也不重复呢?

6、老师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列举方法?

活动4【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

(1)老师读题:

(2)相信大家都能用这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吧。那么谁能办法写出所有不同的三位数呢?请把它写下来。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生:单数赢了4次,赢和可能性是4/6,双数赢了2次。赢的可能性2/6。

2、出示练习1。两人一组,算出2、3、7、8中任意两个数的积。

如果它们的积是2的整数倍,甲队获胜;如果它们的积是3的整数倍,则乙队获胜。这个玩法公平吗?

【设计意***:通过小组比赛的情境来触发学生积极思考游戏的公平性,并运用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练习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因而达到活学、巧学、乐学的境界。】

活动5【讲授】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学习

Excel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Excel的基本知识测试题,内容包括excel仓管的基本知识,如何学习excel的基本知识,excel使用方法测试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

学习

辞职重新开始的句子精选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辞职重新开始的句子精选,内容包括辞职了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句子,辞职告别工作岗位的唯美句子,辞职给领导道别的句子高情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

学习

什么是防火防磁文件柜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防火防磁文件柜,内容包括防火防磁文件柜哪里最好,买什么样的文件柜才能防火,通用防火文件柜功能。防火防磁文件柜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很陌生的,那么防火防磁文件柜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有什么用处呢?防火防磁文件柜是一种

学习

初中数学简单的统计知识点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数学简单的统计知识点,内容包括初中数学知识点统计总结手写,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练习题,初中数学统计概率知识点归纳。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想要一份整

学习

excel怎么制作个人简历的方法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excel怎么制作个人简历的方法,内容包括excel个人简历模板电子版免费,个人简历一般用word还是excel制作,excel个人简历怎么发到手机。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到了求职找工作的时候,需要为此写一份简历了哦。你知道简历要如何写

学习

励志重新开始的句子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重新开始的句子,内容包括重新开始励志的句子,重新开始励志的文案,重新开始工作励志句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

学习

文件管理制度通用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文件管理制度通用,内容包括文件管理制度范本大全,车间文件管理制度,文件收发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1.权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制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

学习

word的心得体会通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word的心得体会通用,内容包括关于word心得体会的格式,word文档的心得体会,word心得体会100字。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wo

学习

重新鉴定申请书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重新鉴定申请书,内容包括重新鉴定申请书范本,伤残重新鉴定申请书,重新鉴定申请书4页。我们眼下的社会,申请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申请书。一起来参考申请书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重新鉴定

学习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精选,内容包括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推荐,教师个人先进事迹800字,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00字。一、先进事迹材料的分类先进事迹材料细分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申报性事迹材料、宣传性事迹材料和演讲性事迹材料。

学习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五四制。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

学习

Excel2007自学教程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Excel2007自学教程,内容包括excel2021零基础学习,excel自学教程160节,excel高级教程2021。Excel是世界最流行,运用最普遍的电子表格软件,其函数部分更是功能强大,无论企业大小都会用到,但大多数人其实只用到了Excel百分之五到十

学习

重新认识他作文通用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重新认识他作文通用,内容包括我重新认识他作文100字,作文我重新认识了他,一瞬间我重新认识了他作文400字。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学习

小学奥数教案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奥数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小学奥数教案模板范文,小学奥数题教案,小学奥数写了教案怎么去讲。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学习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通用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及教学实录。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

学习

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

阅读(17)

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精选8篇)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幼儿园安全教案教育篇1活动目标:1、

学习

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

阅读(14)

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通用8篇)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五年级300字作文写景篇1六月的

学习

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

阅读(14)

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优秀8篇)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优秀8篇)】,供你选择借鉴。五年级优秀写人作文篇1我的表妹是

学习

五年级下册作文写景450字

阅读(12)

五年级下册作文写景450字(精品7篇)五年级下册作文写景45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五年级下册作文写景45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五年级下册作文写景450字(精品7篇)】,供你选择借鉴。五年级下册作

学习

五年级下册作文《他笑了》

阅读(26)

五年级下册作文《他笑了》(精选10篇)五年级下册作文《他笑了》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五年级下册作文《他笑了》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五年级下册作文《他笑了》(精选10篇)】,供你选择借鉴。五年级

学习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七篇

阅读(17)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七篇青春期是探索兴趣爱好和发展才能的良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那么你知道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怎么写吗?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

学习

暑假安全教育教案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暑假安全教育教案,内容包括暑假安全教育教师大会主持,暑假安全教育教师演讲稿。暑假安全教育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以下是收集的关于暑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