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该如何教导学生
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获得终生受益的本领,这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我们在吸取经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特别是阅读教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整理的语文老师该如何教导学生,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老师该如何教导学生
一、语文该教什么
分析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实还是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总目标,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经验,我们便可清楚,语文课要教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内容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语文“知识与能力”。天下文章的数量是无限的,但语文知识与能力却是有限的,一篇篇课文只有作了我们要教的“知识与能力”的载体,真正作了“知识与能力”的例子,文章就有了教完的时日了。
二、语文“知识与能力”在哪里
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语文的知识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但新课改鉴于过去语文教学中过分追求知识的倾向,现在强调“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而且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课标制订者对语文知识的淡化、漠视甚至放弃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直接导致了语文老师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问题的发生。
我们反对的是把语文知识当作语文教学的目的以及机械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并不反对语文课所需要的语文知识。所以,当前不是淡化、放弃语文知识,恰好相反,我们要研究整理过去的语文知识,开发新的知识,整合构建语文学习必需的真正对学生终生有用的语文知识,形成体系,以此支撑起语文学科。没有了属于语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语文课程便失去了***成科的意义。
所以,当务之急是研究建构语文“知识与能力”体系,这需要专家、研究者和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在这个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之前,语文老师不妨回过头去借鉴一下1992年修订的大纲。那时盛行的“语文知识树”分为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文言知识。笔者也曾把 “知识”归纳为: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中国文学发展简况以及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等。把“能力”归纳为:识记,要求学生指明或写出需要他们辨认或记住的内容;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应用,指对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文本所揭示的内容的迁移运用;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虽然很不完备,但毕竟比没有或者模糊不清强得多,心中有了这些“知识与能力”,备课就有了把手。
所以,新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体系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去构建,具体教每一篇课文时,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分析挖掘课文中隐藏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以课文为例子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老师该如何教导学生步骤
一、方法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在开始讲新课之前,首先从生活实际、历史故事、人物、成语等出发,巧妙创设与新课有关的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新课的教学过程,使他们对新课兴趣盎然,触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出示课题,明确目标。学生进入了新课的情景后,教师及时出示新课题和精心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学习本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引导学生把握重点,顺利解决难点,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明白了本课学习目标,可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再出示经过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2-3遍后,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可以是才出示的思考题,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答的可以不谈,有会的有不会的,可以让会的先说,有不同见解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共同提高。都不会的继续思考等待其他同学的回答或老师的讲解。
5、共同解答,评判更正。对课文中的问题让同学先讨论再回答,如果学生答错则由其他同学更正,回答不全面的让其他同学补充,都不会的要给以启发,不可随便说出答案,这样就保证了“学”在“教”前,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是给与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教师始终是导演决不能越俎代包。
6、精讲要点,加深理解。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错误和课文的关键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以便突出重点,使学生学习做到胸中有数。
7、再读课文,总结中心。教师把课文的关键讲透之后,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回味思考课文的中心,然后让学生总结,可以让一个学生总结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直至全面完整为止。
8、尝试创新,提高发展。对本节的主要内容学完后,还要鼓励学生对课文大胆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创造的能力。
二、注意事项
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水平为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老师该如何教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