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精选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学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打下基础。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类比转化思想。

学情分析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教师的教学角度上看:教师是进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看: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师生的合作角度上看:数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即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学生是主体作用

我们这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具有一定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的学习方法: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得到分式方程的解法。2、探究合作学习。学生互助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方程定义,理解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强化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配合,体验在数学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方程的起始课,要求能从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已掌握简单的整式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过分式的四则运算。分式方程概念的学习,为分式方程的解法及运用的学习做了极为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分式方程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列分式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列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列分式方程。

三、教育理念及教法依据: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运用成功教育及赏识教育理念设计教学。

四、教学程序

1.情境1.

(出示)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

设计发问:(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每一个数据的意义吗?

(2)你能尽可能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吗?

答:①两块地的面积相等;

②第一块地的产量为9000kg;

③第二块地的产量为15000kg;

④第一块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

(3)你还能找到哪些隐含的数量关系?

答:⑤总产量/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

(4)如何选设未知数?(通常设直接未知数,如建立方程困难则选设间接未知数)

(5)哪些关系可以用来建立代数式?哪一个关系用来建立方程?

(6)如何建立方程?

解: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产量为xkg,则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是(x+300)kg.由题意得9000/x=15000/(x+3000).

(教师板书等量关系及所列方程)

设计意***:(1)以问题串的形式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推进学生的思维,突破学习的难点;

(2)呈现列方程的通用方法:分析数据——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建立相关的代数式——建立方程;

(3)如果学生的回答思维跳跃较大,教师采取追问的方式,将思维的关键步骤凸显出来,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积极地跟进;

(4)提醒学生:

①通常设一个未知数至少需要建立一个方程,设两个未知数至少需要建立两个方程;

②等量关系或用来列代数式或用来建立方程,不能重复使用;

③学会用代数式思考问题;

④列方程的思想要“深入人心”。

2.情境2.

(出示)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组织教学:分成男生、女生两个阵营,就以上问题,一方同学依次发问,另一方依次应答。提问方围绕问题,想问什么就问什么,问清楚问透彻;应答方有问必答。

如,女生问:

(1)请解释题中数据的意义?

(2)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男生答:路程:普通公路全长600km,高速公路全长480km;

速度关系:客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

时间关系:走高速所用时间是走普通公路用时的一半。

行程问题中三个量之间的基本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女生问: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建立代数式?如何建立方程?

男生答:解:设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需要xh,则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需要2xh,根据题意,得600/x-480/2x=45.

女生追问:哪些数量关系被用来列代数式?哪些关系被用来建立方程?

男生答(略)

设计意***:

(1)变“师生问答”为“男生、女生的问答”,将问题的分析解决变成一个双方斗智的游戏,一个模拟的思维游戏,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问答中不同阵营的学生可以追加发问,可以补充回答,通过问题的解决既培养斗智斗勇的竞争意识,又培养团队合作精*;

(3)教师要做一个好的观察者,适当指导,保证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

(4)同时注意控制教学时间。

3.情境3.为了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重建家园,某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48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500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20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求两次捐款人数各是多少。

组织教学:双方阵营互换角色

解:设第一次捐款人数为x人,则第二次捐款人数为(x+20)人,

由题意,得4800/x=5000/(x+20).

4.形成概念

问(1)以上所列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归纳形成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问(2)“分式方程”与“分式”有何不同?“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有何不同?

(3)判断: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a.(x-1)/3a=2x;b.(m+n)/x=2+(3+n)/x;c.(2+x)/5=3+(3+x/6;d.x/a-a/b=b/a-x/b.

设计意***:通过新旧概念的比较明确新概念,通过判断强化新概念。

5.(人人过关)

练习1.据联合国《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中国2002年吸收外国投资额达53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设2001年我国吸收外国投资额为x亿美元,请你写出x满足的方程。你能写出几个方程?其中哪一个是分式方程?

教学设计:

(1)突破难点:百分数13%是“比谁增加了13%”?

(2)每位学生至少列出三个方程;

(3)学生***解题,教师板书学生的答案,供大家彼此借鉴,互相学习。

练习2.某运输公司需要装运一批货物,由于机械设备没有及时到位,只好先用人工装运,6h完成了一半任务,后来机械装运和人工装运同时进行,1h完成了后一半任务。如果设单独采用机械装运xh可以完成后一半任务,那么x满足怎样的方程?

教学设计:

(1)本题是工程问题的情境;

(2)学生***完成,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2)在双方问答的对决中,哪个阵营思维更活跃,更具合作意识,请表决,并为胜方热烈鼓掌。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探索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帮助四川受灾的人们重建家园,某中学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20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215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15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分别求出两次捐款的人数吗?

若设第一次捐款人数为X人,第二次捐款人数为()人。

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为()。

这个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与以前学过的方程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式方程。(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这类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反馈练习

(二).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

1.回顾整式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解上面练习中的第三题)

师生共同回顾:解整式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未知x的系数为1

2.如何解分式方程呢?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集体补充步骤)

解方程:2000∕X=2150/X+15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15),得

2000(X+15)=215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200

则200+15=215

检验:把x=200代入原方程,

因为左边=10右边=10

所以左边=右边

所以x=200是原方程的解。

3.归纳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一是去分母,二是解整式方程,三是检验

4.例题解方程:

(生***完成,师指导)

分式方程的增根:不适合原方程的整式方程的根,叫原方程的增根.

师: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

师怎样检验较简单呢?还需要将整式方程的根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吗?

生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使最简公分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是增根,必舍去。

三.应用升华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解分式方程,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我明白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

五.布置作业:

本小节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解分式方程时,如果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写出将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的步骤来,从而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找出最简公分母

2.对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分式方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初中阶段所讲授的又能一种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是在继分式的内容及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所讲述的一个内容,其实际上就是分式与方程的综合。因此本节课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课,同时分式方程的解法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分两次学习过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对于整式方程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基本思路(使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已经比较熟悉,而分式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中,它的解法比以前学过的方程复杂,需通过转化思想,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三、教学目标:

1、明确什么是分式方程?会区分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

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知道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并学会如何验根。

四、教学重点:

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1、忆一忆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2)什么叫分式?

(3)结合具体例子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设计意***:

让学生由旧知识的回忆自然引出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x-(x-1)/3=63x/4+(2x+1)/3=0

2、猜一猜

板书课题“分式方程”,让学生猜一猜其概念,结合分式和方程的特点学生易得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设计意***:

采用这种形式引入今天的话题,让学生觉得不是在上数学,而象是在拉家常,让学生没有负担,另外,学生在前面的回忆的基础上很容易猜出来分式方程的概念。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单,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辨一辨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分式方程,并说出为什么?

1/(x-2)=3/xx(x-1)/x=-1(3-x)/=x/2

2x+(x-1)/5=103/x=2/(x-3)(2x+1)/x+3x=1

指出: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母中含不含未知数)

设计意***:

学生说出来了分式方程的概念还远远不够,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巩固分式方程的概念。(x-1)/x=-1这个方程可能学生会有争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可总结,在判断方是否为分式方程时,不能化简,以形式为准。

4、想一想

提出该如何解方程呢?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通过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回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设计意***:

让学生自己去想该如何解,然后老师加以指导,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5、试一试

(1)80/(x+5)(2)1/(x-5)=10/x.x-25

方程两边同乘以x(x+5)得:方程两边同乘以(x+5)(x-5)得:

80x=60(x+5)x+5=10

80x=60x+300x=5

20x=300

x=15

提醒学生检验,对比两个方程发现问题。

设计意***:

通过提醒学生检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自然引出话题。

6、议一议

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两边都乘以了一个零因式,但这个根是整式方程的解)所以分式方程的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即可,提出,分式方程能不检验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因为分式方程的检验是为了看是不是增根,而不是检验对错,所以必须检验。

7、说一说

老师帮忙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可简单记作:

一化二解三检验。

设计意***: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8、做一做

解方程:

(1)2/(x-3)=3/x(2)x/(x-1)-1=3/(x-1)(x+2)

体验解分式方程的完整过程。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例解方程:

(1)2x+xx+3=1;(2)15x=2×15x+12;

(3)2(1x+1x+3)+x-2x+3=1。

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3+3),去分母,得

2(x+3)+x2=x2+3x,即2x-3x=-6

所以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2)方程两边都乘以x(x+12),约去分母,得

15(x+12)=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2。

检验:当x=12时,x(x+12)=12(12+12)≠0,所以x=12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3)整理,得

2x+2x+3+x-2x+3=1,即2x+2+x-2x+3=1,

即2x+xx+3=1。

方程两边都乘以x(x+3),去分母,得

2(x+3)+x2=x(x+3),

即2x+6+x2=x2+3x,

亦即2x-3x=-6。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二、新课

例1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进行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

请同学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答:骑车行进路程=队伍行进路程=15(千米);

骑车的速度=步行速度的2倍;

骑车所用的时间=步行的时间-0。5小时。

请同学依据上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设这名学生骑车追上队伍需x小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2×15x+12。

方法2设步行速度为x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152x=12。

解由方法1所列出的方程,已在复习中解出,下面解由方法2所列出的方程。

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

30-15=x,

所以x=15。

检验:当x=15时,2x=2×15≠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

所以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15千米30千米/时=12小时。

答: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

指出:在例1中我们运用了两个关系式,即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时间。

如果设速度为未知量,那么按时间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如果设时间为未知量,那么按

速度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出的方程都是分式方程。

例2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分析;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中有三个量,工作量设为s,工作所用时间设为t,工作效率设为m,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s=mt,或t=sm,或m=st。

请同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天,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x1,乙的工作效率是1x+3。依题意,列方程为

2(1x+1x3)+x2-xx+3=1。

指出:工作效率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方法2设规定日期为x天,乙与甲合作两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因此乙的工作时间就是x天,根据题意列方程

2x+xx+3=1。

方法3根据等量关系,总工作量—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设规定日期为x天,则可列方程

1-2x=2x+3+x-2x+3。

用方法1~方法3所列出的方程,我们已在新课之前解出,这里就不再解分式方程了。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课堂练习

1、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

1。甲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

2。大,小汽车的速度分别为18千米/时和45千米/时。

四、小结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解分式方程必须要验根。一方面要看原方程是否有增根,另一方面还要看解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原方程的增根和不符合题意的根都应舍去。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求什么量,就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直接未知数。但有时可根据题目特点不直接设题目所求的量为未知量,而是设另外的量为未知量,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间接未知数。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设间接未知数,有时可使解答变得简捷。例如在课堂练习中的第2题,若题目的条件不变,把问题改为求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到达B地各用的时间,如果设直接未知数,即设,小汽车从A地到B地需用时间为x小时,则大汽车从A地到B地需(x+5-12)小时,依题意,列方程

135x+5-12:135x=2:5。

解这个分式方程,运算较繁琐。如果设间接未知数,即设速度为未知数,先求出大、小两辆汽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它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运算就简便多了。

五、作业

1、填空: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m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n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做,完成这件工作的时间是xx小时;

(2)某食堂有米m公斤,原计划每天用粮a公斤,现在每天节约用粮b公斤,则可以比原计划多用天数是xx;

(3)把a千克的盐溶在b千克的水中,那么在m千克这种盐水中的含盐量为xx千克。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少零件?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3)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如果此船在某江中顺流航行72千米所用的时间与逆流航行48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此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多少千米?

(4)A,B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两车的速度之比是5:2,求两辆汽车各自的速度。

答案:

1、(1)mnm+n;(2)ma-b-ma;(3)maa+b。

2、(1)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125个零件。

(2)步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404=10(时)。答步行40千米用了10小时。

(3)江水的流速为4千米/时。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方程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人体,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教学难点:

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你能找出这一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吗?(分组交流)

如果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kg,那么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是xxkg。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xxxxx

二、讲授新课

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xxh。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xxxxx。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列出方程.

三、做一做:

为了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重建家园,某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48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500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20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如果设第一次捐款人数为人,那么满足怎样的方程?

四、议一议:

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

五、随堂练习

(1)据联合国《20xx年全球投资报告》指出,中国2002年吸收外国投资额达53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设2001年我国吸收外国投资额为亿美元,请你写出满足的方程。你能写出几个方程?其中哪一个是分式方程?

(2)轮船在顺水中航行20千米与逆水航行1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水流速度为2.5千米/小时,求轮船的静水速度

(3)根据分式方程编一道应用题,然后同组交流,看谁编得好

六、学习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7

一、学习内容定位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式方程的应用》是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分式方程中第三课时内容。它是分式方程解法的延展与最终归宿,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从知识的掌握来看,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运用;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它将为研究数学问题提供研究思想与方法,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必考内容。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作用重要,意义重大。

二、学习目标认定: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学会从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面对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数学方程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在互动合作学习中发展能力,强化方程思想应用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审题、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

2、学习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审题设元、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解答。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一时,学生就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明白遇到实际问题可以列方程解决,但分析问题能力、审题能力、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依然影响学生学习。上一节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会解分式方程,理解了增根的含义,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为继续学习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策略

1、难点突破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不同角度展示找出的等量关系,在交流中质疑、在质疑中辨析、在辨析中统一认识,掌握寻找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

2、学法分析

让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预习学案先进行自我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心得与疑难问题,在质疑辨析、互动交流中归纳总结,纠错矫枉,达成共识,实现学习目标。

3、教法分析

(1)情境互动法:整节课始终围绕“分式方程的应用”这条主线,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方程,体验解题过程,学会寻找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2)点拨指导法:在学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点、易混点、疑难点以及学习中应注意事项、方法规律、适时点拨,进而达到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将讨论交流推向高潮、引向深入。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通过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门面房出租信息,引出要学习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学情调查、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组织大家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3)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纠错矫枉,感悟寻找等量关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点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教师对如何寻找等量关系进行点评,强调易错易混之处,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5)达标检测、这既是学生对分式方程的理解和应用,也是方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应由学生***完成以达到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6)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内化整合,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查缺补漏,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2)理解解分式方程时验根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会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分式方程。

3.情感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 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在解题中亲身体验“转化”思想。弄清了“转化”的方向,也就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题思路自然清晰,能力随之形成。

重点:

1.探索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2.体会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难点: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体会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学情与教材分析:我所任教的学生大多头脑聪明,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有一定的探求新知识的能力。但基础不够扎实,如计算容易出错、考虑问题不够严谨等。另外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但由于是在七年级学习,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部分同学可能已经遗忘,给上本节课留下少许的困难。但估计绝大部分同学稍加回忆,应能接近以前的水平。本节课的内容处在《分式》这章的后半部。《分式》这章内容安排如下的:首先介绍分式及分式的基本性质,接着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之后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但未求解)。紧跟其后的是本节课内容——解分式方程,最后一节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并求解。由此可见《解分式方程》涵盖了本章前面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综合与提高。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不但掌握了初二阶段有关分式方程的内容,也为初三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的分式方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即将原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或已解决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各例题的标准解答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由课本第87页(即前一节课的内容: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但未求解)产生的方程入手,引入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性。

二、新课:

例1 解分式方程:

(1) 由学生自主探索或互相讨论完成,老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的解法用投影仪展示,让同学讨论,得出较好的'解法。

设计意***:课文的第一个例子是:xx,这个例子我估计绝大部分学生会采用交叉相乘(以往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及)。虽也去掉分母,但学生还没意识到是在两边乘了最简公分母,若我自己去解释,又有灌输之嫌。于是***脆暂时避开此例,自己设计一个例子,这样避免了学生采用交叉相乘的方法求解

学情预设: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紧接在分式的运算之后,多数学生会对方程进行通分,发现分母相同,得出分子应相等,解出x的值。这种情况与直接去分母效果相同,但解法较繁琐。第二种情况是与解含有分母的整式方程(如: )相联系,模仿整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整式方程得解。估计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是少数的。另外,若没有学生采用第二种方法,我会展示自己依第二种方法的解答过程,以供学生进行讨论、比对,在讨论中感悟到第二种方法更简便。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引导学生检验刚才求得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

设计意***:让学生明白将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分式方程验根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检验分母是否为0,这种方法将在后面涉及

学情预设:学生可将求得的值代入原方程,但书写格式不规范,如有的同学将解直接代入方程两边,却仍用等号将左右两边相连,然后两边同时计算。我计划用投影仪,选择几位同学的做法显示给大家。让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格式——将解得的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看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否一致

知识链接:对于验证一个值是否是方程的解,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有进行过相应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明白可将值代入原方程,但他们往往将值同时代入原方程。

显然,这种书写不够规范。应分别代入两边验证为好

例2 解方程:

让学生自已求解,解得,引入增根的概念。并说明验根除了代入原方程,还可检验各分母是否为0,从而判别是否是增根。

设计意***:学生不明白为何代入原方程的分母或最简公分母也可验根,我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解分式方程可能会产生让分母为0的根,即增根,自然以后解分式方程要检验了

学情预设:在前面学习分式有关内容时,学生对于像是相反的关系掌握得很好,可以轻松得出 ,这样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即可。若学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老师可稍加提示

知识链接:有了第一个例子,学生已经明白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以自行解此方程

例3 解方程:

设计意***:此题需要学生对分母分解因式,为解最一般的分式方程起示范作用

学情预设:有学生直接在方程两边乘以。这种方法可以,但繁琐。在学生解完之后,引导他们对在方程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 还是乘以 进行对比。得出较简便的方法

知识链接:学生已经学习过分解因式

三、阶段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xx,引导学生对两种验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设计意***:梳理一遍解题步骤,解题思路会更清晰

四、强化练习:

1.完成课本第90页的随堂练习。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换改卷,查找错误并打分。评分标准由学生在课堂上集体商定。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的过程,体验分式方程模型的思想

2、会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情境——建立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实情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行节约用水、用电、环保方面的教育.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且求得结果.

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观看节约用水的广告及新闻,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实际应用

引题:锦州市从今年3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吨水费上涨9%,小丽家今年1月的水费是11.25元,今年3月的水费是19.6元,已知今年3月的用水量比1月的用水量多3吨,求我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小丽家每月的用水量都在规定的平价用水量范围内)

问题:你能找出这一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吗?如何用方程表示相应的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小丽家今年3月份的用水量—今年1月份的用水量=3吨;3月份的水价=1月的水价x(1+9%);用水量

分析:今年3月份用水的价格为每立方米(1+9%)x元.

今年3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呢?今年1月份的用水量呢?

今年3月份的用水量是xx立方米,今年1月份的用水量是xx立方米.

列出方程.

三、拓展知识

例题:某单位将沿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所有房屋的租金第一年为96000元,第二年为102000元.

问题1请你比较例题与引题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例题的题设提出哪些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把例题补充完整.

问题2例题中存在哪些等量关系?哪个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

四、学习小结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

3.列: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4.解:认真仔细.

5.验:检验.

6.答:不要忘记写.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一)学习知识点

1、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2、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3、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1.审明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

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

学习难点:

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式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且学会了解分式方程.

接下来,我们就用分式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例1:某单位将沿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第一年为9.6万元,第二年为10.2万元.

(1)你能找出这一情境的等量关系吗?

(2)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这两年每间房屋的租金各是多少?

解法一:设每年各有x间房屋出租,那么第一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x元,第二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x元,根据题意得方程,

解法二:设第一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元,第二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x元.第一年租出的房间为xx间,第二年租出的房间为xx间,根据题意得方程,

例2:小芳带了15元钱去商店买笔记本.如果买一种软皮本,正好需付15元钱.但售货员建议她买一种质量好的硬皮本,这种本子的价格比软皮本高出一半,因此她只能少买一本笔记本.这种软皮本和硬皮本的价格各是多少?

解:设软皮本的价格为x元,则硬皮本的价格为xx元,那么15元钱可买软皮本xx本,硬皮本xx本.根据题意得方程,

***3-4

活动与探究:

1、如***,小明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到王老师家路程为3km,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km,由于小明父母战斗在抗“***”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明上学.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全长600千米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千米/时,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3、轮船顺水航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逆水航行3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积累与总结:

1、列方程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是数学实用性最直接的体现,而解决这一问题是如何将实际问题建立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关键则在于审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找到它就为列方程指明了方向.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设出xx;

(3)列出xx;

(4)解分式方程;

(5)检验,既要验证是否是原方程的的根,又要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6)写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精选

学习

行走西藏美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行走西藏美文,内容包括去西藏旅游的美文,行走西藏,行走西藏纪录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美文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行走西藏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可爱的小欧作文精选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可爱的小欧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小欧小作文,作文小欧,小欧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可爱的小欧作文,仅供参考,

学习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内容包括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解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朗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

学习

端午节经典祝福语录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经典祝福语录精选,内容包括端午节祝福经典语句,端午节祝福语录动态,端午节给情人的祝福。端午节到了,让我们端起装满粽子的盘子,感受幸福。甜枣代表未来甜甜美美;水果代表未来年年有余;小豆代表未来爱心颗颗;糯米代表未来

学习

《暮春游西湖北山》原文及赏析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暮春游西湖北山》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暮春游西湖北山原文赏析,北山古诗翻译及赏析,早春游望原文及赏析。《暮春游西湖北山》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之一。下面是整理的《暮春游西湖北山》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学习

班干部的工作职责精选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班干部的工作职责精选,内容包括班干部有哪些职位及工作职责,班委会及班干部工作职责,二年级班干部各工作职责。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接触到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大家知道

学习

2020辽宁医学院录取分数线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2020辽宁医学院录取分数线,内容包括2020辽宁医学院分数线,2020辽宁高考录取分数线,辽宁刑警学院2020录取分数线。高考填报志愿时,2020辽宁医学院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最近三年历年分数线是2021届考生非常重要的参

学习

窗口服务报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窗口服务报告,内容包括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工作整改报告,窗口服务单位情况报告,窗口服务总结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

学习

大学竞选班委稿子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竞选班委稿子精选,内容包括大学竞选班委稿子通用,大学竞选班委的简单演讲稿,竞选班委的稿子。一、竞选班委稿子怎么写1、气势要先声夺人

学习

服务窗口先进事迹材料通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服务窗口先进事迹材料通用,内容包括服务窗口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最美服务窗口事迹材料,优秀服务窗口事迹材料。事迹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

西安旅游作文精选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西安旅游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旅游西安的作文,西安旅游作文素材,西安游记作文14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

学习

土地租赁合同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土地租赁合同精选,内容包括土地租赁合同范本最新版,土地租赁合同正规范本。土地租赁合同(精选)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合同对我们的约束力越来越不可忽视,签订合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行为。合同有不同的类型,当然也

学习

大学班委鉴定评语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班委鉴定评语精选,内容包括大学班委鉴定评语100个字,班委鉴定评语模板,毕业班委鉴定评语。一、评语应具备的特点

学习

班委鉴定评语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班委鉴定评语,内容包括班委鉴定评语100个字,班委对同学的评语,班委鉴定评语高中。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评语吧,评语可以对被评价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其学习或工作的进步。你知道评语怎样写才恰当

学习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线段的认识教学设计,认识线段教学设计有设计意,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

学习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及分析,比例基本性质优秀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练习题。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

学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通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通用,内容包括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测试题。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

学习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小学六年级抽屉原理教学设计,六年级抽屉原理优质课,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屉原理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

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意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部编版。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

学习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讲解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讲解,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讲解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步骤,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全。学习化学的过程当中经常要去配平很多的方程式,但是具体要怎么做?下面是整理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讲解,希望可以

学习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勾股定理的探索方法三种,勾股定理的探索之旅,勾股定理的探索和简单应用。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

学习

《记一辆纺车》的教学设计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记一辆纺车》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记一辆纺车,记一辆纺车原文,记一辆纺车初中课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