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们上学期间,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1. 提供更多的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加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受到压抑。“3岁的儿童对5岁的儿童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这些与他们的能力相差不远。所有年龄大的儿童变成了英雄和教师,而幼小的儿童就成为他们的羡慕者。他们从前者那里得到灵感,然后继续做他们的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龄较小的幼儿观察、模仿和学习,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的孩子做出积极的、正确的行为示范。正如皮亚杰的理论中所说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是由幼儿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语言。年幼的幼儿模仿年长的幼儿的说话方式、语气、语调,更快地学会语言,年长的幼儿通过纠正年幼幼儿的错误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从而使他们共同进步。在幼儿的智力发展方面,由于幼儿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交往,年幼的幼儿通过模仿和学习年长幼儿的广阔的视野和知识,使自己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行为能力等。
2.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独生子女总是很难办??而是由于他要更多的饱尝没有伙伴的痛苦。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比以后出生的孩子更让父母感到头痛。他们将其归咎于自己没有经验,实际上这是因为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有同伴间的友谊。”因此,在混龄教育里,打破了班级和年龄的界限,并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并且最新研究表明,同龄幼儿在一起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很高,而不同年龄幼儿在一起活动时,年长的幼儿由于荣誉感、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的作用,自觉性和意志行为也会增强,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年长的幼儿在面对年幼的幼儿时,他们会更愿意分享玩具,在发生矛盾时更愿意谦让,享受当哥哥姐姐的自豪与责任;而年幼的幼儿通过模仿、观察和学习年长幼儿的言行,其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从而也学会关心他人。在混龄教育中,独生子女的自私、依赖性强、***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得到了改善,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
3.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与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同伴交往过程中,大大增加了认知冲突的机率。在处理冲突的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体会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想法,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使认知和智力得到发展。年长儿童在与年幼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在给年幼儿童提出建议,教授做法的同时,自然也巩固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清晰。此外,年幼儿童通过邀请年长儿童参与一些建构性和艺术性的活动,以一种轻松活跃的、无明显竞争的方式促进了年长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4.混龄教育丰富幼儿群体关系
由我国实独特的国情和生育***策带来的同伴群体缺失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马卡连柯指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互相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可能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相关社会现象和研究也表明,很大一部分的独生子女存在交往缺失,从而阻碍了个性和社会性正常发展,滋生出任性、胆小、自私、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但是在混龄教育过程中,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活动时,这个环境给幼儿造成了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气氛,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爱、互助等,也让幼儿学会了谦让和耐心等良好的情感。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1、幼儿园混龄教育中的优势
分析混龄教育使得不同年龄之间的学生同处于一个教室相互之间互相学习,首先就能够提高他们之间的表达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无论是在社会当中还是生活学习中都是的非常重要的一门技能。其次混龄教育扩大了各学龄学生之间的接触面,与不同的学生交往,所学到的知识也就更多了,与不同学生之间的交往,还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由于是大龄儿童与小龄儿童之间的合作,一般竞争压力都会比较小,相互之间的合作机会更多,为幼儿的身心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混龄教育在发展中产生的一些缺陷
混龄教育的优势固然很多,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的显示出了一些缺陷。由于混龄教育的课堂有不同年龄的学生组成,所教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这样就导致了课前设计的部分花费的时间较多,如果教师没有将课程设计好,还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由于我国一些地区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幼儿园所需的设备方面都不能达到混龄教育的要求,使得混龄教育的质量大大的下降,还有一些区民区分布较远的的,几乎很难把他们结合到同一所混龄教育的课堂当中。所以在我国的混龄教育的旅途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幼儿异龄互动的益处
1、对体能发展的益处
在一项对青少年(12-19岁)与年幼儿童(4~11岁)异龄互动的研究中,研究者记录了196个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青少年—年幼儿童的互动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在两者互动时,青少年会调整活动规则,使得这些活动可以挑战每个年幼儿童的体能,不会太超出年幼儿童的能力。同时,青少年还能修正规则、调整目标,使得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变得有意义。通过这样的互动,青少年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体能,同时也增强了与他们一起活动的年幼儿童的体能。
尽管这项研究不完全针对异龄幼儿的互动,但研究结果仍给我们以启示。我国的研究者也发现,在混龄幼儿的户外运动中,模仿行为成为年幼者的主要行为,他们在模仿中挑战自己的动作,挑战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户外混龄运动中,我们看到年幼儿童的运动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华爱华,2005)。
2、对认知发展的益处
在接触不同年龄、经验、个性和发展水平的同伴时,幼儿会发生认知冲突。由于互动双方年龄相差不大,认知冲突往往发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这种冲突促进了互动双方认知的发展。
年长儿童作出的榜样、展现出的更高的技能、教授的新游戏玩法、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线索或策略等,对年幼儿童的认知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年长儿童在与年幼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例如在提出建议、教授方法的同时,自然也巩固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明朗、清晰。此外,年幼儿童通过鼓励年长儿童参与建构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如玩积木或者画蜡笔画),以一种轻松的、相对无竞争的方式促进了年长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3、对社会性发展的益处
儿童需要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他们可以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人。混龄环境为年长儿童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人和包容低能力年幼同伴的机会。这给了他们一些成为养育者的早期经验。
年长儿童可帮助年幼儿童强化规则意识,为解决问题和冲突提出建议,在年幼儿童的活动变得具有破坏性或发生危险时及时介入,为年幼儿童创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年幼儿童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在混龄群体中,年幼儿童的社会性参与程度提高了。与此同时,年长儿童还为年幼儿童作出了助人、宽容的榜样。当那些得到鼓励、安慰和教导的年幼儿童渐渐成长时,他们也能通过模仿最终产生这些亲社会行为。
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怎么办
最近几日,班上的孩子特有个性:今天妈妈来接时我一个不如意就将别人的画丢到地上,明天玩雪花片时因为我不会就将别人插好的东西砸坏,又有人将别人的画划花。说实话,幼儿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并非其所有的行为可以被接受。一个人不能以顺心就骂人,也不能以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法宣泄不良情绪。
1、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需要倾诉,倾诉能让他们化解烦恼。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当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应多问一问,并及时引导孩子倾诉,让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从中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我们可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将其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好奇、有趣的事情上来。同时,我们也可以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想想高兴的事情。
3、适度宣泄。有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适度宣泄不良情绪。如:孩子生气时,我们可以带孩子去空旷的地方吼一吼。总之,正确的认识加上科学的方法能帮助孩子逐步提高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并适度宣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孩子们不收玩具怎么办
本不想发玩具,看着小朋友坐在那发呆那样实在可怜,于是,我把积木分下去了。他们在那儿认真地插玩具,可是,我一想到收拾玩具时,乱成一团我就心里发慌,他们有的挣、有的抢、有的拿着玩具当飞镖,飞的满屋子都是,乱糟糟的。我自己收吧需要的时间太长,又顾不上孩子们,再说了老师收久了,孩子们的小手就会更懒惰啦。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把盛积木的桶一一放在活动室的前边,把幼儿分成男孩一组、女孩一组,两队纵队站好,等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由各队的第一个幼儿出发,拿到积木按分类放好(手里拿满即可),第二个幼儿继续出发,游戏反复进行,直至拾完积木为止。早收完积木的一组为胜,发小贴画。
从那以后,孩子们常常催着我说老师还不收积木啊。以前是我拼命的喊收玩具,谁不收以后别玩了,没想到现在孩子们渴望收玩具了。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因为孩子们不收玩具而不发,要给与幼儿充分的玩具及时间,让孩子们在智力方面得到充分发挥。愿我们每一位老师认识到玩具的作用,让玩具给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找到一种最适合,也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有时奖励比恐吓效果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