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与他的进谏之路
导语:进谏制度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了,但说到哪一位做得最好,就不能不提魏征。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魏征与他的进谏之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征与他的进谏之路
在中国社会几千年,无论哪个朝代,帝王的权力都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约。在人治的封建社会制度中,虽设置谏院、台谏、谏臣等机构,但欲使君王接受某种规劝,谏臣欲想直言进谏,却是至难的事情。
帝王的口是“金口”,帝王的话是“圣旨”,不能更改,不能违抗。谏臣欲进谏,给他提意见时,若是高兴,可以接受;如若听不入耳,发起脾气来,便会有杀头之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忠臣谋士敢于犯颜进谏,慷慨陈辞,而悲壮地倒在宫门外。
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指出:“臣下进谏,非为身也,将欲以正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
“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在这种情形下,在进谏时就要采用隐喻的手法,借他事而喻此事,言他物而指此物,做到既不太损害被谏者的自尊心,照顾其面子,又使其乐于接受说谏者的观点,这也是一种方法。
韩非在《说难》一文中指出,如果游说者对被谏者不熟悉,不了解被谏者的处境和心理时,说多了不是,说少了不是;说浅了不是,说深了也不是。如果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会被君王认为是华而不实。如果字斟句酌、谨慎而言,又会被认为拙而不论;如果旁征博引,连类比物,则会被认为是虚而无用;如果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又会被认为没有口才,真可谓左右为难。
所以,进谏者首先要高瞻远瞩、尽知天下大事,了解当时各种的***治、经济、***事状况,洞悉形势变化,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并确知对方处境之顺逆、心情之好坏,然后在进谏中做到理趣结合,寓庄于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楚庄王登上国君宝座时,不理国***,只知田猎消遣,与宫女饮酒作乐。在朝堂门口悬挂一条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这样已经三年。一次,有个叫成公贾的大臣去见他,庄王问道:“你来喝酒还是听音乐?”成公贾回答:“不是来喝酒,不是听音乐,也不是进谏,是来给你说说隐语,解解闷。”接着道:“刚才去郊外,看到一只鸟,身披五色花纹,栖息在高坡上已有三年,不见其飞,不见其鸣,不知什么鸟?”庄王听懂了成公贾的隐语含意,笑着回答:“这只不是凡鸟,三年不动,是在决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三年不鸣,是在观察周围环境。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后真如其所言。
唐代魏征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唐贞观六年,朝臣请太宗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耀大唐盛世的文治武功。但魏征却以为不可。唐太宗很扫兴道:“我的功业不高么?德行不厚么?外邦没有臣服么?农业的年成不好么?”魏征答道:“陆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于全国,外邦小国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年成虽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因此,不可以举行封禅。”
唐太宗听了魏征这番话,沉默不语,魏征接着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让他马上就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是不行的。而国家刚刚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元气还未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大功告成是欠妥当的。而东封泰山,行动起来,万乘千骑,耗费大量资财,倘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那就悔之莫及。”又说:“把池塘里的水抽干来捞鱼,并不是捞不到鱼,而是明年无鱼;把森林烧光去捕兽,不是捕不到兽,而是明年无兽。”魏征的坦诚相告,终于被太宗接受,停止了封禅。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向太宗李世民进谏,而唐太宗也是历史上的英明君主,这一对君臣,他们敢谏和善于纳谏,构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
魏征劝谏
魏征仗义执言,有胆有识,但他进谏也有技巧的。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这个皇帝的亲家,他的蜀王妃的父亲叫做杨誉,因为犯了点错,被抓起来了。而他的儿子在皇帝身边干活,就对皇帝说,怎样、怎样不合法,皇帝就不高兴了,坚决要把做事的人处分,免官。
这时,魏征就出来了,他说自古以来,这个皇亲国戚最难治,是国家最难弄的一帮人。
他用城狐社鼠比喻,就是城墙下面的狐狸,那个太社里面的老鼠,他们并没有什么本事,只是它有所凭借。
如果现在陛下放纵你的亲戚,胡作非为,不守法的话,现在是小事,以后就是大事,就会越来越难收拾,所以大臣为你守法,你应该支持他,不能纵容这些亲戚。他还说,自古以来,惟有陛下您能治理这种人,才能够防微杜渐。
所以最后,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没有受处分,也没有被免职。
魏征在批评之中,一定有表扬的话语,照顾了皇帝的尊严。而且,我们可以看出魏征的进谏成功首先是来源于他的一片公心,其次是魏征进谏的时候,讲究方式方法,善于因势利导,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进谏效果。
驳回征兵
贞观元年的时候,兵源不足,也就是当兵的人不够。于是封德彝就提出一个建议,说是中男大小伙子也可以当兵。(在唐朝,男子16岁就变成中男;二十岁成年,就要承担国家的兵役)
所以封德彝就建议,中男十六岁到十九岁这个期间的男孩也可以点兵,皇帝同意了。
这个命令就从中书省下到了门下省,但是魏征不同意,就不在这个文件上签名,这个东西发不出去,就是不能下发,写个反驳意见反驳回去。但第二次,向十八岁以上的男丁征兵,因为十八岁的男丁已经长成了,岁数够大了,结果又被反驳了。没办法了,于是就开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魏征就开始提出反对意见,很简单一句话,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就是说,把水都淘干了,所有鱼都被打上来了,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
国家的治理也是这样,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然后皇帝就下令禁止这条了,魏征进谏成功就是因为他是从国家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待这个征兵问题,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大局为重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派了个特使去西域,立西突厥人的可汗。当时有一个制度,就是周边这些跟唐朝关系好的民族和国家的领导人要经过唐朝中央的批准,那个批准的方式就是册封。
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说使者跑那么老远,就只干一件事情,不如再顺便干点别的事,给朝廷买点马,中亚那个地方,盛产马匹,一举两得。
魏征就提意见了,说特使就是专门去办册封人家可汗的,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也表示朝廷对他的重视。现在,朝廷专门派特使来了,这特使一册封完,就忙着去买马,这样人家就会觉得没有被重视。
等人家当了可汗以后,还会很效忠吗?如果西突厥不效忠于你,哪个损失大呢?唐太宗觉得魏征说的有道理,不能光注意节约成本,却忘记了把这个主业给破坏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据统计,在贞观时期,魏征提意见有二百多次,大部分意见唐太宗都虚心接纳,不过,有件事挺有意思的。
太宗娶妻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她就安排一些事情。其中一件她就替皇帝选了一个夫人,这个夫人姓郑,是郑仁基的女儿,十六七岁,年轻美貌,天下知名。郑家又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士族,家教严,门风好。
但是当时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派一个使者到郑家去宣布册命就行了。就在这时,魏征听到了一个消息,就是郑仁基的女儿之前已经跟别人订婚了,那个订婚的人叫陆爽。
魏征就赶快对皇帝说:“听说人家已经订婚了,所以你就不要把人家娶了,不然这不就跟抢婚差不多嘛,这样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好。”
这是房玄龄办的事,于是又把房玄龄骂了一顿,房玄龄有点傻了,赶快去问郑仁基,郑仁基说没有。又问陆爽,陆爽给皇帝写了封信,说是先父在的时候,跟郑家确实有来往,但是没有涉及婚姻,我们没有谈婚论嫁,更没有订婚,外面的都是不实之言。皇帝也傻了,然后大臣们王珪、房玄龄都说还是继续吧。
皇帝还是有点犹豫,就问魏征,魏征就说:“这些人定是把陛下当做太上皇了,太上皇当年就是看上一个夫人,然后就把夫人接到宫里来了,然后就把夫人的夫君给打发到外地去了,结果这个夫人的夫君,郁郁寡欢,整天担惊受怕。大概他们家觉得陛下跟太上皇一样,人家害怕,所以就否认。”
说到这唐太宗明白了,唐太宗说我当然不是那种人,这个事情到此为止。
虽说魏征把唐太宗的婚事搅黄了,但是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皇帝无私事,皇帝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否则的话就会失去民心。
那么,魏征在唐太宗心目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呢?
贞观七年的时候,魏征当了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因为身体抱恙,就请假退休。但唐太宗不同意,他说你知道这个玉不琢不成器这个道理,这玉跟平时的石头实际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有在玉工给它使劲的打磨以后它才变成了一个器,他说我这个人的品质也就是跟石头差不多的璞玉,如果没有你魏征不停的打磨,我哪有今天啊。
贞观八年,皇帝要向天下派大使出去,叫黜陟使。这个黜陟使就是到下边去了解官场的情况,如果有些地方长官做的好就可以当场表扬提拔,不好就地免职。但是关内道,就是长安所在的道,这个地区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因为那里贵族高官多,家属也多,所以要派一个有力的人物去,所以左仆射李婧说,这个事儿让魏征去办。
结果,皇帝勃然大怒,说李靖你不知道我也要出差吗,我要到九成宫去,你把他派到关内道去了,谁来纠正我的错误?于是就让李靖去了。
在魏征去世的那一天,唐太宗梦里面就梦见了魏征,说是穿戴整齐,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皇帝忽然就坐起来惊醒了。外面就有人来报告说郑国公去也,皇帝眼泪“哗”就落下来。
魏征去世对唐太宗的打击真的很大。他打高丽失败时回来的路上,他就说如果魏征还在,绝不会让我有这次失败。
所以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就说出了很有名的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魏征的去世,使唐太宗的一面镜子没有了,李世民哭了很久的。
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感情如此好,如此亲密,如此真挚,即使我们今天想想也是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