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是出自《论语十则》的名句。
【全诗如下】
《论语十则》
作者:佚名(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选择他们好的地方跟随他并且学习他,不好的地方就自己改正它。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①行:行走。
【翻译】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解读】
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
1、意思是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出自论语·述而朝代战国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2、这句话的翻译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
3、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述而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4、择其善者而从之出自论语#8231述而,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