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口技》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文言文《口技》翻译 ,欢迎阅读。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儿含***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啼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呼救声,(众人)拉蹋(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处。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创作背景:
《口技》这篇文章出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创作于清朝初年。文章叙写的是“口技”这种技艺的表演过程,是作者观看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后,对艺人表演以及观众表现进行的实录。
作品鉴赏:
《口技》一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此篇描述的是一次口技表演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曲艺的精湛技艺,从而更加热爱放射着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遗产。就此篇所写的具体内容来看,社会意义并不强烈。但是,它在艺术上颇具匠心,文虽简而笔法娴熟,事虽约而技巧高超。其艺术创作经验值得后人认真加以总结和借鉴。
化声为形,使情景宛然在即,活现眼前。《口技》的作者以成功的文学实践妥善地突破了以文记声的局限,通过想象和联想,化声为形,以文记形,把听觉形象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即的视觉形象,把作用于听众两耳的声音,改变成作用于读者的双目,形成文学价值较高的书面语言。作者维妙维肖地描写了口技所表现的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写得形态毕现,如在目前。作者笔毫细腻如丝,写深巷犬吠之声,摹妇人惊觉欠仲之势,状抚儿入睡之态。从细微处落笔,情态通真欲现,恍若在即,有时又放手纵搅,挥酒淋漓地描写大火烛天,万人急起相救的情状。从而在艺术上达到这样的效果:把口技所描摹的一次深夜情景传达尽致,使情景像电影一般逼真、具体、传*。
着笔听态,显表演的效果优佳。《口技》的作者为了突显表演者艺术的高超,很着意于听众的*态描绘。作者的用心相当周到、细致,他一笔并写几面,在描写表演的每一过程时,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棒接起来。当众声齐发时,作者写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动态上的“伸”“侧”,*情上的“笑”“叹”,超*入化,写出了听众反映热烈,莫不心折。当诸声渐敛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随着声音的变化而情态更易。而当深夜救火,情景骤变时,作者又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个个惊服。作者写听态,虽不无夸张之意,但这种夸张不是浮词夸饰,而是以充分的表演情景的描写为基础,显得扎实可靠,是精湛表演的客观效果,又显得顺理成章。作者写听态,虽散布三节文字之末,有收束段落之意,但非目的之所在。写反应是手段,服务于目的,服务于映衬表演者技巧高妙之目的。
层深迭进,引读者步步进入胜境。此文篇幅短小精梓,但作者讲求章法布局,由深巷犬吠写起,轻轻濡墨,随着人物活动増多,新次加强。犬吠是声,亦是环境点染,是夜的气氛渲染。犬吠是发因,促使女人“惊觉欠伸”,而男人尚在“呓语”不休,此为一层。眼后儿配,大哭,使丈夫梦醒,此为一层。随后,大儿醒来,“絮絮不止”,此为一层。一家四口因犬吠而醒,产生连锁反应。其中不仅对睡意朦陇的情态刘面细致,而且有性格的初步勾勒,“叱”,可见其夫脾气暴烈。三层渐次写来,到“当是时”,提挈笔意,总加描述:“妇手拍儿声,呻鸣,儿含***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交织一起,形成声的交响。此段由分及合,章法细密。到失火场景,进入高潮阶段,作者笔酚墨饱,词满意足,这节也很有层次。“火起”为“忽”,是突然爆发,猝不及防。“夫起大呼”,是第一个反应者,“妇亦起大呼”的“亦”,联属文字,三处“大呼”,可见情势危急,引得“两儿齐哭”。再着一“俄”,迅速推宕开去,有“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由呼、哭声急速转入火势描述。风声大作,火声大发,呼声大起。由失火旋入火,其间有求救声,曳屋声,抢夺声,泼水声。至此,文章进入飞卷激弃的高潮,千声进作,沸反盈天。然后再总绾一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明其一处”,把声音搅混起来写,犹如交响乐进入急管紧弦的狂潮。“不能指其一”“不能明其一处”更是盛夸此时声音进入莫之能辨的境地。整个文章,有先有后,层次分明,有分有合,脉络清晰。余外,在推进文势时,又不径情直遂,而是张弛有致,尽跌宕起伏之能事。犬吠处渐“张”,至各声“一时齐发”,成的小高峰。复归平静,转入“弛”,片刻的“弛”孕育着“张”,由“呼”人入“声”,由“弛”进“张”,恰如江海万里,澜徐起而至于惊涛裂岸。同时,以一张一弛来反映听众情绪的起伏变化。“伸颈,侧目”是情绪之“张”,“宾客意少舒,稍正坐”是情结之“地”,“变色离席”“两股战战”,是“弛”后之“张”,心弦紧绸,如满月之弓。整个文章时张时弛,就使文势起伏,妙趣横生。
动静制宜,使情状更为逼真,栩栩如生。口技表演开始,“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者”,是听众收*聚志,凝容谛听之。犬吠声起,是打破满堂静态情景之“动”。最后“抚尺一下,众响毕绝”,则是戛然而止,声态之“静”。以“静”始,中转“动”,而归于“静”。静则使人如临其境,动则使人如闻其声,增强了逼真感。这样处理动静,已见高明,但作者还要“更上一层楼”,寓静于动,动中显静,充分地显示了关于动静处理的艺术的辩证法。“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案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从表面上看,这段文字是写动,拍儿,鼠窜,咳嗽,盆,无一不动。但作者却于动中写了静。齁声如富之“动”,是人之熟睡之“静”的反衬,鼠动细微尚能接耳,正是其“动”对夜“静”之点。而当千声并作之时,听众“变色离席,奋袖出霄,两股战战”之“动”,又正是其屏气敛息之“静”的显示。
呼应有方,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更加突出的揭示。文章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启卷,而又以此终章。在一篇简约省俭的短文中却不厌其地有意重复,大有深心。这非闲文浪墨,而是为了告诉人们,桌、椅、扇、尺,根本无声息可言,而表演时诸声咸具,众妙毕备,根本不是靠其它器物发声,乃是从一张口里发出来的,这是绝妙的一“口技”。同时,这又并非单纯从结构上着眼,呼应首尾,使文章成一整体,而是艺术的强调,用这近似魔术师揭晓般的手法,更加显著地突出主题,更为强烈地表现表演者技法之精妙,令人惊服叹佩。这样的布局结构有点睛之妙,无蛇足之嫌。一篇短文写得如此精妙,诚然是因对象(口技)的精妙之故,但切不可以为这是无取舍的自然主义的实录,作者显然在不改变对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文学加工,调动众多的描写手段,使物情穷形极相。不身临其境,亲闻其声,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不注重技巧,独运匠心,也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此文艺术上取得显若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重视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
《口技》一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全文紧扣“善”字,形象而逼真地进行正面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弛缓至紧张的三个场景,再侧面描写听众的*态、动作,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为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行文语言简练而又细腻,形象而又传*,构成自然、清新、感人的格调。
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福建晋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林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登进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山西左参***道。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口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