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小颗粒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 现象 表达式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2H2↑+O2↑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完)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物理变化是: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中CO2、水蒸气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用的仪器是药匙和镊子。

4.量取液体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且管口不能对着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结果小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气和稀气都可作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必需满足要求:无*无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气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2.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检验氧气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是氧气。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2H2O2=====2H2O+O2↑

17.化合反应:多种→一种;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优点是较干燥。

20.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化学(Chemistry)

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4.空气的组成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

1)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方法是:

一、先使试管倾斜。

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

操作方法:

一、先把容器横放。

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少量液体用滴管。

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

4)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

6)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洗等。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必背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K+、Na+、H+、Ag+、NH4+;

+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

+3价::Fe3+,Al3+;

-1价:Cl-、OH-、NO3-;

-2价::O2-、S2-、CO32-、SO42-;

-3价::PO43-。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奇偶配平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2、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3、观察法

(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2)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必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2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6、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的学习技巧

1、理解概念,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2、做好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就能写出来了。

3、善于进行纠错练习,钻研好错题记录本,既可以复习全面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节省了大量时间。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定义关键字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发酵、生锈、腐三态的变化、形变烂(变质)、光合作用通电条件下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米饭变馊、玻璃破碎、木条折断、水铁生锈、碳和氧气反变成水蒸气、铁丝变弯、应、燃放爆竹气球炸裂、电灯发光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本质区别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定义化学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光泽可燃性、助燃性、氧化举例性(关键字)

3、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氧气、氮气、蒸馏水、冰水共存物定义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举例河水、自来水、空气、糖水区别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定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变“多”特点“多”变“一”

5、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参与的反应)

6、催化剂的特性(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注意:“改变”指的是既可以加快又可以减慢。空气知识点总结

二、空气的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药品:红磷(暗红色固体)

(2)现象:红磷燃烧时: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入集气瓶至1/5处。

(3)原理:4P+5O2

2P2O5[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4)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为氮气,其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6)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红磷过量;②气密性良好;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7)结果(测量值)偏小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②气密性不好;③未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0.03%

3、大气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氮气(N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做保护气、制冷剂;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做电光源(通电发光)。

二氧化碳(CO2):制碳酸饮料、灭火、人工降雨、舞台效果等

氧气(O2):化学性质活泼,医疗、潜水、航天、炼钢炼铁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

①红磷与氧气反应:4P+5O2

点燃

2P2O5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现象:黄色火焰、大量白烟。②铁丝与氧气反应:3Fe+2O2

点燃

Fe3O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木炭与氧气反应:C+O2

点燃

CO2

碳氧气二氧化碳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④氢气与氧气反应:2H2+O2点燃2H2O

四、氧气的用途:

医疗、潜水、航天、炼钢、炼铁、切割金属、焊接金属

五、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2、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实验室制法之一):

(1)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2)装置:

(3)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导管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紫黑色固体)(黑色固体)

(4)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要塞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受热进入导管。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固定集中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实验结束后,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5)操作过程: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药品→组装仪器→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6)用KMnO4制氧气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塞紧单孔塞,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大试管,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内,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7)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8)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室制法之一):

①药品:过氧化氢水溶液、二氧化锰(黑色固体)②原理:2H2O2

2H2O+O2↑

过氧化氢水氧气

注意:

(1)二氧化锰是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催化剂不是只有二氧化锰一种,许多物质都可以做催化剂

(3)过氧化氢溶液指的是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③装置:

分液漏斗

六、其他

1、本章常见物质颜色:

黑色固体: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锥形瓶

2、发生装置的选择:

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反应条件。

①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②固体和液体混合制气体的装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

气”的装置。

3、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

根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溶解性。空气知识点总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表示通入气体的方向。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 一定 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 一定不 伴随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H2 O =H2 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 + 2NaOH= Na2 CO3 +H2 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学习

草之歌作文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草之歌作文精选,内容包括草之歌作文400字,作文草之歌,草之歌作文200字六年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

学习

中介房屋租赁协议合同书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中介房屋租赁协议合同书,内容包括在中介处签订房屋租赁协议,房屋转让租赁协议合同书。中介房屋租赁协议合同书(精选7篇)中介房屋租赁协议合同书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中介房屋租赁协议合同

学习

幼儿园有关舞蹈的教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有关舞蹈的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园舞蹈教案听我说谢谢,蒙古舞蹈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有关舞蹈的教案(精品7篇)幼儿园有关舞蹈的教案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幼儿园有关舞蹈的教案样本能让你

学习

《地球之歌》听后感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地球之歌》听后感,内容包括地球之歌听后感受,地球之歌听后感500字,地球之歌听后感受200字。《EarthSong》(《地球之歌》)是迈克尔·杰克逊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迈克尔·杰克逊1995年6月20日发行的录音室专辑《HIStory

学习

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精选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精选,内容包括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范本,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合集六篇,自闭症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我们眼下的社会,感谢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请注意不同种类的感谢信具有不同的用途。写感谢信需要注意哪

学习

给学校的道歉信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给学校的道歉信,内容包括致老师的道歉信15篇,小学的道歉信15篇,给班主任的道歉信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道歉信,道歉信是要向对方陈述无法答应的所请所托的原因,对不愿为的事,可声明自己的一贯主张,对不能

学习

营销动员誓师大会领导讲话稿通用

阅读(10)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上讲话稿的情况与日俱增,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你所见过的讲话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营销动员誓师大会领导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水之歌作文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水之歌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水之歌作文220字,水之歌作文600字左右,作文水之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

学习

树之歌作文精选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树之歌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树之歌范文400字,树之歌作文5000字,语文树之歌二年级上册。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

学习

还款协议怎么写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还款协议怎么写,内容包括还款协议的正规写法,还款协议书模板通用18篇。还款协议怎么写(通用6篇)还款协议怎么写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还款协议怎么写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还款协议

学习

学校推荐信合集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推荐信合集,内容包括综合评价学校推荐信,学校推荐信,大学生求职推荐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愈来愈多的推荐情况都可以使用推荐信了,推荐信可以展示出申请人的才干和优势。那么,怎么去写推荐信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

学习

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总结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总结精选,内容包括sun物理第二课堂,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教学总结。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做人的学问,有了这样的机会,要好好记录下来。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下

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一抱》含反思精选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小班教案《抱一抱》含反思精选,内容包括抱一抱教案完整小班,抱一抱教案反思,小班游戏教案抱一抱。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学习

物理课题研究反思精选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课题研究反思精选,内容包括中学物理课题研究方案如何写,中学物理课题研究方案范文,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你有了解过反

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2021-2022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22答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

学习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初三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阅读(16)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和差化积公式推导初三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最新初中英语知识点时间的表达法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初中英语知识点时间的表达法,内容包括英语时间钟点表达法,初中英语时间表达法的讲解,初中英语必学的100个表达。对时间点表达的考查一直是英语的重点,它渗透到各个题型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就算对学习英

学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内容包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练习题打交道,多做练习方可真正记

学习

202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202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内容包括202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完整版,2023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1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那么关于二年级上

学习

湘教版初中必备的地理知识点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湘教版初中必备的地理知识点,内容包括湘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为了帮助

学习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内容包括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知识点。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学习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内容包括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试卷,相交线与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