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部小说一问世,就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争相阅读传抄,不惜重金求购;更有读者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作品以巨大的艺术表现力,描写了一系列女性的悲剧。这些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表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欢迎阅读!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 1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出贾府。晴雯的身世和命运是这样的凄苦、不幸。不知其籍贯和姓氏,犹如无根无蒂的浮萍,任凭风吹雨打,独自面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难。因此,宝玉在《芙蓉女儿诛》中,这写道:“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由此可见,晴雯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处于最底层的一个孤苦无依的弱者。她在进入贾府之前就已被遗弃;进入贾府之后,无论是服侍贾母,还是服侍宝玉,她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最后,晴雯以被迫害致*为悲剧的结局。这一切都向人们充分证明了晴雯所处地位的不幸,这一切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封建道德沦丧的控诉。
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书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当时,宝玉醉酒回到怡红院,来到自己的卧室,看见案上的笔墨。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这时宝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因说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就嘱咐我贴在这门上,这会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得手僵冷的呢。”晴雯的这一出现,马上给人一种干练、麻利、直言快语的感受。虽然在主子面前,却毫不低声下气,而是敢于抱怨,发牢骚,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决不插微虚伪。这就使她在众多的婢女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
晴雯在下层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坦荡,刚强而又浑身是刺。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在不为过,她为人处世正直无畏,刚直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阴微卑贱。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然而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洒脱泼辣的表现。书中第二十回,写了宝玉的奶娘骂了袭人,宝玉替袭人抱不平,说:“这又不知是哪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哪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帐上。”晴雯听了这话极为不满,在一旁笑着说:“谁又疯了,得罪她作什么,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认,不犯带累别人!”晴雯的这一番话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话里话外夹***带棒的把宝玉、袭人二人反驳回去,让他们无言以对。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晴雯对敢做不当的憎恶和轻视,也充分说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于顶撞主子绝不虚伪的性格,也寄寓了对她深深的赞美之情。
晴雯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女性,她命运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由于她处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对贾府内的高压***策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在贾府封建统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因此,晴雯这个光辉瞩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她贯彻始终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她虽然是个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却顽强地保护着自己做奴婢的尊严。不能改变和选择的身世,让她成为丫环,下人;然而在属于她的队伍中,她严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被压迫阶级的美好品质在她身上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具有着***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族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了。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争斗,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不”,充分显示了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在我看来,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由于王夫人对晴雯以往作风的耿耿于怀,无论晴雯是多么纯洁,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个妖精。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因此,当晴雯***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时,王夫人命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去了。临走时只许把贴身穿的衣服带出去。孑然一身,来也如此,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惊人的反抗生命并没有因此结束。当宝玉挂念***中的晴雯,偷偷跑出来看望她时,晴雯将自己的两根葱管般的指甲剪下来给了宝玉,又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穿的袄,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让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这无异于在王夫人的心脏上插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也为晴雯的反抗生命画了一个句号。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坚贞顽强,始终如一的女子。从她进了贾府,直至被逐含冤而*,她都没在镇压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终保持着铮铮傲骨,表现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精*。晴雯明快爽朗、纯真坦荡的性格和大胆的反抗精*赢得了宝玉的赞赏,使她成为宝玉的知己。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都对宝玉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宝玉把全部的伤感和愤懑,熔铸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儿诛》中。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样一种悲剧性格和被暴力摧残的命运。当我们回想起晴雯往日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一身正气,她言行的悲壮,她不容任何人诟***非议的个性。让每个向往世间美好事物而又不执偏见的人,都会肃然起敬,给予无比的赞美和支持。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虽口角锋利,却心地善良;她心高气傲、无所顾忌,虽冰雪聪明,却天真无邪;她心直口快、洒脱泼辣,虽致情致性,却敢作敢当、视*如归。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 2
世家大族贾府中,不仅有才情卓越的公子小姐,还有许多纤细灵巧的丫环。在时代背景的限制下,她们虽然因为出身原因只能为奴为妾,但是并没有停止对灵魂自由追逐。她们中有些人,始终保持着自我意识,希冀着能够打破世俗的枷锁。
晴雯就是这样一个丫环,她鲜少因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而是喜怒由心、随性而为。但也就是这样的无所顾忌,造就了她最后凄凉的结尾,因而后来者品读《红楼梦》时,有人会用“失败”二字来形容晴雯的一生。
与身份不匹配的花颜月貌
晴雯的家世来历都不清晰,她是被贾府的家仆买过来的,从小就做了奴婢。虽然身份变成了既定的事实,但偏偏她生了一副极好的模样,显得与周围人都太过格格不入。
凤姐曾经评价晴雯的容貌:府上这些丫环通共加起来,都没她一个人生得好。贾母作为有些见识的、上了年纪的人,也喜欢晴雯的模样和伶俐,想着将她安排给宝玉,将来是可以给他做姨娘的。
而见惯了美人的红楼第一男主角贾宝玉,对晴雯更是百般呵护。不舍得让她做什么重活,平日有什么好吃的要打包给她带回来,生了***必得好好调理,宠得晴雯在怡红院仿*一个大小姐。
晴雯显然对自己的美貌也是自知的,她没有浪费自己优越的先天条件,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留了几寸长的指甲,时时用凤仙花染出鲜亮的颜色。在***中面见王夫人时,王夫人反倒斥责她“做出一副***西施的样子给谁看”。
外貌只是一方面,晴雯的女红在大观园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丫环拥有傍身技艺是很重要的生存条件。贾宝玉不小心把雀金裘烧出一个窟窿,为了隐瞒过贾母等人,想要偷偷去外面找能工巧匠缝补。
可是雀金裘太过名贵,编织手法更是复杂,竟然没有人敢揽下这桩差事。此时晴雯尚***得昏沉,见此情景,少不得要挣命爬起来,为贾宝玉补了一夜衣服,将这件事遮掩过去。
太过出挑的人,不能得到自己想象当中的待遇,心里多少都是有些不甘的。她自恃甚高,觉得比周围人都要强出几分,因此不太把人放在眼里。而大观园中其他的丫环们,也因为她的存在而心怀几分嫉妒,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她总能得到额外的优待呢?
可晴雯却从没有真正把自己视作一个奴才,她身上有着难得的反叛精*。她不屑于去讨好上层主子,对于深受王夫人恩惠的袭人更是毫不留情地讽刺。她也从没想过近水楼台,要凭借美貌和贾宝玉发展其他关系,把做姨娘当成自己的终身追求。
所以她太过特殊,特殊得让人容不下她的存在,在一件件的日常琐碎中,晴雯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根刺。
颇有黛玉之风的锐利举止
研读《红楼梦》的人似乎有一个通识:宝玉身边的两位大丫环袭人与晴雯,分别是薛宝钗与林黛玉的缩影。袭人温柔懂事,总是劝谏宝玉要上进,好好读书,不能成日里同家里姐妹厮混。
而宝钗也是一样,把男子考取功名进入官场当成人生第一要事。所以她们俩都深得王夫人欢心,宝钗是王夫人理想的儿媳,袭人则是她内定的姨娘。
但林妹妹和晴雯则是王夫人不中意的那种女孩,她们不肯向上级权力低头,不肯真正地听命于别人摆布。黛玉初入贾府时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寄人篱下导致她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所以总是同贾宝玉拌嘴生气,以此证明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
林妹妹毕竟是主子身份,大人们不会因此苛责她什么。可晴雯却有同样的勇气,敢顶撞自己的上司贾宝玉。著名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故事中,因晴雯失手跌坏了一把扇子,宝玉斥责了她两句,晴雯觉得是宝玉自己心中不畅快,故意拿她们出气,遂引发了一段争吵。
后来却是宝玉先低下头来,哄劝晴雯,晴雯说自己最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宝玉便拿出扇子随便她作践,还把路过的麝月扇子也撕坏了。晴雯以丫环的身份行事嚣张,倒颇有几分“恃宠而骄”的意思。
黛玉幼时与人交谈,偶尔会刻薄别人几句,是出了名的“牙尖嘴利”。但她毕竟是千金小姐,不会说出什么有失体面的话。相比之下,晴雯骂起人来可谓毫无顾忌,因此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首当其冲的,就是怡红院中的其他丫环,大家名义上也算同事,又日夜住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事情都心知肚明。她第一个瞧不上的,就是宝玉的首席丫环花袭人。
晴雯明里暗里讽刺袭人,说她巴结王夫人,一个月拿着姨娘才有的二两银子,像一条“西洋花点子哈巴儿”。秋纹因为得了王夫人给的几件衣服而高兴,晴雯却嘲笑她“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那是别人不要的才给你。”晴雯两次冲撞别人,不仅给自己积累下了仇怨,更是伤害了王夫人的体面。
和她地位差不多的丫环,她尚且口头上不饶人,对于不如她的小丫头,晴雯则完全展露出了尖酸刻薄的一面。她偶然撞见小红替凤姐办事,张口就是“捡高枝儿去了”,知道坠儿偷了东西,对着她又打又骂,最后自己做主撵了出去。
很多人觉得通过晴雯身上发生的故事,能够看清她正直纯洁的一面,虽然尖刻,却率真诚实。她没有别人那么多玲珑心机,还隐约具备一种模糊的平等意识。这些虽然可贵,但都不是能帮助她在那个环境下活下去的力量。
晴雯悲剧的深层原因
晴雯虽然可爱,但是这份可爱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消受的,最珍惜她这份可爱的,其实只有贾宝玉一个人。在宝玉的视角下,这个丫环伶俐聪慧,兼有过人姿色,虽然有些争强好胜,但是确实一颗真心都在自己身上。
她不会逼着自己去读书,反而会替自己想办法逃课,在自己过生日时尽力让自己开心。因为自己闯祸烧坏雀金裘,连性命都顾不上地补了一整夜衣服,怎么能不让人怜爱。
可是贾府中并不是只有一个贾宝玉,他也不是这个家族的实际掌权人。在其他人的眼里,晴雯的存在可称不上是什么美好的事情。小丫头不小心打瞌睡被惊醒,第一句话说的居然是“晴雯姐姐我再也不敢了”,足以看出她平时对待下人多么刻薄。
她不甘于受自己身份束缚,但是对其他相似背景的人却很难看见什么同情心。王夫人偶然进一次大观园,都能撞见她在责骂小丫头,因而一下就记住了这个“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俏丫环,打心里很看不上她那副“狂样子”。
晴雯被宝玉娇惯得太好,丝毫不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她知道“自己容貌生得比别人略好些”,以为自己最终*于出众的外表,却再也来不及反省平日过失,的确担得起曹公冠于她的一个“勇”字。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挑出什么错来。而她走过去一把将自己的箱子倒扔在地上,任凭别人翻看,因为她的确问心无愧。袭人早在书中第六回就已经和贾宝玉发生关系,碧痕也同宝玉洗过鸳鸯浴,唯独晴雯一直洁身自好,从未行过越矩之事。
所以她自认清白得很,到*都在冤屈凭什么别人一口咬定她是个狐狸精,让她落得如今的凄凉境况。殊不知得罪统治阶级,才是她最不聪明,最致命的一点。
她在怡红院中犹如一株肆意生长的野蔷薇,根本不在意收敛,终究被别人看见了她的美丽与桀骜。贾府是什么样的所在,阶级、规矩、礼仪样样都得谨慎小心,怎么能容许她一直这样天真烂漫下去。可惜她再没机会自我修剪,就被人连根拔起,陨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
结语
晴雯去世那一天,没有任何一个亲人陪伴,她梗着脖子喊了一夜的娘。这也是曹公运笔的高明之处,晴雯从小就没人宠爱,在生命的末路里,最惦念的仍旧是能回到母亲怀抱,而非儿女私情。
晴雯的*亡,仅仅是贾府悲剧的一个开端,因为《红楼梦》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而并非单纯某个人性格的悲剧。命运的不可抗力下,即使乖顺如袭人,最后也只能是“谁知公子无缘”。我们虽然为晴雯遭受的不公感到愤懑,但是对比他人,能如她一般恣意随心地活一世,反倒是另一种快活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