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扭曲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以下是整理的那些扭曲的家庭关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料1:
第一种:被剥夺的小孩vs.自私的父母
举例来说,有的父母会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自己吃,不给孩子吃。或者父母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再比如,过年的时候,孩子好不容易有点压岁钱,父母说“我帮你存起来”,可是等孩子需要用钱向父母要的时候,父母却勃然大怒,骂这个孩子没有孝心。这些情况下,孩子都会感觉父母是非常自己的,好像想要从自己身上获得些什么一样,就像被剥削了。
第二种:失控的、愤怒的小孩vs.无能的父母
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父母花了很多钱让孩子学钢琴,但孩子突然就说不想学了,那么爸爸妈妈很可能敢怒不敢言。看起来似乎这个小孩在家里有很大的权力,但孩子依然会很愤怒。愤怒在哪里呢?就是他感觉到自己像一个没有人可以依靠的小孩,所有决定都要他来做,但是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比如一个小孩在十几岁的时候,他的爸爸问他:“你告诉我,我该不该离婚?”孩子怎么能知道他该不该离婚呢?他会觉得爸爸怎么那么懦弱,这么大一个人还要听小孩的。
第三种: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vs.控制型的父母
这样的小孩往往要经常面对一种权力斗争,比如说同样是学钢琴,他所面对的是妈妈天天拿根小棍坐在他旁边,哪里弹得不好就打他一下。而这个小孩不只是在练琴上,他在所有方面都被控制,就会从小就变得非常的愤怒,因为他有很多需要不能被满足。
资料2: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健康的家庭里,每个成员担起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几代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慰藉,心理上相互***,而不健康的家庭充满情感纠葛。过去的中国家庭多是“严父慈母型”,父亲不苟言笑,要求严厉;母亲唠唠叨叨,总在孩子被责打时出手保护。如今,一些母亲渐渐变得强势,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在学习上严加要求,也就是“虎妈猫爸”型。但无论何种家庭,父母的角色都相对僵化。近日,有权威家庭关系专家剖析了不健康家庭普遍存在的六大扭曲症状,对照一下看看你的家庭关系是否也中了***。
家庭关系扭曲一:角色僵化,严父慈母或虎妈猫爸
一般在传统的“严父慈母”家庭里,孩子见了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对唠叨的母亲既依赖又不耐烦。山东省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王俊升指出,父母的角色应该有差异,但教育方式要灵活,而不是一味固守自己的角色。
如今,不少家庭还出现了缺席型父亲、母亲型父亲和自卑型父亲。美国哈*大学心理学家罗斯·派克认为,父亲在家庭里表现软弱,孩子心理发育就会出问题,尤其男孩会表现出女性化特征。
王俊升建议,理想的父亲应该具备温柔的能力,不需要用过度严厉来装成一个男人,同时又注重立规矩,让孩子产生敬畏心理;理想的母亲要富有细腻的情感,以较温和的态度去关注孩子,但不会在教育时无端袒护。
家庭关系扭曲二:隔代卷入,三代人就像一锅粥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但很多年轻夫妻将其拱手让给老一辈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指出,越来越多的老人帮着年轻人操持家务、带孩子,在为老人“点赞”之余,我们也要反思,这种“关系入侵”会带来一系列恶果。
首先,老人的插足“稀释”了亲子关系,三代人的关系就像一锅粥,黏黏糊糊,毫无头绪,进而导致婆媳矛盾、家庭纠纷。
其次,对子女生活的过度介入,会把儿媳或女婿的情感无形中推向孩子或其他第三者。
再次,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根主线,双方老人的强势介入只会节外生枝,令孩子无所适从。
在西方,父母真正的爱,是让子女作为一个***的个体,尽早从你的生活中分离出去。郑莉提醒,老人要扮演儿女家庭的“润滑剂”,而不是处处拆台。对于年轻人来说,孝顺不等于无条件顺从,更不能为了迁就父母而牺牲爱人;特别是男性,不要做“三明治丈夫”。
郑莉建议,家里要确立一个稳定的第一负责人,他要对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承担责任,才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逐步建立自尊、自信;第一责任人还要乐意接纳别人提供的好建议,而非独断专行。
家庭关系扭曲三:亲子关系,等于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你是好孩子,妈妈才爱你”,类似的话语其实绑架了孩子: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拥有什么。这些功利性的言行带来有条件的爱,孩子就会想:只有做了父母期望的事才会得到爱,要靠自己的行为赚取父母的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有条件的爱使得“孩子抛弃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己。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将来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健全的人。”有条件的爱还会让孩子特别留意父母的态度、脸色,长大后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在意事业、金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得失。他只有外在的评判标准,靠别人的评价活着。由于外在的标准不受自己掌控,因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郑莉建议,我们提倡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算不喜欢孩子的选择,但只要不涉及是非原则,依然给他们自由。子女因此树立这样的信念:我是值得被爱的,即使做错事,我本身也是没问题的。与此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而有规则的爱,家里有规矩,适当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模式,然后去引导,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家庭关系扭曲四:家庭话题,除了学习没啥可聊
中国家庭的亲子话题是局限、有限制性的。中国儿童中心对7个城市2049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50.4%的家长和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性、感情、金钱、暴力等敏感话题,在许多家庭里是说不得的事。然而,孩子可能通过别的社会途径了解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同时出于无知、尴尬,他们会默默坚持自己错误的观念。
单调的话题难以培养亲子感情。西南大学调查发现,52%的大学生每周与父母通话一次,15%的人一个月通话一次或者不打电话,58%的学生表示找不到好话题。当父母与孩子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时,不妨反思,孩子小时候,你又何尝向他敞开过心扉。
王俊升建议,父母要跟孩子无话不说,别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同时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信任,不要随便怀疑,更不要随口敷衍。
家庭关系扭曲五:成员互动,只顾工作无暇沟通
许多年轻父母拼命工作着,却忽视了孩子交流的心理需要。今年年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四成小学生的愿望是“爸爸妈妈抽时间听我说说心里话”。此外,28%的孩子不喜欢父母“不认真听我说话”,24.69%的孩子觉得爸妈“总是打断我”。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经常向父母倾诉的孩子,出现***、酗酒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小;瑞典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孩子容易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肖震宇建议,父母每天拿出10~20分钟,与孩子单独相处,听听他们的心声。用好晚上的时间,在晚饭前停止工作,关掉电子设备,与孩子享受亲情。周末带孩子出门走走,或者在家做手工、捏面团。与孩子沟通时要专心,别同时惦记着工作或看着电视,心不在焉。
家庭关系扭曲六:孩子发展,兴趣特长要高大上
如今的家长特别重视早教,两三岁的孩子就被送去学特长,而且还要高大上。比如英语、书法、绘画、钢琴、芭蕾、高尔夫、滑冰等,最终不堪重负。
肖震宇指出,在中国父母眼中,钢琴之类的特长过度象征化了,被赋予了高贵、优雅、高知阶层等附加的意义。父母们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比如虚荣心、面子等,甚至隐含着攻击性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自家孩子把别人打败。
肖震宇分析,过度象征化,一来会导致虚伪,孩子长大后难以做自己,而是活在他人的眼光里;二来会降低生活能力,不接地气;三来可能导致过度的情感隔离,因为站得“高”就瞧不起别人,难以与人亲近,最终会满心孤独感,缺乏安全感。
郑莉提醒,其实,孩子学特长无可厚非,但要根据年龄、心理发展程度及孩子的意愿来决定。比如3~4岁是色彩和语言的敏感期,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对绘画、外语感兴趣;4~5岁动手能力增强,可学习舞蹈、游泳等;5~6岁是音乐敏感期,不妨根据其意愿选择钢琴班、二胡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