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论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叔本华是深刻的,也是孤独的,至少他遭到了同代人的遗弃,直到去世之后,他的著作才被世人所认可并被推崇。尼采曾经讲过:“读叔本华的著作犹如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又充满了生机。”不论个人主观立场上是否喜欢叔本华,但是《论教育》这篇文章是一定要读的,因为这才是关于教育问题最精辟、最深刻的阐释。
一、教育的内在逻辑
叔本华认为:教育分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教育,一种是人为的教育。
所谓自然的教育,是指人在基于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基础上,经过大脑抽象化处理,将事物降维为概念。这样一来,人就可以根据基于事物形成的概念来处理面对的事情了,这称之为自然的教育。简单地讲,人应当先认识事物,再在大脑中建立与事物相匹配的概念。
所谓人为的教育,是指颠倒自然的教育因果关系,先把概念强塞给大脑,然后再由个体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逐一对先入为主的概念进行配型、修正或者删除。简单地讲,人为的教育是先输入概念,再认识事物,不符合教育的逻辑顺序。
根据人的智力特质,最优方案是选择自然的教育,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从正确的一端去认识这个世界,并力争做到每一件事情都是直观走在概念之前,狭隘概念走在广义概念之前。
但现实情况却是,学校在着急地把各类现成的知识(也就是无数个现成的概念)塞进小孩的思想,家长在盲目地带着孩子游走于各种补习班之间。这两股合力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尽快适应应试教育,以便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排名靠前。小孩的脑袋里只有一种东西:概念,脱离了事物真相的概念。而至于那些基于概念而来、隐藏于答案之后的“为什么”,却基本没有人去理会。这如同只听了教练讲解而没有看到教练示范、也没有专项练习就匆匆下水的游泳训练,受训者脑袋里再多的概念,都改变了呛水的现实,这也就从理论上回答了“钱学森之问”的根源所在。
启示一:作为家长或老师,不要过于匆忙地把书本放在孩子面前,而是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带着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本,一人一物,引导他们从认识事物中学会自己归纳形成概念,再利用适当的方法把这些概念串联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
二、认清优势和劣势
少年吸收的谬误,很难从内心深处真正消除。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把少时形成的印记抹掉。中国有名古话:“少年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判断力是最迟成熟的,有些人甚至在判断力方面终生都不成熟,这是青少年的劣势;相比之下,记忆力在青少年时期是最强、最粘的,年轻时真正学到的知识,都会永久地粘附于记忆里,这是青少年的最大优势。
启示二: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判断力,警示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应当遵循“什么年龄学什么知识”的理念,最起码由概念串构成的知识面与同龄孩子的认识面要比肩齐量;同时还要防止过度学、透支学等问题,二年级的认知学习五年级的知识,看似超前,其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正如叔本华文中写道:“我们不应该打扰判断力,尽量小心不要以强行灌输定见的方式使判断力抢先到来,否则,就会使它永远瘫痪。”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积极发挥青少年记忆力超强这一优势。既要向孩子的大脑输入最基础、最根本、最关键的东西,又要尽量避免消极的、负面的事物在青少期进入孩子的世界,进而对孩子的是非观带来冲击。
三、重视常识教育
“对一个实际的人来说,他最需要掌握有关世事人生的精确和透彻的知识。在世事人生方面,作为初学者的青少年需要学习首要的和至为困难的一课,就算成熟的人也经常必须在这方面补上许多课。”叔本华认为,基本的常识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名个体,首先他要具备作为“人”的基本特质,掌握作为“人”的基本技能,知晓作为“人”的基本常识,然后才可能根据个人特长或专业细分,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很多潜心研究学问的人,生活常识、世事人生基本上一概不懂、一概不知。这样的人生,往往是“一条腿”走路。
启示三:教育焦虑普遍盛行的今天,孩子“只负责学习
不负责成长”现象比较突出。经常看见成年的孩子街头殴打父母强行要钱、或者赖在家里吃老啃老,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对于失败的教育,整个社会都要自省自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有没有首先把“如何做人,作一个什么样的人”真正纳入视线?有没有存在“只要分数不管成长”的现象?有没有在孩子的“育之初”就定下了“不能让孩子成为缺翼的天使”的目标?这是整个社会都应当认真思考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