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反思

幼儿教育反思(20篇)

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整理的幼儿教育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育反思1

案例描述:升入大班后,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我班从开学初就制定12月中旬将举行一次跳绳比赛。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学会跳绳,我们事先就以校讯通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请家长为孩子购买两根绳子一根放在家中练习,一根带到幼儿园进行练习。跳绳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了。鑫磊是个小男孩,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基本都是晨间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当其他的孩子正在整理绳子要休息时他就出现了。那一天又是如此,"鑫磊去拿自己的绳子来练习一下吧,老师好久都没看见你练习跳绳了哦"我故意这么说道(还不会跳绳的他自己不急,我到是开始着急起来了)。而他就笑嘻嘻的去拿了自己的绳子,可是他拿着绳子左揉揉右捏捏就是没有跳起来。我便问他:"你为什么不跳绳呢?"他嘟着嘴巴说:"妈妈太忙了,一直在玩电脑,没有教我跳。"听完他的话,我便告诉他妈妈没有教你可以自己学啊,老师也可以教你。来,先把绳子甩到自己的脚前方,双脚再并齐向前一起跳,10分钟过去了,虽然还没有学会,但是看到他认真的一甩一跳的想要跳过去,我便鼓励他再多练习几下,并告诉他明天早点来,多练习老师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的,他笑着点了点头。

分析:

"过于依赖"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鑫磊不够主动比较懒散

的习惯。在家里,父母对他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而使鑫磊有了一种依赖思想,妈妈没教我,我就不用学了的心理思想。缺乏了孩子的自主性及主动学习的态度。

反思:

对于鑫磊的表现应更多的给予信任,帮其他战胜过于依赖的思想。让孩子了解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我采取了一同练习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鑫磊克服依赖思想,以勇敢、无畏的精*去锻炼自己。在家长方面我也和鑫磊的妈妈以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沟通交流,他的妈妈听我这么一说也很是着急,其实在家中不是没有教孩子跳绳而是鑫磊不肯好好的练习跳绳,依赖着妈妈就是不肯动起来。为此我和他的妈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鑫磊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鑫磊每天早点来幼儿园,多有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关注和支持鑫磊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鑫磊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幼儿教育反思2

谁来还孩子一份真诚?

片段一: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学校,他们都会甜甜的问候我,我也用微笑回应他们。这时候,牛牛来了,他腆着脸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幼儿园吗?”“为什么啊?”“因为我很想你啊!你比我妈妈可漂亮多了。”这个小人精就知道说好听的哄老师,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

片段二:午饭时间刚刚结束,小值日生们有的拿着抹布帮老师擦桌子,有的拿着笤帚帮老师扫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候,蒙蒙却什么也不干,还在一边 “指挥”:“君君,你看这儿多脏啊!快来擦擦这儿。”“琪琪,这儿有很多纸,你快来扫扫啊!”我赶紧去过去问蒙蒙:“蒙蒙,今天你是值日生吗?”“是啊,老师!” “那你怎么总是站在这儿?”“老师,我站在这儿帮你‘指挥’小朋友啊!这样他们就不会乱了。”

片段三:“谁帮老师去把你们的小被子抱进来啊?”中午晒得被子该收进来了。“我!”“我去!”孩子们就是这样勤快,每次都会争着帮老师,只有小志浩总是坐在那里不肯帮忙。“浩浩,你来和老师一起抱被子吧!”“可是,我的画还没画完呢?”他为了推辞竟拿出了画画本。“你只抱小的好不好?”“好吧!”他勉强答应了。到了晒被子的地方,他东看看,西看看,找了一个最小的抱上就走。我故意抱了很多,装着很吃力的样子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视而不见。“浩浩,你帮我一下吧!”“你长得那么高应该抱多一点。”“你看,你不帮我,让别的小朋友看见会笑话的。”“如果我帮了你,让别的老师看见也会笑话你啊!”……

案例分析:

孩子是不会骗人的,他们有自己纯净的小天地,可是受社会大环境及其个别家长行为的影响,他们也学会油嘴滑舌,学会偷懒磨滑,并且不为所耻,反而愈演愈烈。

案例反思:

一、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老师和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太诚实了会被别人欺负。诚实不是无能,诚实的品格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只有品格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我们应事事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做好孩子的表率,注意用诚实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另外,对孩子的过失,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而应鼓励孩子说真话,以免孩子为了掩饰所犯的错误而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利用生活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因势利导地耐心教育,使孩子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我们的教育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如:大班主题《我长大了》,目的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爱劳动是光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于克服困难,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让孩子明白生活在大集体中应该相互帮忙,从而体验和同伴互相合作的快乐;语言活动《康康变了》,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到康康的变化,谁也不想做不爱劳动,总是找理由偷懒的孩子。

三、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孩子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孩子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而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则不尽人意,这就要求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总之,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上片段情况,和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抓起,围绕一个个小目标,不放过孩子身上每一微小的毛***和不足,持之以恒,强化训练,就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育反思3

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家长所学知识经常会出现断层。

我家孩子六岁,现在回首过去的六年,我才发现,我的教育似乎也是不尽如人意。跟自己当初的想法相比。胎教、初期教育、幼儿园等等,给她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尽量支持她的`兴趣爱好。舞蹈,让其自由发展。

后来却陷入一个怪圈,给小孩报兴趣班。似乎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育。

英语的学习也是差强人意,对老师也有意见,但大多数家长的要求放在那,弄的五六岁的小孩子要背单词,这种兴趣班,哎。

小孩子的负担有多重?大家想象一下,有一次英语课结束后,英语老师公布完成绩后,一出楼,就见好几个孩子低着头,听着不同家长的诉说:“你平常都挺好的吗,咋考试考91,怎么回事?”

“你咋那么没眼色,没看你妈………….,活该被骂”等等诸如之类的话。

“我都记住了,可谁知又忘记呢?”我家孩子如是说。我真无语,她是班里成绩最差的,我要训她吗?我自己都不知该说什么了?老师罚抄写单词20遍,我是该让她写,还是我替她写呢?真纠结。

幼儿教育反思4

一、幼儿教师必须注重转变教育观念

在改革幼儿教育、强调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浪潮里,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是一个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从幼儿教育的核心去理解一些理念和观念,更多地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分开: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幼儿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非常严重,所涉及的课程不是从适龄儿童的生理阶段出发,其实这严重地侵害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育的核心深处去理解新时代幼儿教育观念的转变方向。

二、幼教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

要充分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掌握操作技能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教师懂得作为幼儿教师,除了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来吸引幼儿主动学习之外,还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组织教师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长,制定自我发展计划。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使教师自身发展目标与幼儿的培养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幼儿园又能积极的送自己园内的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把别人先进的东西带进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第二,重视幼儿潜能的开发

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幼儿半日活动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每一个幼儿实现科学发展。在生活课程中,让幼儿园自主参与,成为生活的主人,培养他们自理生活能力;

在学习课程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探索;在游戏活动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操作,保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材料。教师置身孩子游戏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使他们个性得到发展、智慧得到张扬。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我看到他们的老师都和蔼可亲,能关注每一个幼儿,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

第三,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

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大教研和小教研活动,是促进本园教学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针对某一主题、某一材料的投放,某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再解决,这种集思广益的想法和组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狠抓教研、抓教学、抓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活动中动起来培养了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欲望。有的园实行推门听课,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的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有效发挥教师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幼儿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集体智慧才能解决。

三、幼儿课程安排必须和生理特点相适应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应该注重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教育内容和要求,融于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活动中,课程实施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

强调活动的教育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整体地考虑活动的预期目标与活动的展开过程,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同时,丰富的区角活动让我明白了幼儿育德是关乎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儿童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教育标志。

婴幼儿时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从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游戏。生活中能所被他使用的物品无不成为他的游戏材料。游戏所带给孩子的价值也绝对是不可用标准化的工具能测量清楚的。他们的自主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地张扬了个性,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不断提高幼儿与人交流的能力。

幼儿教育反思5

洋洋是我们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活泼好动,似乎没有闲的时候。但他对于活动的热情却很高,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说他喜欢帮你做事,上课的时侯总是抢着回答问题,游戏的时候总见他活跃的身影……可是真正做起事情来却总不见得有始有终。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洋洋兴致很高地选择了绘画小作坊,因为最近老师正在讲生日大蛋糕的内容,那里新投放了许多生日蛋糕的***片,让幼儿欣赏、学画蛋糕。洋洋看见我便立刻告诉我他想画蛋糕。于是,我便向往常一样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希望他能够坚持完成这个绘画任务。之后,我便去指导其他区角中的孩子了。

过了一会儿,当我又回到洋洋身边的时候,洋洋跟我说不想画了,想去别的地方玩,我正要问为什么,旁边的小朋友告状了:"洋洋画了好几张纸,都没画好就扔在了一边,太浪费了。"我拿过那几张扔在一边的`纸,看到第一张纸是画了一个不怎么圆的圆之后被扔在了一边,第二张是画了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椭圆后被扔在一边,第三张已经画好了蛋糕模型,但可能因为涂色不满意已经用黑笔涂墨了一大片,可以看出他在每一次失误后再用一张新的纸进行再次的尝试,两次尝试失败后就想放弃了。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纸呀?”“我画错了”“画错了也不应该浪费啊。”可是洋洋歪着脑袋根本就不理会我在说什么。

我知道现在的洋洋又准备做有头无尾的事情了。

于是,我决定,和他一起绘画。我对洋洋说:“来,老师和你一起画蛋糕吧,刚才几张画我们再动动脑筋仍旧可以把它变成漂亮的蛋糕呀。”于是,在我的引导和他的努力之下,一幅漂亮的蛋糕画终于画好了,颜色搭配得也很漂亮。看着自己的画面,洋洋也终于体验到了成功后的愉悦,后来整个一天他都是非常开心。我想今天的区域活动对于洋洋来说收获是很大的。

其实,洋洋也希望成功,可是他就缺在坚持。在老师的引导之后,他能很快获得成功,对于这样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细心,这样才会让他也能收获体成功的快乐。在此我也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均衡地把自己的关注以及教育引导洒给每一个孩子。

幼儿教育反思6

《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如何将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而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如在一次“从1到10”的唱数数学游戏中,孩子们最后用雪花片一边摆放一边数数,出现了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多种情况:有的孩子将10块积木摆成一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竖排;有的孩子在装材料篮子的四个角摆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边数边玩等。孩子们的想像极为丰富,数数方法多种多样,积极性非常高。但是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只想到要完成预定目标,而没有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因此失去了与幼儿深人互动的契机。

这次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对照《纲要》精*,我认为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与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准备“合作分享真快乐”的活动时,我想在活动中有机渗透数教育,让儿童获得有关“二等分”的知识,于是预设了这样一个弹性目标――“尝试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用来绘画的纸不够用。真实活动时,出现了这样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纸对折,打开后一人画一半;有的孩子在纸上画一条线,一人画半边;有的孩子两个人一起画;还有的两个孩子轮流画。这与我让孩子用对折分纸感知二等分的设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那将重蹈覆辙。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和活动内容,鼓励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纸不够用,怎么办?经过这样的调整,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了好的效果。

这个案例让我反思到,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儿童的行为领先于教师的目标,那么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反之,若教师的预设目标高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努力也难以达到,那么教师则应及时降低目标,调整策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又是引导者,在参与中支持幼儿的“工作”,鼓励其尝试和探讨。

本学期开学时,孩子们都同意老师提出的取消佩带进区标志牌、以限定人数均衡分配各活动区人数的规则。但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娃娃家出现了18个人的情况。孩子们都知道各区只能容纳5个人的规则,但他们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也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以老师的身份来指挥幼儿谁该玩或谁不该玩、谁走或谁留,而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现场的讨论中,孩子们认识到人多很拥挤,也不便于活动,最后以不少幼儿的自动离开而解决。现场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也就随之终止了呢?活动区活动结束后,我继续引导幼儿讨论,商量怎样能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复使用进区标志牌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活动区活动再没出现类似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由于老师对班上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更改规则后导致问题产生,好在发现问题后,教师没有自行解决了事;而是以引导者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策略。

这个事例让我感觉到,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关注儿童不关注教师,那么教师就无法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关注教师不关注儿童,那么儿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可能实现适当地调整教育行为,从而使幼儿得到适宜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落实《纲要》精*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理解其内涵并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前进,才能达到师幼的协同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也产生不少困惑,如什么才是教育的时机?怎样才能敏锐地察觉并抓住时机?抓住时机后,应该怎样及时地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才不至于错过时机……

幼儿教育反思――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如何将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而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如在一次“从1到10”的唱数数学游戏中,孩子们最后用雪花片一边摆放一边数数,出现了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多种情况:有的孩子将10块积木摆成一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竖排;有的孩子在装材料篮子的四个角摆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边数边玩等。孩子们的想像极为丰富,数数方法多种多样,积极性非常高。但是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只想到要完成预定目标,而没有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因此失去了与幼儿深人互动的契机。

这次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对照《纲要》精*,我认为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与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准备“合作分享真快乐”的活动时,我想在活动中有机渗透数教育,让儿童获得有关“二等分”的知识,于是预设了这样一个弹性目标――“尝试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用来绘画的纸不够用。真实活动时,出现了这样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纸对折,打开后一人画一半;有的孩子在纸上画一条线,一人画半边;有的孩子两个人一起画;还有的两个孩子轮流画。这与我让孩子用对折分纸感知二等分的设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那将重蹈覆辙。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和活动内容,鼓励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纸不够用,怎么办?经过这样的调整,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了好的效果。

这个案例让我反思到,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儿童的行为领先于教师的目标,那么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反之,若教师的预设目标高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努力也难以达到,那么教师则应及时降低目标,调整策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又是引导者,在参与中支持幼儿的“工作”,鼓励其尝试和探讨。

本学期开学时,孩子们都同意老师提出的取消佩带进区标志牌、以限定人数均衡分配各活动区人数的规则。但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娃娃家出现了18个人的情况。孩子们都知道各区只能容纳5个人的规则,但他们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也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以老师的身份来指挥幼儿谁该玩或谁不该玩、谁走或谁留,而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现场的讨论中,孩子们认识到人多很拥挤,也不便于活动,最后以不少幼儿的自动离开而解决。现场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也就随之终止了呢?活动区活动结束后,我继续引导幼儿讨论,商量怎样能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复使用进区标志牌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活动区活动再没出现类似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由于老师对班上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更改规则后导致问题产生,好在发现问题后,教师没有自行解决了事;而是以引导者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策略。

这个事例让我感觉到,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关注儿童不关注教师,那么教师就无法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关注教师不关注儿童,那么儿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可能实现适当地调整教育行为,从而使幼儿得到适宜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落实《纲要》精*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理解其内涵并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前进,才能达到师幼的协同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也产生不少困惑,如什么才是教育的时机?怎样才能敏锐地察觉并抓住时机?抓住时机后,应该怎样及时地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才不至于错过时机……

这些都是今后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的问题。

幼儿教育反思7

一、常规教育是基础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及时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重视,所以教师要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因获得正面强化刺激而固化下来,从而逐步养成日常行为习惯。

2.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例子,启发幼儿向故事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3.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教师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而让幼儿在体验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中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幼儿能够正确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二、创新能力是关键

幼儿时期,正是好奇心强、没有过多思想束缚、敢想和敢做的时期。只有注意保护并重视培养这种创新精*,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创造教育,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点燃幼儿智慧的火花。

1.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要激发幼儿的创新智慧,教师必须重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表明,一般8个月的孩子就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2岁至5岁的幼儿,表现得较强烈。幼儿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这种创造力,对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对其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不要轻易否定,而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

2.鼓励孩子的奇思异想,点拨幼儿的“创新”思路

创造的最大敌人是思维固化。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其结论是:“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多是围绕一般性、常态性的思路开展,难以跳出思维的束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摆脱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从非常态的角度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挫折教育是动力

现在的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吃、穿、住等,而忽视孩子***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的培养,被忽略的这些恰好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品质,从而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的,它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本着对每一个幼儿负责的态度,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给幼儿的未来打好基础。

幼儿教育反思8

幼儿园里每一天早上都有吃点心的时间。周一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饼干,请孩子们排队来我那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饼干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就应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立刻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饼干。”“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饼干后就应怎样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齐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潘若妍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教育反思9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一开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表演,让幼儿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而不是抽象化的想象,有助于孩子对歌词的理解。

二、游戏情节地形象化,促进幼儿情感的激发。

在活动开始,教师将幼儿定位于蛋宝宝,这一角色对于幼儿来说比较熟悉,因此,幼儿乐于表现,从心底里产生对角色的喜爱之情。其次是教师自身反思的方面:在学唱歌曲时,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好,也没有真正落实到让幼儿学会歌曲,而是3遍就过,比较仓促,幼儿难以接受,导致后一环节的效果呈现。

第三是对幼儿的反思方面:

我尽量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然、有趣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歌曲的内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第四在师幼互动的关系方面:

作为教师,我没有做完全的干预,而是极力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从而也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在整个活动的设计和进行过程中,我时刻以《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为要求,以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为着眼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我也坚信,虽然没有像预期上的那么精彩,但是通过自己课后的深思及考虑,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特别是对目标的把握以及运用,对孩子的随机性处理,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在这次教学比武中,也让我学到了其他教师身上的优点,我要好好努力,争取在下一次的展示课中有明显地突破!

幼儿教育反思10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幼儿园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沟,我看见受到污染的河沟水,心理很难受,我就思索要设计一个活动来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河沟水是否受到污染;

2、引导幼儿认知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坏习惯对河沟水的污染,以培养幼儿良好处理垃圾的习惯;

3、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不让河沟水受到污染 指导幼儿做环保标志***片

活动准备

清清河沟水的***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片让幼儿观察,看看***片上的河水是什么样的。

同时让幼儿讨论:这幅***画得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河水很清,里面有小鱼在游、 还有小蝌蚪在里面游, ***片上的风景很美丽。

二、 那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看看我们这里的河沟水是怎么样的呢?

组织幼儿到户外河沟去观察河沟水的.情况,让幼儿讨论:你看到的河沟水是什么样的?河沟水又脏又臭、全是垃圾和废弃物、河沟里的水也快干了、河沟里没有了小鱼小虾!

三、 幼儿回到教室:让大家一起讨论怎样保护河沟水?怎样做才不会让河沟水受到污染?

1、不往河沟里倒垃圾,和废弃的物品,比如;用过的塑料袋,旧鞋子,旧衣服,不往河沟里倒粪便和腐蚀物。

2、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时,能拒绝不用塑料袋;

四、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提示人们要爱护河沟水

1、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纸箱做垃圾箱,放在河沟边;

2、让幼儿制作警示牌挂在河沟边;

3、让幼儿绘画——请爱护环境的标志贴在河沟边的墙上。

五、组织幼儿在河沟边去挂警示牌和张贴绘画。

但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讲讲今天的活动,让他们也加入到爱护环境的行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很仔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分析了河沟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各种不让河沟水受到污染的方法,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教育反思11

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办园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探究中学习 在反思中提高 优化教育课程 实现多元。先进的理念、开放的教育,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园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了适合本园发展的管理体系,确立了以“创设缤纷的儿童世界、谱写绚丽的成长序曲”为基点的办园理念。无论是整体环境的构建,还是园所文化的营造,无论是动态的管理,还是开放的教育,无不蕴含了这一爱幼、创新的宗旨,旨在为每个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基础。

l、反思教育实践,优化常规课程。

众所周知.在倡导多元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幼儿园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一个载体,课程的设置如何、是否合理科学,不仅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目前来讲,课程模式己呈现多样化,但是,课程从单一走向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那么如何依据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园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定位。

在课程改革上,我们首先反思了以行的教育实践,对以往的课程设置作了理性的分析。以往我们大多采取的是“拿来主义”:从好多教材中选取一套我们认为比较好的,现成的课程教材拿来运用,而很少考虑到其中的内容是否符合本园和本地的特点,同时对课程的认识也比较偏面。随着对新《纲要》的学习,突破了观念上的定势,我们认识到,幼几园的课程不仅仅是静态的,有计划的,更是动态的、而且是整合的,一个好的课程便是一个能提供“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方案”。在转变观念以后,我们对课程的选用不再盲目。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成立了课程研讨组,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带领教师学习开放的教育理念,逐步建立了以《生活化课程》为蓝本的整合课程体系,将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各领域以及教育资源有机的加以整合,初步形成了园本课程的总体框架。为什么我们主张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建立《生活化课程》呢?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应更多的关注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无时不在经历着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在生活中很自然的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所以我们所实施的课程应当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尤其课程从孩子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获得经验,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我园的《生活化课程》指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建构实施的。课程以大主题统揽小主题,以主题单元网的结构展开,根据各年龄班分设层次目标,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在每个主题当中,分别渗透着五大领域各方面内容。比如:某一单元大主题是《爱心大家庭》,年龄班主题则是:托班《大手拉小手》,小班是《亲亲一家人》,中班是《爱心你我他》,大班是《各行各业》,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物开始,构筑爱心教育。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网络提供的只是一个课程参照,因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在师幼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我们非常注重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从幼儿的质疑点出发,不断生成新的内容。生成和预设是灵活机动的,而不是机械呆板的。生成的内容可以是正在进行的课题本身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大四班近期生成的主题是《*秘的海洋》,课题来源于一次在吃午饭时,孩子吃的是鱼,有个幼儿说“老师,我知道这种用叫巴鱼,它生活在海洋”,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对海洋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由此引发了《*秘的海洋》这一主题活动。由海洋动物如鱼类、虾类、蟹类和海洋植物海藻、海带等拓展为海洋生物,由海洋形成到星云学说,甚至到赤潮现象,一个关于海洋的活动就这样诞生了。老师在主题小结时这样写道:这样的活动给予幼儿的不仅仅是对海洋的简单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因此,充分从幼儿身边的生活中挖掘课程,充分利用孩子的认知的独特方式来调整我们的课程,才是满足幼儿多方面需求的、促进健康发展的课程。

2、提倡反思教学,在反思中实践创新。

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途径,反思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反思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分析与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倡导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的得失成败,孩子的活动表现记录下来,进行理性分析。逐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专业成长。

首先,在《纲要》精*指导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注意跟踪指导,及时组织观察,及时开展研讨,倡导反思性教学,努力提升教育的合理性。通过自身的不断反思,实现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我们都知道,常规教学离不开活动设计。以往我们只是注重单一的活动设计过程,对教学环节、教育目标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的整体组织比较重视,对效果记录反思不够重视,一个教育活动结束后,大多忽视了教育评价。事实上,教育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性,参与性、独创性、表达表现,才是教师更应当关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因此我们针对活动方案设计,建立了课程教学效果记录与反思表,从幼儿的兴趣性、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专注力、尝试探索、表达表现等方面予以记录分析,要求教师对孩子的表现或典型的例子做事件详录,并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以小班《有用的小工具》为例,教师在记录孩子的表现时说:“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如刮皮刀、钳子、订书机、小剪刀、小镊子等非常感兴趣,尝试的心情很迫切,特别是一些常见的,但家长又不让摸的工具更是跃跃欲试,所以工作的很开心,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充满了成就感”。在反思评价中又写到:“由于考虑到工具的危险性和家长的顾虑,提供的工具除一部分是实物以外,有许多是塑料的模具,由于不够实用,孩子的探索兴趣受限制,所以不够尽兴,甚至有的为了使用真实工具而出现等待现象。事实证明,老师还是低估了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因为孩子在使用时,经过老师的提醒,教能够安全使用”。所以,教学反思不仅提升了教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更好的指导了教学。

其次,强调积累,引导教师在积累中实现自我提高。过去,我们的教师只注重埋头苦干,不注重经验积累,即使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但大多不去反思,不去积累。随着观念的提升,我们意识到: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它对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结合实际,我们在工作中建立了“三个记录”、“一个手册”,即教育记录、观察记录、学习记录和家园联系手册。教育记录要求教师将日常的教育行为、教育活动、成功得失,遇到问题及解决的方式都记录下来。如:有一位托班老师在教育笔记《童言稚语》中,这样写道:“今天又吃幼儿园的特色菜——炒三丁,想起孩子们,每次吃到这个菜时总把胡萝卜挑出来,于是在吃饭之前我开始了准备工作:孩子们,你们知道胡萝卜的秘密吗?于是老师将胡萝卜的营养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园长之友《在探究中学习 在反思中提高 优化教育课程 实现多元》。等老师分饭时,孩子们已经对胡萝卜产生了兴趣“老师我爱吃胡萝卜,吃了胡萝卜眼睛亮吗?”、吃饭时不断的问老师“老师我的眼睛亮吗?”而老师肯定的回答他们“恩,你的眼睛真亮””。学习笔记是要求教师讲学习心得及平时看到的好文章好内容做好记录,并写出学后感读后感,以激励老师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提高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

观察记录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表达表现、童稚趣语、探究兴趣等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来,以利于全面了解孩子,追随孩子。如:大班教师的观察记录《向下落的物体》中,清楚地记录了孩子们的活动情况,教师的教育机智,以及活动成败之处都作了认真的分析。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在活动中有一位小朋友玩起了气球,眼看有更多的孩子要投入进去,我不禁灵机一动:走到这名幼儿面前,轻轻地问“你觉得气球抛到空中后落得慢还是快?”清楚的反映了教师在活动中的教育机智。“那我们把它放到落得慢的篮子里好吗?”在活动观察记录中,老师们将孩子学习的兴趣、专心程度、熟练程度以及与同伴的配合等,设计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符号,记录下来。家园手册记录了孩子的在园情况、成长历程、家长反馈、双方对话,更有利于家园互动教育。长此以来,使教师不仅养成了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习惯,而且非常有效的促进了业务的提高。

3、***孩子的手脑,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

我们知道,整合的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教育观,而不仅仅是指单一的课程的学习。在幼儿园里,活动区是更有利于孩子自主学习的场所。幼儿只要是在自己的生活与经验是寻找与发现了有意义的东西,就会驱使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乐意去进行各种尝试与探索,因此,我园非常重视活动区的设置和建构。配合课程内容在活动室内分设若干区域,以引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在活动区学习中,我们提出“***孩子的双手、***孩子的嘴巴、***孩子的大脑”,倡导“快乐学习、快乐做事、快乐分享、快乐合作、快乐生活”。活动区的构建必须体现孩子的兴趣、孩子的需要、孩子乐于参与的原则。比如,充分投放大量的、有价值的、幼儿身边易得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提供条件,以满足幼儿多层面的需要。我们倡导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因为仅有材料的投放是表面的,真正让材料活起来,让孩子的小手动起来,让孩子的思维活起来,把孩子的潜能挖出来才是目的。

自去年以来,动手做成为了我园一个鲜明的特色。各班每周都有孩子的手工系列展示。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撕、折、叠、剪、画、拼、插、刻、粘等手段,将一件件生活中的废品变成了栩栩如生、童趣盎然的玩具、教具和体育小器械。如大二班孩子用纸杯做了动物系列80多种,娃娃系列40多个,用蛋糕盘做了昆虫40多个,用纸杯、彩绳做了望远镜40多件,用废旧信封和毛线做了手偶20多件等等,分别充实到了表演区、数学区、科技区等。大三班的孩子用废旧塑料袋、冰激凌盒子做了七星飘虫30多件,用牙刷、水果包装网做了蜻蜓40多件,用饮料管、彩纸做了蝴蝶40多件,用泡沫、冰糕棒、旧毛线做了小伞30多件等等。每次展评时,教师都组织孩子议一议、说一说,互相欣赏,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俗语说“心灵手巧”,“手是思维的镜子”,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探索欲望更加强烈。近年来,我园的手工制作已成为我园的一大景观,活动区里,长廊两侧,到处布满了孩子的作品,吸引着家长和幼教同行前来参观。

4、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会课程。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教育,新纲要指出“应允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园每学期的计划中,都有自然课程和社会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孩子走出小课堂,进人大课堂,放飞孩子的心灵,丰富孩子的经验,扩大孩子的视野。当地的高炮团,得益***业生产基地、飞机场、消防队、郊区田野、植物园等无一不留下了孩子们欢乐的足迹。

比如当孩子们来到得益***业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参观了养牛场、牛奶加工车间,不时发出惊叹,回来后和老师一起讨论.表达他们的感受。又如孩子们到高炮团参观时,站在大炮上和******叔叔合影,那种自豪和*气的表情是任何游戏代替不了的,尤其是到消防队参观时,孩子们聚精会*得听消防队员讲解消防车的用处,灭火器的知识,看消防叔叔进行灭火演习,回来后兴致勃勃地和老师进行火灾自救的摹拟练习,提高了孩子的消防知识和自救能力。结合消防教育,大班还进行了各种安全标志教育,让孩子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标志,给公共场所设计标志。大二班的孩子自己设计了标志30多幅,都是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以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来提示警醒,有的孩子还给抽烟的爸爸设计了戒烟标志。这种教育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是很多课堂教育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它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直接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因此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更能使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5、科研先导,提升质量。

积极开展教科研,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在教科研开展过程中,我园经历了一个从不会搞教科研、到在课题组指导下学搞教科研,再到尝试着***开展教科研这样一个学习、积累、深化的过程。最早我园参加了中央教科所的课程试验,20xx年起,正式承担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尝试教育”的实验研究,从方案的设计到子课题的选择,思考已比较成熟,目标也非常明确,真正做到了切实可行。

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以探索、尝试、操作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尝试方法成为教学的主导方法。它的着眼点是:“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问题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在教学活动中强调问题情景的布置,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尝试,从探索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习得知识。在尝试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更多的是“你去试一试,看发现了什么”,“再去试一试,看有什么不同”等等,然后鼓励幼儿说一说他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是主动的,经验不是老师告诉他的,而是通过尝试自己获得的。比如我园教师创新的一书教育活动是《开放的莲》,材料分别是蜡光纸做的莲花,宣纸做的莲花,塑料纸做的莲花,放入水中看哪一种先打开,哪一种后打开,哪一种打不开。尝试之前.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这些莲花放人水中会打开吗?打开的速度一样吗?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幼儿带着好奇和问题去尝试,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随着尝试的深入,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宣纸做的莲花能很快就打开,蜡光纸做的莲花慢慢的打开,而塑料纸做的莲花却打不开呢”,由此引发出了纸的吸水功能,吸水速度等等,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很轻松很自然的获得了感性经验,培养了尝试创新精*。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园多次参加总课题组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并积极将研究的成果拿到各项活动中展示。有31名教师在活动设计、说课比赛、叙事研究、教学展示、论文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幼儿园获得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今年,在尝试教学的基础上,我园又承担了新一轮的国家重点课题即技术教育的实验研究。我们从幼儿的生活入手,确立了《幼儿园生活与技术教育的整合研究》这样一个具体课题。我们认为: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科技教育的信息,渗透着大量的科技教育的内容,可以说生活无处不科学,生活无处不技术,所以生活是幼儿学习技术的最自然的课堂。在研究中,教师们挖掘开发了许多生活技术主题,既有具体实践,又有理性思考,使研究稳步进行。在最近刚刚参加的总课题组阶段性成果展示中,我园的活动设计方案22个,叙事研究10篇,论文6篇参加了交流,其中活动设计如《沙漏》、《生活中的垃圾》、《玩陀螺》、《拆装》、《电动玩具》等立意新颖、创意独特,深受专家的好评。

在教科研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结合实际,做到两点:一试选准课题。选题慎重,根据本园的园情来选,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选。比如选择尝试教学时,我们认为尝试教学的理念,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这与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经过推敲、论证确立为本园课题。而是人人参与。使教师主动参与“研”,学习“研”,实践中,遵从“尝试、反思、积累”的理念,鼓励教师大胆试验、敢于尝试、关于思考、勤于钻研,使教科研不断向深层次推进。

我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启发下,打破了集体教学一统天下的现象,让分组教学成为我园教学的主导型式。这也是我园教学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分组教学对于老师来讲,工作量确实是加大了,但孩子却实实在在受益了,由于分组教学使孩子小数额化,所以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孩子、追随孩子;更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掌握每一个孩子的水平,更有利于孩子自由探索、发现与交流,也更有利于教师反思总结。所以分组教学实施以来,受到家长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赞誉。

总之,我园在省教委的领导下,在向各地幼教同行的学习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幼儿园自19XX年跨入省级示范幼儿园以来,9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并荣立集体三等功,20xx年10月被评为淄博市“十佳”幼儿园,12月被尝试教育课题组评为先进单位,20xx年3月,被评为淄博市“初步现代化幼儿园”。12月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幼儿园”。近年来,20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市优秀教师、教学

能手、师德标兵、青年新秀等;近30年教师在全国及省市各类公开课教学、活动设计、说课比赛、论文评比、技能展示中获奖。50余篇教育论文在全国及省市级的报刊、杂志中发表。近百名幼儿在全国及省市组织的美术、舞蹈、特长展示等各项活动中获奖。幼儿园的管理特色、教育教学、文艺演出、各项活动等多次被中央和省市电视台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幼儿园将继续秉承“理念领先、管理制胜”的法宝,进一步抓住机遇,以理念为先导、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增活力、以博爱为基点,把幼儿园办成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有特色的示范性幼儿园,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

幼儿教育反思12

基于幼儿思维的灵泛性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的优势,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制作多媒体故事,制作主题小课件,人机互动、自主探索学习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想像的世界,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搭建有效的平台。

多媒体技术幼儿创造性思维

1、王泉根《皮亚杰的启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

2、未智贤《儿童心理学》

3、1999年《学前教育研究》

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恰当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尤其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多媒体优势的契合

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处于“我向思维”与社会化思维之间的思维,谓之“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体不分,缺乏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把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融合为一,即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把世界人格化。这就是儿童意识中的“泛灵性”。“游移在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童话、*话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哲学依据,是儿童文学之所以特别需要幻想、拟人、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儿科”永远需要小花小草,蛇郎鹿姑,山精树怪的直接注脚(王泉根《皮亚杰的启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这种思维特点极易让儿童产生天马行空的任意想像,任何一个幼儿只要有契机,都能根据“自我中心思维”驰骋想像,获得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独特感受。

幼儿的这种创造性的独特感受也需借助更好的载体。因为幼儿的思维毕竟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儿童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儿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像力并非天生就有的,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像力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像力就越丰富。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能以动画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化抽象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疑是幼儿获得丰富体验的最有效的载体。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幼儿进入想像的世界,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搭建平台

(一)制作多媒体动画,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形象理解,设题解难,从而拓展思维。如在诗歌教学《云彩和风儿》中创设问题情景:为什么说风儿真能干,云彩多有趣?然后借助多媒体动画画面的风吹云儿,使云彩发生各种变化,向幼儿形象地展示“风儿”与“云彩”的关系,加之优美的配乐诗,让幼儿身临其境,直观形象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并让幼儿展开互动,想像,用自己喜欢的肢体、手工、绘画、语言等形式创造性地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诗歌创编。如“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小松鼠;风儿吹呀,云彩变成大恐龙”……

(二)制作多媒体故事,让幼儿在立体的故事阅读中进入想像的世界。运用连环方式的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教师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孩子进入*奇的故事世界。如制作的《人鱼公主》,当老师讲到(幼儿看到、听到)小美人鱼游到海面上时,小琳的两条胳膊在上下摆动,老师问:“你在干什么?”“我在游泳。”琪琪也学着小琳假装游起泳来。当讲到美人鱼救起王子后躲到礁石后面时,小琳又远远地坐到一边。老师又问:“怎么了?”“我躲在礁石后面呐。”虚拟的*话故事,竟然让孩子们上演了一出出“真实”的戏剧,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真让人感叹不已!

(三)制作主题小课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据某一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制成主题小课件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自由点击,从而进行美好情感的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我爱将***县》这一主题中,由三方共同收集作为红色土地将***县的“红色”影像资料及相关介绍,然后制成小课件,让幼儿自由地获取未知信息,弥补知识经验的不足,并从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染。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开展各种自主性创造性游戏,如模仿导游解说***陵园、将***园等旅游景点,用各种积木建构***纪念碑或将***馆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四)人机互动,自主探索学习,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制作的课件《聪聪旅行记》,聪聪过关时,前面有一条小河,河的旁边有小船、救生圈、木头和一些树枝,请幼儿想出办法,然后再去选择点击画面上的工具。幼儿用手中鼠标不断探索着过河的方法,成功时欢笑,失败后又进行新的尝试,在尝试与探索中感受快乐,寻找最佳过河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这里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也只是沧海一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将继续发挥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遗余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思考。

尽管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无可辩驳的优势,但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要求高,制作费时费力。因此,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或万能的教育教学手段而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学校的相关硬件设施和教师的有限时间和精力是影响和限制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瓶颈。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最有效地利用教师的劳动,以下两点做法或可缓解这一矛盾。

一是加大对幼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尽量让人人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分工协作功能,减少或避免重复劳动,一人制作人人用,人人制作大家用,如此则既能使教师从繁重的课件制作中解脱出来,又能最充分地发挥现有课件的作用。

当然,借鉴和整合相关的网络资源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是在借鉴时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切合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幼儿教育反思13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自我中心很严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齐做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忙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构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好处。

在一次户外活动回来后,翟老师带女孩子喝水,我带男孩子入厕。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我是第一个吗!老师他抢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个!”“哇!”(哭声)原先,小朋友小便后喜欢赶快跑回来站队,有些小朋友回来的早,但是不排队,所以就让回来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动排队更不愿让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让还给他,于是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一天排队的'时候都会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会去思考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我们明白幼儿模仿力极强,个性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透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能够透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来启发、引导幼儿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经过我们班级老师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此刻我们在如厕时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没有抢第一”

这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潜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需求、困惑和感受的信息,所以身为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注重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幼儿教育反思14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教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某某某。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孩子说打到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我们孩子那么小,他怎样说得清楚反正你们教师给我多注意着点就是了,另外别让他们挨着坐了。”我说:“好的,我会关注的。”

这时某某某的妈妈正好送孩子来幼儿园,为了不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我连忙说:“又来了一个乖宝宝,快和妈妈再见吧!我们去洗手。”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我一向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会故意打人吗?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正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里,没有仇恨、嫉妒、报复、虚伪、欺骗。仅有真实情感的表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生气就是生气,但过后立刻又会忘记,所以我一向觉得这是我最该向孩子们学习的优点。比如:“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打架了,跑过来告状,相互埋怨十分生气,教师有时会说:好吧,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在一齐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过去不到五分钟,他们又在一齐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了。并且还是的朋友,越不让他们在一齐玩,他们会越好。”所以说:“孩子们都不计较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怀呢?”

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入厕这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不懂的排队,一到厕所就往前面挤,时常听见孩子们说:“教师某某某小朋友推我,某某某小朋友打我。”如果我们教师不正确分析,盲目批评指责,势必会误会孩子。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生怕自我的孩子吃亏,错误诱导势必会使孩子犯错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本事不够,他们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现实与想象还分不清,有时会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出来,使得家长误以为真。还有的家长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来对幼儿发问,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教师厉害不厉害?教师今日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打你了吗?”

幼儿教育反思15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雷雷的眼泪

今天开联欢会时,我请小朋友挨个表演节目。叫到雷雷,他依然胆怯,不肯站起来,我的鼓励没起任何作用。我急了,对他说:“今天你必须演,我们大家都等你,唱一个歌也行,说一句话也行。”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雷富有点儿难堪,眼中噙着泪花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为了他的发展,我狠狠心,鼓励他说:“你能行,唱吧!今天唱了,以后就敢了!”见实在拗不过我,雷蕾恼怒而赌气地带着哭腔唱起来。他的音非常准,也很好听。大家为他鼓起掌来,但他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样子,脸上挂着泪花,气鼓鼓地回到了座位上。

雷雷是个乖巧、懂事而腼腆的男孩子,平时总是和和气气、轻声细语地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他心灵手巧,学什么都挺快,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他。可是雷雷有一个弱点,就是胆小,从不举手发言。即使老师叫到他,他也面带羞色,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更别提让他当众表演节目了。

据他妈妈反映,雷雷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上了幼儿园以后,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惟独怯场不敢讲话没有多大改变。雷雷妈妈的一席话,让我更感到有责任帮助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众人面前讲话。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只要他说出一个词,我就带头为他鼓掌。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树立起他当众讲话的自信。都到中班末期了,我真为他着急。于是,就有了今天那一幕。

晚上,我将这件事情说给雷雷妈妈听,希望得到他妈妈的理解。他妈妈很高兴地说:“没关系,您做得对,就得逼他,不然他永远迈不出这一步!您这不是为他好嘛!”能获得家长的理解,我感到很欣慰。

反思随笔

这篇随笔中记载的.那个小男孩和那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雷敢当众讲话、表演节目,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觉得,是我的认真负责帮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碍,让他有了说和演的自信。但是,雷雷当时带泪的眼*也深深刺痛了我。我知道,虽然我用这种不得已的方法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但实际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也是我自己不满意的。我是在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雷雷来讲无疑是痛苦的。

几年后,我又遇到了一个叫月月的小女孩。她的不言不语和胆怯,让我又想起了雷雷。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用更适当的方法来帮助这类孩子,以弥补我对蕾蕾的歉疚。

面对月月,我开始反思自己对雷雷的教育方法。他们能和朋友、家人滔滔不绝地大声说话,却很少回答老师的问话,也许是我好意为他们创造了各种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和表现,反倒使他们感到更紧张,从而起到了暗示和负强化的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时时能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也就难以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了。因此,当我有意识为月月创造一些机会,让她在集体面前表现不起作用时,我采取了淡化的方式,不再时时鼓励她、提示她说,免得造成她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具体说,就是顺其自然,让她和伙伴痛痛快快地说,我尽量多参加到其中与他们平等地游戏和交流,拉近和月月的距离。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时,我会自然地和她说两句。她想说不想说我都不强迫,接纳她用点头、摇头或小声说来表示。我还采取给她搭建台阶的方式,先让她和几位小朋友一起上台,然后再请她和最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她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她的心理压力。

为月月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月月逐渐有了一些变化。有一次,在户外站队点名,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月月不回答,我就先空过去。可是,月月响亮地答了声“到”,我激动地望了她好几眼,真想为她鼓掌,也真想再听她喊上一声,但我克制住了自己,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无意中强化月月以往不说话的行为。还有一次,我发绘画纸时,又听到她一声细小但很清晰的声音:“我还没有呢。”我赶紧发给她,并对她说:“月月,以后老师忘了事,你还这样提醒老师,好吗?”她点点头。

月月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相信,这样看似自然实则有意的教育,会让不自信的月月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慢慢树立起自信,展现出她独特的风采。

幼儿教育反思16

谁都不会否认,幼儿教育应该给幼儿以知识,应该发展幼儿的能力,应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我认为这还不够,幼儿教育还应让幼儿感受到幸福。并且,我坚信,幼儿有没有获得幸福,是衡量幼儿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标准。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种理论上的反思。

1.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幸福是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同人生的内在生命力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才是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儿童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机体在生长发育外,他的精*也在成长。儿童来到人世,就开始建构自己的精*世界,进入如蒙台梭利所说的“精*胚胎”期。这个时期,不同于他的“生理胚胎”期,也不同于日后的成人生活阶段。蒙台梭利认为,“生活最重要的时期并非大学时代,而是人生之初,即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这是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人的潜能,其最伟大的工具,本身开始形成之时。不仅仅是智能,人的所有心理能力亦然。”精*胚胎期,儿童开始心理建构的工作。这种工作,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展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许的确不能缺少成人的协助,但儿童主要的和根本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长大成人。“儿童并非毫无能力,并非须事事依赖成人,好似一只等待成人灌注的器皿。正是儿童‘创造’了人,没有一个人不是从曾经经历过的儿童时代的创造而长大成人的。”“是儿童自己从周围世界中吸取材料,是儿童用这些材料造就未来的人。”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创造能力是其心理世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原动力。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儿童在其内在的巨大潜能指引下的创造、建构活动,看作是对整个人类的建构和完善,是人类迈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创造了人类智能的所有要素,以及人类所幸具有一切。”对儿童而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幸福的过程,只有当儿童的精*建构活动不断受到成人的无理阻挡的时候是例外。总之,儿童的幸福是与儿童的精*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有利于儿童精*世界成长的活动,一切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有可能给儿童带来幸福。一切违抗儿童成长内在力量的、外在强加的 活动对儿童来说均无幸福可言的,甚至是不幸的。必须指出的是,幸福是一种真正的愉快,它可能外露,也可能内藏。所谓真正的愉快是指这种感受是发自儿童内心的,是与其成长的方向一致的。幸福的感受能引发儿童不断地创造、探究和成长。愉快不一定都是幸福,不当的物欲、无理的要求、侵犯他人的快感等均与幸福无关。

2.幸福为什么与部分幼儿失之交臂现实生活是否让幼儿感受到了幸福?这个问题涉及到影响幼儿生活的所有方面,本文受篇幅所限,无法对这个问题作全面深入的讨论,而只从幸福为何远离幼儿、至少是部分幼儿的成因方面作一些粗略的讨论。

首先,我要认定的一点是,许多儿童感受到了幸福,他们生活在幸福中,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我也断定,还有许多儿童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儿童有没有体验到幸福,不是凭成人去问儿童幸福不幸福就可以断定的。这需要了解儿童的现实生活,了解儿童的真实感受,要从儿童生命尤其是精*生命成长的历程中辨析儿童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为什么有那么多幼教专业人士在呐喊“发展儿童的主体性,进行主体性教育”?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儿童教育领域中出现“愉快教育”的术语?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甚至某些教育理论中,儿童没有主体性体现,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确认,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到真正的愉快。进而可以说,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与儿童内在的不断萌发的生命力取得一致。因而至少并非所有的儿童都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社会、家长及教师应为儿童真正的幸福而努力,这是一切真正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那么,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下,幸福是如何与儿童至少部分儿童失之交臂的呢?首先,幸福观的偏差。教师尤其是家长,经常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等同于成人为儿童创设的各种成人认为十分优越的条件。

不可否认,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确是影响人生幸福的一个方面,但这仅仅是外在的方面,物质富有者不能感受到真正幸福的大有人在。儿童同样也是如此。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儿童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丰富,就越幸福。对有的儿童来说,各种***书的确会给他带来内心的.愉快感受,使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但也有的儿童在众多的***书面前无所适从,茫然失措,***书并没有给他带来积极的感受。同样,有的儿童在钢琴面前积极而兴奋,乐此不疲;但也有的儿童见了钢琴就烦躁不安。成人经常为儿童在不断丰富了的生活中没有感到幸福或没有出现成人期待的结果而苦恼,这是一种偏差了的幸福观导致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背后,是儿童的不幸福甚至是由于被迫顺从而带来的苦难。因此,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幸福感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与其生命成长尤其是内在精*成长取得一致,内在的生命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时,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所以,对于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成人来说,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儿童精*世界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就是“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教师和家长“必须遵循这些法则而行动,因为它们表明了普天下共同的人的权利,”并为儿童的成长、为儿童生命法则的展开提供适宜的而非奢侈的条件。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幸福观偏差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成人经常误把儿童的“高兴”、“愉快”当作幸福本身,甚至在生活和活动中刻意去追求这种‘高兴”和“愉快”的效果。在家庭经常能听家长们廉价的许诺;在幼儿园,经常能看到教师以本应属于儿童自身权利之一的游戏作为幼儿学习的奖赏,经常听到教师在要求儿童“高兴地”说和“高兴地”唱。其实,在这种要求下,儿童脸上挤出来的“笑容”是短暂而廉价的,也是转眼即逝的。那并不是真正的高兴和愉快,因为它们并不是发自儿童内心,并不是建立在儿童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儿童的内在需要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其次,对个体需要认识的偏差。个体能否真正体验到幸福,关键在于当前的活动是否与个体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成人经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强加给儿童。有的成人以为,自己需要的,儿童也一定需要。其实,儿童与成人处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需要。儿童在生命法则展开的过程中,有特殊的需要和兴趣。卢梭在其经典名著《爱弥儿》中有一段十分明了的表述:一个成年人确实必须知道许多对儿童似乎无用的东西。可是,成人所应当知道的一切,难道儿童都该学、都能学吗?把做儿童时用得着的东西教给儿童,你可以见到那已是很够他忙的了。为什么要叫他去求那也许终生都用不着的学问,而忽略那些足以满足他现时需要的学问呢?卢梭提出的问题,其实在今天的儿童教育中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展,在每周五天工作制下,还有许多儿童在并不愉快更不幸福地度过他们的“星期六”和“星期七”(对他们来说不存在双休日);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超载,人们只知道往幼儿园课程里不停地添加内容,从没有想到儿童的发展是否真正需要这些内容,也从不考虑是否要从现有的课程中减去些什么、课程的内容对儿童是否适合。人们要在幼儿园课程中注入成人自己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需要学习的内容。但儿童不是成人,儿童的生活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质,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儿童一切需要中最合乎人道的需要,即他的精*的、心灵的迫切需要,却被忽视了。在儿童心灵里活着的人依然被压抑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儿童。要知道,儿童自有其特殊需要,无视这些需要,就是无视儿童的幸福。

最后,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儿童是怎么学习的?3~6岁的幼儿是怎么学习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幼儿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同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因此,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如饮食、劳动、游戏、散步、卫生等等都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也都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幼儿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果缺少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所明示的。而现实是,幼儿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的环境里。在某些幼儿园,幼儿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的手被要求摆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幼儿在动作中学习。但幼儿动作被控制了,难道不影响幼儿动脑吗?儿童需要活动。蒙台棱利在50多年前就揭示了这一点:“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我们给他这个活动场地,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从来不能满足的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出名的破坏者变成他周围器物的最热心的保护者。一个行动和活动杂乱无章的吵闹喧嚷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精*宁静、非常有秩序的人了。”可见,活动对于幼儿是多么的重要,活动又是多么有效地在改变幼儿。是儿童的生命潜能作用影响着 活动的时长及活动的性质和质量,并使儿童在重复有变化的活动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3.幸福是幼儿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的幸福与成人的作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成人的干预使儿童没有充分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时,我们也可以认定,成人的努力──朝着儿童生命潜能成长的方向的努力能使儿童更好地拥有幸福。我认为,幸福是科学的幼儿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性的文明事业,它是人类幸福的有机构成部分,即“幸福需要教育”。因此,教育是人类包括儿童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在人类幸福的光辉映照下的伟大工程,而幼儿教育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和起始,幼儿正是由于接受了教育,才促进了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另一方面,教育应包容幸福。当然,全面包容幸福的教育一定是依循现代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而实施的教育,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发展的教育,即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儿童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科学的儿童教育,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让儿童感到满足和兴奋。使儿童教育充满幸福的关键在于“在儿童教育中运用隐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那些力量”,这“不仅可能,而且必须这样做”。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只有这样,儿童教育才可能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联系起来,与儿童的发展联系起来,最终与儿童的幸福联系起来。为此,我们热切地呼吁,儿童教育工作者切实地关注儿童的幸福吧,儿童今天的幸福,就是人类未来的幸福。

幼儿教育反思17

我们班近期开展了区域活动“站起来”。通过“让纸站起来”:“制作纸桥”;“小动物站起来”等活动活动,引导幼儿持续深入地探究。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探索用薄***书站起来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获得的经验,探索让薄纸站起来,感知改变物体形状后的有趣现象。再“制作纸桥”则在探索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的方法;最后是活动“小动物站起来,探索纸制的小动物站起来的方法。

“站起来”活动,一开始我直接引导幼儿探索“让纸站起来”,但在活动中我发现:怎样让纸站起来,幼儿不能很好地进行探究,只有一两个与幼儿能将纸折叠后站立,大部分幼儿也随之模仿、借鉴,完全是模仿性学习。怎样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架构桥梁呢?哪些生活经验可以唤起幼儿的探索?在探究纸站起来中,考虑到幼儿平时在看书时常常无意识地将书打开就可以站立在桌上。于是我增设了“探究薄的***书站起来”这一环节,在此基础上探究怎样让纸站起来,这样不仅使幼儿无心的操作转换为有意的探究,探究活动适宜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平时不爱动手的幼儿都能主动参加探索,同伴间还进行了经验交流,语言交往,真正体现的玩中学,学中乐,全体幼儿“跳一跳”都探究到其现象。足球即时比分

通过本次活动感悟的内容的安排上应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探究的特点水到渠成。幼儿探究的内容应根据幼儿探究的可能和探究的兴趣而定的,内容难易程度应是符合幼儿年龄段水平特点,探究内容也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要幼儿“挑一跳就够得着”,幼儿就会有兴趣、主动地展开活动,积极地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

幼儿教育反思18

案例:午饭后的时间是孩子们自由的时间,他们会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在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起玩。但洲洲却是个例外。洲洲很珍惜属于自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里,自己不玩时,都会很小心的放进抽屉里。“我的玩具很贵的,别人玩的时候会玩坏的。”可是别人的玩具也是很诱人,于是洲洲就藏好自己的玩具,很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玩自己的玩具而他还没玩够,他是不肯轻易放弃的:“我再玩一会嘛。小朋友不能这样小气的,老师说小朋友要大方。”[小孩子常常会有这种利用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投机”行为。]如果遇上个大方的还好,要是遇上个“小气”的难免是一场纷争。可是时间长了以后,洲洲再去争抢的时候都是自己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他对手的那一边,并且都说:“洲洲是个小气的人。”洲洲委屈,来告状:“老师他们都不和我玩。”[小孩子都有点“恶人先告状”的味道,老师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一点也奇怪,“是嘛,那为什么呢?”洲洲撅着嘴巴不回答。“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办法吧,下次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给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的,要记住啊。”[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规则成为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讲道理。同时,教师只是提供策略,问题却还是要幼儿自己去解决。]洲洲歪着脑袋,似乎明白,似乎又茫然。后来,又几次的观察,洲洲要玩别人的玩具,不在这么理直气壮了。有时候会忍耐着不去动别人的玩具,而是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下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要是不那么爽快的,就要碰钉子,或是讲条件。但至少他不会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共享”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当被全班小朋友当成“公敌”时这感觉不好受。这是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也是个成长的过程。 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是有要求的:希望幼儿能够遵守班级公共生活中的交往规则,当然也希望幼儿会有一定程度的大方和慷慨的表现。我们又将如何将它们转变为幼儿自己的发展与行为呢? “欲擒故纵”是一个并不恰当但却非常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说,教师想要提出要求,却采取了等待、观察、尊重的方式;不是要让幼儿来达到教师的目的,而是教师来帮助幼儿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教师的目的如何体现和落实呢?关键在于,在幼儿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上,渗透着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和影响。 这儿的尊重是多方位的。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信任——相信幼儿是个具有理性的、能够根据自己利益采取最有利于自己从而也有利用集体的个体;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人格、天性本能的需要、各种天然或许不免幼稚的心灵的尊重;它包含了一种及其可贵的耐心——对于幼儿经验、能力的耐心和对自己情绪的耐心。 其结果,在教育过程中造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师幼互动的过程。在这平等上体现出真正的尊重,也就是民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它们的对立面:发展、要求和集中。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分析与反思:我和凳子玩游戏

背景:玩小凳子是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等等。因此本学期,我们中班组选用凳子作为我们的器械操,如何更好的利用凳子完成我们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合作游戏中即能互相帮助,又能培养孩子勇敢自信和创新的精*,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和凳子玩游戏》的活动。

实录:

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利用小凳子我们开展了一次教育活动。“小凳子可以怎么玩呢?”当我的问题一出来,有的孩子就已经迫不及待站在凳子上往下跳,有的举着凳子,有的围着凳子跑,有的爬在凳子上,嘴里还“驾驾驾”地喊个不停,还有几个孩子合作把小凳子连在一起当平衡木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坐着不动,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让我们来听一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幼:我趴在凳子上伸开胳膊我就是大老鹰了。

幼:我绕着小凳子转圈玩。

幼:我可以从小凳子的这边跳到那边去。

幼:我把小椅凳放到头上练习平衡。

幼: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开车一样……

幼:我们几个人把小凳子连起来用来爬。

幼:我们用小凳子连起来做成小火车,“呜呜呜……”

他们边做口中边念念有词的叫着。

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表现了很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而此时我的任务就是把孩子们自己创编出来的各种各样凳子的玩法串在一起,站着跳,跑s路,跨栏,走平衡木等,当小乌龟来爬等等;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分析与反思:

凳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小椅子玩游戏自由地尝试、探索、合作,从而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协助的良好品质,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

在一开始我们教师组内的研讨时,我们绞尽脑汁制定了各种小凳子的玩法,可是,当小凳子分发在孩子们的手中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多种玩法,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纲要》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发幼儿的运动资源。而运动资源的开发,不是靠我们老师的凭空想象,它是建立在孩子的运动发展基础之上,建立在他们的兴趣探索欲望之上,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喜好和动作发展水平,和孩子一起寻求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玩法,并给与科学的引导和支持。

另外,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教师在组织孩子活动的过程中,面对淘气或不遵守规则的幼儿不能给与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再次,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不能“一刀切”。《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来的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纲要》所呈现的发展阶段,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对那些动作发展缓慢的孩子我们在帮助引导的同时,不仅要给与他们鼓励和支持更应该给与他们耐心的等待,等待他们进步的那一刻,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活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教育反思19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与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从这次的调查问卷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幼儿是否喜欢老师这两个问题最值得我们深思。园里针对这次问卷专门组织了一次全园教师交流、学习活动。听了有经验老师的经验分享,我收获很大,感受很深。从这次的学习中,我从两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1、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

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有亲和力、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庭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合作者。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微笑服务,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老师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成长而喜,为孩子进步而荣,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你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谈话要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合作就会非常愉快,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2、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因为这样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不要一味的去表扬,这样孩子容易被宠坏;也不能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最棒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给家长告状,这样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家长也会讨厌。注意几点: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某某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某某又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说不定他会回你一句: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怎么教育的?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摸着某某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某某今天画画很认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扬,进步非常大。但是有时会攻击小朋友,这不,今天她抓人了。”然后我会趁机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一起教育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我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并领着孩子一起去向小伙伴道歉。

(2)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我们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学习、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本班情况及时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召开家长会等等。让家长集体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师的儿童化语言。有时临时利用接孩子的机会召开短时的家长会,及时处理一些共性的问题。

3、善倾听,巧引导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倾听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教师越表现出乐于倾听,与家长分享孩子的信息,家长就越愿意与之交流。在交往过程中,尽量少运用命令、警告、责备、劝告和教训的语气,避免使用伤害家长情感的语言,尽可能多地使用倾听、解释、陈述的技巧。当家长说完后,教师方可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4、要学会感谢

通过沟通之后,一座心与心的桥梁已悄然出现在师生和家长之间。在与家长交流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家长的建议给予肯定、对家长的配合给予感谢。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多报喜,巧报忧”,那么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幼儿在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二、多提倡赏识教育

只有多提倡赏识教育,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孩子才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针对这个我总结了几点赏识教育方法:

1、了解孩子,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不想来幼儿园,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孩子,倾听孩子

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

3.激励孩子,鼓励孩子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4.提醒孩子,宽容孩子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此为学习准则,把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有效。让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满意,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喜欢老师!

幼儿教育反思20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辛苦努力之后得到的那种满足感。而幼儿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无疑是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一天一天的进步,越来越懂事。我来谈一谈我们班的孩子带给我的幸福感。

记得这学期开学初,我刚接受这个班,对于班里的孩子都不是很了解,名字和脸我都对不上号。而且常规也不是很好。开学第一天面对班里乱糟糟的情况我感到很沮丧。这种情绪困扰了我好久。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我必须用更多的爱和精力来对待这些孩子。首先我得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常规,好的习惯。于是我就从小的方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每天我都打着十二分精*面对他们。早晨小朋友进园我会用微笑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和他们一起进行桌面游戏,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在家的趣事,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晨间户外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一起玩,看到他们做一些危险动作时,我会制止他们,并引导他们学会一物多玩。而在就餐方面我会多用心引导他们做到不挑食,不管是早点还是午餐、点心,都会吃掉自己面前的食物。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我也会精心准备教具,认真组织上好每一个活动……。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努力的成果貌似没起到效果。这一度让我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告诉我,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在幼儿园最喜欢邹老师,殷老师了,每天都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回家后说一说,而且在家表现不好的时候,只要一说老师们都会看到你的时候,立马会变得很乖,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呢!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真的要谢谢你们呢!”原来我努力的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确实在改变,这让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慢慢地快溢出来了,这就是我对幸福的`理解。

“幼儿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幼儿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当你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童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认识到孩子中间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与孩子交往蹲下身来,与孩子同唱、同跳,与他们共同感受成长,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身边。你给孩子一份爱,孩子会回报给你十分最真诚,最纯洁,最美好,最无私的爱!这就是幼儿教师最终幸福的归属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幼儿教育反思

学习

读《山羊大王卡拉格》有感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读《山羊大王卡拉格》有感,内容包括山羊大王卡拉格的读书感受,山羊大王卡拉格读后感大全,山羊大王卡拉格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

学习

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内容包括游戏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幼儿教育游戏,游戏对幼儿有什么教育影响。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

学习

已经回不去了的说说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已经回不去了的说说,内容包括感慨回不去的说说,原来真的回不去了的说说,什么事情一旦变了回不去的说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遍使用,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自己当日的心情和优美的句子。什么样的说说才是独特

学习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精选,内容包括选择性必修三英语教案,英语选择性必修二教案,人教版英语必修三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准备好课件,开展教学工作,课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快来参

学习

七夕节英文祝福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七夕节英文祝福精选,内容包括七夕节祝福语短句英语,七夕节的英文,七夕节文案英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祝福语都不陌生吧,祝福语是指对人们的美好祝福的语句。相信许多人会觉得祝福语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

学习

教师招聘方案通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招聘方案通用,内容包括招聘教师的方案范文,教师招聘内容范本,临聘教师招聘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为大

学习

《大国崛起》读后感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国崛起》读后感,内容包括大国崛起读后感600字,大国崛起读后感300字左右,大国崛起读后感1000字大全集。一、书籍简介《大国崛起》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书籍。

学习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三伏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三伏,内容包括夏练三伏是第三伏还是整个三伏天,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从哪天开始,什么叫三伏天三伏应该在什么时候。三伏天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气候现象和节气划分,指的是夏季的一段时间,通常分为初伏

学习

铃芽之旅观后感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铃芽之旅观后感精选,内容包括铃芽之旅观后感600字,铃芽之旅观后感总结,铃芽之旅观后感文案。《铃芽之旅》是由新海诚执导和编剧。该片讲述的是17岁的少女铃芽与“闭门师”草太相遇,两人一起去关闭灾难源头之门的冒险故事。以

学习

软件销售合同通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软件销售合同通用,内容包括软件销售合同电子版,软件销售合同范本,软件销售合同纠纷。一、如何使销售合同为你所用

学习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幼儿教育随笔精选,内容包括中班教育随笔200篇最新,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1000字,教育随笔中班简短200字。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

学习

东阳房屋租赁合同精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东阳房屋租赁合同精选,内容包括东阳房屋租赁,东阳房屋出租合同,东阳住房租赁公寓。一、房屋租赁

学习

医学检验毕业生自我鉴定精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检验毕业生自我鉴定精选,内容包括临床检验自我鉴定,医学检验个人工作自我鉴定,医学检验自我鉴定范文。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分析和总结,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为此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我

学习

五年级英语培训心得通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英语培训心得通用,内容包括五年级英语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美篇,五年级英语培训课,五年级英语学习心得和方法。一、什么是培训培训(training)指的是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一种方式。

学习

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内容包括游戏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幼儿教育游戏,游戏对幼儿有什么教育影响。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

学习

主题教案珍惜粮食反思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主题教案珍惜粮食反思,内容包括珍惜粮食主题活动教案,运粮食教案反思。主题教案珍惜粮食反思(精选8篇)主题教案珍惜粮食反思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主题教案珍惜粮食反思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

学习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反思,原始农耕生活反思简短,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

学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精选,内容包括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简短,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00字,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000字。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

学习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曹冲称象》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简短,曹冲称象教学反思全册,曹冲称象教学反思含优缺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精

学习

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及反思精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及反思精选,内容包括特殊电话号码的教案,特殊电话号码的教案的活动反思,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

学习

初一月考后的反思精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月考后的反思精选,内容包括月考后的反思和总结初一,初一学生月考后的反思,学生月考后的反思和总结初一。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

学习

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学《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教学反思。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