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居于多高的位置,“两弹一星”功勋也好,航天四老也罢,他都能平等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黄纬禄,1916年12月出生,安徽芜湖人。中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航天事业的奠基八之一,“两弹一星”元勋。
黄纬禄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一个书香门第,父黄藻(又名黄慎闻)为清朝秀才,为人正派,博学多识,在当地一所小学做国文和美术老师。要求子女认真读书、积极上进的父亲,对黄纬禄刻苦攻读、严谨治学有深刻的影响。
1936年,他以总分第一、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央大学电机系。1943年,英国工业协会到中国招收实习生,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一无线电器材厂工作的黄纬禄被选中了。他先到伦敦标准电话电缆公司实习,一年后又转到马可尼无线电公司。不久,他考上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专业的研究生,每天在工厂、学校、住所这三点之间往返,工作学习达14个小时之上。
在中国的导弹专家中,黄纬禄较早见过导弹实体的人。那时***德国用V1,V2导弹袭击伦敦,黄纬禄目睹了导弹轰炸的幕幕惨剧,有一次还差点丧生在异国他乡。在英国工厂,实习生可以比正式员工晚半个小时上班。有—天,在黄纬禄晚到的半个小时里,—枚导弹刚好在他所在的厂区爆炸,与他一起工作的5个英国人都遇难了。不久,英国搞到—枚没有爆炸的V2,解剖后放在伦敦博物馆公开展出,黄纬禄围着导弹转悠了好几圈。
白手起家搞火箭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建设百废待兴之际,火箭技术被列上了国家重点项目。黄纬禄担任了火箭控制系统所所长。
控制系统是导弹的“中枢神经”,在导弹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时中国在控制方面的人才极为短缺,仅钱学森在导师冯·卡门手下学了些这方面的知识。当时主要是选调工作时间久一点,技术上有些经验,且与导弹沾点边的相关专业人才,由他们触类旁通,研究攻关。黄纬禄1947年归国后,就在上海无线电公司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该所改为重工业部上海电工研究所。1952年,他被调到北京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恰怡在“沾边”之列。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黄纬禄必须用智慧的眼光去打通壁垒,寻找光明。他砂苏联提供的资料和一枚“1059导弹”(P1飞行导弹)实体学起,逐渐成长为我国导弹控制系统专家,担任过近程液体导弹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中近程、中程导弹副总设计师。在我国涉及导弹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个新的水平。
但黄纬渌清楚,液体燃料导弹,在国外已过时了。只有采用固体燃料,才能实现运载。
20世纪70年代初,黄纬禄由液体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转任潜地导弹(固体战略导弹)总体设计师,全面负责固体潜地导弹研制技术,抓总工作。潜地导弹是在水下核潜艇上发射的,有诸多陆地导弹没有的技术问题。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黄纬禄带领科研人员,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潜地导弹研制之路。
为了摸清发射出水的模型弹,从空中回落到水中能冲入多深,是否有砸舰的可能,1970年夏天,黄纬禄到南京长江大桥做溅落试验,这是在非常时期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试验前要钻进暴晒之下的模型弹壳体内粘贴橡胶囊,此时金属壳体内的温度要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加之胶粘剂挥发出来的气味令人作呕,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黄纬禄坚持和年轻人轮流进壳体内粘贴胶囊。
有一次,导弹飞行试验,在进入最后5分钟准备时,突然发生了意外,检测台上—盏不该亮的灯亮了。大家十分紧张,因为亮灯表示火工品电源母线异常带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火工品误爆,将有可能造成艇毁人亡的危险。得知这—信息,黄纬禄急忙赶到现场。离发射只有两分钟了,大家急得满头大汗。黄纬禄问:“平台怎么样?”答:“平台没问题。”只见黄纬禄略为思索,便果断地命令:“按时发射!”顷刻间,一声巨响,导弹腾空而起,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事后,黄总告诉大家,“我平时比较注意导弹各部分的质量、性能和工作状态,心里是有数的。当知道平台没问题时,我即断定,电压表摆动一定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而这些外部原因在导弹起飞后不会产生影响。”
1982年10月12日下午,在渤海湾进行的中国第一枚固体导弹潜艇水下发射获得了成功,潜地导弹如蛟龙腾跃出水面,全球震惊。但人们何曾知道,为了这次的成功,黄纬禄整整掉了“11公斤肉”。
外国研制火箭用钱垒,我们缺钱。怎么办?这位“火箭老总”,根据国情,与同事们—道综合研究分析国外资料后,决定放弃国外采用的建造陆上水池、人工模拟海洋等一系列耗资巨大的试验方法,研制出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全尺寸模型试验弹。这是—个创造性的、大胆的想法,不但加剧了理论论证上的难度,也增大了试验的风险。
1980年代中期,黄纬禄又提出“一弹两用”方针,将潜地导弹搬上岸,主持研制的我国第—枚陆基机动战略导弹于1987年发射成功。潜地导弹和陆基机动战略导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空白,探索出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研制道路。
大科学家的风范
“”期间,即使像黄纬禄这样的***事科学家,也在反智主义的潮流中受到冲击,不能再进行常规化的实验和研究。尽管如此,黄纬禄并不因此而做—个“甩手掌柜”,他深知眼下的反科学、反文化的***治运动只是历史潮流的逆动,中国最终仍旧得回归到依靠科学精神推动国家富强的道路。那时候的黄纬禄不仅自己靠边站了,他的3个孩子也受牵连而天各一方,一个在东北、两个在云南。
当时已年过50岁的黄纬禄不仅牵肠挂肚地想着远在天边的几个孩子,还得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伴。但他每天还坚持到工作现场去,把自己看到的、觉得不妥的问题带回家偷偷计算,再把结果告诉当时有发言权的年轻人。
他常说,一枚火箭凝聚了成千上万人的劳动,一颗螺丝、一根导线、一个焊点出现一点毛病,都可能招致整个试验的失败,必须做到最大限度的万无一失。
他在处理技术问题时,从来不以专家自居,他总是要求别人把他当作小学生来对待。而他在讲解问题后,也总是先问别人:“不知我讲清楚了没有?”
他很注意集思广益,从不靠权威身份轻率拍板,总是深入实际,充分发扬民主,然后加以分析、集中。他常说,科技人员因技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一方完全有道理,一方完全没有道理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他的工作作风,使不少科技人员,不论自己原来的意见被采纳与否,都心悦诚服。
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记者采访黄纬禄院士后,津津乐道的是一些科学成就之外的细节,这种细节丰富了黄纬禄的形象,让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记者至今仍旧记得:90岁的黄老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还给我们变了小魔术,让我们这些当记者的惊讶不已。虽然与专业演魔术相比,他的这些都是小伎俩,可他练这些东西绝不是为了惹人注意,而是另有目的。据黄老的秘书讲,前些年,黄老作总设计师的时候,经常和同事一起出差,任务很重很苦,他就是用变魔术、讲笑话的方法给大家调解气氛的。
《雷震海天——导弹总体与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一书作者张越月、黄晓慧回忆起黄院士,也是更加日常化的风趣幽默的印象:黄纬禄坐在客厅一张老式的黑皮沙发上,穿着熨得平平整整的浅粉色衬衫、浅灰色西裤,干净清爽,清瘦而慈祥的脸上神采奕奕。他们挨个走上前和他握手,原本的拘谨在他和蔼的笑容之下荡然无存,大家都亲切地叫了一声“黄爷爷”。黄纬禄微笑地拉着每个人的手,仔细地盯着他们的脸,并与他事先记住的名字——对号认了一遍。他们说下次再来就要考考他的记性了,他欣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没想到第二次再见面时,他竟真的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在钦佩黄爷爷惊人的记忆力之余,也被他用心待人的真诚所打动,他能赢得那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绝不仅仅在于他的功绩,而是他对别人细致入微的关切。
无论他居于多高的位置,“两弹一星”功勋也好,航天四老也罢,他都能平等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综合《光明日报》《东方早报》)
赵建华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