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在皖南山区范围内都有分布,其具有生长迅速、成材早、树冠浓荫、纹理致密、木材光泽度好和耐腐等优点,因此木材常用于木地板、车辆、船艇、建筑、工具柄、农具、工艺品和家具等用[1]。树冠开展平截浓荫,花水红色如缨,羽状复叶扶疏,是集观赏与栽培于一体的树种。正因为合欢具有广泛的用途,所以它具有较大开发前景,又因其具有优美的冠形,漂亮的花,所以它还是优良的观赏树种之一[2]。笔者于2009年在休宁县采种,2010年春进行播种育苗,2011年春进行大苗培育,目前苗木生长良好。
1特征特性
1.1生态学特性
皖南山区合欢自然生于海拔1 400 m以下的山谷平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在pH值5.0~6.5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常与花香、苦槠、檵木、肉花卫矛、杉木、枫香、盐肤木、短柄枹、黄山松、野漆树和竹等混生成林,皖南山区未见自然大片纯林。合欢树砍伐后萌芽能力较好,生长成林较快,能耐适度干旱,怕涝,在次生瘠地也常见,但长势一般。合欢大树虽然根系较浅,但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木材干后防火性能好,合欢根还具固氮根瘤等[3]。
1.2生物学特征
皖南山区大合欢树高可达15 m,胸径42 cm以上,是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镰刀状,先端较尖,基部平截,长7~12 mm,宽1.5~4.0 mm,上缘紧靠中脉,叶缘和下面的中脉被柔毛;托叶早落,叶柄和叶轴的顶端各具一腺体;花淡红色,头状花序排成伞状,花丝长约2.5 cm,花冠长约8 mm,萼长3.8 mm左右;荚果长带状,长9~15 cm,宽1.8~2.4 cm,先端钝尖,短柄状基部淡黄褐色,种子7~14粒,长约7 mm;树皮灰褐色不裂或少数浅纵裂,小枝绿褐色有棱,皮孔黄灰色明显。休宁县合欢花期6月下旬左右,果成熟期10月中旬。
2播种育苗技术
2.1种子采集
采种宜选约20年的树干通直健壮的母树,皖南山区根据合欢树生物学特征,种子在10月中旬成熟,当荚果由绿色变为淡黄褐色,宿存枝梢不裂或微裂时,是种子成熟的特征,及时组织人员采收,装袋运回。合欢荚果的果荚较薄,取出种子前需将荚果晾晒2 d,待大部分荚果都裂开时,用细竹棍击打果荚,种子脱落后,筛去荚果壳,簸去其他杂物,得到纯净种子,再将种子晾晒1~2 d,待种子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装袋置于通风处干藏。皖南山区果实出种率为25%~35%,合欢种子千粒重约40 g。
2.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要选择地势中高、不积水、排灌良好、阳光充足、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等农田,前茬必须是水稻田,播种育苗优点是病虫害少。2月下旬将地深犁1遍,施腐熟农家肥45 t/hm2作泡地肥,再将地耙1遍。3月初再对地均匀施复合肥1.5 t/hm2,然后“二犁二耙”,做高30 cm、宽120 cm左右的高苗床,长8~10 m,并开好排灌沟,最后在床面上铺1层黄心土,土厚约3 cm,整平待播。
因合欢种子含蜡质较高,种子当年自然发芽困难,播前需对种子进行除蜡处理。将袋藏种子取出后,用自来水浸24 h取出;再用70~80 ℃的温水浸种,24 h换1次水,反复3~4次,浸种期间经常搅拌;取出种子,稍稍晾干表皮水分,即可均匀播于苗床中,喷1遍透水,种子上盖0.2~0.3 cm厚的散碎黄心土。最后盖上5 cm厚的稻草,并将稻草用绳固定于床上保湿。合欢种子约经22 d出土。播种量52.5 kg/hm2,农田种子发芽率在75%左右。
2.3圃地管理
当种子有45%以上出苗时,揭去覆盖的稻草,第2天喷1遍0.5%多菌灵溶液防止芽苗病害。当苗木生长至8 cm高时,应对苗木进行松土、间苗和除草。苗木松土时宜浅,避免伤苗木幼根;间苗要间去密苗、弱苗,间后苗距在20 cm左右为好;除草要在晴天进行,始终保持床面无杂草。
当苗木长至15 cm高时,应对苗木进行施肥,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增加苗木抗病害的能力,施肥开始时可以少量多次,一般间隔15 d施1次,最好是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而定。排灌应根据天气预报早做准备,清理沟渠,避免田间积水,造成苗木大量烂根死亡。
苗木进入7月下旬后,多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同时再次间去弱小、过密的苗木。8月下旬,应停止施肥,减少农田灌溉次数,以加速苗木木质化,以备苗木在农田里顺利过冬。若农田苗木管理得好,当年苗高可达1.8 m以上,地径可达2.0 cm以上,可以产苗9万株/hm2左右。
2.4大苗培育
大苗培育地应选择在土壤深厚、地下水位在1 m以下的地方。初冬时开始整地,挖栽植穴45 cm×45 cm×50 cm,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株行距为2 m×2 m,南北行向,以利苗木通风透光。
初春3月将苗木从苗床起出,用利剪修去过长根和主根的顶端,保持根部长40 cm以内,每40根为1捆用布带扎紧,运往培育地栽植。栽植时要先回填表土打紧,浇水后再回填心土打紧,使苗木根部与土壤密接,最后将苗木根部的土培成馒头状,苗木栽植要求直立整齐,栽植时注意不要伤及苗木树皮和顶芽,苗木栽植好后应防止家畜破坏等[4]。
当苗木高生长至3 m以上时,用利剪截去顶部,以促进苗木侧芽生长,也可根据要求自定苗木高度,20 d后根据需要进行第1次抹芽和留芽,40 d后进行第2次整体修剪,以培育出理想化、高质量的绿化大苗。
春季末可以结合松土和除草进行追肥,可施沼液肥0.5 kg/株,采用沟圈施,沟圈要离苗木根部50 cm左右,禁止直接施于苗木根部,以免造成苗木因肥害而死亡。另外,雨季要做到雨后排水,旱季要做到土壤湿润。经过细致管理,苗木翌年就可作为绿化苗木进行移栽。
3参考文献
[1] 刘春燕,胡国强.合欢的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55.
[2] 张学梅.合欢的特征特性及盆栽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3):443.
[3] 翁有志,姜卫兵,翁忙玲.合欢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449-11450.
[4] 刘春燕,胡国强,王长娜,等.合欢的育苗及栽培养护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10):40-4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皖南山区合欢特征特性及播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