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外贸范文第1篇
出口贸易隐含能(energyconsumptionembodiedinexports),即为了生产出口产品而在生产国的整个生产链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两高一资”产品为主、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出口贸易隐含能。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于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各国进出口的隐含能源及隐含碳,以此说明为了各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Wyckoff和Roop(1994)认为各国在设计温室气体控制***策时忽视了国际贸易流动中隐含碳排放的重要性,他们估算了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这6个OECD国家在制造业产品进口中隐含的碳排放量,以考察高碳产品进口是否应该引起重视。测算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品进口隐含碳排放占这些国家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表明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并基于这一发现提出了相应的***策建议。Chung和Rhee(200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0年日本和韩国的CO2排放量,并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这两个国家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韩国CO2排放量的绝对水平要明显低于日本,但韩国总的CO2排放强度却大大超过日本;韩国出口到日本产品的CO2排放强度要明显高于日本出口到韩国产品的CO2排放强度,并且这两个国家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产品的CO2排放强度要高于两国双边贸易产品的CO2排放强度。Machado、Schaeffer和Worrell(200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估算了1995年国际贸易对巴西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年非能源商品进出口隐含的能源消耗分别占巴西当年能源消耗量的10%和12%,而1995年非能源商品进出口隐含的CO2排放量分别占到了巴西当年CO2排放总量的10%和14%,表明1995年巴西在非能源商品国际贸易方面不仅是隐含能源的净出口国和隐含碳的净排放国,而且巴西出口每挣1美元要比进口每花费1美元多消耗40%的能源并多排放56%的CO2,从而提醒巴西决策者应该关注国际贸易对国内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附加影响。另外,也有学者针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展开了研究。陈迎等人(2008)利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隐含能源消耗。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外贸商品进出口隐含能源的净出口大国;2002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总量约为4.1亿吨标煤,扣除进口隐含能源1.7亿吨标煤后,隐含能源净出口量达2.4亿吨标煤,约占当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净出口隐含碳排放1.5亿吨;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在不考虑部门投入产出结构性变化的条件下,2006年我国净出口隐含能源约为6.3亿吨标煤,比2002年增长162%;此外,该研究还依据测算结果对其***策含义进行了探讨。齐晔等人(2008)利用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该研究对进出口商品都采用中国的碳耗水平所做的保守估计发现:1997-2004年,我国净出口隐含碳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0.5%-2.7%之间,2004年之后迅速增加,到2006年该数字达到了10%左右;按照日本的碳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的估计发现,中国通过出口为国外转移排放的碳数量更为惊人;1997-2002年我国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2%-14%,到2006年该数字达29.28%;基于上述发现,作者指出国际社会一味对中国增长的碳排放进行指责是不全面的。LinandSun(2010)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的CO2排放量。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出口隐含CO2排放量为33.57亿吨,进口隐含CO2排放量为23.33亿吨,电力及水泥行业对隐含CO2排放量的贡献分别为35%和20%。该研究指出在目前的气候***策及国际贸易规则下存在碳泄露,需要建立新的全球框架分配排放责任;中国应该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实施电价改革并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在水泥行业推广应用新技术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CO2排放量。这些研究为科学测算我国出口商品中隐含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做出了贡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实际上为满足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承担了一部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为了进一步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隐含能不断增长的原因,本文首先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2002-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能进行了测算,然后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meanvisiaindex,简称LMDI),将影响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于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的贡献,最后提出了我国降低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几点***策建议。
二、模型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出口贸易隐含能的计算方法
出口贸易隐含能指的是我国出口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包括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能源。
(二)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本文采用可对所有因素进行无残差分解的LMDI方法(Angetal.,1998),将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具体如下: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主要需要两方面数据:中国各年投入产出表和分部门能源消耗数据。在投入产出表方面,本文选取了2002、2005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由于投入产出表都是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必须将现价投入产出表转化为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因而,需要将2005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转化为以2002年现价为基准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
在此参考李强和薛天栋(1998)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方法,首先计算2005年、2007年各部门相对于2002年的价格缩减指数。如农业部门利用“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以2002年的农业产品价格为100,计算2005年农业相对于2002年的价格缩减指数。而工业部门则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2002年的各类细分工业品出厂价格为100,分别计算各工业细分行业可比价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该部门的价格缩减指数。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用2002-2007年的“煤炭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缩减指数作为调整。至于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以及其它社会服务性行业,统一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价格缩减指数。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投入,两者均用“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以200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对2005年和2007年各行业的总投入和总产出进行调整,而中间投入则为各部门经价格调整后投入之和,然后利用各部门的总投入(总产出)减去相应的中间投入得到各部门的可比价增加值,从而得到2005年和2007年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
在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进行部门分解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将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合并成28个部门(见表1)。各年分部门能源消耗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各年分部门出口贸易数据则直接取各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中的出口数据。
三、计算结果及讨论
(一)出口贸易隐含能及其分析
表2是基于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我国2002-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能。从总量来看:2002、2005和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分别达到了4.24亿吨标煤、9.73亿吨标煤和10.81亿吨标煤,依次占当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6.60%、41.23%和38.54%;计算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的生产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大量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在扩大出口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能源资源,加重了国内能源短缺的局面。从增长幅度来看:2002-2005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了48.06%,同期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长幅度却高达129.48%,表明这期间国内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且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幅度;2005-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了18.86%,同期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长幅度则为11.10%,尽管这期间我国能耗总量及出口隐含能仍然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相比2002-2005年明显放缓,这表明随着我国从2005年开始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控制目标而实施一系列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及出口隐含能加速增长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接下来看看2002-2007年各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能,参见表3。尽管随着时间变化存在轻微波动,但整体上来看2002-2007年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贡献最大的6个工业部门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2002、2005及2007年这6个部门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贡献率分别为50.74%、57.93%和61.85%,在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中占据重要份额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的效应分解分析
2002-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的效应分解参见表4:2002-2005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增加了54918.49万吨标煤,2005-2007年则增加了10840.54万吨标煤;其中,2002-2005年规模效应的贡献值为50876.17万吨标煤,2005-2007年则为31089.4万吨标煤,表明这期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出口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国内能源消耗量的显著增加;整体上来看,2002-2007年结构效应也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加,但幅度相对规模效应而言要小很多,说明这期间结构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变化影响还比较有限;至于技术效应,在2002-2005年其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变化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幅度较小,而2005-2007年正是由于技术效应的反向作用才导致了这期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加幅度相比2002-2005年明显下降,表明技术效应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2002-2007年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能的效应分解,也就是影响因素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绝大多数部门而言,2002-2005年占主导地位的是规模效应,2005-2007年则是技术效应,它们分别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在2002-2005年大幅增加、2005-2007增幅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在这两个时期对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影响则随着部门不同而不同,且影响程度总体上不及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节省篇幅,本文仅就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贡献最大的6个工业部门做进一步分析,其效应分解的情况参见***1。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2-2005年规模效应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达到8966.3万吨标煤,该行业出口规模庞大是其出口贸易隐含能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虽为负但减排程度有限(-574.27万吨标煤);2005-2007年则是技术效应的反向削减作用最大(为-8086.3万吨标煤),超过规模效应(6119.74万吨标煤)和结构效应(1811.34万吨标煤)之和,直接导致了此期间该行业出口贸易隐含能的下降;结构效应在这两段时间内都为正,且2002-2005年达到了5854.34万吨标煤,说明该行业出口结构对于其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加也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2.对于化学工业,规模效应在2002-2005年及2005-2007年均为正,且幅度较大,说明出口规模是导致该行业出口贸易隐含能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应在2002-2005年为正(876.76万吨标煤)而2005-2007年为负(-2114.58万吨标煤)的计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于该行业2005-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能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结构效应在2002-2005年为负(-1183.98万吨标煤)而2005-2007年为正(296.2万吨标煤)则说明该行业出口结构的变化对其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影响由削减反而变成了增加。
3.对于纺织业而言,考察2002-2005年及2005-2007年不同效应对其出口贸易隐含能所起的作用:规模效应是正向增加;技术效应2002-2005年为正(325.21万吨标煤)但2005-2007年为负(-1462.08万吨标煤),而结构效应则是2002-2005年为负(-904.35万吨标煤)但2005-2007年为正(809.78万吨标煤),这一点与化学工业的情况类似。
4.对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规模效应依然是导致该行业出口贸易隐含能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技术效应由2002-2005年313.56万吨标煤变为2005-2007年-468.87万吨标煤的事实表明技术进步在2005-2007年对该行业起到了显著的节能作用,而结构效应在这两段时期内由负变正则说明该行业出口结构的变化反而导致其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加。
5.对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这2个行业而言,2002-2005年与2005-2007年的规模效应始终为正,而技术效应则由正变为负,表明这两个行业出口规模扩大起到了增加出口贸易隐含能的作用,而技术变动对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影响则由促进变为抑制,表明2005-2007年技术进步起到了降低出口贸易隐含能的作用。这两个行业不同的是: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而言结构效应始终为正且增加,而金属制品业则是由正变负,说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口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其出口贸易隐含能的降低,而金属制品业则相反。特别地,对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而言,2005-2007年由于其结构效应为正且数值较大(4264.26万吨标煤),再加上规模效应(2252.10万吨标煤),二者的正向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同期技术效应导致的节能作用(-1060.25万吨标煤),从而导致2005-2007年该行业出口贸易隐含能仍有较大幅度上升。
四、结论及***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在生产大量工业产品并用于对外出口的同时,却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能源,加剧了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归纳起来看,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较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如下三个方面:
1.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出口结构可归纳为“四多”和“四少”,即: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产品出口多,能源消耗强度低、污染排放强度小的产品出口少;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多,而产业链高端产品出口少;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业出口少;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胡涛、吴玉萍等人,2008)。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但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出口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直接或完全能耗系数较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以2007年的能耗水平为例,我国煤炭生产电耗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41.2%,火电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14.1%,钢可比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9.5%,水泥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24.4%,原油加工综合能源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50.7%,直接导致我国在生产大量出口工业产品用于出口的同时也消耗了国内大量能源。
3.出口总量增速快。2002至2007年,我国的出口总量平均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通过LMDI分解模型我们不难发现,2002-2007年国内很多行业出口贸易隐含能出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规模效应的作用,也就是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
(二)降低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外贸***策建议
1.对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加征出口环节关税,取消对高耗能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我国从2007年6月1日起对142种“两高一资”产品开始征收出口关税,并从2007年7月1日起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2010年12月,***又发文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有色金属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目前我国征收出口关税及出口退税的产品涉及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陈品油等能源性产品,粗钢、铁合金等钢铁类产品和铝、铜等有色金属和稀土金属等,并对减少这些产品出口、调整国内产业结构、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起到了初步成。
但是,还有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尚未纳入其中,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出口***策,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信保费率,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出口***策的调整对于国内“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也将产生影响。有鉴于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应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对煤炭、石油、金属矿、炼焦、化工、冶金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产品加征出口环节关税,并取消对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策。
出口外贸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新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
金融危机使更多国家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之中,纷纷开启了形形的“贸易保护阀”,试***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本国经济走出泥潭。目前,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走向稳定,并有望复苏,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领先机,取得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而积极布局,发起新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特保案,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这种行为违背了美国G20峰会的承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是相当明显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冲击,同时为本国商品的销售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主张和***策。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由于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其作用大为削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手段也不断翻新。新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比传统的关税壁垒更加隐蔽而且显得“合理”,以诸如环境保护、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技术壁垒及反倾销和保护知识产权、特别调查、特别保障措施等行为来规避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实行贸易保护。归纳起来,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贸易保护的目的及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要以保护本国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的幼稚产业为主,一旦这些产业发展成熟便取消保护,这是符合WTO基本原则的。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目的趋于多样化。当前除了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等直接的保护,也出现了货币贬值、***府补贴等变相保护,还有以***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印度、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都明显上调了部分进口产品关税。本文开头提到的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乘用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其目的就是保护美国的夕阳产业。“中美轮胎特保案”让全世界看到了一场贸易战的雏形,进而可能引起贸易保护措施的连锁反应,延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在实施手段上,欧美等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或者行***干预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2009年2月13日,在美国国会通过的振兴经济方案中提出了“购买美国货”条款,条款规定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中必须使用美国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限制使用进口钢材。
在行***手段方面,发达国家通过限制***府经费用途等方式限制相关产品进口,如2009年2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就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该条款通过限制***府经费用途的方式,不允许美国相关***府部门开展自中国进口禽肉产品的解禁工作,限制了中国禽肉产品对美出口,造成中美禽肉贸易的巨大不平衡。
2.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具有隐蔽性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一国若明显地实行贸易保护,其他国家很快就会采取反制措施,从而造成两败俱伤。因此,导致当前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隐蔽。如美国对本土三大汽车巨头的巨额注资,欧盟增加奶制品出口补贴,法国成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海外企业并购等。韩国、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货币贬值***策,帮助本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变相削弱了中国等其他国家产品的优势。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不断削减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如绿色环保标准、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歧视性的***府采购、汇率变动等形式。
3.贸易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遍及各大洲,且在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有所体现。美、欧有意打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2008年年底以来采取一系列针对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法国甚至限制本国汽车公司到欧盟成员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设厂。亚洲国家之间的保护主义也在升温,印度2009年以来对中国发起多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马来西亚计划2009年年内遣返10万名印尼劳工。这些保护措施的“跟风”现象和报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
二、新贸易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出口商品所受绿色壁垒这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限制越来越多,涉及贸易额越来越大,新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外贸面临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出口商品结构相对落后,产品档次较低,在安全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在发达国家的新型壁垒面前,我国已付出了极大代价,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1.市场准入限制使出口贸易增长受到抑制,出口数量下降
自乌拉圭谈判以来,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已经大大下降。但是,许多国家从国内利益集团的角度出发,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制定许多苛刻的环境标准,使我国出口增长受到极大阻碍。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略高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2.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中,这就必然会增加成本。同时,面对市场需求萎缩、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利空因素,中国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出口企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测、认证等环节,从而导致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增多,最终推动总营销成本上涨,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减弱,同时出口利润率也出现下降。例如,为贯彻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要接受各种绿色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并且在包装、标签等方面作出调整,这些成本最终都要进入产品定价,使出口企业积极性大大降低。有的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不少企业陷入生存危局,甚至面临倒闭破产。
3.导致我国的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
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世界制造中心”,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组织产生双边或多边的摩擦。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作为贸易大国的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空前严峻。根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最高。2009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此外,中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约120亿美元。而且,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贸易摩擦不仅恶化了我国的出口环境,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我国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大量人员就业,对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三、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我国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外贸出口已占GDP总量的30%以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突破新贸易保护主义障碍,已成为我国外贸工作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府和企业形成合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我国遭遇贸易保护主义侵扰的案件却越来越多,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1.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特保和技术壁垒不断增加。因此,首先,认真研究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预警,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其次,检验检***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给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最后,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2.进一步推进外贸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如果出口贸易过于集中,容易形成买方垄断,造成对出口商品市场和价格的控制,甚至附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容易受制于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不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减少贸易摩擦。今后,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应是推进开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些国家的加速工业化会给江苏带来很多机遇。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有一些自然及人文障碍。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低,贸易规模不大,外汇短缺,交通运输不便,气候不利等。***府应率先在***策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所倾斜,如提供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等。
3.以“走出去”战略带动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要学习日本、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模式,不仅是扩大商品、服务出口,也要鼓励企业对外投资。通过扩大对外投资来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并带动产品的出口。在选择走出去的产业时,一要选择净出口额大、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受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产业;二要选择那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这类企业走出去实现市场内部化,并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中,掌握科技的最新动态,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三是选择一些在国内即将淘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一定生存空间的产业;四是独具民族特色,可以到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
4.企业要全面了解国际规则,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许多国内企业对贸易规则和法律还够熟悉,在谈判和交涉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听之任之,相当被动。只有全面了解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程序和法律规则,积极参与应诉,才能面对发达国家不同形式的各种发难有的放矢。企业是贸易保护案件法律程序的应诉主体,必须积极参与应诉,要对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坚决予以回击,毫不退缩和让步。企业还应注意调整产品结构,走“以质取胜,科技兴贸”之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府一直支持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纺织轻工和农副产品,结构单一,档次偏低。要从战略上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让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战略意识,加强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转入到品牌、营销、管理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出口企业应跳出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目前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是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同时我国的进口规模逐年扩大,因而也在日益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重要市场。要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特别是到保护主义严重的国家去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和销售,这既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还可以将一些国内销售市场已超饱和的如机械加工、机电等部门的企业转向海外,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吴克烈.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2(5):51-54.
[2]夏友富,俞雄飞,李丽.TBT屏障――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2(10):4-9.
[3]薛淑云.直面“绿色壁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19-21.
出口外贸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苹果
中***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14
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最重要苹果产区,陕西致力于打造与中亚五国连接的“丝路苹果产业经济合作带”。中亚五国也将与中国西部地区结成稳固的产业联盟。陕西不仅是“丝绸之路”沿途最重要的苹果优生区,也是世界唯一符合七项指标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和全球苹果集中连片种植最大区域,从陕西至中亚,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丝绸之路苹果产业经济合作带”。
1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口苹果国家范围状况
1.1 陕西省苹果的种植现状
近几年,陕西省苹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1/4和世界1/6。具体如表1所示。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下陕西苹果出口国家和出口地市情况
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增长有没有为陕西苹果外贸带来高速的增长呢?
通过本文中的表2我们可以发现2013年至2015年6月陕西苹果从出口数量和货值都有所下降。同时,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2014年至2015年陕西出境货值按国家或地区排名前十位中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范围的主要国家有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就2013年至2015年陕西出入境货值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中,调查了解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范围的主要有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6个国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陕西省苹果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国家为亚洲国家,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亚洲国家占据六成。
2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苹果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陕西一直力***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苹果外贸出口合作,陕西苹果向西出口的力度日益加大。同时,先后建立了4个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1年批准建立洛川县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2年批准建立富县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4年批准建立渭南市白水县苹果、蒲城县苹果和酥梨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但是我们通过表2可以看出陕西苹果出口的批次和货值都同比有所下降,减少了三成左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贸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陕西省苹果品种比例与结构不够合理
陕西省苹果品种比例与结构不够合理,品种相对单一,各地主要栽培品种集中在富士系和嘎啦系,而其它品种比例较少,区域特色不明显,其中陕西富士苹果的栽培面积超过了70%,晚熟过多、早中熟偏少。同时,单产水平低,品质与蛇果、粉红女士、姬娜、青森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2.2 陕西企业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逐年加大
2014年,抽取32家出口企业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查。经调查,2013年度约有43.75%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较2012年的30.85%上升12.90%,直接损失总额达411万美元,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新增成本81万美元。其中主要出口农产品行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最为严重,100%的企业受到了影响。
2.3 宗教及语言等人文优势小
陕西人口中虽然有众多***信徒,他们与西亚、中亚地区主要信奉***教相同,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和宁夏相比,陕西已经不再是主要***聚居区域,在宗教、语言等方面不具备一定的人文优势。企业也缺乏精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目标市场外贸业务的专业型人才。正是由于外贸人才的缺乏,使陕西省苹果主要出口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贸易渠道建设上难以有所作为。国际金融服务水平和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也急需提高。
2.4 其它问题
陕西苹果主要出口企业规模不够,种植基地规模也需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更是有待于提升。同时,陕西苹果栽培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80%以上乔砧密植,不仅造成单产和品质的差别,机械进不了果园,果业现代化缺乏基础。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苹果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增加、收购价高、出口价格低、品质不稳定、品牌不强、缺乏苹果出口***策支持、管理部门服务力度不够等多个方面。出口企业面临着国内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压力。陕西苹果出口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法国、美国、智力、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保护本国苹果生产、鼓励消费的同时,也在积极扩大出口份额,特别是提高出口价值。因此,对陕西苹果出口形势应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尽管陕西是苹果种植大省,但苹果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并不高。
3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出口苹果几点建议
3.1 产品结构
陕西省***府应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主要出口农产品经贸合作,尤其要重视俄罗斯、印度和哈萨克斯坦市场。调整品种结构,根据消费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多样化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满足不同内在风味要求的同时,重视外观品质,如红(深红、条纹鲜红)、黄、绿、褐色品种等。苹果矮砧宽行密植现代集约栽培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扩大生态果园建设,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自然生草;三生防控技术等。
3.2 陕西苹果出口标准体系的完善
陕西检验检***部门与农业等有关部门鼓励出口苹果种植基地申请GAP认证、有机认证,支持企业建立HACCP、ISO9000等管理体系。虽然陕西苹果已建立了标准体系,但是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标准体系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落实,应推动基地生产逐步与目标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接轨。
3.3 人才和外资的引进
利用陕西作为科教大省的优势,培养精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目标市场的外贸人才,同时给予他们优厚的福利待遇,让他们积极为陕西外贸发展出谋划策,提升陕西苹果出口竞争力,同时积极鼓励外资企业来陕西投资,共同打造丝绸之路苹果产业经济合作带。
3.4 提高主要出口农产品企业规模和基地规模,形成品牌效应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市场需求和陕西苹果出口优势,因地制宜地培养壮大一批专业化主要出口苹果企业和主要出口苹果基地。陕西苹果出口企业应掌握直接出口渠道,掌握定价权,维护苹果基地农民的经济利益。畅通苹果直接出口渠道,提高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做大做强苹果出口龙头企业知名度,形成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总之,陕西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目标,还需提升陕西苹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高翔.陕西苹果竞争力测度[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6):28-33.
[2]汤碧.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合作潜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67-76.
[3]宣景宏,吕德国,李志霞.辽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北方园艺,2012,(3):181-184.
[4]张志强.宝鸡市苹果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出口外贸范文第4篇
一、外贸生态足迹模型简介
外贸足迹模型(Foreign Trade Footprint)是指在国际贸易的各类进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生态足迹,具体包括进口外贸足迹和出口外贸足迹。外贸足迹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划分进出口商品项目。人们进出口的各商品大体可以分为生物资源型帐户和能源型帐户两类,具体则依照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筛选、归类、统计。本文研究的领域是农产品外贸,因此只涉及到资源型账户。外贸足迹中生物资源型帐户主要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和水域四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和加工制品。这些加工制品的生态足迹等于它们的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体细分后,耕地类商品包括谷物等粮食、豆类、蔬菜、水果、食糖、棉花、油料作物以及用作饲料的草料等;牧草地类商品包括肉类、皮毛制品等;林地类商品包括锯材、原木等;水域类商品包括水产品等。
2. 统计并计算生物资源型账户。先要统计各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并依据(1)进行归类,然后对生物资源型账户分类处理。生物资源型账户的计算公式为:EFex j=rj∑(qi/yi),式中:i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的外贸商品项目;j=1,2,3,4,为该地区出口贸易所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EFex j表示该地区第j类出口贸易所占用的生态足迹;qi为第i种商品的出口量;yi为第i种商品的世界平均产量,数据来自参考文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3)对世界平均生物产量进行生态足迹的折算;rj为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各类进口贸易生态足迹(EFim j)可以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得到。
3. 计算外贸生态盈余或外贸生态赤字,计算公式为进口贸易足迹减去出口贸易足迹,其差额为外贸生态盈余或贸易生态赤字。外贸值足迹(Foreign Trade Value Footprint),是指单位外贸值所依存的外贸足迹,即单位进出口值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进口外贸值足迹和出口外贸值足迹,出口外贸值足迹公式构建如下:efvexi=efexi/vi,式中:i为外贸出口商品的类型;efvexi为i种外贸商品的出口外贸值足迹;efexi为i种出口外贸商品的生态足迹;vi为i种出口外贸商品的外贸值。各类进口外贸易值足迹(efvim j)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理论意义:出口外贸值足迹越小,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越高,从保护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角度来考虑其越适宜于出口,越有利于区域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出口外贸值足迹越大,经济生态效益越低,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进口外贸值足迹,则与出口外贸值足迹相反。
二、广西农产品出口和进口贸易的生态足迹分析
(一)农产品出口生态足迹分析
广西2001~2009年农产品出口贸易输出的各类型生态足迹如***1所示:
2004~2006年水域面积保持不变,自2007年开始了攀升,水海产品出口增加。林地面积在2006、2007两年较前一年同比回落,原因是水果出口下降,其余年份保持增加态势。耕地面积在2007年同比稍有下降,原因是猪肉、大豆、茶叶、食用植物油、食糖的出口量降低,其余年份耕地面积均为增长趋势。2007年主要靠水海产品的出口带动农产品出口外贸足迹的增加;2008年水海产品出口继续增多,同时与2007年相比猪肉、蔬菜、水果出口的增加成为拉动耕地面积攀升的因素;2009年除耕地面积减少外,林地、水域面积都有所增加。
(二)农产品进口生态足迹分析
广西2001~2009年农产品进口贸易输入的各类型生态足迹如***2所示。
2001~2008年间水域面积不被显示,水海产品基本没有出口。林地面积在2004、2008两年较前一年均同比下降,这是因为2004年水果进口和2008年原木进口均同比回落,其余年份林地面积保持增长态势。耕地面积是广西农产品进口外贸足迹的主体,这是因为大豆为广西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且其在进口中占有绝对比例。
(三)2009年的农产口出口的外贸值生态足迹分析
根据外贸值足迹模型公式efvexi=efexi/vi计算广西2009年出口农产品的出口外贸值足迹,计算结果如表1:
广西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中,水果、蔬菜、药材、水海产品是出口之最,但前三者的出口外贸值足迹相对较小,说明这三者的出口符合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其出口有利于广西农产品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但蘑菇罐头相对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小,出口外贸值足迹最大,其大量出口不利于广西农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相对缩小其出口比例。而茶叶、猪肉、食用油籽等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较大,出口外贸值足迹较小,应扩大出口。
三、广西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一,转变农产品贸易增长方式。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现在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不利于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外贸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主要依靠数量、规模和速度来提高外贸效益的农产品外贸发展模式转向主要依靠品质、产出率和效益的模式。因此,广西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附加值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以扩大农产品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具体可以从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高度组织化和引进和创新技术两方面实现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
第二,提高农产品产业化程度。广西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主要出口的是初级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自身产业的集聚,在竞争中为保持发展,不断地吸收和采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促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高。二是通过***府引导,强制性形成区域产业结构,并通过产业***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的发展。具体着手以下几方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立生态农业基地;鼓励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产品,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旅游业,增加林业和其它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竞争意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第三,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从进出结构口规范方面考虑。进口方面:引导消耗广西短缺农业资源的农产品进口;引导先进农业技术设备的进口;引导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农产品进口或直接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实现农产品技术“引进来,走出去”的目标;引导在广西外贸值足迹相对较大,在地区外外贸值足迹相对又较小的农产品进口;强调农业行业自律,协调统一进口农产品的价格,避免无序竞争和对地区内农产品产生冲击;鼓励农产品进口带动出口。出口方面: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高新技术农产品的出口比重;扶持一批重点农产品,培育有竞争力的出口农产品,并可发展其加工衍生品;结合广西农产品优势,参照外贸值足迹模型优化农产品出口顺序。
第四,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外贸。扩大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经贸关系是广西发挥区位优势的重点。一方面,继续扩大发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商贸业务。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加对东盟的农业投资,实现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国际化。广西与东盟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既具有区域优势,又具有技术优势。在短期内,利用好东盟农产品市场是广西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扩大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并积累海外发展的经验。在对东盟农业投资方面,以越、老、柬、缅为重点,积极将医药、林化等优势产业推进到东盟。
第五,加强环境保护,防止农业土地生态恶化。广西相关的环保部门和质量认证部门应对农产品外贸的环保标准及环保法规做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同时要利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对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予以支持和鼓励,使其得到实惠,减低守法成本,鼓励企业开发环保节能、符合自由贸易区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府还应大力组织人员进行环保科技研究,制定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的环保标准。通过在广西逐步实行清洁生产、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等,防止广西农业土地的生态恶化。
参考文献:
[1]陈六君,毛谭等.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生态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 53-57.
[2]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58-63.
[3]张志强,徐中民等.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0,56(5):599-610.
[4]徐长春,熊黑钢,等.***近十年生态足迹及其分析[J].***大学学报,2004,21(2):181-185.
出口外贸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理性 外贸依存度 贸易方式 产品结构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这样高速的经济增长之下掩盖的增长结构是否合理呢?下面,我们着重分析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2年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到2001年加入WTO,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今天,我们将从统计数据中大致分析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及其结构的合理性。
一、外贸依存度现状
1. 外贸依存度指标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1991年到2001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由33.1%上升到39%,中间年份有小幅波动,其增长缓慢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有关。2001年到2006年是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最快的5年,到2006年达到一个波峰,外贸依存度上升到66.1%,5年间提高了约27个百分点。到了2007年以后,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但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08年下降至59.4%,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府更加注重健康的经济发展结构的***策有关。
同时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同时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不同,1994年以后,我国出口依存度持续高于进口依存度,外贸增长伴随着长期的贸易顺差,而且2004年以后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出口外贸依存度的增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也反映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认可程度提高。进口外贸依存度的增大表明,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进口的带动作用,我国需要国外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和能源。
2. 中日美三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比较
中国的进出口外贸依存度1999年的时候是33.3%,2001年有波幅地缓慢上升至38.5%,此后,增长迅速,以每年不低于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了2007年达到66.5%的高点。美国的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基本是在约28%的位置上运行,到了2007年的时候略微超过30%。日本的外贸进出口依存度比美国更低,且从1999年至今,一直是以极小的增长率稳步上升,从1999年的15.9%,上升至2007年的26.2%。对比可知,中国的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一直高于日美,在高位运行。从相关国际报道得知,世界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41.0%,发达国家为38.4%,发展中国家为51.8%,美日基本都没有超过30%,对比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外贸依存度确实稍有偏高。
二、外贸贸易方式
中国的顺差靠的是大量的加工贸易,以相当低的利润而获得的。就2008年而言,加工贸易占了41%,是一个很大的比重。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一直在40%以上,1996年至1999年期间甚至超过50%,2001年加入WTO以后一直到2006年,都几乎占据半壁江山,2008年才回落至41%。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之一是“大进大出”,位于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国内增值率较低。
三、进出口产品结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就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并且占用绝对的比例优势。工业制成品的百分比以每年约1-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增长,从1991年的77.5%上升到2008年的94.5%,而初级产品占比以同样的速度下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的上升,意味着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显著改善,也有利于我国GDP的健康增长。
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希望,但是进一步分析,却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问题。1991年到1996年间我国进出口工业制成品基本上持平,说明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多并不是国内生产的,而是先进口进行简单加工再出口,甚至就是贸易转口,根本没有高科技附加值。所以说,真正的外贸出口结构的改善还是从2004年开始的,04年之后进出口工业制成品外贸差额逐渐增大,以每年不少于1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这也标志着中国出口产品高科技附加值不够,自主创新缺乏的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也真正预示着中国外贸结构的改善和中国GDP增长方式的健康转型。
四、总结
实际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外贸顺差过大,且与日美相比外贸依存度过高。我国外贸方式中,加工贸易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环节上的外贸依存度明显高于资源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也印证了我国“世界工厂”的说法,不否认这是与我国比较优势和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相一致的,但是应该引起警觉,要加快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从OEM到ODM最后到OBM的转变。
出口外贸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相对关联度
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连续15年保持部级开发区首位。滨海新区功能定位之一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已经得到***批复同意。同时,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已实现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4亿美元,在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中,已有多达126家在滨海新区投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是由商流和物流所组成的,研究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积极促进国际物流的蓬勃发展,能够有力促进国际贸易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一、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发展概况
1. 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与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高达5.01亿吨,在世界港口中排名第四位,国际经贸活动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国际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达10.32%。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达24 326.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9.8%,如***1所示。
集装箱运输是国际物流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在2006年~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为9.8%。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683.9万标箱,比上一年增长5.4%,如***2所示。
2. 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2006年~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为11.4%,超过10%,保持了较快增长。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达10.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6.3%,如***3所示。
由***3见,在2011年,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明显低于2010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因素影响:(1)部分全货机停航,例如日航停飞了所有的全货机、俄罗斯包机没有运营等;(2)部分国际航线货运量明显下降,例如东京货运量同比减少六成以上、法兰克福货运量同比减少四成以上等;(3)因航空市场出现淡季、人民币升值和货源减少等,翡翠、大韩等航空公司减少航班或调减天津地区分舱比例。
二、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加快提速,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国际贸易中心。2014年,天津滨海新区将积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即将贯彻落实四项创新试点: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此外,将深入探索租赁业准入***策、税收***策、融资渠道、租赁资产交易等,并推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2006年~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8.8%,增长态势总体良好。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外贸出口总额高达308.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5%,如***4所示。
三、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
灰色关联度可分为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等,灰色绝对关联度看重绝对量之间的关系及绝对量的大小,而灰色相对关联度看重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与各观测数据的大小没有关系,不受变量间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因此,灰色相对关联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灰色绝对关联度的不足,更适合本文中关联因素差异较大的情况,更具有适用性。
鉴于此,本文采用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影响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国际物流经济指标,通过计算各主要指标与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以找到影响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最优国际物流经济指标、次优国际物流经济指标等因素。
本文选取外贸出口总额作为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并基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选取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作为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的代表性经济指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公式r0i=■,计算结果如下:
X0和X1的相对关联度r01=0.683 2
X0和X2的相对关联度r02=0.711 1
X0和X3的相对关联度r03=0.625 1
四、 结果分析
因r02>r01>r03,故X2>X1>X3,即在这三者之中,X2为最优因素,X1次之,X3为最劣因素,也就是说,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对外贸出口总额的影响最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对外贸出口总额的影响仅次于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空港国际货邮吞吐量在这三者之中,对外贸出口总额的影响最小。
出口外贸范文第7篇
《2000通则》规定了E、C、F、D四组贸易术语,共13个贸易术语,其中FOB、CFR和CIF为常用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不同的贸易术语,其价格因素不同。
一、价格构成
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最常采用的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三种术语,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在指定装运港于货物越过船舷时完成交付,买方自该时刻起,承担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
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装运港于货物越过船舷时完成交付。卖方必须支付货物运到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但是货物交付后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因货物交付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自交付时起由卖方转移至买方承担。
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装运港于货物越过船舷时完成交付。卖方必须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但是货物交付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因货物交付后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自交付时由卖方转移至买方承担。
可见,在上述贸易术语中的价格构成中,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进货成本、费用和净利润。其中,费用的核算最为复杂,它通常包括国内定额费用和国外费用两部分。而国内定额费用项目较多,主要包括整理费、包装费、保管费、搬运费、报检费、产地证费、报关费、银行费、通信费、管理费等。定额费用一般占进货成本的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商品实际经营情况自行核定。在集装箱运输下,国内定额费用还应包括堆场服务费、拼箱服务费、集装箱及设备使用费等。
国外费用主要包括国外运费和保险费,如果有中间商,那么还应包括将支付给中间商的佣金。
另外,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也实行出口退税***策。所谓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鼓励出口创汇,而实行的由国内税务机关退还出口商品国内税的措施。
因此,出口商品的总成本的公式:
出口总成本=进货成本+定额费用-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进货成本(含增值税)÷(1+增值税税率)×退税率
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的计算公式如下:
FOB=出口总成本+净利润
CFR=出口总成本+国外运费+净利润
CIF=出口总成本+国外运费+保险费+净利润
三者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CIF=FOB+国外运费+保险费=CFR+保险费
CIF=CFR÷{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FOB+国外运费)÷{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
二、出口商品成本核算
换汇成本和外汇盈亏率是考核外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控制亏损、增加盈利、减少外汇换汇成本,我外贸企业在对外报价或磋商交易之前,首先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对外组织成交。
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在我国,目前一般是指商品出口后净收入每一美元所耗费的人民币成本。核算换汇成本同反映出口盈亏的一种形式。人民币盈利率越大,换汇成本越低;反之,人民币亏损率越大,则换汇成本也越高。外贸企业在每笔出易中,应做到其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不高于单位外汇收入的兑换率(银行外汇买入价),即可以获得盈利。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出口盈亏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总成本(退税后)
盈亏率=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
如计算结果是正数,则为盈余;为负数,则为亏损。
外汇增殖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外汇增加的收入与原料外汇成本的比率。原料如果是进口的,则外汇成本按CIF价格计算;如是本国原料则参照FOB价格进行计算。通过外汇增殖率的计算,可以得出成品出口外汇的增殖程度。外汇增殖率的公式如下:
外汇增殖率=(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100%
总之,在国际贸易中,几乎每个买卖合同都离不开贸易术语,其中,绝大部分使用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在我国实际业务中,一般出口使用CFR或CIF,进口使用FOB。因为这种选择,无论出口或进口,可以通过自行租船和办理保险,主动掌握运费和保险费的支出,还能为国家出口时增收外汇或进口时减少外汇的支付,还有利我方船货衔接,按时完成进出口任务,也有利于促进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和保险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该熟练掌握这几个贸易术语的计算,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以减少我们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
出口外贸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外贸 流程 话剧 教学
一、引言
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为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开始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入内涵发展阶段。进一步强化区域性、突出实践性、体现高教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强化职业性、突出实践性、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是丰富高职教育内涵、体现高职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高职层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面向国际商务领域第一线,了解国际贸易形势,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和国际贸易业务分析处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服务外贸企业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外贸业务流程教学的特点
外贸业务流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有如下特点: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一切职业通用能力都要为职业专项能力打基础。职业专项能力体现专业界限。职业拓展能力是职业专项能力的延伸。三者中职业专项能力是核心,而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属于职业专项能力中的核心,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2.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是连贯的、系统的、整体的,而非零碎的、分割的
外贸业务流程包括出口外贸和进口外贸两个方向,出口外贸流程(以CIF合同和信用证支付方式为例)包括备货、催证和改证、运输、办理出口许可证、报检、报关、投保、制单结汇、核销与退税等业务环节,进口外贸(以CIF合同和信用证支付方式为例)包括开立信用证、修改信用证、运输、保险、审核单据、进口报关、进口报检、进口索赔等业务环节。外贸流程系统连贯、环环相扣,外贸业务能力的培养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
3.外贸业务流程复杂烦琐,不同贸易术语和支付条件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贸易流程
出口外贸业务流程可能超过10个环节,复杂烦琐。不同贸易术语和支付条件的组合又是截然不同的业务流程,采用理论教学方法来传授,复杂程度几乎超出了学生能接受的水平,效果较差。
4.学生对大部分的外贸知识依赖想象,而非实际感受
因为外贸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所以学生认为外贸知识深奥,学生对大部分外贸知识的学习依赖想象,一旦复杂程度超出学生的想象,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培养业务操作能力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三、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应外贸业务流程学习
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但在目前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1.偏重于传统方法,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中存在着“三中心”,即以教师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弊端,同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操作、重课堂教学轻校外实习等三轻三重的问题。体现在外贸教学中,主要是根据学科体系设计的由专业到职业的本科教材,以专业老师在专业课堂上传授专业课本知识为主,而非按职业体系设计由职业到专业的高职教学。
2.偏重于阶段学习,重单元轻连贯
传统教学法采用阶段性学习,教师一单元一单元地讲解,重单元轻连贯,对陈述性知识效果好一些。外贸业务流程属于过程性知识,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需要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会更加有效。
3.偏重于保守学习,重统一轻个性
传统教学采用大班制,教师统一发号施令,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完成规定动作,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
四、话剧表演的特点
话剧是指按照剧本规定的台词、情节、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导演的艺术构思,运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内外部动作,塑造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体现剧本的内容和主题的一种表演艺术。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舞台性。话剧演出都要借助舞成,舞台有各种样式。
2.直观性。话剧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3.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
4.对话性。话剧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
五、话剧表演教学法在外贸业务流程教学中的应用
话剧表演教学法是表演教学法的一种,是将行为艺术、情景教学、话剧编导、表演体验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试验,效果显著。
外贸业务流程话剧表演要求分组进行,大约20个人一个剧组,每个剧组首先编写一个剧本,然后将整个进出口合同履行过程表演出来。每个同学在剧中担任一个角色,要求道具准备充分、着装正式、语言规范、英文流畅、剧情曲折,表演生动、逼真、有趣。
话剧表演教学法在外贸流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学习话剧表演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话剧,相当兴奋。但学生不是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话剧这种表演艺术相当陌生。在任务布置的早期,需要对学生进行话剧知识的培训,具体可以通过观看话剧视频、读话剧剧本等形式来了解话剧的特点。
2.指导分组和合作
出口外贸范文第9篇
南京***府在调遣几十万***队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的同时,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提出“不给赤匪粒米勺水之接济,片纸只鸟之通过”的口号。南昌行营对各地***府和驻***规定,凡是粮食、食盐、布匹、药品、报纸及主要日用品,禁止运入“赤区”。至于煤油、电料、钢铁、洋硝之类的***用材料。更是严禁之列。
形成苏区经济窒息性局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隔断了红白区域的贸易往来。苏区所产的竹木、钨砂、土特产品运不到白区去销售,而***用民需的物品又不能从白区采购进来。必须打破这种局面,打通与白色区域的商品流通渠道,这已经成为上至苏区中央局,下至普通***民的共识。
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在中央国民经济部尚未建立之前,于中央***内设了一个对外贸易处。随着对外贸易重要作用的凸现,中央设立中央对外贸易局,对内又称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总局。1933年4月初,中央人民委员会任命钱之光为首任局长,江亚民为副局长。
祖籍浙江诸暨的钱之光,来中央苏区前是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厂的负责人,但在外界的公开身份是一个活跃的“老板”,擅于交际,生意场上很有一套。
钱之光到任那天,由江亚民陪着看望局里的同志,听取情况汇报。
外贸局下设会计、保管、总务、采购、运输5个科,另外在赣县江口、闽西汀州、会昌乱石、吉安值夏设立了4个直属外贸分局。4个分局当中,以赣县江口的地理位置最为重要和优越。
江口镇地处贡江、兴国潋江和信丰桃江三条江水的交汇处,距离白色堡垒赣州城仅50余里。除了与赣州毗邻的条件外,江口镇上的人口也有万余,历来为方圆百里规模最大的商业圩镇。江口的运输得有水陆两通的便利:水路行船东面可与赣南各县及瑞金相通,西北面由赣江直通吉安、南昌;陆路方面东连于都,南接南康,可经大余直达广东南雄。
钱之光听完介绍后,对江口分局在白区物资采购量和白区贸易交换额等方面作了详细询问。他从江亚民的回答中感觉到:江口外贸分局所处的优势区位,可成为打开对外贸易新格局的突破口。一种以江口为重心,开启苏区对外贸易大门的意念在心中萌生。围绕这一意念的具体想法是:急需选配得力能干的分局长和局***支部书记。
钱之光经过一番物色,任命姚名琨为江口外贸分局局长,张子和为***支部书记,新调了20多名工作人员,使分局发展到100多人。又在江口的李家村设立赣江办事处,由王贤选、潘德胜任办事处正、副主任。分局还在南昌设立了秘密采购站,由江西省木船工会船排部部长管志华担任部长,负责对各种物资的采购及其秘密运输。赣江办事处和南昌采购站的共同任务是:将采购到的紧缺物资运回苏区,将苏区的富余物资交给贸易商人。
钱之光安排江亚民留在瑞金负责局务工作,亲自来到江口“蹲点”指导。
“我们应该以优惠关税的***策优势,吸引白区的商贩们同我们互市贸易。”在研究工作的分局会议上,钱之光对姚名琨、张子和等人如是说。
钱之光所说的“优惠关税***策”,是苏维埃中央***府制定的有利于白区商贩的“减收半税”的优惠关税。1932年8月下旬,中央人民委员会于第20号命令中曾规定:凡是苏区生产的豆子、茶油、木竹、烟叶、纸张等一切农副产品运往白区贩卖,以及从白区贩进食盐、洋油、棉花、药品等各种物品,“照其应纳之营业税,一律折半征收”。商人都是希望赚钱的,将白区能够平价买到的物品拿到苏区高价售出,其税收又折半征收,这种***策上的优惠,自然极能吸引白区商人前来苏区做生意,获取利润。
尽管江口外贸分局将第20号命令印刷成大张布告,在圩镇上到处张贴,可是情况并非钱之光等人想象的那样顺利,一连几个圩日,在分局门口的圩场上,从白区来的生意人屈指可数,来了的也只是观望,并未进行交易。
钱之光了解到:在离赣州仅30里、地处赤白交界处的赣县茅店,每天倒有几十条商船云集在那里进行交易。“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钱之光思而不解,对姚名琨说,“我们上那儿去看个究竟。”
换了便装的钱之光与姚名琨,来到茅店转悠了小半天,在与一些商人的交谈中方了解到:白区的商人一般不了解红***和苏维埃的***策,就怕红***说话不算数,不但高额征税,还会没收他们的资本,或者把他们当成的“探子”给捉起来。
找到了问题结症,江口外贸分局在江口苏维埃***府的帮助下,在赤白交界的村庄里,用石灰刷写了许多言辞诚实可信的标语口号,宣传苏区的外贸***策,欢迎白区商人前往苏区做生意,又派出工作人员与那些相熟的商人结朋交友,以诚信的态度取得他们的好感。这种广泛深入的宣传,取得了一定效应,十几天后有一些白区小商贩进入江口与外贸分局进行交易。
有一个圩日,一位赣州商人将挑来的50斤盐卖给江口的外贸分局营业部。拿到货款的商人站在柜台旁边,反复敲打审验手中的银洋,担心是假的。在场的姚名琨看出商人的心里,便叫工作人员抬来一箱“鹰光边”银洋,任这个商人挑选。商人高兴极了,挑了中意的银洋转身欲走。姚名琨叫住他,微笑着对他恳求说:“请老板帮个忙,能不能多邀上几位伙伴来同我们做生意?我们保证不会让你们吃亏。”商人看到红***的交易还真公平,对人也和气,便满口应承。就在这天下午,这个商人带着十几个白区的商贩,将所携的物品全数卖给了营业部。从第二天起,情况大不一样了,每天至少有六七十个商人前来交易,外贸分局一天就购进过将近5000斤食盐!还能卖出大量的茶油、茶叶、黄豆、烟叶等物资。
苏区的对外贸易终于在江口打开了新局面。此后,从赣州到江口、茅店的水陆运输线上,商贩们船装车载,络绎不绝,来江口的人,少的一天也有上百人,每天成交额在5000元银洋以上。而苏区盛产的农副土特产,又由这些商人以平价买走,形成了公平有序的互市贸易。
局面打开了,钱之光和姚名琨又把下一步的工作着力点,放在了建立一支坚强可靠的秘密采购队伍上。
为了能够从敌人控制得极为严厉的赣州城采购到更多更重要的物资,赣江办事处主任王贤选等人按照分局布置,与赣县苦力运输工会、赣县东郊区区委,联合组成一个***支部,由***支部派人在赣州城外的西河、梅林、大庙前等地,建立一支以***员为骨干的有可靠群众参加的商品采购队伍,按照分局开列的单子,承担秘密采购的任务。所采购到的重要物品,例如食盐、西药等,以种种办法躲过敌人的检查哨和巡游哨,有时假装出殡将棺材抬出城外,有时用密器装好吊在船底下偷运过关,等等。
设在南昌的秘密采购站,也根据江口分局的指令,购买到大量***工材料、医药器材和无线电器材,想方设法运回苏区。
钱之光在江口外贸分局一连住了40多天,始终精神饱满地投身于工作当中,他看到江口分局的工作局面业已打开,决意再到其他几个外贸分局去,推广江口的经验。临走的时候,他一再对姚名琨交代,要他们设法
建立与赣州城大商号的秘密贸易关系。
赣州是赣南经济贸易的中心,商贸业发达。姚名琨等人经过比较筛选,把目光锁定在城内的三家大商号上。“广裕兴”是经营百货的,
“广裕丰”是经营南杂货的,而“攀高铺”名为染布,实为经销钨砂。三家商号都是广东人开设,后台是驻赣州的粤***第一师师长李振球。李指派副官处长陈国谋、***需处股长陈汉祥,通过赣州商人贩运紧缺物资进入苏区,高价出售,再从苏区贩运粮食、白糖、钨砂等到广东去赚钱。
江口外贸分局与联合支部派地下***员侯礼湖等人潜入赣州城内,首先做通了“广裕兴”商号老板曾伟仁的工作,双方达成了互相贸易的协议。接着,又与“攀高铺”商号建立了联络,对方同意与江口外贸分局做钨砂的生意。不久,江口外贸分局便派人在赣州城内以开店为掩护长住下来,保持与这些商号的联络。双方交换货物的形式多种多样。多数是“广裕兴”等商号将从广东采来的物资,用汽车运到粤***第一师防地信丰县城,然后装船顺桃江向下,驶到离江口不远的三江口,将货物交给赣江办事处的等候人员,再装上苏区输出的货物,双方按约定价结算割交。
赣州商人在南昌、上海等地按照红***清单采购到的重要物资,用船运回赣州城外下游的水域,船上人员向岸上发出信号,岸上顿时响起密集的***声,已在等候的江口外贸分局人员及担负运输的红***部队,故意呐喊着“把船靠岸,把货留下!”船上的人员迅即将船靠岸,然后“弃船而逃”。这样,船上的货物由江口外贸分局接走,货款却按照原议价格如数送到赣州商人的手中。
江口外贸分局每个月的贸易情况报表,都摆到钱之光的办公桌上。钱之光一看就知道分局这个月出口了多少钨砂、烟叶、樟脑、竹木等,进口了多少食盐、布匹、西药、洋硝等。他欣喜地看到,从1933年3月份以来,江口外贸分局的营业额至少在60万元以上,多的时候达150万元。让这位中央外贸局局长心里感到欣慰的是,在长汀外贸分局和吉安值夏、会昌乱石的三处地方,也采取各种办法打开了赤白交易的大门,收到了非常喜人的效果。
钱之光这个红色外贸家,仿佛看到精心设置的一道道严密封锁线,正在被苏区***民的智慧和力量砸得汤浇蚁穴般地溃散了。现在,苏区所需要的任何物资不是能够难住的。不是么?中革***上个月要求江口外贸分局在1个月内筹办4万元西药药品。姚名琨与分局的同志经过一番努力,只在25天内就采进了6万余元的西药。而且全部安全抵运瑞金。
以钱之光为主要领导的中央对外贸易局,所开展的切实有效的赤白贸易,有力地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了苏区原本处在窒息般的贸易经济,极大地保障了苏区***民的生活和***用供给。钱之光曾在给中央的关于苏区外贸的报告中写道:
“苏区的对外贸易,大宗出口的是粮食、钨砂,各项每年大约出口三百万担左右。进口的是食盐、布匹、西药等,光是买过的盐价值九百万元。”
出口外贸范文第10篇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GDP增长率7.8%的较高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同比增长9.3%,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全国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0%,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9%,略低于GDP的增幅;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略高于GDP的增幅。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2%,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7.5%,增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有所放缓;中西部地区的中转量在增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0%,与全国基本持平;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8%,增长速度低于去年同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工作,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和结构在发生变化,上海市加大力度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高端航运服务能力提升较快,服务业的比重首次达到60%。浙江省、江苏省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依然体现为重点港口的增长。江苏省水运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连续6年保持强劲增长,浙江省次之。上海市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微弱,江苏省和浙江省依然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1 世界经济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3%: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1.3%,其中美国增长2.2%,日本增长2.2%,欧元区增长 0.4%,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1.5%;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分别增长7.8%,4.9%,1.5%,3.7%和2.6%。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双方实力对比在快速变化。初步分析,2012年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力偏转的重要转折点。
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3.2%,远低于1980年以来5.7%的年均增速。发达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2011年的4.9%,5.7%降至1.7%,2.4%,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9.8%,6.6%降至7.4%,4.0%。东亚地区出口下降十分明显。世界贸易总额达到22.42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900亿美元。
2 我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发展态势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表明服务业比重在逐渐加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西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比重在增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9.29%,高于全国经济增速1.3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94%。
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0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浙江省完成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3%。
江苏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6%。江苏省经济增速继续领先长江三角洲地区。
3 我国外贸经济保持增长,增速 明显回落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7.9%;进口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0亿美元,扩大48.1%。2012年我国进出口增速比2011年回落了16.3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4个季度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0%和6.3%。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如下:
(1)一般贸易平缓增长,加工贸易增长乏力。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
(2)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对欧贸易顺差亿美元,收窄15.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12.5%;对美贸易顺差亿美元,扩大8.2%。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0.2%,占我外贸总值的10.3%;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增长20.1%。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9%,占我外贸总值的8.5%。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分别增长11.2%和1.8%。
2012年,江苏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6%;上海市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下降0.2%;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0.9%。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重庆市、安徽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4.5%,56.6%,54.3%和32.5%。
4 水路货运增速放缓
2012年完成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6亿t和亿tkm,同比增长7.0%和6.9%,低于上年及近4年平均增速。
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260亿t,同比增长4.2%,占全国比重为40.2%,较去年同期提升0.08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5.037,同比增长3.5%;浙江省完成7.365亿t,同比增长1.1%;江苏省完成5.858亿t,同比增长9.2%。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7%。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同比增长3.6%;浙江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8.4%;江苏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14.4%。
5 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t,同比增长6.8%,低于20092012年11.8%的平均增速。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6.4,同比增长7.6%;内河港口完成31.1亿t,同比增长5.4%;外贸货物吞吐量30.1亿t,同比增长8.8%,低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内贸货物吞吐量67.3亿t,同比增长5.9%。总体而言,近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速在不断下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上升,为32.8%。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保持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上海市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主业保持较快发展,航运金融、法律、人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6亿t,同比增长0.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35亿t,同比增长2.2%;内河港口完成1.00亿t,同比下降4.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逐步加快,长江沿岸港口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港口增长势头不减。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9.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上海港、温州港、江阴港和常州港的增速低于5%,长江沿岸港口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长势头较好(见***1)。
6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19亿t,同比增长9.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53亿t,同比增长9.2%;内河港口完成2.66亿t,同比增长12.2%。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共完成10.30亿t,同比增长9.0%,占全国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达到34.12%(见***2)。其中,上海港完成3.54亿t,同比增长5.6%;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3.63亿t,同比增长10.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3.13亿t,同比增长11.5%。有5个港口增幅较大,其中南京港增幅最大,达到60%以上,南通港和嘉兴港增幅超过20%,镇江港和扬州港增幅超过15%。
7 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8.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7.9%;内河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11.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8%,占全国总量比重达37.23%。其中,上海港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2%;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8%。随着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平稳增长,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增幅超过10%的港口有6个。其中嘉兴港增速最快,同比增长50%以上,南京港和苏州港的增幅在20%以上,泰州港、常州港、温州港和台州港的增幅在10%以上,但是南通港和扬州港出现了负增长(见***3)。
8 2013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IMF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6%,虽较2012年只增加0.3%,但却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的下降势头。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10国的GDP增长预估分别为2.1%,0.9%,0.4%,1.1%、2.0%,1.3%,8.2%,5.9%,3.9%和3.8%,大国对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重新显现。值得重视的是,世界经济格局可能就此发生历史性改变。2013年发展中国家整体GDP占全球的比重将上升至50.8%,首次超越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增速在连续10个季度下滑之后,于2012年第四季度反转,经济增速高于第三季度。预计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102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3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亿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