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这一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内乱。齐国大夫管仲拥戴公子纠出奔鲁国避难,鲍叔牙则和公子小白到莒国避难。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到外地狩猎时被暗杀,立公孙无知为国君,没多久公孙无知又被杀。在鲁国避难的公子纠得到消息,最终在鲁庄公的支持
下由鲁国出兵护送公子纠返国。在莒国避难的公子小白也得到消息,在鲍叔牙和莒兵护送下急忙
返国,争夺***权。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做了侯位,即齐桓公。齐桓公迫使鲁国杀掉公子纠,齐鲁矛盾出现。
齐桓公因为鲁国帮助公子纠跟自己争夺齐侯之位,怀恨在心,在齐桓公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率***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最终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就是本文第二段记
叙的内容。最终鲁庄公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事奇才――曹刿。
曹刿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齐国大***来侵,鲁
国危在旦夕。在国家危难之际,曹刿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刿面对乡邻的善意相劝,毅然主动进入朝廷面见鲁庄公,陈述要害,并请求同赴战场一起抗敌。爱国的忠心明月可鉴。
他是一位民本***治家。曹刿具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他懂得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他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他抓住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民本***治家的核心思想。
他是一位卓越的***事家。曹刿满腹韬略,并
在***事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他深知***队有高昂
的士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战争开始之时,他制止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击鼓进攻。“公将鼓之。刿曰:‘未可。’”等到齐***三鼓之后,士气衰竭,而鲁***士气旺盛之时,便把握这个“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最终一鼓作气,击败强大的齐***,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曹刿作为这次战役的实际指挥者,功不可没。同时,曹刿处事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灵活应对复杂的战斗局势。齐***溃败之时,他并不急于驱车追赶,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确定齐***是真正的溃败,才“遂逐齐师”,最终取得这次战争的最后胜利。
长勺之战以后,鲁庄公任曹刿担任鲁国的将***,曹刿深得鲁庄公的信任。后来与齐国交战,鲁
国接连三次都大败。鲁庄公畏惧齐国,于是献城池土地以求和。之后,齐桓公和鲁庄公在柯会盟。曹刿借机用匕首劫持齐桓公,没有人敢轻举妄动。曹刿大义凛然,警告齐桓公,说:“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之。”齐桓公在此情势之下,只得承诺归还先前侵占的鲁国土地。得到齐桓公的承诺,曹刿扔掉匕首,依然颜色不变,辞令如故。齐桓公大怒,打算毁信弃约,被管仲阻止,并归还了以前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