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散文范文第1篇
龙应台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散文史上,属于承前启后的一批人。她出生于中国台湾,虽然没有参与大陆地区的“”,但是国际上的变化和动荡对龙应台的成长造成了巨大影响,使其作品中有着较多关于人生的感悟。美国文学评论家肖瓦尔特认为,文学创作必然与作者的生命相关联。龙应台深刻地了解先辈的苦难历史,在教育科学发展的h境下,对未来社会有着较多的展望和期许,注重对人权、个人意识以及生命的关注。她的散文创作是一种自我治愈与自我启蒙的教材,反映了那个年代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年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她在创作时跳出了传统的局限,敢于思考,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新时代的女权意识。
一、因事而感,语言质朴犀利
龙应台的散文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自传体模式,不再歌颂英雄主义,多了一些生活的细腻与美好,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她的作品总是因事而感,用质朴的手法直观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巨人之死》中,龙应台用了大约二千字描写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以色列***拉宾被该国的杀手***击致死。在描写时,龙应台运用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发展脉络贯穿于文章中。全文以一种淡定自若的描述方式,把两个场景进行灵活的切换:其一是1993年拉宾与阿拉法特在白宫的草地上,以具有代表性的领导人握手结束双方会谈,然后拉宾在以色列国会的一个山庄上,对众多国民讲解巴以和平协定;其二是拉宾在为和平请命时却被来自数不清的面孔里的一个子弹打中而结束生命。龙应台运用娴熟的语言技巧,生动地还原了当时事件发展的情节,给予读者真实的感受。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却又犀利,用浅显的语言抒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感悟。在文章的连接结构上,龙应台以一种简单的过渡方式进行处理,使得文章布局显得精简凝练。
二、关注人权,语言真实坦诚
在《小城思索》中,龙应台沿用了《巨人之死》的创作手法,前者是对后者的群众思索的延续。虽然二者在题材上具有较大差异,一个是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的死亡,强调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片段;一个是重要的历史名城变迁,时间间隔跨越了二百多年。但是,这两篇散文都深刻地反映了龙应台生活时代的特点。《小城思索》中的历史名城――魏玛,是启蒙时代的文化名城,许多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曾经在这个地方生活,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却成为了一个纳粹集中营。龙应台在描写时采用的是一种地点转移的方式,通过走访名人的故居与现实的状况形成对比,将关注点落在群众上,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权利的思考。龙应台用强烈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描写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抒发爱国情感,语言直白尖锐
全球化的发展对于文学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作为有着留学经历的女作家,龙应台曾在多个国家学习和工作过,其文学作品不仅对本民族文化有着较多的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全球的文化,提升了读者的文化视野。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但是龙应台的作品呈现出不同时空中的民族历史差异,她的视线总是可以顾及到各个时空。例如,在对东、西德的婚礼进行描写时,柏林墙两边人们的不同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其对于历史的不满。
由于具有双重的文化背景,龙应台在创作时总是具有开阔的眼光,她的散文大都是以热门事件、问题意识等为题材。她具有敏感的洞察力,可以从一件很小的事情中发掘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内涵,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中西文化、民族和人性的结合,表现出她对于民族***和人权意识的思考。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她通过一则新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指出其中的弊端,讽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结合当时中国台湾发展的大环境,呼吁人们改变这种冷漠的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进步。《给我一个中国娃娃》中,龙应台描述了自己从机场看到黑人孩子玩黑娃娃的情景,通过自己对于种族歧视的了解,深刻地剖析了现今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进而开始反思中国的国际地位,呼吁人们要树立爱国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
四、抒发女性情感,语言细腻精致
龙应台的文章,除了具有尖锐、犀利的特点,还有女性那种温柔情感的描写。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她采用的是一种不带任何修饰的写作手法,将其对孩子的爱直白地表现出来。“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孩子努力打着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时候,又松开手来,于是重新再来。”她用一种近乎记叙的描写方式,用轻柔的语言将孩子那种动作的可爱与笨拙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快节奏时代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理形成鲜明对比,让各方面对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她可以大胆地描写广阔的世界,也可以运用细腻的语言来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她将自己孩子的成长琐事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五、结语
龙应台的作品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有对全球化下文化冲击的担忧,还有对女权意识的诚挚呼唤。她的作品简单质朴、犀利尖锐,表现了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寄托了其对社会发展的希冀。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龙应台;散文;尊严;思想
在众多文体形式中,散文被称为最自由、最灵活的一个。著名散文家李广田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散文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到它就流到”。叙事技巧的纷呈加上视角和描法的富于变化,使散文游刃有余于写景状物叙事记人间,如奔腾流水,能宽能窄,或急或缓。龙应台的散文也自然是纷繁的。无论是充满论辩意味的思考,还是满载亲情的信笺,即便单纯地拿着相机的独步,似乎也合着散文独有的韵律,变得别有一番滋味了。
如果说《野火集》一类的批判文章是为了“指控现在的中国人丧失道德的勇气”,旨在“要求学生争取***思考的空间,要求***治的开放与容忍”,“撕掉蒙眼布!让子女、学生、人民,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头脑去想!”的话,那么后来出版的三部散文集则更像是龙应台一步步体味生命的三部曲。
一、新生
1986年至1988年,初为人母的龙应台旅居瑞士,开始从一个单纯的母亲的角度,安静却又掩饰不住欣喜地观察着自己双手迎接来的小生命的成长变化。这部2005年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就像是一部成长日记。或长或短的文字里,记录着的尽是些极细小甚至琐碎的事。“爸爸”、“妈妈、”“华安”等第三人称的使用,让整部作品镜头式地次第展开,温情脉脉如同故事般娓娓道来。
“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1]带着期待与敬畏,龙应台对孩子的出世充满了感恩。她时常盯着草地上像小狗一样爬呀爬的宝宝,独自呢喃“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个曾经牵过我,抚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2]也因为孩子,她懂了婆婆对于华安爸爸14岁之前的照片的独占,“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3]工作不得不因为孩子而搁置,从前的理想与愿望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顺次后延。然而就算是要把所有的写作都挪到深夜进行,龙应台仍愿意牵着孩子的手,陪他认识整个世界。“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4]却也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龙应台表达出了对于部分童话故事的担忧和不赞同,对神话、迷信、信仰的难以解释,对安安将要与即将出生的弟弟平分自己的世界和父母的爱的隐隐辛酸。
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深情婉约的笔触,和之前的满怀质疑、犀利以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生命本质和起点的素面相对,不是安逸生活的开始,却是另一股灵感与思考的碰撞。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5]新的体验让龙应台将目光重新转向生命与亲情,而“爱”这一永恒的话题,也着实能引起更多人的回忆与思考。每一篇短小的章节,都不免让没有子女的人想到自己的童年和曾在身边亦步亦趋的母亲;不免让有了子女的人,不觉又翻开泛黄的相片,暗自重游。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6]
等待,是为了充分认知一个生命,不会因为妄自菲薄而亵渎。这其实是对于生命的肯定与尊重。随着孩子的长大,背影的渐次远去,如何消除代沟与隔阂,达到心灵上信任的对话,成为龙应台生命课题的第二章。
二、成长
记忆里还是一天到晚粘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却在岁月的无声变迁里长成一米八四的大小伙儿。“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7]面对距离的遥远及难得见面的相对无言,带着八分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龙应台决心采用书信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人”。
三十五封信间,饱含了一位母亲对于远方的孩子的牵挂,然而她更清醒地认识到,家常、叮嘱再不适合十八岁的安德烈了。在保证不会遭到强烈排斥的前提下,她能进入那个未知世界的途径,只有探寻他的思想。一个在德国长大的孩子,他究竟和中国本土的同龄人或是自己,有多大差异呢?自然,是在一个平等的、朋友的立场上来看。
从“国家”到“自由”,到几代人不同眼光里的“玩”的哲学,再讲讲十九岁的烦恼,在不同城市间的娱乐与咖啡文化……无所不包的话题里是两个年龄段的人世界观、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然而母亲的角色又忍不住偷偷跑出来,为着儿子的一句“‘性、药、摇滚乐’的人生信条”急的火烧眉毛,赶忙发邮件寻求解释;知道“玩,可是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还是担心儿子有一天会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
安德烈的信里曾提到“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这其实是很多有了自我意识的青年的普遍想法。成长给了他们相对***的思想,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被父母肯定,却总被当作“兽性发达的叛逆少年”。矛盾在无形中滋生,又碍于面子难以和解。“那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巨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给同样有着代沟的家庭一个话匣、一个机会去互相体谅、了解。没有身份压迫的信件,单纯地交流着想法,朴实的语言里,流露着的,确是如同散文一般美好的意境与哲理。每一封信,何尝不是写给读者自己的呢?
在这些时而私密时而沉重,时而连自己都摸不着头脑的信件中,龙应台也终于完成了自己与孩子新的定位。“母亲思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8]
三、分离
《亲爱的安德烈》就像一枚小小的雷达,在“滴滴滴”的探测间,龙应台确定了自己与孩子所隔的距离,应该行进的方向。而当行使母职似乎开始有些得心应手时,雷达上又蓦然辐射出另一个点,忽明忽暗,却格外强有力地在心房之上扣动着。谁不是从孩童时代走过,却只有在做了父母,面对了远去的背影,才会突然想起,自己是否也忘了回头望一眼,那背后的热切。
《目送》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伴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处处是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9]
像是啼血的杜鹃的悲鸣,《目送》以平淡如止水的诗化的语言,在如画的意境间描摹着一种生命脆弱无常的悲苦。年轻时相信的东西,在长大后渐渐不相信;兄弟的聚首,常单纯只是为了父母,似乎少了这唯一的牵连,就会像风中的斗篷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家,因为亲人的离去,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火车上失智的母亲用力拨开“我”的手,喊着要回家,却只是想要回到某段时光里;好不容易理解了过马路时父亲不自觉伸过来的手,却再也没有机会去牵……切身的经历,让每个场景、每个句字都显得格外真实,仿佛无端伸出众多的小触角,拭触着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同样提醒着年轻的一代,切勿留下相似的遗憾。
帕斯卡尔将人喻为有思想的芦苇。芦苇是自然界里脆弱的植物,在天地间飘摇,人若是芦苇,怕体现的也是生命的飘忽不定吧。然人毕竟是有思想的芦苇,能判断,能追求,能探索。为着真理,他能昂首于世间,有尊严地活着。因而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丢了思想的人或空虚或糊涂,盲目追求认可他人的,只不过是离真理越发遥远,最终沦为他人的傀儡,毫无用处的牵线玩偶,又何谈尊严呢?龙应台虽然备受争议,但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执着于她所提倡或认可的思想。当越来越多的理解支持在时间的流沙里浮现时,她的尊严难道不更令人感动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像《野火集》里呐喊的那样“用自己的脑子想”,敢于挑战心中原有的价值,有尊严地活!
参考文献
[1]龙应台.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序.天真女侠龙应台.文滙出版社.2005(8).第1页
[2]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1页
[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0页
[4]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10页
[5]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34页
[6]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页
[7]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2).第1、2页
[8]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2).第102、87页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3篇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定价:¥28.00 当当价:¥22.40折扣:80折 节省:¥5.60
内容简介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不由得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中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是对传统母爱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十五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性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十五年过去,龙应台不仅成为华文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笔,也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和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而这本书也给无数读者带来感动和启迪。
网友评论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就像安安说的,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多么简单朴素的家庭真理啊!――joey123gg
在一个个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反复读这册小书。我逐渐意识到,也许不单是龙应台一人,几乎所有那些挥斥方道的文字背后,其底色都是对人世殷切的爱。无论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认做是桀骜的,是不屈的,他们都乐于退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确认自己和人最亲密的关系,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温柔。就像龙应台陶醉于在书中把自己称为“妈妈”。――发福的唐吉珂德
即使是那些比较温情的片段,也能让人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在这个意义上,这部散文集可以说是鲁迅杂文《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的姊妹篇。――沙砾
让我立马想要个孩子。又让我不敢轻易要个孩子。总想待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有龙应台的从容之后。才敢成为母亲,才敢带孩子来这个世界。――老板娘娘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4篇
龙应台的笔触是我素来喜欢的。不同于三毛的羁旅漂泊意,也不同于张爱玲的冷冽妖艳,更不同于席慕蓉如诗那般的淡雅精致,龙应台自有一份她的犀利潇洒。这份犀利潇洒在她的《野火集》里俯拾皆是,而在《目送》这本散文集里更多的则是淡淡悲欣意。
就我个人而言,相比起《野火集》来,更喜欢《目送》多些。字里行间流露出岁月年轮驶过的痕迹,如美酒愈发历久弥香。往日的锋芒毕露在历经家庭变迁后渐渐变得柔软,笔调也渐渐由对社会的针砭时弊转为对生死大问的思考。
相比起三毛,张爱玲这等传奇女子来,龙应台的文风显得更为清淡脱俗。虽不是最艳丽最奇葩的花卉,其引人侧目之处在于邻家那般亲近温馨之感。记录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感。而龙应台的散文大多取材于生活琐事引起的所思所悟。所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抵如此。
《目送》一书浸满回忆,能看到龙应台所度过的光阴岁月如影片倒带般一一呈现在眼里。父亲的离世和因此带来的一世懊丧,母亲的爱美和她的衰老痴呆,与儿子之间的愈来愈多的疏离和隔阂,凡此种种。除却与至亲之人的描述外,古老的风俗,奇异的花卉,空灵的诗歌,甚至是窗外啼哭的杜鹃也都是龙应台笔下之物。诉尽清淡,清淡中不失韵味。言尽生活,生活又仅仅岂是生活?
《目送》这第一篇文章是读者们广为熟悉的,末尾里的话也被人喃念了千百次。“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渐行渐远渐无书。父母在那头的等待,子女似乎从未察觉过。直到再无机会。又如书中《如果》一文中,描述了作者想象着若父亲在世,让自己再度陪他返乡时会做的事情。“我会一路听他说话。”“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我会用我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身旁说:‘爸爸,到家了。’”款款道来,如斯深情。倏忽间,仿佛回到父慈女孝的温馨场景里。可倏忽间,又被毫不留情的拉回现实,徒留怅然。不过南柯一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普天下最为悲哀的事,只恨醒悟太迟。等到两手空空,才幡然悔悟,而至亲已不在,任凭你千呼万唤。
可生活又走得那么匆匆,只得让我们不断地在间隙中喘息。《胭脂》一文写道日渐衰老的母亲:“她垂下眼睛,是那种被打败的神情,两手交握,放在膝上,像个听话的小学生。跟‘上班’,是不能对抗的。”儿女们有无数个正当的理由离父母而去,不曾挥一挥手道别。而父母总一脸笑着,看着儿女们走向越来越远的功成名就。是的,为了儿女好,哪怕是越来越远。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5篇
目 送(节选)
龙应台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品读
初读这篇散文,很容易让人沉浸于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同以人间亲情为切入点,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与终极关怀。文中的龙应台,是作为母亲,也是作为女儿,长长牵引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这篇散文既有龙应到的敏锐,也有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真诚与理解。文章采取写实的手法,选取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作者于其中做最深刻的思索,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别有境界。
素材小卡
经典语录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龙应台《目送》
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揣测别人对我的看法与评价;该做的事太多了。
――龙应台《野火集》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龙应台《目送》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龙应台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龙应台《目送》
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一只漏沙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龙应台《时间》
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
――龙应台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试***掩盖粉饰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龙应台《野火集》
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龙应台《目送》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龙应台《目送》
华章溢彩
散 步
龙应台
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
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吧。”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品读
文章用温情而又悲伤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琐事。文章以陪母亲散步为行文思路,在细碎而生活化的语言之间,能够充分感受到龙应台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以及她自己对母亲老去的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感伤。纵观全文,虽然写的事情很细碎,但是,却由一件件小事拼出了母女之间的深情。对于龙应台来说,苍老的母亲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幸福的是她有那么多的儿女记挂着她,惦记着她。不幸的是,此生此刻的老去却是无法勉强,时间能停留下的。母亲仿佛回到过去而产生的动作,说明了就算在早已糊涂的母亲的心里,母爱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条件反射,不管她是否还记得,可身体却总能记住那份爱,更显出了那份令人唏嘘的深情。
素材小卡
关于亲情的美句
心灰意冷时,亲情是那给人以希望的梅花,看到它,一睹破万难;心烦意乱时,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心满意足时,亲情是那催人奋进的号角,听见它,一声震百里。这就是亲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都将永远陪伴着你。
亲情是雨后的那滴甘露,滋润了原本贫瘠的土壤;亲情是破晓的那声鸡啼,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亲情是大海上的那叶小舟,拯救了挣扎在其中的人们;亲情是漆黑港口的那盏孤灯,希望着那返航的人们;亲情是阳关古道上的那个驿站,亲切着那浪迹的游子。亲情如良药,可以治愈你受伤的伤口;亲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亲情如影子,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总是无怨无悔地伴你一生。
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是温暖的,它让我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得到温暖如春;亲情是湿润的,它让我的岁月即使蒙上了风尘,依然清澈澄净;亲情是伟大的,它激励我学习、奋进。它在马路上,在家里,在人间的处处关爱中……
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综述
龙应台,台湾人,现代作家、曾任“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她的文字温柔纤细,深情动人,抑或是针砭时弊,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余秋雨称她是“一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龙应台是冷静的。中年的龙应台目送父亲的逝去、儿子的远离,面对母亲的衰老,她的内心是苍凉的。七十三篇散文,《目送》为首,文集也以此命名。一个细节,跨越了三代亲情,涉及生死大问。正是沉静,使龙应台变得更加深邃,使她看待人生更加豁达、通透。她的笔,触及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哀而不怨。对宇宙的寥廓和生命的短暂于惆怅中仍抱有一种“孤独面对,素颜修行”的积极和坚定。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6篇
闲情散文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本文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龙应台的《目送》。《目送》是龙应台的一本抒情散文集,自出版以来,持续风靡大陆,不断再版。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家长、老师推荐给学生阅读。
从“学”写作的角度阅读《目送》,主要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提要点评
提要点评就是根据个人兴趣,自由地从文章中选择一些有感觉的“点”进行写作方法的提炼。提要点评重点指向写作方法,而不是思想情感方面。例如下面的提要点评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
1.《关山难越》的点评:
①“关山难越”这个题目十分耐人寻味。“关山”是大陆与台湾的关隘,“难越”是说难以逾越,也就是说,父亲想要回故乡,但是回不去。
龙应台的祖籍是湖南,而她在战乱时随父亲到了台湾,《关山难越》这篇文章以数个普通人生活中平凡的小故事,写了父亲对其身在大陆的母亲的思念以及对家乡湖南的思念。文章语言朴素,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娓娓道来。
②文章的形式十分有创意。这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然而全文中都只是用“他”这个字,只在文章的最后一句“爸爸,你教孩子们念诗吧”与文章开头的父亲教我念诗的场景相映照,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是爱无尽的循环。作者将自己称为“你”,以一种独特的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几十年的故事,道尽无限辛酸沧桑。
2.《冬,一九一八》的点评:
①文章以“我们不知道”和“我们记得”的段式排比,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事件串联起来,叙写了父亲的一生。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撑伞的人”,将人的一生比作“旅途”和“蜡烛”,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和不舍,生动形象。
②“我们不知道”是子女未出生前父亲的生活,“我们记得”是有了子女后父亲的生活。然而不变的是生活的艰辛与辛酸,“我们不知道”这个部分里出现了很多问号,写出了这是作者第一次站在父亲的角度来看待他的生活,从前的自己其实并不怎么了解父亲。
③首尾呼应,结尾写文字被彻底删除,说明了父亲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了,无法挽留。作者以这篇文章来纪念自己的父亲,流露出对父亲深深的爱与不舍以及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3.《关机》的点评:
①龙应台的许多文章都是将自己称为“你”,也许这是一种与自己的独特对话。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或许可以体会到更多。
②文章写了身边最普通的人和事,但龙应台却对此有着独特细腻的看法。全文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不管思绪拉得多远,最后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先是新旧生活的对比,然后又开始寻找那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他”,思考关于存在的生活,最后回到完全现代化的生活。生活变了,也许那个找不到的“他”便是过去消失了的生活状态吧。结尾“睡前,你关了手机”短短的一句话,把一切都结束掉了。“手机”是现代人生活的标志,关了手机,便是与生活的暂时告别。
③龙应台的描写很细腻,很清晰,没有一点废话,写出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旧生活的怀念。
二、分点梳理
分点梳理是系统地分析一篇文章,由此可以深入地学到一些写作方法。例如下面的梳理:
[作品名称\&山 路\&类 型\&借事抒情\&主 题\& 抒发对自己这代人行走在不同人生之路上的艰难、孤独及清醒,表达人生只能一个人走的感慨。\&事 件\& ①作者到露天剧场听蔡琴唱歌并遇到胡志强与;
②作者想到躺在医院的中风的“才子”沈君山。\&人 物\& 我、蔡琴、沈君山、胡志强、。\&思路结构\& ①描写露天剧场的环境氛围;
②蔡琴出场献歌,引人关注;
③描写坐在前排的胡志强夫妇与;
④抒发对同行在一条路上的一代人命运的感慨;
⑤想到如今中风的“才子”沈君山,表达感慨。\&情感表达\& ①表达对自己这一代人行走在人生路上遭受不同磨难,经历不同命运的感慨;
②间接表现,隐性表达,如引用蔡琴的歌。\&语言表现\& ①语言雅致略带哀愁,描写蔡琴的歌声“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
②使用比喻手法,形象主动。开头将月亮比作“掰开大半边的葡萄柚”,歌声比作“柔软丝带”,十分动人。\&其他特色\& 对比手法:开头五万人剧场的隆重与结尾躺在床上的“才子”沈君山作对比,表达作者这一代人在历史“山路”上行进的明彻。\&]
三、样式归纳
在记事散文写作中,“套色法”指将文章不同层次看作不同的“色”。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叫做“主色”“辅色”“底色”。以龙应台的《明白》为例:
1.主色――核心事件。妈对我们的爱与依靠。文章选择并将大跨度的事件组合,写两个同龄人与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中年的妈妈支撑着家庭,“强势”“嚣张”,本质都是对子女、家庭的保护和爱;晚年的妈妈病患缠身,孤独无助,时时处处需要子女关心安抚。文章事件呈现的特别之处是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讲述。
2.辅色――辅助事件。“我”和朋友家萱在足浴店按摩聊天。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7篇
书名:阿勒泰的角落
作者:李娟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页数:272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女,籍贯四川遂宁,1979年出生于***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作品《羊道》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阿勒泰的角落》是关于***的最美丽文字,这是现代版《呼兰河传》。由作者1998~2003年之间陆续完成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
作者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做裁缝、可爱的孩子、来来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画的不仅仅是一组有关***的异域风情,也是我们内心的牧歌:白雪和阳光,青草和白桦林,优美、明亮。《阿勒泰的角落》,一定会给你带来最生动、最自然、最纯粹的心灵故事。
对于对***好奇、希望了解***的读者、文艺青年,《阿勒泰的角落》不失为不错的选择!
目送
书名:目送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页数:281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弊,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她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的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温柔纤细,深情动人: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同时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遂、忧伤、美丽,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
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是她与她人生中重要的人的羁绊,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书名: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9月
页数:203
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全方位的创意人、电影人、广告人、剧场人。本名吴文钦。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1981年起,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主持TVBS“台湾念真情”节目三年,舞台剧代表作有《人间条件》系列等。
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8篇
【作者介绍】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1974年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中国台湾、德国的多所大学。著有《野火集》《银色仙人掌》《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来》等十多部作品。她的作品针砭时弊,论述鞭辟入里。她以客观的批判精神,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她的文字风格变化极大,所著的文学论述、散文、小说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上开辟“龙应台专栏”,开始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接触,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1999年―2003年,龙应台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内容梗概】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抒写亲情的感人至深的文集。由于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作者表现出脆弱和失落,表达出缠绵不舍的情感和无奈的痛楚。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温柔宛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让人感到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令人感到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风格越来越深沉。
这本书里除了七十三篇精彩的散文,还收录了龙应台用相机在台湾、香港等地捕捉的风景,***文并茂地呈现人生风貌,淡雅运笔表现春满花枝的生活。作者曾说自己为人父母后开始上人生之课,且自谦成绩不佳,而她口中的这堂无比困难的课,正是我们所有的人必上的一堂百味杂陈的课。
【精彩选段】
回 家
龙应台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红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大多是背着背包、拎着皮包、推着带滚轮的庞大行李箱、扶老携幼的,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我仿佛听见窗外有一只细小的蟋蟀低低在叫,下沉的夕阳碰到大武山的棱线、喷出满天红霞的那一刻,森林里的小动物是否也有声音发出?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赏析】
本文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我们找不到家了。那个家,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而人生之无奈亦不过如此。作者将深刻的感悟寓于平静的叙述中,但情感是如此的激荡,仿佛大海与礁石相触时撞出的浪花。龙应台的文字既波澜起伏又柔软可亲,这种波澜是平静中的波澜,柔软是温暖里的柔软。
【阅读思考】
1.选文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请你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9篇
傅雷四岁跟家中的账房先生识字,过了识字关之后,他进了私塾,习四书五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古文功底。傅雷的母亲高瞻远瞩,又聘请家庭教师教他英语和数学,使得傅雷从小就有了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
1920年,年仅12岁的傅雷来到了上海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法语基础。 1924年,傅雷考上上海大同中学继续高中阶段学习。1927年傅雷漂洋过海,赴法取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大学文科,主修文艺理论,还频繁接触文艺界人士,经常到巴黎的艺术馆、博物馆参观美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扩大了知识面,也增加了感性知识。他喜欢上了罗曼·罗兰的作品,从此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为他以后在美术和音乐上表现出深厚的造诣和艺术鉴赏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美术批评家和音乐批评家。
傅雷的语文学习至少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一、母亲的文化向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傅雷幼年的“孤儿寡母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母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的确叫母亲——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还是叫母亲——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更是叫母亲。”(王东华《发现母亲》)
傅雷的母亲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向往,这种向往对傅雷一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傅雷开蒙很早,饱读诗书,有十分扎实的童子功,为他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生最初的几年母亲亲手为他种下了知识的种子,使他日后成为参天大树。
二、早期集中识字对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傅雷自四岁起就和账房先生学识字,入私塾先已经过了识字关。幼儿识字是我国家庭早期智力教育的一项最传统的内容。汉朝起就设“童子郎”,唐代科举中就专门有“童子科”。
在我国古代,孩子是八岁入学,但是条件稍好的家庭,孩子读书识字远远在此之前,许多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在家庭“破蒙”了。
三四岁的孩子,用一年时间不仅过了识字关,认了一两千字,而且读了“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然后再从师入塾。
傅雷的幼年经历正是如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两脚踏东西文化
傅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胸存忧患,认真入世,做人治学一丝不苟,为人刚直不阿,没有丝毫的媚颜俗骨。又深受西方文化的濡染,英语、法语都有“幼功”,并且青年时代又到法国留学。他是希腊文明的皈依者,也是科学理性精神的追随者。治学上多艺兼通,以求博大精湛。
傅雷尤其认同托尔斯泰的看法:真正的民众教育是在校外完成的,如报纸、博物馆、***书馆、大街上、生活中,一切可以称之为“无意识”的或“自然”的学校,自由是它的原则……
“青年人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家书》)作为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翻译家,傅雷深刻地体会到“功夫在诗外”对于一个一流人才的真蕴。
让我们再看看傅雷是怎样把他的儿子傅聪培养成世界一流的钢琴家的吧。
傅雷把傅聪“从小学撤回”,英文、代数和几何都请专门的教师,语文由傅雷亲自任教,从孔孟、先秦诸子、《战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典籍中选教材,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学气息、兼有趣味的故事、寓言、史实为主,以古典诗歌与纯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傅雷的学习历程,还是他对傅聪的教育,都会让我们反观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种精神的遨游,使得傅雷成为傅雷,这也是傅雷给予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启示。
余英时在钱钟书逝世后评价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钱钟书是既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又通晓西方文化,并能在其学术与创作中同时凸显古典精神与“全球意识的学者”,他既是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又是中西文化的赫尔墨斯。
一、广博恢弘阔大的知识结构
钱钟书是博闻强记,埋头读书的神话,他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被誉为文化昆仑。
第一、他有着浓厚的家学渊源,五岁开始跟伯父念书,通读经史子集。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生读一些“古文”名篇,背几首唐诗宋词者有之,但经史涉猎的少之又少,传统蒙学的精华已经被丢弃,孩子们在语文知识结构上往往“先天不足”。
第二、钱钟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源于林纾译的英文小说,那时的钱钟书只有十一二岁,他把这些翻译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也因此有了学习英语的新动机,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地读英文的原版小说,在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英语考试得了满分,这得益于他大量的英文阅读。
后来学法语和德语,钱钟书都是从阅读小说开始,记得杨绛回忆说,学法语,钱钟书从17世纪的作家读起,读到19世纪的法国作家的作品,因此通晓了一门语言,也了解了一国的文化。
其实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境,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优秀语言的集中体现,而当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将作品肢解、抽离、切割,语言已没有了血肉、情感和灵魂,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生命,也因此扼杀了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
第三、钱钟书读了一辈子书。读书笔记本就有五大麻袋,仅外文笔记: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的笔记就有三万四千页。
这种阅读和积累使得他成了博雅之士,在为学为文的根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他视通中西,有极广阔的学术视野、知识修养和宏大理论抱负。
钱钟书并非仅限于“中西文学兼优,也并非仅对中西方的文学文论有兼通的了解,他同时还对中西方的各种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史学、心理学,法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有广泛涉猎,他跨学科的中西素养深受瞩目。
总是在想我们的学生真可悲,除了语文课本他们没有余裕去读书。他们的精神世界严重的贫血,苍白,贫瘠,缺钙、铁、锌……他们已严重地亚健康。
第四、钱钟书杂学旁收,读书不拘一格。钱钟书的幼学除了经史子集的滋养,他还从书滩上租书,如《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读物,也给了他许多阅读的乐趣。上小学的时候读林纾译的英国小说,上中学的时候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通俗小说。
钱钟书终身喜欢读字典,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挨着字母逐条读过,并时时读得开怀大笑。
养成了纯正的文学品味之后,任何旁逸斜出的阅读都是一种猎奇般兴致勃勃的开疆拓土。
这种阅读仿佛是锦上添花。
读《管锥篇》“仿佛掉进书的海洋,由一本书引出好多书,一句话引出无数句话,让人应接不暇。”引文密密麻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杂读”的好处。
二、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作为一名学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不能登堂入室的,往往要基于个人的性情、理解而有所取有所舍,有所融通。正如钱钟书在《谈交友》中所言:“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的性情陶融为一,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是你所学不会,学不到的。”
钱钟书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
“六经注我”这是读书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钱钟书在涉猎经史学史的时候就喜欢“胡乱讲话”,臧否人物。他的父亲,著名的文史研究家钱基博先生就给钱钟书取了一个字叫默存,希望他慎重为言。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闻名。当时的清华大学学者如文学家朱自清,哲学家冯友兰,钱钟书从来都敢于向权威挑战。
在与杨绛谈恋爱期间,钱钟书还曾经用理学家语作情诗,理学家向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钱钟书却用理学家的语录作诗可谓是奇思妙想,自古无第二人。
钱钟书有“淘气,傻气和痴气”,他智慧幽默一片天真,他可以是四岁女儿的最好的玩伴,他可以一口气给女儿起一连串的绰号: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
钱钟书在剑桥攻读了两年英国文学,后来又到巴黎大学研究一年的法国文学,钱钟书的智慧才华、潜质经过法国文学和文化激活和点化了。
他在拉伯雷的《巨人传》那里借鉴了法国式的戏谑,他以蒙田的哲学随笔为蓝本,他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学会了用幽默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在影射和讽刺中阐释深刻的哲理为钱钟书打开了一个智慧的天地。
化书卷性灵为吾性灵,钱钟书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内化成他的智慧、品格、风范。
他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对人类文化进行比较,开启了比较文学新的天地,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本国文学,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
大开大阖,四通八达。
怀疑是智者的思辨动力,批判精神使他卓然***。
龙应台,被余光中先生称为思想的龙卷风,她是最受尊敬的台湾女人。她所搭建的思想桥梁,让精英与大众、民间社会与文人传统、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大规模的相连相通。
龙应台,因为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她出生在台湾,而取名为龙应台。她是作家、社会批评家、散文家。作为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野火集》有着万丈豪气。她的这把野火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烧到今天,“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我所惊叹的是龙应台左手写《野火》,右手写《孩子你慢慢来》。一面是雪浪滔天,一面是和风细雨。《孩子你慢慢来》那份款款的深情,诉说的是丰富激烈的内心世界,呈现的人性中最不舍最隐微的情感,龙应台将侠骨与柔肠焊接得那样完美。
从《百年思索》到《目送》,到《亲爱的安德烈》,到《大江大河1949》,龙应台的作品气象万千,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她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龙应台1952年出生在台湾高雄。贫困的出身,加上劳动阶级为主的生长环境,给予了她务实的草根性格和草根情怀。家中有四个孩子,其余三个都是男孩,父亲是***人出身,这对她的“豪气”的形成,不无影响。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家中也没有多少藏书。作为台湾“外省”的“移民”,读书改变命运显得尤为迫切。龙应台的少年时代是在父母的殷殷期待和逼迫下刻苦读书的。少年的读物是于国于家“有用”的《古文观止》特别是《陈情表》。龙应台在赤贫的雄茄萣乡渔村生长,在纯朴的成大校园里读完大学。
平民的视角,来自社会底层的自尊、倔强与敏感,使她更具忧患意识,使得她更能够冷眼热肠看社会与人生。她对于宽容、平等、理性、民主和言论自由有着更贴近生命原色的追求与渴望。
在台湾她所就读的小学直到大学,都是平民子女为主的学校,这样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她的心灵更贴近大地,更贴近弱势群体,让她更懂得爱,让她更懂得悲悯。因此也赋予了龙应台有韵致的文笔下覆盖的深刻的思想,即使在她血脉贲张狂怒之下也永远隐藏着最浓烈的爱。
于是在香港淡水街头,她会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耐心的等待一个五岁的不知名的男孩“给玫瑰花打一个蝴蝶结”。
龙应台让我们懂得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的对他人的尊严的粗暴践踏。
她会无限痛楚地回忆她的小学同学,那个交不起学费的王爱莲,她是一个可怜的天性愚鲁,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的女孩,她在一个没有同情和怜悯的环境里,屈辱而又无声的死去。
这永远的伤与痛,首先触及的是龙应台的深刻的悲悯与同情,她因此而更好地观察社会,关注生命中的细节,才会有深度的抒情。她的作品不仅有国际的风云变幻,战争与和平,更有那芸芸众生。
龙应台拥有全球的视野。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丈夫是德国人。她在瑞士定居,后又奔走于台湾和香港之间,精通英文、德文。她走过交织着仇恨、暴力与祈祷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走过把***与贫穷当旅游商品出售的古巴,走过在巨大的历史创痛中挣扎的东欧和德国。
她把一年的时间分成两段,十一个月在法兰克福家里的书房和森林中度过,读书,散步,思考。一个月外出奔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龙应台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严缜的思维,犀利的笔锋”。
龙应台又和中国20世纪的许多大家不同。那些学者,学贯中西,往往以“中”学为主,然后再“贯”以西学。
龙应台没有深厚的家学,30岁以前,她的知识结构是西方影响超过了中国传统,40岁以后她思考问题有了东西纵横两方面的坐标。
冷眼与热肠使得龙应台有了独特的表达。
龙应台之所以成为作家、社会批评家,不仅是因为她拥有平民的视角,全球化的视野,扎实的书底,丰富的阅历,还在于她敢于自我放逐,积极的将自己边缘化,这需要胆识和魄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她的“野火”烧遍台湾岛的时候,龙应台却激流勇退,随德国籍的丈夫到瑞士定居。一去就是13年,13年里她几乎以一种半隐居的方式,读书和思考,相夫教子。在一种不属台湾,不属大陆,不属于德国的状态中,完成思想的浴火重生。她说“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于是才会有这样思想的结晶。
“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
“我承认,***治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遮盖了某些更深层的问题,譬如文化……”
“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重要的黏合剂。”
龙应台走过这样一个心路:叩问民主,叩问文化,叩问个体生命的意义。
龙应台散文范文第10篇
目 送
■文/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
【赏析】
读过不少龙应台的杂文,如《野火集》,特别是当中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进而也就将龙应台想象为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金刚怒目之士。其实就像鲁迅先生亦是一位自认“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慈父一样,龙应台恰恰也是一位温婉可人的孝女和柔情绵绵的慈母——人是多面的,与“侠骨”伴生的,常常是一腔“柔肠”。
对龙应台印象的扭转乃是缘于她的一篇散文《目送》。龙女士用她的如椽大笔将人间亲情借助“目送”这一细节渲染得淋漓尽致、感人衷肠。细思之,“目送”实在是一个极富意味的动作。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是你最最亲近的人,即便你愿意与他厮守终生,而很多时候你只能选择“目送”他们远行:目送父母远去天国,目送子女展翅高飞……不管送别时内心有着何样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只能让它存放于内心。本文正是选择了“目送”这样一个特定的人生场景,写出了一位母亲、一位女儿对亲人离去的感悟,读罢,让人感慨万千。
文章先由送别儿子写起。作者选取了三个片段:一是目送幼小的儿子初入学堂,此时的儿子对自己万般依恋“不断回头”;二是目送读高中的儿子赴美做交换生,感受到的却是儿子接受母亲送行的“勉强”;三是接送儿子读自己教课的大学,此刻儿子对她已近乎“紧闭”。看着长大的儿子“背影渐行渐远”,绝无渴望中的“回头一瞥”,作者顿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旋即,作者想到了目送过的另一道背影——父亲的背影。而这道背影因已无法再见而更让她“落寞”。这里,作者也选择了三个片段:一是目送开着小货车送她到大学任教因怕碍着女儿的脸面而抢先离去的父亲,二是目送病入膏肓全无知觉的父亲坐着轮椅的背影的消失,三是最后一次“深深、深深地凝望”,目送父亲永远离开眼前这个世界。行文至此,仿佛一首忧伤的乐曲,作者用泪水和心血凝成的副歌再一次奏响:“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自古道:为情造文。我们常常会赞赏某篇文章的表达技巧如何了得,而唯一可以压倒技巧的便是感情。龙应台的这则短文最为动人处正是她真挚而略带感伤的情愫。因了这种感情,文章一气呵成,结构精致;文字字字珠玑,不逊宋词中的上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捕捉到了看似平淡而常为人们所忽略的细节加以渲染,直入读者之心,唤起读者共鸣。读龙应台这篇美文,是对读者心灵、情感的一次净化,对有意写作者更是一个有益的启发。
【仿写示例】
目 送
■盐城市景山中学 仇 越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龙应台
一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见父亲的哭是在奶奶去世的那个午后。奶奶的六个儿女围在床边,密密地遮挡住了午后最炫目的阳光——当年考上大学却因穷困而辍学的父亲也在其中。我想父亲一直以来的些许遗憾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吧。奶奶最后将手指向了父亲,父亲轻轻地握住了她颤抖的手,将耳朵贴在了她的唇边。说完了最后的遗言,奶奶带着一丝微笑离世,留下了噙着泪花目送她离开的父亲。父亲说奶奶的遗言是“该上学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儿时总是由奶奶提醒他上学。也许在回光返照中,奶奶又回到了当年,也许让父亲辍学也是她一生的遗憾与愧疚。最终,任凭父亲的感伤与哭泣,奶奶还是走向了一个未知的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世界。
二
父亲将我送到了模拟考试的考场外,在我即将踏入那扇冰冷狭窄的铁门时却叫住了我。他只说了“东西”两个字,瞧我不耐烦的蹙眉便戛然而止。在父亲的欲言又止中,我明白他在担心着我却又害怕影响我的心情而将自己的情绪压抑着不让它有一丝一毫的泄露。最终,父亲将平时严肃的面庞挤成了一张笑脸,故作轻松地说:“考完试又能放几天假了。”可他指间快要燃到指缝的香烟,那香烟上长长的灰烬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我也向他报以微笑,而后转身离开。父亲以为一向能使我高兴的放假此刻能令我安心,但他忘了放假之后的高考才是真正令我不安的根源。我知道我的背后是父亲担忧而又期许的目光,尾随着我直至我的消逝。但我只能离去。
三
读龙应台的《目送》时,我想象过父亲送我上大学的场景。父亲一定也会等待女儿给予他深情的一瞥,可我总是不回头,一次也不。就像不会告诉他我模考获得了高分一样,我害怕他期望过高。这不是目送我去旅游,等待我回来高兴地和他描述沿途的风景。这是一次一个人的探险,父亲目送我奔赴的是一个陌生未知的世界。在那里我会渐渐成长。因此我不会回头,不会让父亲看到我眼中的对未来的迷惘和凄惶,我只会留下一个笔直的故作坚强的背影,离开他的视线单飞,告诉他不必追,我会过得很好。
龙应台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远,无法挽留。”我想我们能做的是把身后一个个消逝的身影捂在心口,今生不忘。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