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教育是以提高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来塑造自己,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放到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审美意识的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这个优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判断美、欣赏美,在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获得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美育的诸因素潜移默化地渗入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语文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就教材而论,其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罗了一切美的表现,由一篇篇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编辑而成的课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差不多包括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积淀。因此作为审美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充分揭示课文中所蕴积的真、善、美的内涵,实现对学生进行陶冶的审美目的。现就其有关问题浅论如下:
展示教学美,以美示范。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教学语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求准确、明白、简练,还要求生动、形象。
首先,课堂教学应力求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师用标准熟练的普通话范读课文、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字词的发音、文句的音韵变化、语调的起伏跌宕,进而感受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美,从而有利于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其次,课堂教学应力求运用文学语言。教师用简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指导朗读,讲授和分析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其自然的产生艺术的美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进行课堂语言设计,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用具有不同特色的课堂用语,使讲授和文章浑然一体。具体说教师可采用课文中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键词语,并结合自己的再创造,提示课文中美的内涵,使学生从教师一系列的文学语言的描述中感受文展现的艺术美,同时领会课文的深刻含义。
其次,教师要注意课堂讲授中的节奏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上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至少一堂课的起始、高潮、结尾三个段落要清晰明了”。她的话强调了节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因而教学节奏的把握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创造节奏美自然成就了美化教学形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一是要使课堂结构严谨,忌松、散;二是注意设置波澜,忌平、淡;三是注意留下“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忌直、浅。这种鲜明的节奏可以克服单调呆板现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心理疲劳,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
第三,教师要注意课堂讲授中的板书美。板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能弥补教学语言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板书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构成课堂教学整体美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构思、再三修改后才能确定。美的板书要求端庄美观,使学生产生赏心悦目的艺术审美效应。
感受自然美,以美启真。教材中写景、状物、山水游记、田园诗歌等课文,对自然美进行了钟情的描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画面。然而,经过作者摄取拼接的自然景象,已不再是纯客观景物,而是作者的主观倾向在自然现象的感性显现。从美学意义上说,它已经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情”,而且蕴含着一种逻辑上的“理”。
入画,就是教师对课文描绘景物的再现,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荷塘月色》中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似笼着轻纱的梦;《石钟山记》中暮夜孤舟、大石侧立如猛兽奇鬼、微波入穴的款坎镗鞑之声;《沁园春?长沙》中漫山红遍的橘子洲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的赤壁;《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等,有的明丽,有的壮阔、有的苍凉……这一切,通过课文声、色、形、态等描写,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使文中的***景在学生的脑海里呈现出来,产生“身在画***中”的美感,从而领略自然风光的景趣。
入情,就是作者寄寓的感情跟学生激发的感情产生共鸣。“一切景语皆情语”:荷塘月色能叫人忘却淡淡的哀愁产生淡淡的喜悦;夜游石钟山使人感到阴森可怕,毛骨耸然;登临橘子洲头的壮怀激烈;面对赤壁古垒的人生感叹;夕阳归途中的孤旅幽思……有的喜悦,有的忧伤,有的惊惧,有的哀怨――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入画的基础上去体验、去感受,使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与学生通过画面激发的情,产生“共振”效应,从而领略自然风光的情趣。
入理,就是通过课文的画面和感情去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这是审美的高层次要求,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绿》对祖国山川景物的赞美;《荷塘月色》对大***时期知识份子苦闷彷徨心理的刻画;《石钟山记》对事物必须目见耳闻,不能凭主观臆断其有无的道理的揭示;《沁园春?长沙》对“指点江山”的渴望;《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人生如梦”的感慨等等。有的赞美山川,有的抒发怀抱,有的探求哲理。这些意旨,才是文学描写自然美的真髓。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一层,才能领略自然美的理趣。
体会艺术美,以美立美。教材中除少数课文内容是对艺术的直接表现(如《琵琶行》等),因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和鉴赏之外,更多更主要的是教师要通过文学作品本身在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美的赏析去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增强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精妙的语言是文学作为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汉语言具有准确、概括、形象的表现能力,汉语在声调韵律和语法修辞等方面都富有审美属性。品词是语文教学有的审美方式。如“妻孥怪我在”的“怪”字就值得品味。“怪”字不但真实地表现出杜甫在战乱中回到羌村时妻子的惊怪情态,更揭示了战乱漂零、人命危浅的情怀。教师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以及理解能力。
巧妙的结构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文学艺术的串珠之索。文学的表现手法非常灵活,可惟妙惟肖地刻画,可汹涌澎湃地抒写。再加上呼应、跌宕、比拟、夸张等等手法的运用,无不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美的浪花。教师要善于分析、揭示并引导学生去领会。
美妙的艺术境界是文学艺术灵魂的栖居之地。境界亦即意境,是作家主观情志和客观风物的统一。例如: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辋川别墅的景色,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这就是指的一种艺术境界。教师把学生带入此景遨游,久而久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