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作为教师,就要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的:“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这就话恰当的道出了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沟通,不只是言语触及心灵,与学生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否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而是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能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教育我,使为了我自己。这样自然构建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一些老师时常抱怨好心没好报,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的时候,没能心换心,不够真诚,使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怀疑,不信任老师。加上如今的学生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的能力日趋完善,并形成了反思和自省的能力。待人处事希望自主解决,不希望旁人过多干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对伤害自己的自尊的人和事会无比的憎恨排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严格的同时,必须把真诚尊重学生放在首位。用一颗非常非常年轻的、真诚的心走进他们,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哪些能力及方法呢?我认为教师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给予信任,充满爱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沟通能成为行为的动了,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而学生也最渴望得到爱和信任,教师挚爱的情感,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情感的回应。
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比如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不要以歧视的眼光看待,最好不要给差生留下心理阴影,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好学生同等看待,不要对好学生给以微笑,而对差生冷面相对,当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再如留守儿童的问题,这群孩子往往表现出内心封闭、行为孤僻、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教师就应该特别关爱这群特殊家庭的孩子,要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进行多种方式的情感交流,沟通心灵,消除隔阂,在彼此的交谈中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即使是批评也必须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语重心长、触膝谈心,将教师的爱化作习习春雨,吹开学生心中初绽的花朵,化作涓涓细流,滋润久旱的心田。
(二)、熟悉学生、了解学生
只有知人,才能育人。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切中要旨。因此,教师就要经常接近学生,要善问、善听、善观察。
善问――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善听――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实际上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现实中,我们一些为人师者对待孩子的诉说,往往缺少听完的耐心,往往喜欢过早地作出结论,逐渐成为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严师。学生怎么能愿意和你心灵的沟通呢?
善观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言行必然能表现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和思想、因此,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地、不动声色地观察,并进行多方面的验证。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平时的情绪和表现,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切忌主观臆断,以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三) 展现民主、平等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宜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必须克服以下心里障碍:首先由所处位置的差异产生的心里障碍。教师的自尊自爱不要“惟我独尊”,为人师表也不要“师道尊严”。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请、谢谢、对不起”是我们教学生使用的最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我们老师也经常用,可有多少老师对我们的孩子用过这些礼貌用语?许多老师习惯了对孩子吆来喝去,认为对他们哪用那么客气。事情虽小,反应出来的问题很大。就是教师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
(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为学生做出示范。简单地说,就是教书育人。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习惯是作用于学生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鸟申斯基说的:“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而学生只有在理解老师、信任老师、尊重老师、崇拜老师的时候才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听取老师的见解。
总之,无论从师生双方的年龄、知识经验来看,还是从双方所承担的任务和所处的地位来分析,师生交往沟通的障碍的主导方面是教师。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所养成的高高在上的训人习惯,因为若与学生的距离远了,就不能较好的捕捉学生心灵变化的轨迹,就不能做到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有一种泛爱之心,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一个学生,以自己无私的爱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有了这种境界和修养,何愁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