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童话集范文精选

叶圣陶童话集篇1

叶圣陶是现著名的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对于我国教育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西方童话对叶圣陶早期童话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童话;叶圣陶早期童话创作;影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集《稻草人》。文学界一般认为,《稻草人》这部童话故事集开创了中国本土童话故事的先河,这部童话集里面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也正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叶圣陶说,他的童话受到了西方童话的影响,这指的是安徒生和王尔德两个人的童话写作风格。

一、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叶圣陶曾经有过一段小学教员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五、四”前夕,但是孩子们的童真给叶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一直在努力要给儿童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但是,当时熏陶孩子们的读物大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怪力乱神之说,迷信色彩严重,并且其中蕴含的暴力思想并不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叶圣陶便有了想要自己创作的思想,想要以一己之力创作出适合儿童读的童话。

这个时期,安徒生童话传入中国,其中对儿童纯真思想的描写,拟人的动植物的清新之感给叶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物与事物的选材上,安徒生极力避免暴力的人物冲突,更不用严格的道德说教来指导小读者,没有情节的紧张和善与恶的激烈交锋,安徒生的童话用他那颗不老的童心娓娓道来他构想的童话世界,在平和温馨的世界里,描述他心目中和谐美丽的生活。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思想与叶圣陶不谋而合,叶圣陶也不同意让孩子接触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迷信神怪,他认为儿童文学应该是远离迷信、扫除腐朽经验,能够荡涤儿童心灵的存在。出于这种儿童本位的思想,叶圣陶自然对童话的选材方面更加接近安徒生,在这个过程中,叶圣陶童话作品的选材、思想、主题等方面,都与安徒生童话非常相似,也是温顺的动植物和美好的人物,在平凡与宁静演绎着人生的美好。

但是,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氛围正是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丹麦,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安康。可是叶圣陶所处的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处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为救亡***存的热血青年叶圣陶,他逐渐发现自己营造的美好的纯真氛围逐渐将自己的创作挤入了死胡同,他的祖国疮痍满目,人民水深火热,但是他却歌颂着美好的生活。这时候叶圣陶的童话创作与早期的《小白船》、《燕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尽管主角依然纯真善良,但是与其身处的环境却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表明叶圣陶在接受了安徒生单纯化创作思想的同时,逐渐引入了人性复杂性对儿童的影响,这是与当时深刻的社会矛盾息息相关的。

二、王尔德童话创作的影响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僵化腐朽的道德观念,许多新生代的思潮的出现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王尔德就是在这种传统与颠覆的社会现状中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童话风格,这与叶圣陶当时所处的情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候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就表达了这种情感,孤独地站在麦田里面的稻草人,既不能为主人驱逐害虫,也不能救主人于危难之中,是叶圣陶对祖国母亲的笛声倾诉,这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王子面对着他的臣民,既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也不能代替人民受苦,只能默默地流泪。这个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情绪,叶圣陶的创作初衷,已经从单纯的歌颂生活慢慢过渡到了替民众发声,表达了对恶势力和侵略者的控诉和对祖国母亲承受苦难的深深悲伤。然而,王尔德由于深刻的基督教背景,在童话的结尾之处总是能够让黑暗的势力走向地狱的门槛,让善良的化身回到天堂的圆满,但是叶圣陶的童话结尾却很难找到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这是因为叶圣陶没有基督教的背景,不可能写出关于上帝的用意的童话,而当时所处的时代,也不能将自己的愤怒诉诸笔端,叶圣陶的这种苦闷在作品中都被表达了出来,如稻草人的最终倒掉,就表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这是一种人间欢乐的终结,代表着需要面对的惨淡的人生。

尽管思想上的沉重不由自主地诉诸笔端,但是叶圣陶还是尽可能地维护其童话叙事风格的抒情性。这与安徒生和王尔德的童话风格相类似。叶圣陶发现,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感受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任何事物都是与自己相关联的,这正是儿童的纯真的表现之处。叶圣陶对儿童的情感的表达正是出于这样一个目标,他们快乐都是自然的,所以这样的表达也符合儿童的想象力。但是出于当时暗淡的现实状况,叶圣陶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几乎都是转瞬即逝的,就像他说的一样“中国的儿童就是要憧憬美好,但是这不意味着就要在丑恶面前只能害怕地闭上眼睛,我们尊重儿童的天性,我们更加能够面对生活的苦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叶圣陶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中国童话先河的开创者,自然受到了安徒生和王尔德创作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原因,他又加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创作的特点,这才是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1]代宇辉. 打开另一扇门――论叶圣陶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D].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李元. 中国现代童话的诞生[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5).

[3]许***娥. 论叶圣陶《稻草人》的艺术品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叶圣陶童话集篇2

叶圣陶语文传播的实践活动

叶圣陶一生都在进行着语文传播工作。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终身耕耘,从教书、著述、编辑、出版、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语文传播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叶圣陶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19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成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简洁,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①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②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叶圣陶将一生于新闻业。1923年到1929年是叶圣陶出版工作的新时期。他编辑了很多著名的杂志和报纸。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过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其中《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等都是有开创性特色的语文教材。

叶圣陶1923年参与编写我国新学制中学国文科的第一个完备的课程标准,即《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根据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提出并确认“语文”这一学科名称。而且他亲自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成为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纲领性文件。1956年他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编制文学、汉语和作文三套课本的分科教学建议。1960年,他重新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9年,他再次领导成立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指导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工作。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叶圣陶说。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在1930年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他从未停止过自己对“最初和最终”的职业的热爱。在抗日战争中,叶圣陶与他的家人一并移居乐山,并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他回到上海,在开明书店继续他的编辑生涯。

叶圣陶对现代汉语的视角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帮助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加快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圣陶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协副***等职。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来源

西学东渐的影响。19世纪初,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和演变,中国语文传播思想开始质的变化。1904年的癸卯学制改革,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语文开始走出科举典籍的约束,开始学习西方语言与文化。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取得完全的胜利,新式标点、横式排版被普遍使用,国语国文课从读经讲经中彻底***出来。叶老从1911年开始担任小学教师,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正是接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的突出表现。

封建士大夫的道德精神。20世纪初,那一代提倡自由民主精神的人,最初是一批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封建士大夫,其次他们是一批国家精英。他们从五四到一二九,从辛亥***到抗日战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直具有封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士大夫精神。从先秦到明清,中国道德精神主要是士大夫精神。他们充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有立志为民请命,努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语文优势。中国语言与文字等作为语文传播媒介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达5000年的历史传承,中国语文早已创造世界奇迹。叶圣陶在对古代学文讲究“吟诵”方法的评价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③但叶老还注意吟诵的缺陷,还要求与内容理法的探讨结合,避免以偏概全。这种有选择的吸收,是对传统语文最好的继承。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的现代价值

叶老在一生语文传播的追求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首先是他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教师、社会公民等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体贴。从传播角度看是对受众的态度与评价。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他“立诚为本”,数十年坚持,反复申说,并且身体力行。许多学生、教师都成为他终生的朋友。他把“读书、作文、做人这三者联系起来,肯定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来吸收知识,表达情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④这是叶老进行语文传播的宗旨和价值追求,今天仍然是语文界的最高目标。

其次,他善于运用多种语文媒介,进行广泛的语文传播。他在大中小学的几十年教学中,从教材的编辑与选用、教法的改革与提高、教学效果的成效如何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考虑,大胆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成果,创设出“语文工具”理论。他利用语文工具,去进行文学创作,成就他教育小说家的美名;而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成就,正是他利用童话进行更广泛语文传播的实例。他编辑并出版的语文教材、语文刊物,形成一个进行语文传播的系列,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何时何处都有语文的存在。

再次,他善于总结语文的传播手段,探讨丰富的语文传播技巧。1924年,他提倡加强说话训练,认为说话训练是“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1949年,他将听、说、读、写四项一并提出,从而使其成为语文的基本能力。“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与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⑤还有他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原则,“教育的本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必须重视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无不体现语文传播的深厚积淀。

最后,他成为语文传播的学界泰斗,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的语文学习与语文生存方式。中国学生从笼统玄妙的语文中***出来,学习明白晓畅的汉语文,使用清新自然的口语,完成汉语文的日常传播与文化传递。百年语文的发展,正是叶老长期倡导与坚持的方向。

注释:

①②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序。

③④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85页、764页。

⑤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听、说、读、写都重要》,1994年版,219页。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

叶圣陶童话集篇3

1932年“一·二八”沪战爆发后,叶圣陶与鲁迅、茅盾等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为抗议日***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翌年,加入鲁迅、***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6月,他与鲁迅、夏丏尊、郑振铎、洪深、沈起予等40人发起成立中国文艺家协会。同年10月,他与鲁迅、茅盾、郭沫若、夏丏尊、谢冰心、巴金等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45年,他被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选为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接替老舍主持文协总会的日常工作。

1949年4月上旬,叶圣陶任华北人民***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周建人、胡绳)。同年9月,他被推举为全国***协委员,并曾先后担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副部长等职务。

叶圣陶196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事实上,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就与中国民主促进会开始合作。他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撰写文章,发表演说,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的罪行。争取民主自由,建设新中国的共同理想,使他和民进的创始人马叙伦、周建人、雷洁琼等人志同道合,相互呼应,相互支持。1949年,叶圣陶更与马叙伦、周建人、徐伯昕等密切协作,共同为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建设和新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9年,叶圣陶在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六届民进中央副***。1984年,出任民进中央代***,同年12月当选***。1987年出于健康原因,辞去中央***职务,任名誉***,直至1988年去逝。享年94岁。

以特有的人间关怀,描写着灰色卑琐的人生

1943年茅盾在《祝圣陶五十寿》一文中说:“五四时期,圣陶是最早发表小说的一人。小说集《隔膜》等数种,实为中国新小说坚固的基石。他的深入地观察,谨严的体裁,曾经而且继续在教育着年轻的一代。”《剑鞘》、《脚步集》等散文集中的散文被誉为“散文中最高的典型,创作中最正当的规范”(苏雪林语)、高中生“最为适当”的“作散文的模式”(郁达夫语);童话集《稻草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语),改写了我国童话界“言必丹麦”的历史;1921年在《晨报副刊》发表的40则“文艺谈”,是我国现代文艺理论史上较早出现的理论专著,为新文学理论的孕育起了拓荒的作用;“扛鼎”之作长篇《倪焕之》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

1918年12月2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第5卷6号发表的《人的文学》,是“当时关于新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周作人语)。由于有“人的文学”和“辟人荒”的倡导,我国的新文学中才有了“人的发现”、“妇女的发现”、“农民的发现”、“儿童的发现”,一个“人”字,以及与“人”字相呼应的“我”字,才得以成为“五四”文学思潮中最激昂的音符。

叶圣陶1919年2月14日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也是一个人?》在《新潮》1卷3号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反响,鲁迅尤为赞赏。他在4月16日《致傅斯年》的信中说:“《新潮》里的《雪夜》、《这也是一个人?》、《是爱情还是苦痛》(起首有点小毛病),都是好的。上海的小说家梦里也没有想到过。这样下去,创作很有点希望。” 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写我国劳动妇女“非人的生活”。小说中的“伊”,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1919年3月,在水乡甪直镇执教的叶圣陶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倾向于新文化、新学术的团体“新潮社”。1921年1月4日,与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已经从一般的新文化运动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支***的队伍。文学研究会的成立,预示着“一个普遍的全国的文学活动开始到来”。叶圣陶以他特有的人间关怀和创作理念,“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呼唤人的觉醒。

从1919年到1949年,叶圣陶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新诗合集《雪朝》(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等8人合著),童话集《稻草人》,儿童歌剧《风浪》等著作。尤其是《隔膜》,顾颉刚在《〈隔膜〉序》中评价说,这个集子“是汇刊个人的新体小说的第一部,是很可纪念的”。

拯救新文学,“逼”出了一个“沈从文”

巴金说,“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路,做不了作家;很有可能我早已在贫困中死亡”。丁玲回忆叶圣陶指点他修改自己的小说的往事说:“要不是您发表我的小说,我也许就不走这条路了。”施蛰存说:“1928年初我写的小说《绢子》在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发表,这对我的鼓舞很大,从此我就脱离了鸳鸯蝴蝶派刊物,挤进新文学运动的队伍。”

叶圣陶发表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成就了这几位作家,也拯救了文学研究会,拯救了新文学,把被白色恐怖打得七零八落的创作队伍重新组织起来,汇集到“写这个不寻常的时代”(叶圣陶语)口号下,相互尊重和认同,推动新文学的发展。

1927年大***失败后,郑振铎赴欧洲游学,叶圣陶接编《小说月报》,先后发表过茅盾的中篇处女作《幻灭》、《动摇》、《追求》,巴金的成名作《灭亡》,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和代表作《莎菲女士日记》,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施蛰存的新小说《绢子》,还有沈从文的一系列小说等等,在现代文学史和出版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沈从文被视为自从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之一,是自学成才的典范。研究者都会以为沈从文那些风格独特、自然、轻灵、隽永的作品是他发奋“写”出来的,可沈从文却说他的创作常常是被编辑“逼”出来的。他所列举的“编辑”中就赫然写着“叶圣陶”的大名。

1927年6月,叶圣陶在来稿中读到沈从文的短篇《我的邻》,觉得这个短篇写得很有特色,就约请他多为《小说月报》写稿。到1928年年底,经叶圣陶之手,沈从文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我的邻》、《在私塾——一个老退伍兵的自述之一》、《或人的太太》、《柏子》、《雨后》、《诱讵》、《第一次作男人的那个人》等7个短篇,还发表了新诗《想——乡下的雪前雪后》。1928年年底,叶圣陶把《小说月报》交还给郑振铎主编,但仍帮他向沈从文拉稿,直到1932年“一·二八”《小说月报》因商务印书馆遭战火焚毁为止。从1929年初到1932年“一·二八”的三年里,沈从文在《小说月报》发表的小说有《说故事人的故事》、《会明》、《菜园》、《夫妇》、《同志的烟斗故事》、《萧萧》、《血》、《楼居》、《丈夫》、《微波》、《逃的前一天》、《薄寒》、《山道中》、《医生》、《虎雏》等。也正是因为这样,沈从文对叶圣陶由衷地感念。

当时的书评家李同愈在《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说:“以甲辰的笔名开始,从北京寄到上海的《小说月报》发表了小说以后,沈从文的短篇才引起了大多数读者的注意。许多学习写作的年轻人也不知不觉地模仿起他的调子来,我就是其中一个。”可见叶圣陶的提携对于沈从文的成长多么重要。

冒着风险,与***派“站在两边儿”

叶圣陶觉得他离不开“家”,斩断不了“个人利益”,还够不上一个***员的条件。叶圣陶没有加入中国***,但对***人始终是由衷地敬仰的。诚如新华社在叶圣陶逝世后发表的《叶圣陶同志生平》中所说的:“从中国***成立之日起”,叶圣陶“就是***的亲密朋友”。他与沈雁冰、沈泽民、杨贤江、侯绍裘、瞿秋白、恽代英等***人都有过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为***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23年3月底4月初,沈雁冰参加了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回到上海,接替恽代英担任上海“交通局”主任,从事***宣传工作。那时叶圣陶的住宅仁馀里28号门上钉着“文学研究会”的牌子,沈雁冰看中了叶宅这个“公开身份”,就托叶圣陶为他收取信件,凡是信封上写着“钟英先生收”的,收捡在一旁,转交给沈雁冰。“钟英”系“中央”的谐音。“五卅”前后,仁馀里28号又成了***人与“左派”的秘密联络点。一些***人和“左派”人士常在这里开会。

“五卅”惨案中,同胞的鲜血使叶圣陶认识到:谋求社会改革,首先是要联合起来。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许多***人都以个人身份加入***,“入***救国”的口号颇为流行。在沈雁冰、杨贤江等***人的劝导下,叶圣陶和胡墨林以他们特有的真诚,抱着要完成孙中山未竟的伟业的宏愿,庄严地走到“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成了中国***“左派”队伍中的一名战士,与沈雁冰、杨贤江、侯绍裘等***人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还分别担任了***上海特别市候补执行委员和***上海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站到了中国***斗争的最前沿。

在那“***犯禁”、“红色犯禁”的白色恐怖中,叶圣陶不怕“犯禁”,把一些煸动性很强、***治色彩很浓、思想很峻急的文章刊登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广阔的襟怀,分明的爱憎,使叶圣陶淡化了你你我我、恩恩怨怨,执着地坚信他与“太阳社”和“创造社”作家们“还是在同一的地位”,竭尽所能,相互助援,冒着风险真诚地与他们***文艺的主张“认同”。1931年12月19日,鲁迅将他翻译的法捷耶夫小说《毁灭》赠与叶圣陶,并惠书云:“聊印数书,以贻同气,可谓‘相濡以沫’,殊可哀也。”

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回到上海,接替老舍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在反内乱、争民主的斗争中做了许多切切实实的工作。比如1946年6月23日,叶圣陶与周建人、许广平和上海各界群众到上海火车站欢送马叙伦等9位代表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到南京请愿。后马叙伦等在南京下关车站遭特务殴打,叶圣陶投书《大公报》、《文汇报》,抗议******派暴行。再如这一年,他代表文协总会悼念民主文化战线上的老战士夏丏尊,哀悼李公朴、闻一多,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可说的事很多,用叶圣陶自己的话说与***派“站在两边儿”。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叶圣陶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归纳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警句,提倡诱导和启发,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目标境界。这是叶圣陶毕生探索的结晶,是我国现代教育宝库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期,叶圣陶被造反派戴上了“文教界封资修的祖师爷”、“一贯反对***的领导的漏网大右派”的帽子,遭到“铁扫帚战斗组”的“横扫”。“***”结束后,叶圣陶担任***顾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叶圣陶虽然“耳失其聪,目失其明”,但他壮心不已,仍然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与教育界的朋友研讨教育问题,接待来访的师生,勤伏书案,抒写关于教育问题的《晴窗随笔》,满腔热忱地关注着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由衷地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行为的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不断探求知识的好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注意卫生和锻炼身体的习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学。“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的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说:“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的依赖性”、“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1981年11月,叶圣陶知道社会上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统考统测”,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于是在《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上发表了词意恳切的《我呼吁》,恳请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一同来纠正这种背离***的教育方针的不良风气。叶圣陶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忽视了德育、体育,也忽视了智育;德、智、体三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忽视了思想品德、趣味情操、理想意志的德育培养,学习科学就会缺少必要的正当的动力;忽视了体育的锻炼,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会缺少智力的高度发展、攀登科学高峰所必须的生理上的物质基础。单就智育来说,用那些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单调重复,异常繁重的作业,把孩子们的时间精力完全占用掉,把孩子们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把他们获取知识的路径限制在狭窄的领域,使他们本来非常丰富活泼的联想、想象、推理思考的能力得不到一点自由驰骋的发挥,把他们智力成长、发展的生机压下去,这实际上是对孩子们智力的摧残。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叶圣陶在《我呼吁》中说:“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的未来。中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解救他们已经是当前急不容缓的事,恳请大家切勿等闲视之。”《我呼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渊默能持君自圣,光明在望我奚求

叶圣陶参加了“上海***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穷途末路的******派把他的名字列入黑名单,并准备下毒手。与此同时,中国***盛情邀请他离开上海,绕道香港转到***区,准备参加新***协。

1949年1月7日,叶圣陶偕胡墨林秘密离沪,绕道台北进入香港。2月28日,叶圣陶从香港乘船动身去***区,同行北上的共27人,“民主人士有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俞寰澄、张絅伯诸位老前辈,文化界人士有郑振铎、宋云彬、傅彬然、曹禺诸位老朋友,还有新相识的好多位,大多数都年过半百,可是兴奋的心情却还像青年。因为大家看得很清楚,中国即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并且认为,这一回航海决非寻常的旅行,而是去参与一项极其伟大的工作”(叶圣陶《〈北上日记〉小引》)。3月1日深夜,叶圣陶在船上作了诗《自香港北上呈同舟诸公》,诗云:

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与同舟。

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共谋。

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

不贤识小原其分,言志奚须故自羞。

叶圣陶在诗中说他离沪南行,至香港北上,最可欣庆的是“同舟”都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朋友。为了催促新中国的诞生,他像背一筐土去堆山似的,怎肯落在别人后头呢?像一条小溪一样流归大海,真是再高兴没有了。只因自己没有才能,今后怎样去“参与一项极其伟大的工作”,“应该怎样去做,自己能不能胜任”,还是“相当模糊的”。他不怕难为情,把自己志向告诉“同舟诸公”。同船的朋友都说写得好。柳亚子、陈叔通、张季龙、宋云彬都有和作,共抒“奔赴新邦”、共谋“国是”、“追求真理、不甘落后”的意愿和情怀。柳亚子和诗云:

栖息经年快壮游,敢言李郭附同舟。

万夫联臂成新国,一士哦诗见远谋。

渊默能持君自圣,光明在望我奚求。

卅年匡齐惭无补,镜里头颅只自羞。

叶圣陶童话集篇4

[关键词]意识形态 儿童文学 翻译

[中***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35-02

一、缘起

儿童文学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其实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用所谓的“儿童读物”来进行儿童教育了,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正如周作人所说的,中国的儿童历来只能“偶然从文字堆中——正如在秽土堆中捡煤核的一样——掘出一点什么来,聊以充腹,实在是很可怜的”。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儿童读物中有很多荒诞无稽的唯心主义思想和不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荒谬东西。所以他号召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为儿童翻译和写作一些喜闻乐见的新作品,“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

二、意识形态与翻译

一般意义上,“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文化语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系统,即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世界观的普遍观念。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治的、社会的、宗教的、伦理的等等。努力追求权力的组织会去影响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将它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翻译文化学派旗手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提出“改写”的概念,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的转换,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的改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到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形态(poetology)两方面的限制。在这两个因素中,意识形态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和翻译过程本身,也会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意识形态主要从***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来限制和引导改写者的创作,诗学形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学手段、文学体裁、作品主旨等,二是一种文学观念,即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起到的作用。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对西方儿童文学尤其是童话的翻译介绍。

三、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早期儿童文学翻译

(一)宗教意识形态影响下最早期的儿童文学翻译

在中国,最早进行西方儿童文学译介的,是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们。传教士们到中国传教,常用的方式之一是兴办教育。而教育要从儿童抓起,要从创作和翻译儿童读物开始。由于传教士们身负的使命是传教,要在上帝的指引下对中国的儿童实行宗教的救赎,他们很自然地开始了福音小说的翻译和创作。这个过程从1846年持续到19世纪末。

福音本来是基督教用语,意思是耶稣的话及其门徒传播的教义。而福音小说是以小说为载体,传播这种教义。传教士们翻译的福音小说主要以儿童作为预设读者,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1856年吉士夫人(Caroline P. Keith)翻译的《亨利实录》等。这些作品一般都是逆境中的孩子在某种情况下接触并虔诚地信仰基督教,不甘沉沦,最后被好心人解救,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如《亨利实录》这部小说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舍伍德(Mary Martha Sherwood)所著,讲述了一个在印度出生的英国孤儿亨利,遇到一位传教士的女儿。女孩用心教他念书,把做耶稣门徒的道理告诉他。亨利体弱多病,但凭借悟性和毅力,成了一个虔敬的基督徒,在病中也不忘感化仆人蒲师。尽管这些故事有着强烈的宗教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这些翻译作品在中国开了风气之先,把世界各国的重要童话介绍给了中国儿童,也把西方现代儿童观带到了中国。在这些作品的潜移默化之下,中国的有识之士们也开始了对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童话的译介。

(二)***治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第一次儿童文学翻译高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的近代意识启蒙运动,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译介西方的思想文化。当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时,他们也看到了儿童,知道了儿童是民族命运的改变者、民族未来的建设者。1901年《杭州白话报》刊文“儿童乃为国之宝,儿童教育休草草”。重视儿童教育当然要考虑给儿童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

在这种***治性启蒙的照耀下,大约从1896年开始,我国出现了近现代第一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高潮。其间,也有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如1900年周桂笙在上海《采风报》上刊登《国王山鲁亚尔及兄弟的故事》和《渔夫》。这是《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在我国的第一次中译。1902年,他在《寓言报》上发表了译自《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和《豪夫童话》的15篇文章。1903年他把这些译作故事集结成《新庵谐译初编》出版。这部译作注意选择爱国御敌、弱者智胜强者的篇目。他将第一部译作献给少年儿童,抱有希望通过翻译输入西方文明以拯救祖国摆脱贫弱的意愿。1904年周作人翻译《侠女奴》(今译《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奚若翻译的《天方夜谭》4册,共收故事50个。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录的第一篇即是周作人翻译的《安乐王子》(今译《快乐王子》,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作品)。1914年7月,《中华小说界》发表刘半农翻译的《迷洋小影》(今译《皇帝的新衣》)。1919年一月,周作人在《新青年》6卷一号发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儿》。1918年1月,陈家麟和陈大蹬翻译安徒生的童话,译名为《十之九》,共收安徒生童话6篇。林纾和严复的两个儿子严培南、严璩合译的《希腊名士伊索寓言》共收寓言298则。

(三)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第二次儿童文学翻译高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骁勇们,以反帝反封建、改造社会为己任,必然会把目光投向国家的未来,寄希望于少年儿童。同时,提倡人道主义和个性***,必然会由人的发现到儿童的发现,产生民主的儿童观,认识到给儿童以文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致出现“凡学习外国文学的,开手不久便选择童话”。(鲁迅《小彼得·序言》1918年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大声疾呼“救救孩子”。1919年,鲁迅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这个观念大大冲击了“父为子纲”的陈腐观念。可以说,“五四”时期“人”的启蒙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的发现,中国的儿童问题也才得到了极为密切的关注,与此相关照的是,文学界开始大量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从而出现了第二次童话翻译高潮。1922年,鲁迅收集翻译了《爱罗先珂童话集》,1923年译介了爱罗先珂的《桃色的云》,还有1928年由未名社出版的《小约翰》。郑振铎翻译了《高加索民间故事》《莱辛寓言》《印度寓言》和《幸福王子》(也就是《快乐王子》)等,还写了《安徒生的作品介绍》,对这位童话大师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卡罗尔的另一部儿童小说《镜中世界》也出了中译本(陈鹤西译,北新书局,1929年)。科洛迪(Carlo Collodi,1826-1890)的《木偶奇遇记》共有7种译本。

(四)儿童文学翻译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

在大量译介外国童话的影响下,我国作家们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童话的因素。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人,他的童话创作成绩最突出。1921~1936年共创作43篇童话。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并标志着中国文学童话的成熟。鲁迅说《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立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译者的话》)它把现实世界引进童话创作,把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渔民等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构成的现实生活显示给儿童,充满着浓郁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民族生活气息。

叶圣陶在其《我和儿童文学》中说到:“我写童话,当然是受了西方的影响。五四前后,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陆续介绍过来了。”在叶圣陶的《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安徒生童话和王尔德童话,尤其是王尔德童话的影响的直接和深刻是清晰可见的。我们不妨将作为童话集名的《稻草人》这篇代表作和王尔德的童话名篇《快乐王子》做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惊人相似之处:首先是童话主人公形象,一个是立于城市广场高圆柱上面的塑像,一个是立于农村田野里的稻草人;其次是由于这两个童话形象都不能移动,只能通过他们的视野来展现人间现实的苦难,一个是城市穷人的惨状,一个是农村贫妇的悲剧;再次,在情节结构上,快乐王子因一次又一次惨状的刺激,最后铅心碎裂,塑像拆除,而稻草人也因一次又一次目击的悲剧致使伤心倒地。所以,无论是童话形象、情节结构,还是所展示的社会主题,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基本方面《稻草人》有着《快乐王子》的影子。还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石像的倒塌……而且,和其他童话中温馨快乐的结局不一样,王尔德童话和叶圣陶的这两部童话均以悲剧结尾,融凝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把生活的残酷面展示给儿童,认为儿童也不能躲在成人的庇护里。郑振铎为《稻草人》做序时也说:“再试读王尔特的《安乐王子》,燕子飞在空中所见的景象是何等悲惨的景象呀!少年皇帝(王尔德童话,现译《少年国王》)在梦中所见的景象又是何等的景象呀!没有,没有,在童话中的人生也是没有快乐的!” 而译者和作者在选择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表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又是多么强烈。

四、结语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语境中。它首先借助西方传教士基于宗教意识形态而进行的译介活动才得以发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特殊的***治及社会意识形态土壤下,通过翻译家和文学家的共同努力才得以逐渐开花结果的。到了当代,虽然进行儿童文学出版和创作的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但是经得起读者与时间检验的精品少之又少,具有长久魅力的作品寥寥,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日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重温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早期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发展历程应该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71-75.

[3]金燕玉.中国童话史[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271.

[4]鲁迅.《表》译者的话(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

[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5

[6]鲁迅.《小彼得》序(鲁迅全集第十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37.

[7]王尔德(著),巴金(译).快乐王子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15.

[8]叶圣陶.稻草人和其他童话[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16-20.

[9]周作人.儿童的书,晨报副镌[J].钟叔和编订.知堂书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

[10]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3-4.

[11]宋莉华.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J].文学遗产,2009,687-698.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Early Chinese Chil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bstract:Translation,as the most obviously recognizable type of rewriting,is deeply influenced by ideology.Under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three waves of chil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ppeared in China from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May Fourth period.And modern Chinese fairy tales were born in the atmosphere.

叶圣陶童话集篇5

1.作者情况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笔名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等。叶圣陶的作品,描写冷静、客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精练朴素,不少作品被选作大、中学语文教材。他也是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2.成书过程

1921年11月15日,叶圣陶创作了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接着在16日、17日写了《傻子》和《燕子》,在20日又写了《一粒种子》,不到一个星期就写了四篇童话。12月25日到30日的六天里,圣陶先生写了《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喉咙》等五篇童话。这九篇童话都刊登在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上。在前后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圣陶先生为《儿童世界》一共创作了23篇童话,后来结集为《稻草人》,从而彻底改写了我国童话界“言必丹麦”的历史,也为《儿童世界》走进学校课堂、走向千家万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历史背景

“五四”之前的中国,几千年来,儿童只是被视为尚未成熟和合格的人,向来“尊老”更甚于“爱幼”,也从来没有真正从儿童的视角、心态写就的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学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现”成了现代启蒙精神感召下“人的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真正开始重视儿童。将他们视为民族国家的希望,寄托着对未来国民的设想,“赤子之心”和“天真纯洁”未失的儿童,还促成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反省和再造。“为孩子们写作”也成了“新文学”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叶圣陶于1921年3月至6月,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40则“文艺谈”,深刻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文学观。他认为文艺家的创作应“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顺应儿童的“天性”“心情”“本能”“情思”“渴望”和“自然的要求”,创作出“含有更进步的思想,更妙美的情绪”的“新鲜的滋养的食料”(儿童的文学),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其熏染”,感情更加“丰富而纯美”,“立定在新的基础上”,树立“超过他们父母的根基”。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圣陶开始了他的童话创作,写出了《小白船》《稻草人》等一系列童话作品。

4.主要内容

《稻草人》是叶圣陶创作的童话集。该书收录了他最初创作的童话《小白船》《傻子》《燕子》《芳儿的梦》等共23篇,以最后一篇童话《稻草人》作为整部童话集的书名。该书在内容上,前八篇童话,也就是最初创作的从《小白船》到《梧桐子》这八篇童话,主要以大自然的“美”和人间心心相印的“爱”,儿童的天真、单纯、善良为表现内容。作者营造出的是浮于现实之上的,以“孩提的梦”“美”和“爱”为材料构成的纯粹的童话的世界。后面的15篇童话,随着作者思想的转变(在创作童话的过程中,叶圣陶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在当时的世间压根找不到,也实现不了),内容也有所变化,越来越多地镶入了现实的成分,着力描写现实中的不幸与苦难,渗入“成人的悲哀”。 这部分童话在内容上更多地表现了当时残酷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在《稻草人》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到位。

5.现实意义

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开启了中国的童话之门,改变了之前中国无童话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传统儿童读物内容荒诞不经(多神怪故事)、说教意味浓厚的落后面貌。他用自己清新的、别具一格的童话作品开启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向儿童展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引导儿童追求美和善。

二、拓展延伸

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鲁迅

在描写儿童的口语与人物的个性方面,《稻草人》也是很成功的。圣陶在艺术上,我们实可以公认他是现在中国二三最成功者当中的一个。《稻草人》的文字同时又很浅明,没有什么不易明了的地方。如果把这个集子给读了四五年书的儿童看,我想他们必定是很欢迎的。

――郑振铎

叶绍钧的童话,并不是一般的童话,它们像这篇小说一样,对于社会现象有个精细的分析;虽然还保存着童话的形式,却具有小说的内容,它们是介于童话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作品,而且带有浓烈的灰色的成人的悲哀。所以,我们与其把他们当作童话读,倒不如把他们当作小说读为好。

――贺玉波(三十年代著名翻译家、作家、评论家、学者)

《稻草人》的优点是唯美和讽刺,《古代英雄的石像》则以思想取胜。

――肖毛(儿童文学翻译家)

他的童话几乎没一篇不是成功之作,小朋友们读他的童话是一种幸福。叶圣陶为小朋友们写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也充满童趣,是小朋友们乐于欣赏和领悟的“智慧的食粮”。

――商金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爷爷写这篇文章(指《稻草人》)就是想表达出知识分子想拯救这个社会、却又无能为力的那份尴尬的窘境”。

――叶小沫(叶圣陶孙女,原《中国少年报》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三、部分篇目故事梗概

《小白船》:一条美丽的小溪旁停着一只小白船。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小白船上玩,突然一阵大风把船和他们吹到了旷野里,正当他们害怕回不了家时,他们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然后跑过来一个高大、丑陋的男人。他测试了两个孩子的纯洁和善良,就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岸边。

【主题】歌颂了善和美,小白船是纯洁、善良和爱心的象征!

《傻子》:傻子是一个孤儿,长大后的傻子成了木匠的徒弟。深夜里,师傅让傻子和另一个徒弟一起锯木头,傻子却让师兄睡觉,自己独自锯两份木头。傻子拾金不昧,傻子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馒头送给街头流浪的人。当国王打了败仗,想把敌人全部杀死时,傻子说:“国王,不必等敌人了,您要能杀人解气,那就把我杀了吧!”国王被傻子的善良感动,说:“谢谢你!”并决定不再杀人。

【主题】作者借用傻子这个形象歌颂了平凡人的善良、博爱。

《一粒种子》:这篇童话讲述了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一样大,它开的花儿非常漂亮,而且还有浓郁的香气,什么花都比不上它。国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后都得到了这粒种子,他们细心呵护这粒种子,希望用这粒种子开出的花,来显示他们的权势和富贵。但种子在他们那里都没有开花,于是,他们先后都把种子扔了。最后,这粒种子到了一位农夫的手中,农夫种下了种子,把它与其他种子一样对待,种子很快就开花了,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主题】寓指淳朴、善良才是美和善真正的原形,只有具有这种高贵品质的劳动者,才能拥有真正的美和善。

《大喉咙》:大喉咙是工厂里催人上下班的汽笛。每当他张口叫时,还在哺***的妈妈要狠心丢下吃奶的婴儿;少年要恋恋不舍地告别自己的美梦;老头不得不丢下瞎眼的老伴,因为他们都要赶到工厂去做工。后来,大喉咙听到了哺***的婴儿、梦仙和瞎眼婆婆的痛苦,动了恻隐之心。从此以后,大喉咙闭上了他的“大喉咙”,不再叫唤了。于是,人们过上了闲适、幸福的生活。

【主题】大喉咙象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们的劳动和人生自由权的剥夺,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榨、被剥削的穷人的同情。

《富翁》:某个地方的人们从小就被父辈灌输了要做富翁的思想。于是当地的人们就人人想做富翁,后来有人发现了金矿,于是当地的人们人人成了富翁。成了富翁的人们,经商的不再经商,手艺人不再做工,农民不再劳作,因为没有人劳动创造财富,人们拿着金子却买不到吃穿住用的东西。

【主题】劳作才是最有价值的,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画眉》:一只画眉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离开了主人为它安排的既舒适又安乐的笼子。于是它看到了一个令人悲哀的世界:大街上,贫穷的车夫拉着有钱人满头大汗地奔跑;饭店里,穷人在为有钱人做菜端盘,忙个不停;胡同的小屋里,歌女在师傅的逼迫下练唱。整个世界,对于穷人来说,就是一座无形的牢笼。看到了许多不幸的人,画眉鸟醒悟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也和他们一样悲哀,没有意义。画眉鸟决定不再回去,它要为穷人们歌唱。

【主题】作者通过画眉鸟的眼睛,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穷人深切的同情。

《瞎子和聋子》:在一个地方住着两个残疾人,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瞎子认为光亮能照出一切东西的真相,而聋子则认为声音最好,不稀罕光明。两人决定对调一下自己的残疾。后来,在一个老和尚的指点下,两个人找到了古老的风车,哀求风车对调了他们的残疾。可是,经过一段生活后,他们又都后悔了自己的选择,感到更加的不快乐。神异的风车却不能帮他们恢复原状了。

【主题】这篇童话用瞎子和聋子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总不可能事事如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必羡慕别人。

《跛乞丐》:跛乞丐开始并不跛,他的父亲想让他子承父业当棺材工。但他不喜欢这项工作,于是就离家出走,当了邮递员。他跋山涉水帮人送信,受到了人们的信赖和赞扬。他把信带给了一个姑娘和她的情人、一个孩子和她的朋友小燕子。他还遇到了一只野兔,帮野兔把猎人要打猎的消息转达给了野兔的伙伴们,使动物们免得一死,但他却被子弹打中了左腿。当他一步一颠地回到邮***局时,因为他两天没有上班,这是第三次犯过失,跛子本来又不适宜送信,邮***局就不要他了。他再也不能做什么事,就成了乞丐。

【主题】塑造了一个助人为乐、富于牺牲精神的跛乞丐形象,赞美了那些平凡而又善良的人们。

《稻草人》:在一个老妇人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看守稻田。老妇人没看到稻草人的警告,结果肉虫把稻子全吃了。同时稻草人看到渔妇母子无钱治病和绝望自杀的女人很可怜,被吊起的鲫鱼也误会了他的好意。自己有心却帮不了,就伤心地倒下了。

【主题】这篇童话通过一个稻草人的所见所闻,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凋零破败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当时社会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稻草人是当时对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的象征。

四、精彩篇目

稻草人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

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外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以下就讲讲稻草人在夜间遇见的几件事情。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来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叫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这个,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亲手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草绳。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种子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表示这个警告的意思,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这时候天气很凉了,又是在夜间的田野里,冷风吹得稻草人直打哆嗦;只因为他正在哭,没觉得。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他吃了一惊,才觉得身上非常冷。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他为了尽责任,而且行动不由自主,虽然冷,也只好站在那里。他看那个女人,原来是一个渔妇。田地的前面是一条河,那渔妇的船就停在河边,舱里露出一丝微弱的火光。她那时正在把撑起的鱼罾放到河底;鱼罾沉下去,她坐在岸上,等过一会儿把它拉起来。

舱里时常传出小孩子咳嗽的声音,又时常传出困乏的、细微的叫“妈”的声音。这使她很焦心,她用力拉罾,总像是不顺手,并且几乎回回是空的。舱里还是有声音,她就向舱里的病孩子说:“你好好儿睡吧!等我得着鱼,明天给你煮粥吃。你总是叫我,叫得我心都乱了,怎么能得着鱼呢!”

孩子忍不住,还是喊:“妈呀,把我渴坏了!给我点儿茶喝!”接着又是一阵咳嗽。

“这里哪来的茶!你老实一会儿吧,我的祖宗!”

“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在空旷的夜间的田野里,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

渔妇无可奈何,把拉罾的绳子放下,上了船,进了舱,拿起一个碗,从河里舀了一碗水,转身给病孩子喝。孩子一口气把水喝下去,他实在渴极了。可是碗刚放下,就又咳嗽起来;并且像是更厉害了,后来就只剩下喘气。

渔妇不能多管孩子,又上岸去拉她的罾。好久好久,舱里没有声音了,她的罾也不知又空了几回,才得着一条鲫鱼,有七八寸长。这是头一次收获,她很小心地把鱼从罾里取出来,放在一个木桶里,接着又把罾放下去。这个盛鱼的木桶就在稻草人的脚旁边。

这时候稻草人更加伤心了。他可怜那个病孩子,渴到那样,想一口茶喝都不成,病到那样,还不能跟母亲一起睡觉。他又可怜那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病孩子扔下不管,他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作褥,给孩子一些温暖;又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赃物,给渔妇煮粥吃。如果他能走,他一定立刻照着他的心愿做;但是不幸,他的身体跟树木一样,长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他没有法子,越想越伤心,哭得更痛心了。忽然啪的一声,他吓了一跳,停住哭,看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鲫鱼被扔在木桶里。

这木桶里的水很少,鲫鱼躺在桶底上,只有靠下的一面能够沾一些潮润。鲫鱼很难过,想逃开,就用力向上跳。跳了好几回,都被高高的桶框挡住,依旧掉在桶底上,身体摔得很疼。鲫鱼的向上的一只眼睛看见稻草人,就哀求说:“我的朋友,你暂且放下手里的扇子,救救我吧!我离开我的水里的家,就只有死了。好心的朋友,救救我吧!”

听见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稻草人非常心酸;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己的头。他的意思是说:“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还有你、渔妇、孩子以外的一切受苦受难的。可是我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我怎么能照我的心愿做呢!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

鲫鱼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像火一般地烧起来了。“这又不是什么难事!你竟没有一点人心,只是摇头!原来我错了,自己的困难,为什么求别人呢!我应该自己干,想法子,不成,也不过一死罢了,这又算得了什么!”鲫鱼大声喊着,又用力向上跳,这回用了十二分力,连尾巴和胸鳍的尖端都挺起来。

稻草人见鲫鱼误解了他的意思,又没有方法向鲫鱼说明,心里很悲痛,就一面叹气一面哭。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渔妇睡着了,一只手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桶里的鲫鱼呢?跳跃的声音听不见了,尾巴像是还在断断续续地拨动。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稻子的收成算完了,主人的衰老的力量又白费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

夜更暗了,连星星都显得无光。稻草人忽然觉得由侧面田岸上走来一个黑影,近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站住,望望停在河边的渔船;一转身,向着河岸走去;不多几步,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稻草人觉得很奇怪,就留心看着她。

一种非常悲伤的声音从她的嘴里发出来,微弱,断断续续,只有听惯了夜间一切细小声音的稻草人才听得出。那声音是说:“我不是一条牛,也不是一口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我要跑,不能等着你明天真卖给人家。你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管什么!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只有死,除了死没路!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这些话又哪里成话呢,哭得抽抽嗒嗒的,声音都被搅乱了。

稻草人非常心惊,想这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她要寻死呢!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摇起扇子来,想叫醒那个睡得很沉的渔妇。但是办不到,那渔妇跟死了一样,一动也不动。他恨自己,不该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也没有一点点声音。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那女人沉默着站了一会儿,身子往前探了几探。稻草人知道可怕的时候到了,手里的扇子拍得更响。可是她并没跳,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她忽然举起胳膊,身体像倒下一样,向河里面蹿去。稻草人看见这样,没等到听见她掉在水里的声音,就昏过去了。

第二天早晨,农人从河岸经过,发现河里有死尸,消息立刻传出去。左近的男男女女都跑来看。嘈杂的人声惊醒了酣睡的渔妇,她看那木桶里的鲫鱼,已经僵僵地死了。她提了木桶走回船舱;病孩子醒了,脸显得更瘦了,咳嗽也更加厉害。那老农妇也随着大家到河边来看;走过自己的稻田,顺便看了一眼。没想到,几天工夫,完了,稻叶稻穗都没有了,只留下直僵僵的光秆儿,她急得跺脚,捶胸,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她,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

〖点拨〗这篇童话的故事内涵可用两个字概括:悲惨。在这篇童话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农村劳动妇女,先是稻田的主人――老妇人,她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全靠这片稻田生活,但是,稻田又生了蛾子,注定不会有收成了,读者可以想见老妇人颗粒无收、食不果腹的悲惨景象。接着是带着病孩打渔的渔妇,再是跳水自尽的女人,她们的景况一个比一个悲惨。除三个妇人外,病中的孩子,被打上来的鲫鱼,没有一个不是悲惨的,就连稻草人自己,也是悲惨的,因为他想救这些悲惨的人却无能为力,最后伤心地倒在了田地里。读完后,我们不禁为那个悲惨的社会叹息,为悲惨背后的原因深思,对文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掬一把同情之泪。在今天,这篇童话其实还能时时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警惕悲惨的世界重新来袭。

傻子

傻子的姓名,没有一个人知道。

他自出母胎,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小朋友看见过那个大抽屉吗?很深,又很广,漆着黑漆,仿佛一具小棺材。父母生了孩子,不喜欢留着的,便送到这个大抽屉里。除了送去的人,谁也不知晓,因为这件事总在黑夜里干的。明天,育婴堂里的人看见抽屉里有了孩子,就留养着,由***娘给奶吃。可是,不是母亲的奶,又哪有什么甜味呢!傻子就是吃这种没有甜味的奶活着的。

他到两岁光景,身体还是很轻,面孔上有些老年人的皱纹。他只能发“唔哑唔哑”的声音,不能说话,不能叫人――本来有什么人给他亲亲热热地叫呢?他又不会笑。

那一天,***娘高兴了,抱着他逗他玩。她含一粒粽子糖在口里,要他的小嘴凑着接去吃。他的头被抱近了,小嘴凑近她的嘴了,才出的锋利的门牙割碎了她的嘴唇,却没有接到粽子糖。胭脂似的血渗出来,她觉得很痛。于是她怒了,重重地打他的头,又骂道:“你这傻子!”“傻子”的名字就此开始行用了。

他六岁上出了育婴堂,因为一个木匠领去做徒弟。他举起斧头时,总是摇摇不定,砍下时只削去木头的一丝的皮。他使用锯子时,常常因推移不动,涨得面红耳赤;待吃了师父的几下手掌,才得到师父的帮助。他不晓得哭,并且似乎不晓得痛;举得起斧头时他总是砍,推得动锯子时他总是锯。邻近人家看他的,都说他真是个傻子。

这是很冷的一夜,傻子还在那里做夜工。因为富翁家里赶紧要造一间有五重复壁的暖室,所以师父命傻子同别一个徒弟连夜锯木板。他吩咐道:“你们两个锯完了方可睡觉;明天就好带到富翁家里去用。倘若今夜锯不完,明天休要见我!”师父自去睡了。

傻子听师父已经睡得熟,轻轻地对他的同伴说道:“这么冷的天气,你做工作多辛苦,不如去睡觉吧。”

同伴说:“我的眼睛早已黏了拢来,最好立刻躺下来睡。可是木头没锯完,明天不能见师父的面呢!”

“有我呢,”傻子拍着胸脯说,“你不用管,这些木头统归我来锯,包你一夜锯完。你的夹被不够暖了,横竖我不睡,你连我的破棉絮一起盖了罢。”

同伴连忙取出自己的夹被同傻子的破棉絮,铺在地上。他躺在上面,胡乱一卷,便进了他的舒服快乐的王国了。

傻子见师兄肯听说话,非常满足;看自己的破棉絮围成个舒服快乐的王国,事情又多么好呀!他于是重又推动锯子。他的手冻得有些僵了,仿佛没有拿什么东西。细小的煤油灯火,被窗洞里的风摇动得东侧西倒。木头上弹着的墨线,实在不容易看清楚。但是他不管,只是一推一挽地锯,差不多一架锯木板的机器。

天亮了,亮得太早一点,傻子还有两根木头没有锯完。师父醒转来,听见还有锯木的声音;看时,只有傻子在那里工作,那一个徒弟却包在破棉絮里。他气极了,跳起身来,拉开破棉絮就要打。傻子急忙申说道:“他并不要睡呀,是我叫他睡的,师父不能打他。”

师父听了,益发恼怒,但转了方向:心想傻子不但教人学坏,并且将棉絮借人,鼓励人家学坏,实在可恶。又想,富翁家的工作给他耽误了,不免要受责罚,便举起六尺杆向傻子头上击去,恨恨地骂道:“你这傻子!”

这件事的结果是傻子被罚去两顿饭,唯有看他人三口饭一口菜地乱咽。

有一天,他从人家做完工回来,天色已经黑了。他慢慢地走,忽然踏着一件东西。拾起来时,是一个布袋,分量重重的。解开来,凑近电灯底下看,好耀眼的光亮,原来是十来个银元。

于是他站住了。他想:“这些白亮亮的东西,于己全没用处。倘若带了回去,今夜还是吃两碗饭,盖一条破棉絮。两碗饭和破棉絮本来就有的呀!但是师父却很中意这东西,不知什么缘故?”

他实在想不明白。他又想:“何必去想他呢,横竖没有用,丢了就是了。”

正想向垃圾桶丢时,他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一袋东西总是谁掉了的。那个人倘若同师父一样,决然舍不得这一袋东西。我把他丢在垃圾桶里,不要累那个人哭死么?”他就立在那里等待。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被扶归了,查街的巡士走过了,沿街的门统关上了;街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白而静的电灯。傻子立在电灯下,只不见来找寻这一袋东西的人。他很奇怪,难道是电灯掉了的么?不然,何以亮着她的独眼,不肯闭着眼跟大家安睡呢?

那边有脚声了,是急促而不重的脚声。傻子心想,一定是那个人来了。从电灯光下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里有泪光。她看着地面走,没有看见傻子。

“老太太,你找一袋白亮的东西么?在这里!”

“拿来!阿弥陀佛!”老太太皱瘪的脸笑了,笑得真丑。

傻子的师父见傻子不回家,以为他掉在河里了,或者让骗子骗了去。到每晚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了。当傻子摸进门时,满屋漆黑,师父的鼾声叫得怪响。他摸到破棉絮的地方,就往里一钻。

明天天刚亮,傻子的同伴见傻子躺在自己身旁,便推醒了他,问他昨夜到了哪里去。傻子一一讲了。那个同伴从被窝里伸出右手,指着傻子的额角道:“你这傻子!”

又一天,傻子做工的那人家上梁,照例有糕和馒头赠给工人。傻子得了两块糕两个馒头。

他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一群难民。几个女子,破而污的衣袋里,背着赤裸的孩子;有几个将孩子抱在怀里给奶吃。他们喊出痛苦的声音,像荒年的老鸦。

很奇怪的,傻子觉得他们的眼光都射在自己手里的糕和馒头上。“他们想吃吗?他们未必知道糕是甜的,馒头是咸的。让他们尝一尝新鲜味道倒也好;横竖这些是我份外的,我回去有份内的两碗饭呢。”于是他倾尽所有送给难民。

难民哪里料想的到有这么好的馈赠!他们不喊了,将糕和馒头分成无数小块,大大小小都分配到。他们的下颚齐动了,仿佛吃山珍海味那样有滋味。傻子看得很有趣。

傻子的邻居早知傻子当晚有吃的东西带回。当他走到门口时,就喊住他道:“上梁的馒头、糕,分一半吃吃。”

傻子扬一扬两只空手,笑道:“你何不预先对我说?对不起,全给难民了。”

邻居撅起面孔,吐口沫于地,曳长地说:“你这傻……子!”

这一天工人都停工,一切人都歇了业,因为要听国王在广场上演说。那个国王非常勇武,带了兵出去攻打别国,没有不胜的。可是新近吃了败仗――第一次的败仗。

傻子跟着众人到场上,站着的人同蚂蚁一般。他慢慢地挤前去,居然到了演说台下。抬头看国王,满面怒容,眼睛似乎放得出火,胡子***一般地向两旁挑起。他正在那里演说呢:

“……从未有的耻辱!从未有的耻辱!只能我们胜人,哪里有人家胜我?可恨的仇敌啊!可恨的仇敌啊!我此时的心,最好有一个人在旁,给我一刀砍去他的头!……”

全场静悄悄,只有国王的声音。

傻子看国王的样子,非常可怜,这样的恼怒,恐怕要立时昏倒罢?眼前又没有仇敌,哪有方法解他的恼怒呢?一转念间,方法来了,就喊道:“国王,不必要杀仇敌吧!你要杀一个人平平气,就杀了我吧!”

“傻子!傻子!”全场的百姓用呼叱猪狗的声音这么喊。他们恨他打断了国王庄严的演说,一面又讽刺他的愚痴。

忽然国王的怒容消失了。他的眼睛发出慈爱的光,满脸堆着笑意,道:“你教训了我了!我要打胜仇敌,你却要代替仇敌死,这是我不如你的地方。以后我再不愿打仗了。”

国王请傻子一同回宫,对面饮酒。知他是个木匠,就请他雕一个高大的牌楼,作为永不打仗的纪念。傻子雕这牌楼非常精工,有许多和平之神,手里捧着乐器;许多兽类,贴伏地上,似乎静听音乐的样子;更有许多茂盛的树木花草,都是欢乐舞动的姿态。

牌楼雕成,行开幕礼的那一天,国王亲手挂一个大花圈在正中,全国百姓欢呼庆祝。傻子被抬起来,高高临空,大家向他身上掷彩花。

凡是走过牌楼下的,总指点说:“这是傻子的成绩。”

【点拨】看到这篇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活中那些善良、无私、博爱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傻子。他们时时想着别人,从不考虑自己。他们时时准备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在自私自利的人眼里,他们是傻子。可是,在生活中,这样的“傻子”,却越多越好,那样,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愿我们都做这样的“傻子”。从写作手法上讲,这是一篇写实意味非常浓厚的作品,如果文中没有提到“国王”一节,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不管是现实还是童话,傻子这个高大光辉的普通人形象,都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他屹立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散发着爱和美的光辉。

五、练习

1. 填空。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里,只是微笑,有时做很好看的舞蹈。绿草上滴了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人眼睛。溪面铺着萍叶,矗起些桂黄的萍花,仿佛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来往,针一般地微细;独有两颗眼珠,大而发光。青蛙儿老是睁着两眼,像看守的样子,大约等待他的伙伴。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__(填作家名)的童话集《___________》,这篇童话的题目叫《___________》,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概述这篇童话的故事梗概。(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听见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稻草人非常心酸;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己的头。他的意思是说:“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还有你、妇人、孩子以外的一切受苦受难的。可是我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我怎么能照我的心愿做呢!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

①在这段话之前,关于妇人、孩子、鲫鱼发生了哪些情节?( )(多项选择)

A.孩子生病了,渴得厉害,但是妇人忙着打鱼,没功夫照顾病孩,最后只舀了碗河水给病孩喝。

B.妇人下了几次网,但最后只打捞上来一只七八寸长的鲫鱼。

C.妇人给自己的病孩煮粥吃。

D.鲫鱼被妇人打了上来,它哀求稻草人救它。

②稻草人反复说自己“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这表达了稻草人什么样的心情?文中的稻草人象征当时的哪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材料一: 他(A)奔到邮***局里,自称愿意当一个绿衣人。邮***局里允许了,给他一身绿衣服和一个绿背包。他穿上绿衣服,背上了绿背包,就跟每个在街上看见的绿衣人一模一样了。

材料二:正想向垃圾桶丢时,他(B)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一袋东西总是谁掉了的。那个人倘若同师父一样,决然舍不得这一袋东西。我把他丢在垃圾桶里,不要累那个人哭死么?”他就立在那里等待。

(1)材料一中A处人物是___________,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材料二中B处人物是___________,文段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了他在拾到失物时为失主着想的心情,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的道德品质。

(3)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你很喜欢这两篇童话。你想推荐一篇给你的朋友小东读,你推荐的是《 》(从两篇中任选其一),推荐的理由是(可从文章的思想情感、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去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B.《稻草人》是叶圣陶童话集的名字。

C.叶圣陶的童话前期偏重于表现儿童纯美的世界,后期偏重于表现黑暗的社会现实。

D.《稻草人》是叶圣陶写的第一篇童话,然后他又陆续写了《小白船》《大喉咙》等23篇童话,集结成童话集《稻草人》。

5.叶圣陶先生的童话集《稻草人》引领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奇幻的童话世界,到了今天,这本童话集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近日,你们班举办了“走近稻草人”读书活动。你也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

(1)读文段,按要求填空。

A:他的职司,专门张着口大喊,十里路以内都能听见。

人物: 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他的脾气只是不改,而且只管厉害。有几次到学校去,在街上看鞋子店里的人扎鞋底,看了整整一天。饭也没有回去吃,头也不曾转一转。

人物:_________________ 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童话集《稻草人》后,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如“《小白船》,奇异的幻想,清新的文字,展现儿童世界的纯美” 。

你给《稻草人》一文写了这样的书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圣陶先生童话集中的文字既优美动人,又生动有趣,为我们描绘了奇异的童幻世界,请你仿照下面一段文字描写一种花。(100字左右)

一丛棠棣花在柳树下开得多美丽呀。仿佛天空的繁星放出闪闪的金光。顽皮的风推着,摇着,棠棣花怕羞,轻轻地摆动腰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圣陶童话集篇6

叶圣陶享年94岁,是一位高寿者。他究竟有何养生妙道呢?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值得人们借鉴。

第一,积极处世,不断进取从叶老的上述生平简介中,我们可以得知,叶老一生都在为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奋斗,不管在多么困难的环境,都能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第二,淡泊名利,注重学问叶圣陶先生在***前就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建国后更是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但他对这些并不怎么看重,而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学问。他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各种本职工作外,便是埋头伏案精心钻研,笔耕不辍,把自己的荣辱升迁置之度外。

第三,从来不开夜车,保证睡眠充足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习惯于夜晚写作,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开夜车。叶圣陶先生则不然。他十分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故始终精力都很充沛。在工作之余,叶老还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听广播、看戏、看电影、听音乐、看书画展览等,做到有张有弛,使紧张的神经得到调节和放松。

第四,心胸开阔,平等待人叶老在94年的人生中,可谓历尽沧桑,但他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早年,在困难重重的***低潮时期,叶老没有灰心丧气;***胜利后,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之时,叶老也从无半点傲气,总是心平气和,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对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不论是下属还是勤杂工,叶老全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无论他在哪里工作,其人际关系都是和谐协调的,对任何人心中都无芥蒂。此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第五,饮酒适量,趋利避害叶老在89岁那年说过:“我喝酒从10岁就开始,至今几乎不曾间断。”大家知道,酒有两重性,少饮则有益,特别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黄酒等低度酒,能够活血祛淤,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但酒绝不可多饮,若过量饮用则有害。特别是过量饮用白酒等烈性酒,不但直接损伤肝脏和大脑,招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脂肪肝等病症,而且还可能诱发某些癌症。叶老虽然喜酒,但始终都是适量饮用,从不酗酒,故能趋利避害。

>> 链接:熬夜族应小心4种病

1.皮肤受损

如果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就会失调,导致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缺乏光泽等,容易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黑斑等问题。

2.抵抗力下降

熬夜后,人会疲劳、精神不振,身体抵抗力随之下降。而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人来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也都会找上门来。

3.记忆力下降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这样人在白天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现象。时间长了,还会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等。

4.阴虚火旺

叶圣陶童话集篇7

说话的艺术有两种,一种是你虽然表达了原本对方会很尴尬的意思,但含蓄而委婉地说得让对方接受你的批评但却感到很舒服。如说:“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还有很大的修改空间,再写两稿,可能是一篇很漂亮的作品。”这肯定比“你这篇文章有致命的弱点,除非伤筋动骨、大拆大卸,否则很难改好。”效果要好得多。另一种则是谄媚,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将白的说成是黑的,看着上司的脸尽说好听的。

说什么,怎么说,是其理念、思维决定的;同时,与其知识多少及经历、地位、年龄、性别、职业有密切关联;有时,有的人,或与诸如此类没有关系。

至于说什么,怎么说,关乎一个人的前途乃至命运,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深刻地认识到以至时时恪守说什么、怎么说的“准则”。

叶圣陶先生的杂丈《“今天天气好呵!”》四十年前即拜读过。当时年轻,并未多想。四十年后再读,不禁感慨不已,深感先生对社会观察之细、对国人体会之精、对制度分析之深,遂赞道:此乃传世之作。

人与人对话只能谈天气,“但是说天气不好,也许会冒犯了这冥漠无言的大自然,忽地来一阵烈风暴雨,吹痛了头脑,沾湿了衣裳:这还是不行。”何以至此?原来,“环境如此,人就变得异样地机警圆滑。”

这让我想起了五十年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57年。昨天还为我们讲课的老师,今天就是右派了!原来是几年前他说了一句“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当时,同学们都觉得这话有道理呀。难道不让内行来领导非让外行领导干嘛?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大实话,竟让他戴了二十多年的“帽子”,致使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年竟有五十多万人戴上了统一的帽子,一生中,四分之一的岁月被打入另册!何其悲哉!痛哉!概括起来说,他们每个人不过就说了那么一个意思,或“统购统销”不好,或“合作化搞糟了”,或“单位里的***员有宗派倾向”云云。就这么一句话,还是在伟大的号召之下,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策感召之下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如此之多的人因言获罪,其结果导致“***好,人民公社好,三面红旗好”的一派“大好形势”,最后迎来历史大倒退、经济大崩溃的***。

说什么,怎么说,是一回事;听什么,怎么听,又是一回事。人人都有一张嘴,八亿人八亿张嘴,十三亿人十三亿张嘴,很难让人们说同一种话,这才有了《宪法》里的“言论自由”。说话有好听的,有难听的,对于说话者,讲究说话艺术固然重要,但对听者,讲究艺术的话还是不讲究艺术的话,都听一听何妨?

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有体味,如今言论的环境比三十年前宽松得多。有了意见就提,对***府、对领导,可以批评,可以复议,甚至可以诉讼。提倡和谐,提倡宽容,自然就不会堵塞言路;疏导,总比堵塞科学得多。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习惯势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清除干净的,长官意志、官僚主义、上智下愚、官官相护等等,时不时地冒出来。当今,“今天天气好呵!”的社会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但是进京抓法制报刊记者、因用手机短信讽刺县委书记而被关押等奇闻仍未绝迹。推进民主、加强法治,仍然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今天天气好呵!”是杂文本身的标题,也是本文的“文眼”,就这么一句典型的“例话”。不仅结构起全篇作品,而且“派生”出如此典型的社会人文环境与时代氛围。杂文创作抓到这样的“灵魂”,成功便是自然的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陆续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初,叶圣陶由上海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

叶圣陶童话集篇8

关键词:郑振铎 绘者 儿童世界 商务印书馆

美术界的前辈黄可先生在他的两本专著《上海美术史札记》和《中国儿童美术史摭拾》中指出:“郑振铎笔下的***画故事,从编写文字脚本到***画创作,都由一人完成,是地地道道的‘自编自绘’连环画创作。所以,如果追溯中国近现代儿童美术史上的儿童连环画‘自编自绘’创作始于何人,那末,亦可以说始于郑振铎。”

黄可指的“郑振铎笔下的***画故事”发表在《儿童世界》上。《儿童世界》1922年1月由郑振铎创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是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第一种文学性儿童刊物。《儿童世界》的撰稿者阵容极其强大:许地山、叶圣陶、茅盾、严既澄、赵景深、俞平伯、吴研因、王统照、周建人、耿济之、顾颉刚、谢六逸等。因此《儿童世界》不仅直接催生出中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等人,且对儿童文学的发展也影响深远。“***画故事”是运用简单的文字和***像来讲述故事,是一种新型的儿童文学文体。目前,儿童文学的研究者都把郑振铎创制的“***画故事”认为是儿童连环画或者现代***画书的雏形。虽然郑振铎的美术素养很深厚,他在绘画史、版画史、雕塑史以及工艺美术史等方面均有所涉猎,撰写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编辑出版了不少重要的美术画集、***谱等,但笔者仍对郑振铎的“自编自绘”说表示怀疑。

一、“自编自绘”说法的疑点

黄可说:“他作为《儿童世界》的主编,如何办好这个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的综合刊物,设哪些栏目,侧重点是什么,装帧设计(包括封面、封里、目录、正文版面设计及插***等)怎样安排,都出自他一人的构思和策划。笔者曾经拜访过沈白英、万籁鸣等当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老前辈,亦求教正在撰述《郑振铎传》的学者陈福康。据他们说,《儿童世界》开创之初的一年多时间里,郑振铎一人包揽刊物的工作,只有助手沈志坚作些协助。”

首先,早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就是一两个编辑“包揽刊物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有郑振铎是这样。早在郑振铎进编译所之前,有的编辑要同时主编两三种刊物。茅盾回忆说,朱元善曾同时主编《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和《少年杂志》,王蕴章曾同时主编《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下面有一份商务印书馆内部公布的1922年编译所部分杂志的编辑人员:

教育杂志社:李石岑(兼)、朱础成(兼)

妇女杂志社:章雪村(兼)、周乔峰(兼)

小说月报社:沈雁冰、杜迟存

儿童杂志社:郑振铎、沈志坚

学生少年杂志社:朱赤民、杨贤江、林重夫、喻飞生、徐铸勋

英语周刊社:周由廑(兼)、顾润卿(兼)

英文杂志社:平海澜(兼)

从中可以看出每种刊物大都只有一两个编辑,且多为兼职。“学生少年杂志社”之所以人多,是因为这个杂志社至少主编了两种刊物《学生杂志》和《少年杂志》,同时还负责一些大型少儿类“丛书”的编辑。所以一两个编辑负责一本杂志的现象至少在1920年代的商务印书馆是非常普遍的。

商务之以做到一两个编辑就能负责整个刊物,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为之提供服务。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有自己专门的推广部为之做广告宣传,有***画股为之绘制封面和插***,校对股为之校对等。仅仅编译所的事务部就有文牍股、会计股、统计股、舆***股、***画股、***版股、美术股、校对股、杂务股等部门为书刊提供相关协助。还有与编译所并行的印刷所和发行所携手作业。其实,“包揽”一词非常模糊。“包揽刊物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全都由编辑自己写、编、译、画、校对、宣传、出版、发行等,编辑常常主要从事的是文字编辑。

郑振铎离开《儿童世界》后,《儿童世界》也只有徐应昶和沈志坚两人负责。虽然《儿童世界》自第5卷第1期开始公布编辑名单,包括已离开的郑振铎,足有14人。其实除了徐应昶和沈志坚,其他人都分属于其他部门,各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根本不可能再负责《儿童世界》的编辑工作,而所谓的“编辑人员”仅仅是经常为《儿童世界》供稿的人员。

其次,万籁鸣所说的“包揽刊物”是否就是指郑振铎自己也进行版面设计、插***、***画故事的创作呢?因为在郑振铎主编的53期《儿童世界》里,从第2卷第1期的封面画就已署名为“许敦谷”。万籁鸣的意思显然不是这样的。即使在黄可自己的叙述里,万籁鸣也没有明确表示郑振铎就是“***画故事”的绘者。根据黄可的上下文来推测,黄可问的很可能是郑振铎如何对刊物进行美术编辑的。众所周知,编辑和作者是两码事,美术编辑和绘者同样也是两码事。

万籁鸣自己的回忆文章是这样来讲的:“我在商务的工作,主要是为商务出版的《儿童世界》等儿童读物画插***和封面画。这些杂志、画报对画种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水彩画、油画、钢笔画、水粉画、木刻画到广告画;画面从一两寸大到数尺长的都有。”万籁鸣1919年进商务印书馆,在交通科下设的广告股工作,就是专门绘制广告画、杂志封面和插***。根据1923年《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至少在1923年郑振铎离开《儿童世界》以前,万籁鸣都在做着绘制插***的工作,并没有离开商务。但笔者并没有在《儿童世界》目录和内文中发现万籁鸣的名字。

当然笔者举这个例子也不能说明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期间的插***等是由万籁鸣所作,只为说明《儿童世界》的绘者是由一个专业团队组成,而且常常不署名。在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期间,***画股有包括留日学生许敦谷在内的10人专门为书刊绘制、设计封面和插***,广告股有陈布雷、万籁鸣等人编写、绘制宣传的文字和***像。因而,虽然其他杂志的编辑们的美术修养比郑振铎稍逊,但这些杂志也都有精彩的封面和插***。很显然,《儿童世界》中***像的精美不完全是郑振铎一人之功,是有一个强大的美术专业队伍作为支撑。

二、谁是真正的绘者

《儿童世界》第1卷所有的绘画、版面设计都没署名,当事人的回忆又没有明确指出各期各卷的绘画作者。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原始资料进行推测了。

1.许敦谷其人。许敦谷是《儿童世界》上第一个署名的绘者。从第2卷开始,郑振铎主编期间的封面画大多署名为许敦谷。第1卷中的封面画、插***虽然没有署名,但后来已知第1卷中叶圣陶童话的插***都出自许敦谷之手。根据是来自于以下的资料:

1923年叶圣陶把主要发表在《儿童世界》上的23篇童话结集成《稻草人》一书,郑振铎在《序》中写道:“这童话集里附有不少美丽的插***。这些***都是许敦谷先生画的。”叶圣陶自己为文集所做的序言也说:“这几本童话集的插***,我都很喜欢。《稻草人》是许敦谷先生的钢笔画。”赵景深也说过:“当时该刊正刊载叶圣陶的童话,由许敦谷绘插***,后来都收在文学研究会的丛书之一《稻草人》里面。”“该刊”正是《儿童世界》。笔者特地对照了一下《儿童世界》上叶圣陶童话的插***和《稻草人》中的插***,发现后者的33幅插***正是从前者的90幅左右的插***中选出来的。

因此,考察郑振铎主编期间《儿童世界》上的绘者,许敦谷是个关键人物。许敦谷是许地山的哥哥,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外行难得闻其名声。许敦谷于1913年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绘画研究所学习。后于1916年进入当时日本艺术最高学府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成绩优异,其作品《闲庭信步》曾入选东京二科绘画展。1920年许敦谷学成毕业回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封面设计及插***。他还积极传播西洋绘画、兴办美术学校,与陈抱一、关良等组织画展等,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最活跃的画家之一。

叶圣陶颇为欣赏为他的早期作品配***的许敦谷。他说:“在二十年代,许先生为儿童读物画过不少插***……好的插***不拘泥于文字内容,而能对文字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先生画的就有这个长处,因而比较耐看。他的线条活泼准确,好像每一笔下去早就心中有数似的,足见他素描的基本功是很深的。”

2.郑振铎与许敦谷的关系。郑振铎还在北京求学时期,与许地山,还有瞿秋白、瞿世英、耿济之就已成为极要好的朋友。这一“小集团”(郑振铎语)后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他们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朋友主编的刊物写稿当然是义不容辞的。所以在《儿童世界》的创刊号上,便有许地山谱曲的儿歌。在郑振铎主编期间,“歌曲”这个栏目主要就是由许地山来经营。而这时,许地山的哥哥许敦谷就在商务印书馆,根据现在公布的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职员名单,在1921-1923年间许敦谷均是编译所的成员。因此许敦谷在《儿童世界》创刊时就成为其主要的绘者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另外,许敦谷既然为第1卷叶圣陶的童话绘制插***,也必然有绘制***画故事的可能性。在第4卷第8期《性缓的人》、第9期《性急的人》和12期《圣诞节前夜》的***画故事便署上了许敦谷的名字;第5卷第4期又有只署许敦谷一人名字的***画故事《吹风炉》《把脸烧痛了》。

3.郑振铎“自编自绘”的可能性。在第1卷的前7、8期,除了许地山谱曲、叶圣陶作词的歌曲外,郑振铎在沈志坚的协助下,撰写、编辑了从童话到诗歌到寓言再到***画故事绝大部分的文字。连续出版物本身压力就大,《儿童世界》又是周刊,郑振铎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况且,郑振铎还同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旬刊》,主编“文学研究会丛书”,负责文学研究会员的联络等事务。如果每周再创作那么多***画故事中的***画,的确难以想象。

黄可指出郑振铎绘制***画故事时表现出了高超的绘画技巧:“特别使人惊讶的是,郑振铎有着多方面的绘画才能。他不仅能根据不同题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灵活地进行造型、构***、铺展情节和场景,以及处理承上启下的衔接关系,而且善于采用或单线勾勒、或单线平涂、或水彩、或水粉等多种绘画手段表现之。”

目前,郑振铎的全集也出了20卷,研究文章也不少。笔者从未在郑振铎的研究材料上见过他亲手绘制的任何***像,当然更遑论对其手绘作品的研究。如果郑振铎能有绘制***画故事中***画的熟极而流的手法,恐怕难免就会手痒在别的地方留下手绘的蛛丝马迹,像鲁迅就颇有几幅手绘作品传世。然而,郑振铎全然没有,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没有任何人提及他的绘画才能。他的确在美术作品的收藏、整理、鉴赏上造诣深厚,但创作与鉴赏研究毕竟是两码事。所以,笔者认为《儿童世界》上***画故事中的***画,郑振铎创作的可能性极小。

4.翻印外国报刊上***像的可能性。在当时书刊的绘画、装帧设计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翻印外国报刊上的***像是行内非常普遍的现象。赵景深在说起当年在《儿童世界》上的投稿时曾说:“我在《儿童世界》投些什么,已记不大清楚。只记得我投过好几篇,有的还是我自己从英文原本用薄纸将插***摹绘下来的,其中有一张是女郎和火鸡。”赵景深指的“女郎和火鸡”的插***就是发表在第2卷第3期《儿童世界》上的《好小鼠》。共有两***,显然都是赵景深自己从原版上摹绘下来的。

另外,在《儿童世界》曾刊登过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画故事《熊夫人幼稚园》,一共登载了近300期。作者的署名先是“守一”,后是“叔蕴”。后来的研究者都把他们当做文字作者。其实郑振铎在《插***之话》上曾明确指出《熊夫人幼稚园》“是从一部给英美儿童看的杂志里选出的……,我们的《儿童世界》曾介绍进来过”。郑振铎写这篇文章是1927年,《熊夫人幼稚园》在《儿童世界》上初次刊登的时间是1923年。这说明了“守一”“叔蕴”也许并不是《熊夫人幼稚园》的文字作者和绘者,而仅仅是译者。

这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许郑振铎的某些***画故事是来自外国书籍和报刊,郑振铎仅仅是译者。如果仔细翻看一下《儿童世界》上的***画故事,许多***画故事从立意到角色造型、生活习惯,甚至是西方式的幽默,的确有很多并非中国本土化的东西。比如***画故事《报纸之旅行》一看就是舶来品。

郑振铎向来提倡“重述”外国的儿童文学,并在通常情况下不注明原著者的姓名。这在郑振铎创办《儿童世界》之前的宣言中就讲得很清楚:“我们的采用是重述,不是翻译,所以有时不免与原文稍有出入。这是因为求合于乡土的兴趣的原故,读者当不会有所误会,又因为这是儿童杂志的原故,原著的书名及原著者的姓名也都不大注出。”其实,在儿童文学的初创时期,这种硬性移植外国文学资源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拿来转述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对原作者不做任何介绍和说明。这说明直接或稍加改动的挪用外国资源很可能是当时行内的一种潜规则。也就是说,即使《儿童世界》上的***画故事是来自外国书刊,原作者和绘者也不会在***画故事作者栏中出现。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译者或者改编者的名字。这当然与整个社会对***像重视不足有关。不但编者忽略绘者的功绩,绘者自身也没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尊重。纵然是在非常重视***像的商务印书馆,也鲜有署上绘者名字的书刊。所以《儿童世界》对绘者名字的处理很随意,有时署,有时不署;有时目录和内文标示的绘者不一致。当然这也和整个出版界的不规范有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精选

学习

解密唯品会仓储

阅读(1530)

本文为您介绍解密唯品会仓储,内容包括唯品会的物流仓储现状,唯品会仓储区的布局。电商的竞争就是与时间的竞赛。线下物流运作效率能不能支撑线上爆发式的交易量增长,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竞争水平。传统的日用商品仓库属于B2B的模式,每天只需

学习

浅谈小学生铅笔字指导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小学生铅笔字指导,内容包括铅笔字入门教学基本笔画,写铅笔字的正确握笔手法。常言道: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一句朴实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教学,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让学生

学习

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洗尽铅华,回归本真,内容包括洗尽铅华回归真我原文,洗尽铅华回归本真啥意思。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这是很多教师心中永远的“结”。评价引领潮流,审美驱动行为。当我们把好课的标准设定在“多多益善”和“以腴为美”上,教学

学习

传统闽菜的甜食名品――太极芋泥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闽菜的甜食名品――太极芋泥,内容包括闽菜传统甜食芋泥,闽菜系列太极芋泥。太极芋泥是传统闽菜的甜食名品。它细腻软润,香甜可口,备受食客喜爱。传说林则徐还用这种小吃招待过外国商人呢!那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作为

学习

苗药雪人参的研究进展

阅读(103)

【摘要】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对苗药雪人参植物资源的分布及近年来的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进行雪人参药理活性及质量标准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雪人参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北等地,泰国、缅甸、尼泊尔

学习

土地公公的秘密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土地公公的秘密,内容包括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土地公公的故事。原野上,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腊月,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原野都被积雪盖住了。天刚刚擦黑,一只小狐狸推开了土地庙的门。土地公公正围着火炉烤火,看到小狐狸,他着急地问:“

学习

法语用法类似介词浅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法语用法类似介词浅析,内容包括法语常见介词用法归纳,法语介词用法归纳。法语被公认为是一门严谨与精确的语言,但这一美誉是建立在繁杂的语法、众多的动词变位等基础上的。学过法语的人大多数都会认为这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语言

学习

货币需求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209)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需求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论文2000字,货币学论文范文。货币需求论文篇1关键词:货币需求函数制度变量协整分析向量误差调整货币需求函数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焦点,从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古典学派,

学习

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内容包括解决酒店客户流失的最好办法,酒店人员流失数据。本文通过对温州云天楼米兰国际大酒店进行实地调研,就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员工流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能够给予酒店行

学习

锦州市店名命名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分析

阅读(27)

不同的店名之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店名的命名和一定的语言文化因素及人们的某些心理是分不开的。商标命名由封建时代的老字号发展到现代多样化品牌,固然也受经济的影响。但无论什么样的店名,它的命名都是和语言分不开的。对锦州市

学习

《搜神记》中的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搜神记》中的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内容包括搜神记卷一解析,搜神记中的蛇故事。《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其中所记录的鬼神巫术故事十分引人注目。蛇意象在《搜神记》的各类动物意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蛇

学习

汉语拼音与简谱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拼音与简谱,内容包括简谱对应汉字发音,汉语拼音字母表简谱。在专业音乐领域,简谱相对于五线谱,并没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反而更容易暴露出它的各种缺陷。因此简谱的使用应该扬长避短――就像打字,拼音输入法上手快,但对于专业工

学习

邵氏家族:华语影视呼风唤雨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邵氏家族:华语影视呼风唤雨,内容包括邵氏电影满城风雨,邵氏免费经典电影晓风知雨。2013年“邵逸夫奖”获奖名单,5月28日在中国香港揭晓,生物医学、天文学、数学三个领域的6位科学家共获得了300万美元奖金。由香港娱乐业大亨、

学习

医道仁心 济世扬爱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医道仁心 济世扬爱,内容包括医道仁心免费全本小说,医道仁心中医基础3讲。黄智邦先生是一位心怀慈悲的济世良医,然而,他不仅仅用其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更热忱于慈善公益事业。他以香港华夏医药学会为平台,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社

学习

新天鹅堡――令国王痴迷的童话城堡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新天鹅堡――令国王痴迷的童话城堡,内容包括新天鹅堡童话,童话般的新天鹅堡悲剧的国王命运。10.SantaClaus第十名:圣诞老人AlmostallwesternchildrenweretoldbytheirparentsthatSantawouldleavethemnothingiftheymisbehaved(

学习

郑渊洁:童话不老

阅读(27)

“其实人生竞争开始是竞争智商、情商、学历、家庭,甚至颜值,但竞争到最后一个台阶绝对是道德品质,如果道德品质上不去,就前功尽弃了。”郑渊洁认为,教育一定要给孩子尊严,在道德情操上给予他们积极的熏陶与感染。他,一个以童话为生的人。1955年

学习

《镜鉴》读后感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镜鉴》读后感,内容包括镜鉴警钟观后感,镜鉴古今读后感。让使命苏醒——读《镜鉴》有感合上有着345页的《镜鉴》,百余名锒铛入狱的阶下囚,和着一声声的忏悔,他们的形象由远及近。脑海里“五四”运动学生的呐喊声依然清晰,刚刚

学习

反童话爱情AB剧

阅读(32)

我们爱看童话,但毕竟,生活不是童话。更确切地说,生活都是反童话。通过一对恋人的分别叙述,突然发现,反童话的生活,也很美好。白雪公主、灰姑娘、豌豆公主、睡美人、长发姑娘……我们可以列举出无数曾遭陷害却最终获得幸福的童话人物。我们爱看

学习

自编童话小说《金色巴鲁斯》作文3000字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自编童话小说《金色巴鲁斯》作文3000字,内容包括自编童话作文700字,蚂蚁国王童话作文300字。(一)雷伊国是一个安静而且和谐的小国家,国王叫布布花,王子叫布布草。国民们都非常喜爱国王和王子,国王和王子也非常喜爱国民们。可是,美

学习

冬季童话般的五大连池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冬季童话般的五大连池,内容包括五大连池冬季,冬天的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的冬季仿如童话,远山藏浮在一片朦胧幻影之中。雪已不能显出冬天的寒冷,因为春天就在不远处。五大连池是一个四季如画的地方,这里的冬季更是美得与世隔绝。

学习

瓦尔帕莱索的童话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瓦尔帕莱索的童话,内容包括瓦尔帕莱索背后的故事,瓦尔帕莱索的自然条件。驱车抵达瓦尔帕莱索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我站在迄力诺山的山顶上,面向已经变成了金色的大海,等着日落。而此刻,满山遍野的五颜六色在夕阳里已经如火焰般

学习

童话故事的续集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童话故事的续集,内容包括童话故事免费阅读,童话故事续集完整版。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王子,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你要相信,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王子,和“公主”最初相爱的时候,都会说出这样令人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