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微博上发了张午餐照,其中有碗枸杞水,有人就问:“枸杞吃多了不会上火吗?”我于是发了篇文章详细讲解了枸杞的各项营养特点,最后告诉她:“很多人都说枸杞上火,这还是得因人而异,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坚持吃20g左右的枸杞是不会有危害的”。
我故意自始至终没有展开讲“上火”这个概念,因为它实在很模糊,没法解释。然而很不幸,由于我提到了“上火”一词,不少科普人士对我表示了鄙视:“上火是一个有责任首先纠正的错误观念”、“上火都冒出来了,不嫌丢人哪”……
在我看来,一个名词在没有进行外延主张前其本身无所谓对错,来自民间如何?模糊又如何?普通老百姓看到现象,以现有的知识将其归纳成简练的词汇向你求助时,难道你打算否认她遇到的客观现象?用一堆对方听不懂的医学术语批一顿?又或者非要替换成“炎症”、“氧化应激”才显得科学?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是想听一个结果,就像今天问我的这个人,既然问的是枸杞,告诉她一个安全剂量让她安心即可。如果还有心,不妨再来听听我的看法。
作为一个营养师,经常有人问我某种食物吃了以后人会不会“上火”。我相信他们经历的现象往往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要想可靠地指导生活,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探寻背后的规律。
古人没有仪器可以检测食物成分、没有严谨的统计学手段确定因果关系,只好笼统地把诸多现象通通以“上火”来解释,假如真这么简单的话,食物与人体反应完全归纳成一个单变量函数。
可实际上食物与食物之间千差万别,成分大不相同,不是用简单的“温热寒凉”便能界定的,人身上的症状更是五花八门,你凭什么认为上到脸部长痘痘到下到屁股长痔疮都算上火?靠同样一套理论就能治好?
“人吃热性食物会上火”这个观念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关键就在于其在逻辑上不可证伪,通过对“热性”、“上火”概念的不断修饰,甚至循环论证而让人有一种“确实是这样”之感,一旦有人想要将其归纳成某种具象的规律、指出其中的矛盾,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说的这个根本不是上火。”
好吧,那我们就跳过这个概念,直接分析各种现象和背后的可能机理好了,给你一些平凡、并不博大精深的解释:
水喝少了感觉像要冒火。这没什么好解释的吧?就是告诉你该喝水了。详细说来就是身体由于各种因素缺水从而导致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感受器将信号报回中枢产生渴感。
吃了海鲜身上瘙痒。最可能是对其中蛋白质过敏,或者是海鲜不新鲜了。顺便说―下所谓有伤口时要禁食“发物”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本身没有特别过敏的人做完手术多吃一些卫生的高蛋白食物是有好处的。
有时候吃披萨、瓜子口腔里会立刻起水泡?可能是烤的食物太干太咸,一方面过于粗糙划伤口腔黏膜,另一方面形成局部高渗透压脱水造成炎症。
常吃快餐就会有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往往是病毒感染,而你经常吃快餐的时候也正是你工作压力大免***力下降的时候,此时多休息提高免***力是根本。另外快餐中精制谷物、糖分较多,容易造成维生素B2缺乏,进而出现口角炎。
一段时间大鱼大肉就会牙龈出血。成天大鱼大肉的人往往蔬菜水果吃得少,很容易缺乏维生素C使胶原蛋白的合成出现问题,造成牙龈、粘膜出血。此外一些肉类、水果(如荔枝)比较容易塞牙,残渣使得细菌滋生造成炎症甚至长久下去产生牙石这些都有可能诱发出血。
吃甜食容易长痘痘。痘痘学名痤疮,目前非常明确的证据显示高血糖负荷饮食会加剧痤疮,其机理可能是雄性激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调控所致,因此长痘痘的朋友不妨想想最近是否甜饮料、冰激凌、糕点吃太多了。
一吃巧克力就流鼻血。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使黄嘌呤类生物碱升高,鼻腔中血管壁往往比较脆弱,一些敏感的人尤其是儿童就容易出血。不过非常爱留鼻血的朋友建议去耳鼻喉科做一下检查。
肉吃多了就容易感到燥热口渴?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同时高蛋白质的饮食会使身体散热增加一些,营养学上管这叫做“食物热效应。”
吃涮羊肉明显比喝鱼汤更容易有反应!不同肉类脂肪含量、脂肪酸比例都不同,羊肉往往含脂肪较多、也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代谢过程中容易诱发炎症反应,鱼肉则是低脂肪,高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的作用。何况我们一般建议均衡的饮食结构中每天食用畜禽肉类50-70克,也就是一两多,而涮羊肉的一盘肉常常是八两……
吃辣的就喉咙疼,牙龈肿。辣椒素受体被辣椒素激活会产生痛觉、刺激肌肉反应、增加血流速甚至造成水肿,因此比较敏感的人还是少吃刺激性食物为好。不过辣椒素也有***用途,具体应遵医嘱。
宝宝容易便秘,吃了清火中药又拉肚子?便秘首先考虑的是膳食纤维是否摄入充足,可以多吃一些青菜,还没有吃辅食的宝宝可以考虑***果糖等膳食纤维药物。另外母***中富含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也是喂配方奶宝宝更容易便秘的缘故。个人反对任何人群吃中药“润肠”。
总而言之:①多吃蔬菜水果②少吃甜食,多吃粗粮全谷物③少吃肥肉,拒绝油炸食品。④饭后漱口,每天刷牙,用牙线⑤保证休息和运动提高免***力。
这些永远是预防诸多身体不适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