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1
十三、四章热和能
(一)分子运动
1、不同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另外还说明了分子存在着间隙。
4、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
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则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激烈。
6、、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7、使物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导致分子不分开的力,就是分子引力。如:使物体很难分开或拉长就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
8、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物体很难进一步压缩的力,就是分子斥力。如:很难压缩物体,就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
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二)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和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4、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不能为零,机械能可能为零。
5、热传递是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降低,高温物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6、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而不是温度。即: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大。
7、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
8、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内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1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
(三)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3、同一物质的比热容还跟它的状态有关。
4、比热容的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5、水的比热容,是4.2×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J。
6、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Cm(t-)=CmΔt。
7、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Cm(-t)=CmΔt。
8、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
9、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根物体的物质的种类(即比热容)、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根物体的初温和末温无关。
(四)、热机
1、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做热机。
2、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里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过的热机。
3、常见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等四个冲程。
5、每个冲程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6、在汽油机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7、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汽缸顶部有火花塞的是汽油机,有喷油嘴的是柴油机。
10、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空气。
11、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12、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3、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4、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单位是J/Kg。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mq或=Vq。
16、有效利用内能的途径:燃烧要尽可能充分;尽量减少能量损失。
17、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18、热机效率:=或=。
19、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
2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体都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量:是指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6、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7、元电荷: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C.
8、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9、常见的导体: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10、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验电器是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道理制成的。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总是: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3、电路的基本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4、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5、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三种状态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三)、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强弱:就是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示,符号是I,单位是安培,单位符号是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将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要求电流正进负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4)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四、串、并联电路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一定通过另一个用电器;(3)用电器之间的工作情况相互影响,通则都通,断则都断;(4)电路中只需一个开关,即可控制整个电路。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公式:I==
4、把电路元件并列地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5、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2)每条支路都可与电源形成一个通路;(3)各支路中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一条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工作;(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该支路。
6、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公式:
I=+。
十六章、电压和电阻
(一)电压
1、电压
(1)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2)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4)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是1.5V,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电压的测量
(1)电压表是测量导体或电路两端电压仪表,电路中的符号。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使用前注意观察:接线柱、量程、分度值、校“0”;
②电压表应该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否则电流会很大,此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③电压表正接线柱应与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相连,负接线柱应与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相连;(即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④不允许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测量值。(用较大量程试触,否则指针可能打弯);
⑤读数时看清接线柱(量程)、明确分度值、看清指针位置。
3、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把电压比作水压类比法。
6、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方法的相同点: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电流都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的电流或电压都不要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值。
7、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方法的不同点:电流表与被测部分串联,电压表与被测部分并联;电流表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二)电阻(R)
1、导体对电流碍作用叫电阻,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1MΩ=1×KΩ,1KΩ=1×Ω。
3、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大,或电压相同时,灯泡越暗,电阻大。(转换法)
4、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5、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6、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7、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8、大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多数非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9、导体的电阻很小,绝缘体的电阻很大;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如:硅和锗。
10、某些导体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三)、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控制某电路两端的电压、分担电压保护电路。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使用规则:串联在电路中;不能使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铭牌上所标的电流;连接时,所使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④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于阻值处。
4、规格的物理意义:“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50Ω,允许通过的电流是1.5A。
5、使用口诀:一上一下接线柱,阻值变化观下柱,滑片靠近阻值小,滑片远离阻值大。
6、电阻箱的优点:能显示电阻箱连入电阻大小的变阻器;
7、电阻箱的原理: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8、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每个旋盘所指示的数字乘以相应的倍数的总和。
十七章、欧姆定律安全用电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R一定时,︰=︰。
2、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压不变时︰=︰。
3、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反偏,则是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反了;
4、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很小,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右边,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
5、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都不变,若此时的电流较大,则是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金属杆上,若此时的电流很小,则是欢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电阻丝上。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示:I=U/R;
2、使用欧姆定律时应注意同时性和同体性;
3、“同体性”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电路或同一电阻或是整个电路的三个物理量;
4、“同时性”是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5、使用公式时I、U、R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即,I——安培,U——电压,R——欧姆;
6、I=U/R,变形为U=IR,R=U/I;
7、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式。
8、电路计算时应做到“两步三查”。两步是指画***标量(书写已知条件、求解的问题)和列式求解(①写出计算公式,②带数字和单位,③计算出结果)。三查是指查物理公式、查下标、查单位。
9、电阻的串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10、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是R=+;
11、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nR
12、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即::=︰
13、电阻的并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1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是1/R=1/+1/;
15、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1/n。
16、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
17、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口诀:串流并压各相等,串压并流总之和,串联电阻总之和,并联电阻合倒和。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R=U/I;
2、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③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3、测量的物理量: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代入公式R=U/I计算出电阻值;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以达到多测几次的目的。
5、该实验中至少要测三组数据,是为了求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在该实验中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出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即灯丝断了、接灯泡的导线断了或接线柱松动、接触不良)。
7、在该实验中移动滑片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一致,则是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人体的电阻一定,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
2、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3、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或扳开关;
4、断路:由于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开关断开或接触不良造成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现象。
5、短路:电源的两端或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发生短路时会烧坏电源或电流表,也有可能发生火灾。
6、雷电产生是带正负电的云层靠近时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7、雷电的预防是安装避雷针(又叫引雷针,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8、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
十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的获得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3、物理学中,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4、生活中常用度作为电能的单位,学名“千瓦时”;
5、1度=1千瓦时,“千瓦时”的物理意义: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1KW.h=3.6×J.
6、电能表(又叫电度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7、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一三孔进、二四孔出);
8、测量较大电能时用计数器读数;计数器上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9、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10、“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
1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12、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就是消耗了多少电能;
13、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二)电功率
1、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用字母“P”表示。
2、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
3、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4、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基本式P=UI。这两个公式对不同情况下各种用电器的电功率的计算都适用。
5、导出的计算公式P=R、P=/R。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即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6、公式中的单位: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P——电功率——瓦特(W)
7、P=W/t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W——电能——焦耳(J)——千瓦时(度,KW.H),t——时间——秒(s)——小时(H),P——电功率——瓦特(W)——千瓦(KW)。
8、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9、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10、一般用电器的铭牌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灯泡上标有“220V40W”时,表示此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40W。
11、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当=时,=,用电器正常工作,如:灯泡正常发光;
当<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如:灯泡发光暗淡;
当>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很容易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如:灯泡发光强烈。
12、灯泡的亮度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功率。
13、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14、电能的基本计算公式是W=Pt和W=UIt。(适用任何情况)。导出公式有W=Rt和W=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5、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
(三)电与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热效应的大小:跟导体的电阻、通过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有关。
3、电流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电饭锅、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电热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4、焦耳定律的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5、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Rt。
6、符号和单位:Q——热量——焦耳(J)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t——时间——秒(s)
7、导出公式:如果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则Q=W=UIt=Pt=Rt=t/R。若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热,则Q<W,计算电热时应用Q=Rt。
8、用电来加热的设备叫做电热器。
9、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
10、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制成的。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正比,即︰=︰=︰=︰=︰。
12、并联电路中电流、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反比,即︰=︰=︰=︰=︰。
(四)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发生短路;(2)用电器的电功率过大。2、接入电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家庭电路中应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3、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4、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制作的,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
5、保险丝原理:电流过大时,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6、保险丝串联接在干路的火线上。
7、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电流。
8、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的组成:低压供电线路、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采用并联,用电器与插座并联,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与灯泡串联,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保险丝要串联接在火线上,螺丝扣灯泡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
3、家庭电路的进户线有: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为220V,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
4、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是试电笔。
5、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笔尖接触被测导体,能使氖管反光的是火线。
6、两孔插座:一孔接火线,另一孔接零线。
7、三孔插座:两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第三孔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触电事故。
8、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9、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形成通路造成的。
10、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11、低压触电的形式是: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高压触电形式有高压跨步电压触电和高压放电电压触电。
12、安全用电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2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生物 复习策略
2011年是河南省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首次高考,生物试题从结构、分值、形式等几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生物卷面分值由72分增加至90分,可以说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极大地促进作用。然而,生物学由于自身的特点:一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给人感觉“散而乱”,被广大师生称“理科中的文科”,北师大附中林祖荣教授称之为“比文科还文,生物的一半是语文”;二是在高考中生物试卷题量很大,每题的分值都很小,有的甚至只有一分,对答题的要求极高;三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和同学们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与数理化相差甚远。可以说生物学教学面临“三重压迫”。如何在2012年高考生物中实现“绝处逢生”,获得最佳的效果、科学有效复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谈谈高考生物的复习策略,希望给广大师生一些帮助。
一、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胜任高三教学的教师。
高三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1.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新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体系、指导思想、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无论是带过多届高三的老教师,还是刚刚委以重任的新教师,都有必要对新教材进行重新组织,更新、重建和深化知识体系,调整教法,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技能,以适应高三教学的需要。
2.掌握新课标理念,这是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备条件之一。
与过去相比,生物新课程在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四个方面:理念新、教材新、教学模式新、教学评价新。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及时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认真学习领悟《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这是高三复习的总指挥棒。
河南省2011新考试大纲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值,从72分增加到90分,分数加大;题量加大,增加了选考题,多了一道选择,多了两道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实验设计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能力和知识创新运用能力等,而对纯知识的考查减少。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认真领悟,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为今后的复习作指导。
4.有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能力,这是搞好高考复习的催化剂。
高三毕业生压力很大,情绪波动很频繁,学习能力也有差异。有时候各科之间协调欠佳,作业负担过重,师生间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别扭,这就要求老师具备消除负面因素的能力,营造师生相互促进、互相鼓励、和谐合作的氛围。
二、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一份详细周密的复习备考计划,运筹帷幄。
总体来说,三轮复习法是常见的做法。第一轮,紧贴教材,精雕细刻,严要求,低起点,中标高,高规范,全面扎实基础。时间为当年9月至次年3月初。第二轮,抓主干知识,专题复习,综合训练。注重对知识的前后串联、提炼、概括、总结,同时精选试题,讲练结合,兼顾解题方法技巧点拨,能力拔高。时间为次年3月初至5月初。余下时间为第三轮,回归教材,查缺补漏。此时要求学生做适当的习题保持知识的巩固外,更重要的是翻阅做过的练习,特别是错题本收集典型错题,更能有效堵住知识漏洞,增强自信心。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不要受到阶段性考试的干扰,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坚持一定会取得最满意的结果。
2.一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复习原则,贯彻落实。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在此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和探究、获取信息等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对教材和资料中主体知识的文字、插***、小资料、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等部分要仔细阅读,细致地进行知识梳理,构建起知识网络,着重理解重点、难点,知识解析吸收,认真做好易错易混点的辨析和收集,留意例题巧解,提升能力。为此,教师要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除了必要的重点提醒和总结外,不要多讲多说,使学生们有时间和精力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创造,将书本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一本精心挑选的现成或者备课组重组的复习资料,用好钻透。
现在教辅资料很多,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较挑选,但是绝对不能多,一本足矣。实际上,在资料中,有许多题是相近的,没必要再重复。况且学生各科都得花时间和精力,各科之间要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选好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充分学习利用,做到知识精看、习题精练、技巧精总结,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力争中档题拿高分,低档题得满分,高档题多得分。
4.一个使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完备的改错本,查缺补漏。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我要求他们对错误进行归类:哪些是看错题、写错位或者其他粗心大意导致的低级错误;哪些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自己多努力就可以改正的错误;哪些是不能将章节知识有效联系,需要花大力气才能不犯的错误;哪些是自己根本就不会,随意乱写的错误。每种情况都要收集一些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前三种错题,整理在专门的本子上,注明错误原因。坚持收集,经常查看,能避免再犯。事实证明,此方法查补知识漏洞非常有效,学生成绩提高很快。
5.一个生物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与探究,突破拔高。
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能力是其核心目标之一。然而,从一方面来看,中学的实验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不能全部完成到位,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是高考试题中最能考查学生能力的部分,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有所突破,才能高人一筹。为此,我们不仅要对《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所列的全部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用具、试剂、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了然于胸,而且要注重对其灵活运用,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评价。
6.一个生物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3
【关键词】系统
专题
综合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面对全新的中考改革形势和题型特征,如何组织有针对性的初三历史的教学和复习成为广大初中毕业班历史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近年来,历史学科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给我们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加之历史学科内容,既有中国史,还有世界史、乡土史,复习时间短,初三历史复习课应该有规划、有系统地进行。多年来,我一向把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拓宽知识,打牢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课、逐目全面复习,但不能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出示每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熟悉史实。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时空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第二阶段:专题归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还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第二阶段,老师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几个专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治、***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
如近代重要国家资本主义确立的事件可归类为:英国资产阶级***、美国***战争、法国资产阶级***、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战争、拉丁美洲******。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导火线、***爆发标志、领导人、重要战役、重要文献、结束标志、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又都有前因后果、前后发展、依次交替。如果我们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针对训练,突出重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中考复习指导》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重要指导用书,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表(包括出处),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要根据命题者规定的角度和要求,准确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信息重点。从材料内容和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问答题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分析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等。无论什么样的问答题,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叙述型问答题一般是把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概括、归纳、综合,一般跨度较大,不要面面俱到;分析型问答题一般是依据史实,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说明历史事件、现象,跨度相对较小,进行深挖掘。评述型问答题一般是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要用史实印证结论,史论结合;比较型问答题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现象的分析,比较其异同。对比较题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和限制条件,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因此要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热点问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4
准初三生的暑假有些忙
“儿子马上升入初三,成绩却是忽上忽下,真是心焦!这个暑假我就在家看着他学!”袁女士的孩子即将升入初三,这个暑假,她和儿子一起制订了详细的暑假学习计划。在本报中考QQ群中,有不少家长和袁女士一样,为即将升入初三的孩子而烦恼。
对此,资深初三老师建议这些准初三生,利用好这个暑假,早订复习计划,提前做好预习。
作为过来人,刚参加完今年中考的李同学f,初二放暑假时只顾玩了,一点儿书也没看,结果上了初三感觉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最初几个月都没进入状态,学习也落下一大截。
升入初三后,和初二有所不同,既要学习新课程,又要总复习,这就对准初三生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要求。所以,这个暑假作为衔接的关键时期,准初三生不可盲目放松,以免开学后不能很快进入状态。
准初三生一定要根据初一、初二的学习情况,制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好开学前准备。偏科或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定要树立信心,利用这个假期,奋起直追。
学生可参考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制订初三学习计划。学生通过分析试卷找到差距,查漏补缺;每天要拿出一定时间,将初中前两年的教材整理一下,逐一分类,系统梳理一下基础知识;还要适当预习初三课程,做好知识衔接。
由于暑假时间长,自由支配空间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假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单元总结复习、诵读记忆、读书看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将更有助于初三学习。初三老师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会更侧重对初中知识网络的构建以及初中知识的系统复习。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明显感觉知识难度加大,初二生如能在暑假期间对初三知识进行一定预习,会有利于初三学习。
准初三生:你的暑假“疯玩”还是“傻学”?
根据经验,新初三生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使劲儿“学”,要么使劲儿“玩”。早在放假前,不少新初三生就打算在这个暑假“疯玩儿”一把,他们认为开学后就要进入“魔鬼式”初三了,没时间玩了。假期中,他们每天睡到中午才起,然后就上网打游戏、看电视。与之相反,有的学生却早早就报了几个辅导班,想为初三做准备。他们每天从城南跑到城北,忙着补习、辅导,假期过得比上学还累。新初三生将迎来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这个假期能否利用好非常重要,一味学习会让自己没开学就已疲惫不堪。因此,新初三生假期要劳逸结合,可将假期分为放松、学习和收心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放松。和同学一起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中考体育做准备;到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等处参观,拓宽知识面;到***书馆看看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增长知识,并积累作文素材。
第二阶段要适当学习。此时暑期已经过半,初三生要制订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将学过的知识回顾一下,并总结归纳。
第三阶段要收心。开学前一周,新初三生要开始收心了,为开学做好准备。可以尝试做一个初三复习计划表,找找感觉,为即将开始的初三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数学】主动思考学“活”知识
初三的数学更深、更难了,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并不是难事。学数学不能仅靠老师教,更要靠自己主动去理解、掌握。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学生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最佳学习方法。
【语文】多看书做“书虫”
升入初三后,学生要更重视平时知识的积累,多看书,做“书虫”,从书中汲取养分。
初三生平时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对自己帮助很大,读书不仅要用心,更要动手写、勤引用。同学们可以利用暑假,给自己安排早读时间,将初一、初二背诵过的诗词、文章,全部作为早读内容朗诵、熟记。一个假期至少坚持背诵50首唐宋诗词和100条名句。同学们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落在笔头的知识点更容易记住。笔记可包括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写作技巧、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英语】暑假复习重在阅读
暑假新初三生复习英语要把重点放在阅读上。
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它包含了词汇、语法等内容,对作文写作也有益处。假期,初三生可以找些材料读读,提高阅读能力。选择材料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如果满篇都是生词,读起来也没有兴趣。初三生还可利用假期预习一下生词,这样开学后学习就比较轻松,容易跟上老师进度。
不同层次的学生假期学习安排要有所不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意查缺补漏,把学过的词汇、语法知识复习一遍,看看自己存在哪些漏洞,并及时弥补,不欠旧账对初三的学习非常关键。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一下新课程,做一些准备,如每天背背新词汇,看看新语法知识。
【物理】根据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初三生暑假复习物理时,要根据自己初二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物理学科在初三阶段的学习与复习非常重要,第一学期还要学习一些新课,第二学期开始复习。初三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复习和预习,提前为新学年做好准备。对于初二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教材,把已经学过的一些零碎知识点利用暑假做巩固复习。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最好把初二的笔记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在将来面对新的知识时就不会陌生。如果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盲目上辅导班也不一定有效,不如在假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些练习题,或者从以前的错题中汲取经验,以求达到不留漏洞、提前预热的效果,以饱满的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化学】预习从现在开始
作为一门即将开始学习的新课,化学需要记背的知识较多,初三生利用暑假提前预习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既可以保证在新学期对化学课不太陌生,也可以为以后的紧张学习、复习打好基础。
家长如何帮助新初三学生过好暑假
和孩子一起制订暑期学习计划
虽然马上是新毕业班的学生,可孩子离开了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可能会在假期中不断地放松自己。调查发现,有些同学一放假就开始睡懒觉、打游戏的生活,完全忘了来年要面临的中考,还有些同学可能在刚放假时还在学习状态,过几日便疲软了下来。这就需要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制定暑期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不少家长可能会在暑假中帮孩子报名一些辅导机构,这里建议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报班的数量也不适宜过多。
帮助孩子整理一些复习资料节约时间
家长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其实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整理一些不用去花太多心思,但又十分重要的资料,如文言文常用典故、历史大事年表、作文素材和典故、英语常用作文语句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孩子学习状况,也可以减少孩子的整理时间,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键问题上,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多点与孩子沟通,适当安排娱乐活动
新初三生暑假就开始备战中考,压力当然很大。其实孩子最大的压力来源于自己,虽然老师的评论,同学的比较,家长的监督等都有不少压力,但是孩子自身承受能力的强弱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态和复习效率。所以老师建议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做好心理方面的工作,观察孩子内心微妙的变化,尽量地去,给他们信心,遇到问题应该与孩子冷静地处理。
处在巨大压力下的孩子被曝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家长适当安排娱乐活动十分必要。可以选择一些不太刺激,又可以增强体质的活动,如爬山,骑自行车等。
搜集中考信息,为志愿填报做准备
中考志愿填报对于孩子的升学十分重要,志愿填报得当,进退才能自如。那么家长如何帮孩子搜集相关的中考***策信息和志愿填报信息呢?
提示:中考***策会在中考前两个月公布,到时会有很多相关的资讯解读,家长不用太过于担心,现在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几家理想学校,重点关注,将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如分数线等。重视志愿填报的准备,建议家长可以根据上一年的情况了解如何志愿填报,志愿填报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等。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5
【关键词】 化学 课堂习题 理论
【中***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28-02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学校每年初三开学总是不能及时用到学校所定的教辅资料,“临时抱佛脚”拿一本资料复印给学生是常用的方式。随着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许多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种“拿来主义”。教辅资料里有很多题目是不适合我们的学生的。我们的学生,我们最了解,为什么我们不自己来设计课堂习题呢?
二、初中化学课堂习题问题之现状
初中化学课堂习题有以下问题:重复出现次数多、内容超纲,不能及时与新教材、新课标相匹配,不能与课堂同步,量大而不精,层次不清,针对性不强,教学三维目标不明确。面对如此现状,有很多地区的专家和教师在自行编写相应的教辅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却不适合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不看清题目,就让学生把相关章节的题目全做。初三学生的课程多,任务重,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精力分散,最终导致先进生浪费许多时间,效率较低,把习题当成一种任务,而后进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量地、机械地、重复性地练习,会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状态转入静息状态,思维产生抑制,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
三、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
观察能力加强,但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注意力的稳定性多由兴趣引起;想象力变得十分丰富、生动,创造性增强。
情感内容日趋丰富、深刻,心理学家认为十二岁到十四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阶段,这可能是神经兴奋过程较强而抑制过程较弱的缘故。意志行为易受“暗示”并愿意模拟心中的偶像。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其***感和成人感,因为少年身体的发育处于第二个高峰期,身体的变化,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感觉到自己长大成人了;自我意识的视线由外部转向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他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但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四、理论基础
1. 最优化教学理论
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指出:“语文、数学、物理等科优选必要数量的练习,对形成学生必要的技能技巧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教师力求用扩大练习数量的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没有设法从每道题中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的一种理论。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观强调,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应当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习者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在习题设计中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及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据此设计习题使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从而使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3. 冰山理论
根据管理学中的“冰山理论”,人的才能或素质分为可见部分――“水上部分”和不可见部分――“水下部分”。“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或反复训练获得。而“水下部分”是人的潜在的能力或素质,它们构成整个素质中的大部分,只有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我们才能够观察到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五、优化初中化学课题习题的策略
1. 兴趣为前提,拓展是目的
利用初三学生注意的稳定性由兴趣产生以及关心他人的内心世界等特征,笔者设计将简短的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故事或人物轶事等放在每课课堂习题前,这是不同于很多教辅资料之处。经查阅大量化学习题资料,绝大多数是死板的知识梳理和习题的框架,少部分编者在章节后附上小故事等。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前提,放在每节课题前,使学生发现化学的有趣之处,喜欢上这节课。更重要的是,每篇短文要与本课题的内容相关,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前就可以将法国拉瓦锡如何做实验证明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事加以描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的一定的基础;在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前可加入“饮用水消毒”的例子,不仅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明确教学三维目标
笔者在优化化学课堂习题的第二步就是根据每节课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三维目标详细写出来,并在课前做简单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同时能够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水平。
3. 习题少而精
面对习题量多面不精的问题,笔者进行思考。课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我们的目标是高效率的课堂。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但作为老师,想给学生减负,不留太多的负担给孩子们。这些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水平,选择少而精的课堂习题尤为关键。有人认为,习题的精就是要选各地的中考试题。其实不然,习题需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三维目标,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超纲。什么才是好题?选用“新”而“精”的典型习题才能让学生跳出题海,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创新能力。习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围绕教学三维目标,体现新课标,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训练习,避免机械、重复无效的练习。
4. 梯度习题
笔者的习题包括必做题和提高题两部分。有层次的习题,为了让先进生吃好,后进生吃饱,实际的效果比想象中更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初三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增强,使得他们不满足于“必做题”。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提高题”也就很容易被他们拿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挖掘学生“水下部分”――潜在的能力或素质。例如,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课堂练习【必做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霉变 B.纸张燃烧 C.铁轨生锈 D.蜡烛熔化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 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 有颜色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 蜡烛燃烧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而不发生物理变化
【提高题】
1.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新物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需要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必做题是一些基础的题目,而搞高题将具体的升华到抽象,以及利用一些诗句来解释生活中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的多元化。
课堂习题是初中化学课堂中重要的环节,课堂效率高低与否与课堂习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初中化学课堂习题的优化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而且能不断进行思考,激发对化学的求知欲等原则,让学生不再苦苦低迷于题海中,而是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课题编号:GDXKT1573)
[ 参 考 文 献 ]
[1]刘显国.练习设计的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吴鑫德.化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3][5]李亚娟.高中物理课堂习题问题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6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二、找出不足,查缺补漏
1.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辨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掌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初三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单词、记单词的能力也差异很大。我认为能力差的学生主要是没过音标关,对于单词的发音规则不了解,从而导致很难记住单词的发音,结果不会读单词,也就不会读课文,同时还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必须帮助每个学生过音标关,教会他们这个必备的工具。
我在初三一开始的时候,就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学生集中复习预备教材的音标部分,反复带读,并听音标磁带,纠正规范发音,并且帮助他们归纳总结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则。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我课后逐个辅导,并让其自己回家听磁带跟读。对音标的把握要求人人达标,利用空余时间逐个检查。以后有半个月的时间,在每节课开头时读一遍以复习巩固。
2.我在单词教学中采用联想辨析法,联系单词之间的音形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照、比较,而后进行归纳总结。要读好,必须勤开口,但到了初三,学生往往羞于开口。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七嘴八舌、集体发言和答问。这种方式看上去乱些,实际上增加了学生开口的机会,也避免了独自发言的紧张感觉。为了促使学生开口,我在课堂上还经常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学说英语,学生很感兴趣。每教完一课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诵部分段落,或让学生两人一组向全班学生背诵,由同学互相打分等。
三、重视阅读,培养能力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时既要培养他们***阅读课文的能力,又要注意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以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为此,我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每周印发一张阅读材料,按照词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答题。有些材料选自统编课本,并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自学其它较深的读物,不懂之处,随时答疑。
在学新课文前要求学生预习,找出疑难问题,课堂教学就能突出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一般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就略过,以腾出时间进行读写训练。
四、因材施教,安排好教学和复习
初三既要上新课,又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复习。总着眼点应是两个“实际”,一是学生学习程度的实际,二是教材实际。就是要“因材施教”,决不能脱离这两个实际跟着考试试题转。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水平,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成绩优良,约占15%至20%;第二类是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愿意学习,约占50%至60%;第三类是失去信心,放弃或准备放弃的约占15%至20%。这些学生的词汇量少,动词时态掌握困难,综合练习难,阅读理解更难。根据以上分析,我在安排教学和复习时,对每一类学生分别对待。分段检查,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鼓足士气并增强其学习信心。老师可试验采用复式教学法,即对好的又有自学能力的学生,适当进行讲解便让他们自行练习,同时给“差生”辅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第一类考生必须按照“大纲”要求,二、三类考生掌握要点内容,区别对待。
五、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时,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也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课本是基础,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立足于课本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
六、复习巩固
复习能使知识长期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并能加以运用。要达到知识的巩固,理解是前提,复习是手段,因为复习能使知识在记忆中得到强化和保持,但复习要做到科学性、系统性、经常性,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对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要抓好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7
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够进取的参加***治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提高自我的***治水平。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课堂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一
转瞬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下头我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思想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的教育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够进取的参加***治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提高自我的***治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必须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本事,我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必须的畏难、依靠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激发和坚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所以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资料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忙学生快速理解记忆。
2、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xxx取性更多地依靠于兴趣,形象识记本事超过抽象识记本事,在教学中我常借助***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资料,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3、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资料,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到达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4、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资料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比较,帮忙学生构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理解本事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三、不足与反思
由于时间紧,使得后期教学出现赶进度的情景。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不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学习站在他们的水平思考,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信任,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二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创造本事,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趣味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进取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仅有教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
努力,必须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忙学生构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分析问题的本事,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资料,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资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进取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资料,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一样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理解本事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会考的合格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善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三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好准备。鉴于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资料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特点,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打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结合自我多年教学实践,要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走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
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必须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此刻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此刻个人的涵养上。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插嘴”、“多话”。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学生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也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所以,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二、科学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喜欢化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忙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本事与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精讲多练,开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把钥匙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资料,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到达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经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课后反思,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有一位教育家以往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须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经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我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思考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8
关键词:意义;目的;复习进程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79-01
九年级化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增加了初三化学总复习的难度。那么,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总复习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就成为了每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通过对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并结合《化学考试纲要》的要求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如下复习策略。
一、重视复习的意义,明确复习的目的
进行总复习的意义有五:1、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复杂问题简单化;3、抽象知识形象化;4、零散知识系统化;5、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进行总复习的目的: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所以,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能彻底改变简单罗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复习模式,使复习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初中化学课程安排仅一年,新授课结束后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阶段: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检查并及时解决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障碍,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将整个初中化学各知识点按结构和脉络融合形成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秘、化学实验与活动探究、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等。
复习要求:“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中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孤僻怪异的题目,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双基”知识。
注意事项:1、用好课标、考试标准、教材(找准考点,落实基础);2、合理使用资料,防止用资料代替教材,引导学生重视教材;3、训练要适当,防止以做题、讲题代替复习;4、问题引领课堂,重视情景创设,防止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总结综合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根据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自命知识专题,通常有气体制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质等专题。
复习要求:主要以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为主,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注意事项:1、研究考题、缩小范围、找准专题、做好专题复习;2、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切忌过多过滥,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3、要杜绝仍由教师独占课堂40分钟的做法,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练习、复习、小结、思考的时间。
第三阶段:进行模拟演练,中考仿真训练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学业考试的日益临近,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消除弱点、弥补漏点、调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学生心理包袱作为重要任务。
复习内容:中考仿真模拟训练、考前适应性训练。
注意事项:1、进一步研究中考试题,对考试大纲中的样题示例进行分析,整理考试信息,更加明确中考试题的特点、结构、难易比例,知识考查的呈现方式;2、提倡教师组卷(所选卷应题目典型、题型新颖,难度宜小,保证训练价值);3、回归教材、加强记忆,加强考试技能技巧的训练。
三、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题型,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试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点衍生而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掌握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重视知识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9
一、进行全面系统复习,采用中心问题法,有机结合初高中教材。
目前的高考试题覆盖面广,涉及教材的各个章节,采分点很小。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压力都很大。老师该怎么办呢?原则上我们应该以章节过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系统复习,上下联系,把初、高中教材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高中地理内容理性知识多,初中地理内容感性知识多,而且以初中地理内容为基础。例如把中国地理的气候与世界地理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高中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三者结合起来讲授,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地理位置条件有着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而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特点反映出不同的生物和土壤。植物是气候的一面镜子,天然植物是以气候条件为转移的,因此植物是气候最明显的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同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及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先让学生知道有什么特点,后讲为什么有这些特点,从感性认识着手,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再进行巩固——填***、读***、判别***等气候类型的练习,学生就感到有心得了,能理解知识。
又如将初一地理的地球与地***、世界地理中地球的海陆分布和高中地理的地球在宇宙中联系起来,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这个地理环境包括地球上的大气、水、地壳、生物圈和自然带,以及有用的资源,等等。人类与环境是密切相连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总离不开地理环境,但人类通过生产和生活也影响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究竟人类怎样影响环境呢?这就产生了环境问题。而以人类和环境作为最后的总结加以复习,学生听得顺耳,觉得有趣。再配合有关综合题、思考题进行联系,学生学得灵活,显著提高成绩。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这里所指的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指如何对待审题问题。学生往往有一种“眼高手低”过于自信的心理。有些题目,学生往往认为会了,可是一经测试,就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不但不周密,反而概念模糊,有遗漏。为了能够应试自如,要加强审题基本功的训练。对每一个试题,不论它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都要自问答什么、怎么答、为什么这样答、有没有在概念上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如有这种情况就要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只有通过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比较,才能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过去丢分扣分太多,就是因为地理概念模糊所致。因此,抓基本功的训练和地理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因为,第一,可以理解和应用基本概念;第二,可以提高审题能力。对于比较难应付的综合题,我们要采取综合分析、精讲精练,并且结合地***,做到讲练结合。经分析讲解后,举一反三地进行练习,以城市工业布局为例,围绕工业布局提问:1.为什么世界工业分布有集中趋向,也有分散趋向?2.我国钢铁工业是怎样分布的?3.城市工业布局根据什么原则?等等。以第一题来说,大型工业分布有集中趋向,应从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技术效益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有分散趋向,是由于环境污染和新资源的出现及争地、争水争基础设施等。第二题可从三方面分析:(1)沿海地区加强发展,内地新建和扩建;(2)根据资源交通线布点,根据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区布点;(3)根据科技力量和水运条件布点。第三题城市工业布局应从居民区、风向、水源、交通、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因此,问题不是单一的,就要多方面考虑。通常我们所讲的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样学?这就是综合考虑问题,以点攻面,系统比较,就会大大提高基本功。
三、注意地***教学,建立空间概念。
地理最忌背诵,只有通过地***才能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获取新的地理知识。地***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填***、绘地***,使学生学会运用地***解释和分析地理事物的一些方法。地***教学有多方面作用,通过地***可以研究巨大的空间对象,地***既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态、分布规律,又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类同和差异,可以培养比较、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地***在地理教学中虽具有多方面作用,但最根本的是建立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如研究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第一步台阶——在什么地方?只有第一步台阶解决了,才能走向第二步台阶和第三步台阶,即有什么地理事物和为什么有这些地理事物?因此,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基础。例如,某一国家经济发展如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等),这与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关系密切,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牧业生产发达,这与气候等条件关系密切。英国农业不居于重要地位,而***肉畜牧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这与气候有关,实际上就是与它的地理位置纬度偏高有关。将与气候有关的世界各国农牧业生产列为一个类型,让学生从地***上进行比较,触类旁通。总之,地理教学就是以地***教学为本,要求学生进行看***说明地理事物有什么和为什么的思维逻辑锻炼,让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地***练习,而有关地***例题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四、旧课新研,有计划地整体复习全部地理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篇10
关键词:历史;复习;知识体系
从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历史考试命题精神来看,开卷形势下的历史考试,有两层意思:(1)试题中的材料来自教材外;(2)历史答案是开放性的。然而,如何应对开卷考试,做好历史迎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我认为,有效地阅读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阅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
目录往往是全书内容的缩影和提纲。阅读课本总目录,思考把握全书的知识框架,整体感知。如果把目录比作一根“链条”,单元就是“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安排缜密。每一课的标题就是“路标”,学生可以结合每单元的单元引言加以理解和掌握。单元引言多是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梳理,句与句间的逻辑性强,语言简洁凝练,是复习时的必读部分。抓住“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二、细读课文,丰富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是通过细读课文获得的,这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要读好课文,应做到:(1)掌握方法,抓重点。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方法提炼要点。如,历史上的战争较多,需要从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战争爆发时间、战争双方、战争进程、主要战役、战争结束时间、战争结果和影响诸方面去把握。分清类型,按照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紧抓要点,全面掌握。
(2)弄清层次,编写提纲。依据课文内容,弄清各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可列以下提纲:
(3)运用唯物史观,注意史论结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也是学史的方法和原则。
三、读***片资料,提升读史能力
在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的***画、地***等直观教材,对于这些不仅要把握它们的显性信息,还要注意挖掘这些资料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复习时要把历史教材与《历史地***册》《历史填充***册》完美结合。首先识***,识别其种类;其次,描***,如地***,可用彩色笔来描***,这样印象更深刻,第三,注***,在***中或***旁加注,以达到掌握***片的要点的目的。
四、精读年表,理清历史脉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