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教学第1篇
一、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新知识的掌握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左右。因此,通过演示实验讲授生物学知识,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清晰的表象,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2.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3.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技能和科学实验方法
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实验设备的准备、实验仪器的使用等知识内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可减少学生观察的盲目性,便于其抓住要观察的重点,从而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归纳,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演示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全局性。精心准备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视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授以学生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1.明确演示目的,精心选择实验材料。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要以突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为目标。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要精心选择演示实验的内容,使实验有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有关光合作用内容教学的演示就相当多,有的演示实验用于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的参与,有的演示实验用于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产生,有的演示实验是用来说明合作用过程是需要光的,还有的实验用来说明光合作用只吸引一定波长的光。在生物材料选择上,有的使用一片叶子,有的使用植物提取液,有的使用水生植物,还有的使用陆生植物。可用于光合作用演示实验的生物材料种类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2.科学设计演示过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演示实验设计要准确无误,操作步骤要合理,时间安排要得当。为确保实验效果良好,应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并可通过设置对照组等方法来增加演示实验的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不断地改进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使实验便于操作,演示效果更加有效明显。实验前教师对演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充分估计,对可能影响演示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要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各种因素对演示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严格按实验操作步骤规范正确地操作,使整个演示真实可信,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对于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一定要科学对待,认真分析其原因,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做好演示准备,确保实验成功。
演示实验教学第2篇
关键词: 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关键要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做好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进行实验时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一、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
三、演示实验是学生实施各种实验的前提
在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实验的演示。例如,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进行这样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以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正确、合理地开展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即演示过程中,教师的操作要合乎规程,做到准确、规范,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演示前,教师应做认真充分的准备,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实验达到预期结果。③实验过程的全局性。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实验,又要注意讲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既要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要做好演示实验,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准备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即使最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三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上课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因为缺少任何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2.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
实验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必然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使现象明显,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必须事先动一番脑筋,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帮助学生观察。
3.注意安全。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制取有毒气体,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易燃、易爆(如爆鸣气)要更加小心。例如在演示氯气制法时,如果适当控制二氧化锰和盐酸的量,在收集若干瓶氯气后,所剩氯气的量就很少了,但仍要将多余氯气通入碱液中。最后将装置移到室外,反应基本上就停止了。学生闻氯要煽闻,为防止意外,每次演示实验前,最好都要在提篮中(木制)放些水和湿布。
四、尽量提高可见度
演示实验必须使最后一排的学生看得清楚,这是演示实验应有的要求,为了提高可见度,演示实验应尽量使用大型仪器,有些仪器功能较多,但过于小巧,也不宜作为课堂演示实验使用。在有些演示实验中,需要观察的是细微的现象,如少量小气泡,而绝大多数学生是看不见的。这就需要借助投影仪放大。演示实验既然是给学生看的,那么教师就应注意:(1)演示实验过程中自己站的位置及手和手臂是否挡住了学生的视线。(2)观察的对象与背景的颜色是否合适。如观察气体、水溶液或沉淀的颜色,如果背景是黑板或教师的深色服装,则学生往往看不清深色的产物。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白纸板或黑纸板作衬托。(3)光亮度不够,常常不能使学生看得很清楚,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把仪器拿到窗前明亮的地方做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教学第3篇
一、演示实验的时间性
演示实验对时间的要求比较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演示实验应要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许多演示实验对季节条件有一定要求。当有多个演示实验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采用时间比较节省的演示实验。对于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演示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观察到完整的实验过程,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一实验,可让学生提前完成植株的“饥饿”以及对叶片的遮光处理等步骤,在课上教师只需做“遮光叶与非遮光叶中是否存在淀粉”的演示实验。
二、演示实验的直观性
演示实验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又与原有经验存在强烈反差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例如,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再加以讲解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
三、演示实验的简洁性
演示实验没有复杂的操作过程、复杂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复杂的仪器设备,也不要求学生有复杂的知识背景。演示实验受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以及环境的限制,演示实验必须非常简单化,演示结果要一目了然。比如在讲人体骨骼的组成时,用人体骨骼模型来进行课堂演示,形象的模型让学生对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形态一目了然,老师不需要重复太多的语言加以叙述,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身体。
四、演示实验的灵活性
在演示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演示后讲解,或是先讲解后演示;可以演示实验的全部过程,也可以演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采用边演示边讲述或是边演示边谈话方法进行。有些演示实验需要较长时间,因而在课堂上只能演示其中的一部分。有些实验可以只演示实验的开始几个步骤,也可只演示实验的最终结果。可以对实验进行简单化:比如观察枝瘤,可以用自制教具来解决。
五、演示实验的目的性
演示实验教学第4篇
生物演示实验和其他学科实验最大的不同,就是演示的对象大多数是活的生物,这是由生物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决定的,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命运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实验过程不易控制、实验结果难以确定。如教科书中介绍蚯蚓在玻璃板上移动缓慢,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生物教师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前应充分估计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同时要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于整个实验,不能将“生物”讲成“死物”。抓住这一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 ,这是创造品质的重要方面。
二是实验材料需要师生自己动手采集和培养。
不像物理、化学实验容易准备。如 草履虫 、 水螅 的演示,就需花费大量心血事先培养。实验的准备工作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如培养 草履虫 、挖蚯蚓、采集各种叶序等,这种“手脑双全”的实践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和合作互助的精神。演示实验是指 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本文介绍几种 生物 课中的演示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生物 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的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能由 教师 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时, 教师 要做到以下几点。
演示物品应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演示桌上。演示实验是做给学生看的,所以,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必须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演示材料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看得清楚。如过小,例如水螅的运动,就应使用投影器放大或分组演示。
复杂的实验应先画好***解。比如演示“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时,可在投影片上画上演示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遮光光照几小时取叶酒精脱去叶绿素加碘遮光部分不变蓝,这样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实质,增强演示的直观效果。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实验现象,学会正确观察。演示时, 教师 首先要注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演示桌上只能放与演示有关的材料和用具,不必要的东西应收起来。第二, 教师 应不断地利用讲解和谈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演示前要向学生阐明实验的目的;演示中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演示结束后启发学生做出结论等。第三, 教师 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为使学生观察好演示实验, 教师 必须正确的操作,把关键的地方交待清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例如,演示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时, 教师 应事先交待种子和试管是干的,以免实验完毕,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时,学生怀疑是不是 教师 在实验前把种子泡湿了,是不是试管本身带有水。
演示实物在 生物 教学过程中,有些实物材料(包括活的 生物 体、标本、切片等)难以获得,不能一一分发给学生观察;另外为使学生具体感知所讲授对象的有关构造和习性,以便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可以演示实物。演示实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讲授新课时,在课桌间巡回演示,如演示的材料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懂时, 教师 可在教学中临时中断讲授,把演示材料拿在手中,再回到讲台上继续讲授。演示鲫鱼,青蛙的外部形态特征等可采用此法。
讲授新课开始时,先进行初步的演示。如讲授葫芦藓时,先演示葫芦藓的标本,然后指出:“这种植物个体很小,肉眼不易看清,让我们用放大的挂***来观察吧”。从而增强学生对葫芦藓的真实感。
课后在橱窗中的演示。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验证挂***、模型的真实性,下课后可把实物放在教室或楼道的橱窗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下次上课时,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观察质量。
全班轮流观察。有些 生物 装片或切片的数量少,可用显微镜演示,由全班学生轮流观察。演示进行时,应同时组织学生做一些其他作业,以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做造成乱堂。演示挂***挂***是 生物 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演示挂***能帮助学生认识 生物 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认识 生物 与 生物 之间、 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演示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演示挂***的时间要恰当。挂***不能在上课之前陈示给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致讲新课需要注意挂***时,学生反而不注意了。例如, 教师 在演示“我国的海洋鱼类”挂***前,先向学生说:“海洋中生活的鱼类是多种多样,我国的海洋鱼类主要有哪些呢?请看这张挂***”。
教师 要对学生视***进行指导。陈示挂***给学生时,先要对挂***做总的说明,如挂***和实物的比例、纵切还是横切等。演示挂***要边讲边指***给学生看,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巩固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指***的位置要准确,注意点、线、面的区别。例如,指草履虫的核时,可指在核的边缘不动;指家兔的动、静脉时,教杆应沿血流方向划线;指昆虫的前胸时,教杆应沿前胸的轮廓划一圈。
要根据需要用辅助***配合主***。挂***中一些细小部分,坐在远外的学生不易看清,例如根尖的纵切面挂***虽很大,但其中的细胞,特别是生长点的细胞,学生很难看清,此时 教师 可在讲授中临时在黑板上绘一***,或拿出已绘好的***加以配合,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点细胞的特点。
演示模型模型也是 生物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它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能为学生建立立体概念,还能反映 生物 体或其局部的运动原理。演示模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结合讲课进行演示。在数量多、模型小时可分发给学生;在数量少、模型大时可在课桌间巡回演示或边讲边用。利用模型教学时,应向学生指出它和实物的比例及它的颜色是实物的颜色还是表示色等等。
课后陈列观察。在课上学生不易看清的模型,可课后陈列,让学生自由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演示实验教学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课堂教学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重要概念、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规范操作起着示范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演示实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规范操作
实验教学是一项严肃认真的活动,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亦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规范操作,这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也是学生科学态度的潜移默化,更对学生实验技能培养起示范作用。
1.演示实验课前要充分准备
(1)教师要搞清实验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保证在操作方法上没有科学性错误,实验原理和操作符合客观实际,使用和组织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如“研究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在试验中摩擦力大小是通过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来量度的,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外力才和摩擦力相等。这样学生就明确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必须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另外教师要补充演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作用力与匀速直线运动时不相等的实验。
(2)教师要对所用仪器检查校正并清洁,按照程序进行课前预演,亲自动手及时发现不足及操作细节和关键,使得课上演示实验能成功演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课堂演示时,一丝不苟规范操作
教师要想成功演示实验,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操作过程就不可马虎。演示实验不仅是物理理论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示范和培养。如操作细节问题:手拿砝码,不安装电键等必须禁止,使用仪器时调零、观察量程等也不能省略。关于各种仪器的装配和使用注意事项,教师必须告诉学生。
3.演示完毕,注意对实验仪器的处理
教师从开始到完毕整个过程,一定要注意对仪器的保护、爱护。比如关闭、包装等。
二、紧密围绕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规律、原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探究。教师要明确,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服务教学的。
1.演示实验的选择
演示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有力证明规律,除了书上所列的演示实验要做好之外,教师可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引入补充一些实验,这也很利于教学。但教师要注意演示实验不是变魔术,只***热闹有趣,它要服务于教学,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能很好解决教材中某一问题,证明某一规律,或是要求掌握的某一物理现象,这才是选择演示实验的原则,教师不可生拉硬套所有沾边的实验都来演示,从而影响教学。
2.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
每一个演示实验的开展都有其教学目的,因此任何一个演示实验,首先要目的明确,即为什么要演示实验?来解决什么问题?不仅教师要明确目的,而且学生也要明确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透过演示现象把握物理本质。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就是在演示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的关系,而加速度是由绳长来反映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实验现象得出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演示与讲授紧密配合
演示要做好,但更要和讲授配合好,这样才使演示更好起到教学效果。讲到什么地方演示?是先讲后做,还是先做后讲或边讲边做?怎样引出问题,通过什么过程说明总结得出结论?哪些地方要向学生交代,哪些地方要提醒学生注意,哪些仪器的装置要仔细地讲解,而另一些部件的作用却可以不讲?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实验本身特点仔细考虑好,课堂上才能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地讲好做好,才能更好地发挥演示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讲课和演示有机配合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演示得直观性和可靠性,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入、讲解,如何分析、启发和总结。总之,演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地考虑,以致与讲课脱节。
三、勇于创新,改进实验
由于实验教学的客观条件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精神,改进实验,使实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1.利用简单材料来做实验
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代替实验室规范器材,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以上方法不仅节约学校资金,也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不要为了加强效果而进行演示实验
有时课本上所列举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一定有明显的现象,同时教师不要总是对于课本演示实验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机械操作,这样就会极大地削弱实验教学功能,教师需要对实验稍加改进,使其效果明显。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效果良好、操作规范的演示实验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关问题的思索、物理结论的得出、实验操作的规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对待操作教学以及改进,使得每一个演示实验成功完成,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02(1).
[2]“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教育研究.
演示实验教学第6篇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所有的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抽象和总结出来的。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刨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世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教学内容与物理实验的结合,而现在实验室的内容大都是验证性的实验、缺少典型富有启发性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是物理教学中最具有活力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演示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建立了演示实验的各种学术组织并进行积极活动,我们不但重视在一般性的教学中应用演示实验,而且在大学物理讨论课中也引入了演示实验,从而建立、完善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新模式。
1.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新划分
为了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优势,我们根据教学形式的不同分三个层面,即三级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主要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用以说明物理概念、规律的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形象、操作简便.花费时间短就可演示完的实验;走廊演示实验:主要是大学物理内容中具有典型性的,且调试和演示时间长的对大课有关方面概念规律起到验证和巩固的实验:趣味物理实验中心:实验具有典型性、越昧性、启发性,主要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研究、探索的,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搞清现象本质的实验,走廊演示实验和趣味物理实验安排在每周下午,并由经验丰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演示实验有效地创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环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上,教师在学生面前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演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造成一种学习物理的环境,沟通师生之问的感情。最新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吸取知识营养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除了在课堂上作演示实验,我们还可在课下创设演示实验环境,如,我们在教学楼内建立了‘走廊演示实验’和‘趣味物理实验中心’。实践表明,学生可随时随地在休闲散步时欣赏到美丽的物理现象,同时又可在使用这些实验时锻炼身体,既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条件,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学术空气。
3.演示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观察是获取感性知识的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素材,善于观察才能善于发现,善于探索,而利用演示实验能更有效地分析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的真伪与虚实,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亲手参与操作,让学生亲手使用仪器,排除故障、改进、创新等实践活动,这是单从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如在力学课中演示锥体上滚,学生会看到锥体从导轨低处向高处上滚,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仔细观察才发现问题的本质。又如,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并纠正错误演示的本质,就拿走廊演示实验中一台购买的标明演示光压实验装置,在演示时很难说现象是光压作用的结果(效果)。第一,光压是很小的;第二,演示装置内的叶片是黑色吸光的,会因辐射热产生空气反推力才使叶片高速旋转的。因此,为了说明此实验的科学性错误,莪们可用同样大小的高反光叶片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得出正确认识并改进纠正了实验。
4.演示实验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对于难于想象理解的物理问题,若能给出一个精彩的演示实验,就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主动性.同时建立直观的物理***象形成感性认识,有利于对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如,在力学课中或课外我们用车轮式进动仪演示刚体角动量与力矩关系时,学生会对角动量与力矩的概念及关系形成准确理解。否则对这样的概念原理难于理解,影响学习质量。又如,在理论力学的欧勒动力学方程教学中我们利用“可倒陀螺”可演示摩擦力矩对高速自转刚体角动量的影响,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5.演示实验促进了物理学与生产、生活及新科技的紧密联系
在演示实验中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一方面生活中材料易取、易制,材料本身不至于让学生感到陌生而分散对现象的注意;另一方面现代高技术产品的引入会有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如,用激光笔演示利萨如***形、记忆合金制成的记忆合金热机和超声马达等在教学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6.演示实验有效地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演示实验具有真实感、实在感,所有的CAI、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模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所进行的影像加工的结果,演示实验是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这一点已为广大物理同行所公认,否则物理教学就是一种影像虚幻的学科了、因此,在强调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更应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
7.演示实验拓宽了物理学科范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理教学在改革演示实验内容、形式时,如果我们的演示实验又能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如给化学专业讲普通物理在演示安培力时,我们研制了液体电池的安培力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学生感到与自己的专业有了紧密联系.实践证明演示实验与不同专业结合会有更强的生命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代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发展演示实验,并使之与物理教学有机的结合。
演示实验教学第7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和重要作用,说明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观点,对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提高演示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演示实验是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也是学生做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典范。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演示过程等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有重要意义。要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演示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具有针对性
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演示实验一定要明确目的,达到实验要求。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培养学生能力,从而掌握规律。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没有针对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做实验,不知道实验演示了什么规律,更谈不上自己去发现与探讨规律了。对老师而言,这样的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2、明显直观,注重实验真实性
首先,物理过程的变化要显著。
仪器摆放的位置适当,被观察主体与背景的色调对比等也会影响观察的效果。
其次,仪器简单,过程明了。
第三,多种感官并用。
3、准备充分,安全可靠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如果教师在演示中出现失误和差错,不仅会耽误时间,而且会引起对所得结论的怀疑。课前教师必须作好准备,在实验室必须先试验一次,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
成功的演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它是设计和改进实验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准确的抓住关键,成功的进行演示。其次,要注意环境条件。有些实验的成败与环境等外界条件很有关系。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提高演示的成功率和效率,但不能保证课堂上一定不出问题。出了问题怎么办?一是要镇定,切忌手忙脚乱,应认真思考和分析,尽可能及时找出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二是要实事求是,实验失败不可简单地用“仪器不行”或“实验教师未准备好”来搪塞过去,更不能编造数据,欺骗学生。应当引导学生一起,共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这种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必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4、引导学生,发展想象力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因此,在设计和编制演示程序时,必须在启发性上下功夫,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展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演示中的启发性,首先在于以趣激疑。当生动的演示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认知的矛盾将上升为思维的动力。
运用演示引发的问题,只是启发思维的起点,虽然它是学生开展积极思维的突破口,但要推进思维的展开,仍需有教师不断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