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曹操篇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一路东进登上碣石山,终于观赏到大海的奇景。那海水波涛汹涌,海岛上山峰高耸。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吹过,萧瑟之声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翻卷着,呼啸着。
经天的日月,还有那横跨天空的星河,都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来似的。
啊,真是幸运得很,让我们尽情歌唱,抒发心中的情怀。
【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载(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载(207)秋天率师北伐,远征辽西乌桓,途经渤海边的碣石山,跃马挥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心情激荡,浮想联翩,于是便把当时登高望海的所见所感写了下来。
【内容主旨】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面是写大海吞日吐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实际上是展示诗人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抒发了诗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重要词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洪波涌起”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其中“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壮阔,更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海浪惊涛拍岸的声音,充满了动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诗歌风格】
气势雄浑,充满豪放气概。
【中考链接】
1.(2013***乌鲁木齐卷)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景。
C.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观沧海曹操篇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曹君的人生叩问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唏嘘!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宏***大愿,像曹操的其他***治性很强的作品一样,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治理想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治性的东西,却被作者巧妙地隐喻于抒情艺术当中,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以情、理、景和谐统一的方式,曲折内敛地表达出来。曹操深得《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精髓,将慷慨悲凉之情融贯于纯正质朴的诗言之中,也在情理之中。该诗风格别致而又多姿,婉转深幽,意境深远,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因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曹操给后世之人留下太直白的印象。然而观此《短歌行》,却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含蓄表达的另一面,这应是曹操早年胸中藏丘壑、积蓄待发的真实心境反映。
而曹操的另一首诗却完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来,这就是著名的《观沧海》一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从大处着墨,极尽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短短十六个字,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仿佛与诗人在一起欣赏宏伟的美景: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际,日月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好像日日归巢海里;星汉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观沧海曹操篇3
2、原文:《观沧海》
【作者】曹操 【朝代】东汉末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翻译:
观沧海曹操篇4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作品鉴赏: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观沧海曹操篇5
鲁迅先生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不错的,曹操由平民到丞相,再到后来的魏王,本身就书写了一部凌云壮志的英雄史。
曹操出身不好,又成长于一个宦官家庭。后来的丞相一职,全靠他自己争取而来。除董卓,灭袁绍,杀袁术。曹操这颗***坛上和战场上冉冉升起的明星,逐渐照亮了魏国的疆土。
可是,只有这些丰功伟绩才能证明曹操是英雄吗?不,在失败的时候,曹操照样流露着英雄本色。一直记得曹操兵败赤壁,率残兵逃到乌林,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乃仰天大笑。众将不知何故,操曰:“吾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我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上一支兵马,如之奈何?”一语未了,斜刺里杀出一队人马,正是常山赵子龙。曹操仓皇逃命。又往前行了一段,曹操又仰天大笑。未毕,狼烟四起,乃是燕人张翼德。曹操狼狈逃窜。华容道上,他又一次大笑,“若让我用兵,在这里伏上一支兵马,就没有活路了!”一声炮响,关云长来了……
曹操这三笑,是真正的英雄的笑。这种笑声是明朗的,这种话语是真诚的。他把战争当成了艺术。他虽然输了,但还在为对手作品的不尽完美之处感到遗憾。直到三笑笑出了三支兵马,才消除了他的遗憾。如此了然于胸,正是一种“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乐观态度。尽管他于赤壁一败涂地,但他还能为敌人的完善杰作而喝彩,非大英雄难有如此潇洒之表现。
观沧海曹操篇6
第一首诗是观 沧海, 这是 曹操写的 一首诗,诗中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的 写作 方法, 还有 互 文。
比如诗 中的 日月 与 星汉不 能 单独 解释, 要合 在一起 解释, 星汉与 日月 是这 两首 的 主语, 曹操 以 沧 海 自喻, 表现出 自己的 胸怀 大。
第二首 是 闻王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此 寄, 李白 写 这首 诗 时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还有 听觉 ,视觉, 还将 明月 拟人化 了。
第三首是 次 北 固 山下,这是 王湾 写的 一首 律 诗, 分为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表现出 作者 的 思乡 之情。
观沧海曹操篇7
各位先生、女士,欢迎来到碣石山景区来领略古碣石的绝美风光。
[介绍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脉猛伸过来的上百座颠连起伏的山峦组成,群峰逶迤,绵延答数十里。它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位于昌黎城北这一字排开的群峰障岭正中。大家看,这仙台顶的顶尖突起于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宽阔山胸之上,呈现的是圆柱形,多像架设天桥的柱石直插云霄,显得是那样奇险、峭丽。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沧海向这里眺望,恰似一个天造地设的导航标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独特的形貌,从远古时起,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区醒目的地理坐标,被古人记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古代地理名著。《尚书?禹贡》记冀州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碣石山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标。
[行至碣石门]
欲蹬碣石,先进碣石门。
迎面扑来的着两座椭圆形小山,夹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门户——碣石门。相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来到碣石山求仙观海,就是在这里向碣石山顶礼膜拜,令丞相李斯在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碣石门辞》上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记载的秦始皇北巡碣石这一年为巩固统一而拆毁战国时留下的以邻为壑的水、陆长城等险阻的功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讴歌的是刚刚统一天下的封建社会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记年开始前后的800年间,先后有七位帝王在这里留下旅迹游踪;如果加上领兵去辽东和高丽鏖战,途经这里的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来国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们在碣石门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阳畔,已很难想象当年秦皇、汉武等帝王是怎样前呼后拥在这里蹬临着高大而险峻的山峰了。
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何要到这里,到碣石山一带海边求仙呢?
[去水岩寺途中]
这主要是因为碣石山在春秋战国时代,同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古代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发生的密切联系,成了所谓仙人的产地,成了不少笃信神仙说的人心目中与深海中传说的三座神山紧密相连的神岳。
《汉书》的编撰者,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有这样一句诗“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吕延济在注着句诗时明确指出“神岳,即碣石也。”
不能不令人敬佩的是,秦始皇河汉武帝来拜神岳,主要是通过求仙而求长生不死,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笃信“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东临碣石”时不再信拜神求仙那一套,而是为了“以观沧海”,领略大自然的绝美风光。曹操应该说是古老碣石的真正知音。
[行至水岩寺]
我们要登上千古神岳碣石山这海拔695.1米的主峰,领略曹孟德沉醉过的“碣石观海”胜境,,须由宝峰台上的这座相传始休修于唐朝以前的千年古刹——水岩寺举步攀援。
在唐朝后期有个叫刘叉的诗人曾在这上依青山,下临秀水的名山古寺,吟出一首质朴÷畅快的五言绝句《爱碣石山》:“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从这首段歌中,我们不难得知,在胜唐的梦坐到尽头时的碣石山,曾给忿而离开的韩愈、独行到这里的孤傲诗人何等古老峭峻的感觉。
[行至曲径通宵处]
水岩寺东边这座山名香山,因极似一座香炉而得名。
我们可以在这香山挺秀之地“倚石听涛”赏飞来石,探龙潭洞;当然,我们若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应把这一级级的石阶踏在脚下,品味“曲径通宵”的意境了。
[行至天门山]
这里是蹬仙台顶的第一道险隘,夕日极其险要的天门第一所在地——老鹞子翻身;如今山崖已经修整,不用在贴壁而过了,完全可以轻松自在“振衣千仞”了。
[翻过地二道险隘老虎口,至望海长廊]
不知是谁给这千仞绝壁上的怪石林立的缓坡,起了这样一个颇带滑稽味道的名字:把式场。在着能耍把式,翻斤斗的半山腰,前些年依山靠崖,修建了这座可以初品曹操诗境的望海长廊。这里已经隐隐能听到天风,约约望到海涛。只是这座修得颇有气势的长廊,是给不打算或难以再登上碣石绝顶的游人设置的。大家若不想半途而费的话,不妨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一鼓作气,冲上顶峰,去淋漓尽致的领略“登碣石而小沧海”的壮阔景观。
[登上仙台顶]
“山登绝顶我为高”大家已把天阶踩在脚下,来尽情的看看“众水朝宗来眼底”俯瞰沧浪气万千“的海景吧!
对了,那里是滦河入海口,那里是七里海、翡翠岛,是黄金海岸,是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是秦皇岛港口锚地,再远是依稀可辨山海关老龙头。
观沧海曹操篇8
一、读正音。这一步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书时注意手里拿着一支笔,随时标注、圈画难读、易错字音与停顿。例如《观沧海》中的字音:东临碣石(jié)山岛竦峙(sǒng zhì);《钱塘湖春行》中:浅草才能没马蹄(mò);《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停顿: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遇到难读字、多音字,要注意勤查工具书。遇到模棱两可的停顿,注意根据句意,以“不破词”为原则在句中画出停顿。
二、读知意。弄清楚关键的字词意思,了解诗文大意。例如《观沧海》: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等;《次北固山下》:客路,旅途。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等;《钱塘湖春行》:暖树,向阳的树。不足,不够,这里指作者玩赏不够的留恋等;《天净沙 秋思》:断肠人,悲伤到肠子都断了,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极度悲伤的人等。这一步在读书时依然不要忘记圈画、标注,以及查找工具书。
前两步是基础的诵读,也是更深一步诵读的基础,基础的东西一定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同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读绘画面。这里的“绘”不是用彩笔画,因为我们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我们提倡用流畅优美的语言描述从诗句中感受到的画面。描述时尽量做到流畅、典雅、富有表现力。可以将自己的描述拿来与大家交流。
学习《次北固山下》时大家得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晴朗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诗人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学习《天净沙 秋思》时有同学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深秋的黄昏,在古道之上,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吹动风尘仆仆的游子的衣衫,他骑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诗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读出感情。这一步,要求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更深一步领会文中感情。“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如《西江月》: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将近二十年。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里写的,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在这些农村词中,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市朝”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观沧海曹操篇9
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这样的课堂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我从自己和身边老师的成功的经验出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有意安排,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
2 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第四册教白居易的《荔枝***序》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荔枝的产地,并实地观察荔枝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几斤鲜荔枝,还特意准备了几颗干荔枝。鲜荔枝班上每个同学发一颗,先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还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壳内的花纹和紧贴壳壁的薄膜。又请几个同学剥开干荔枝,让大家观察、比较、品尝,了解二者的区别。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3 营造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观沧海曹操篇10
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爱的人物便是一代奸雄曹操,从他的诗词《短歌行》中便可看出他的帝王霸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的志向值得我们追求。
官渡之战,曹操把袁绍打败了,在缴获的大量战利品中,有大量不少是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信中大部分内容是贬低曹操,表示愿意投袁。有些谋士向曹操提出建议,把存有二心的人统统杀掉,曾经那些想投袁的将士惶惶不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将士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连我以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这体现出曹操宽大的胸怀,他的气度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