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1篇
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坚持正面培训的原则,树立正确教育观摆在首位,并贯穿培训的全过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成立了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行使培训途径设计、研究和管理职能。并以“落实计划、落实检查、落实奖励”督导工作。加强人员的投入,在领导精心组织的前提下,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帮助指导骨干教师工作;抓好五个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备课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教研活动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开放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四项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观摩活动、调讲活动、听评活动和竞赛活动,以练促教,以赛促推广,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培训质量,在我校富有成效的师培活动中,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为骨干教师队伍的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对课改首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 教书匠转向专家型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数学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部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为体,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面对时代的挑战,骨干教师的培养途径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在我们思想认识中形成了今后学校长远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基本工作思想;(1)我们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把骨干教学培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以学校教学为主张,开展骨干教师培养途径与研究系列活动。
(3)领导积极参与,合理投资,制定落实好研究工作计划,抓出成效。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2篇
一、要善于培养学生个方面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对学习材料的疑问开始的。探究学习是生物教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能力,还要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的答案。这一过程应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而解决必须要提出问题,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这一生物的心脏,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兴趣,增强学生问题化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化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问题化学习,我觉得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要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得到这种需要的满足,在教与学中,我们应树立一种师生互动、平等合作的思想,也要有学生是主角演员的思想;我们还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与学的问题氛围,也就是我们要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其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生物就是生活,对生物产生亲切感。
二、充分预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教师备课工作要做的再细致些,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既要备教材、备学生,更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不同的预案和对策,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才能更丰富、更流畅,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机智。
教学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资源,随机应变,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而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理论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修养!
四、教学中要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有时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式,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本身也应该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联接和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要给学生探索的机会,要敢于放手,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建构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师生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呢?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它是一个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控制的系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教学仍然是注重言传口授,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种缺乏生机,僵化死板的教学方法常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如不迅速扭转,课堂上不能形成双向交流的闭合回路,那就会使教师失去调控,违背教学初衷,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数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个开放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就是说,教学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信息的沟通和交换,又要重视教与学双方的融合与交流。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为多向的立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宁鸿彬的“五步教学法”等等。他们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频率高;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些不能不说是他们注意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的结果。
课堂教学绝不是平衡的。“平衡”的教学只是把丰富的课进行了“约化”。它把学生看成机器,始终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敢于改革的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保证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授课时,他们既把全体学生纳入教学范围,又随时从教学的对象身上获取信息,寻找平衡中的不平衡因素,切实地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智能。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工作。提到“怎样学习”,目前多数是从方法到方法的单一指导,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教与学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这样针对性强,有典型意义,学生一学就会用,立竿见影。为什么教法与学法指导要同步进行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有同一性,双方的目标指向同一认识过程,完成同一个任务。实际上,教法和学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法与学法辩证地统一起来,并及时地迅速地获得转化。(1)
以下内容与本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有了这样的一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培训已顺利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感受,再回眸静思:“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教我求知治学之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教我明学思之理,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通过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本人豁然开朗,同时也为我本人准备成功“添了砖加了瓦”。
2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3篇
我深刻感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出色的教师。
一、面对课改首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物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其次,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教书匠转向专家型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3、新课程更需要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物理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部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为体,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我们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从各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的相关参考: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4篇
首先为我们做讲座的是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在讲座中,李方教授提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水平均衡,素质能力精良。反应出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很高,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杨司长,杨司长曾多次在国际教育大会上发言,多次参加全国性教育及体育工作会议筹备,在中外刊物上发过教育类论文数十篇。在此次讲座中,杨司长提出了国家7号文件,强调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的教育方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落实以小时锻炼。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百年老校北京四中,景山学校和昌平实验二小,在1400人的北京四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有人说,进如北京四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清华和北大的门槛。可以看出,北京四中的教育实力相当雄厚,在体育方面,北京四中的投入也相当大,校园内建有篮球馆和游泳馆,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景山学校和昌平试验二小,我们听了两位当地体育教师的讲课。切实的感受到了课改成果。还有昌平试验二小组织有序的大课间操,感触都非常深刻。
在6月24日上午陈雁飞陈院长的“今日教师与体育教学”的讲座中,谈到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陈雁飞,北京教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小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讲座中,陈院长与我们共同观看了几个全国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并一一进行了点评,围绕课程展开讨论,结合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在讲座中,陈院长提出“组长和体育骨干教师带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1、要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创新的领头人。
2、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拓人。
3、要成为学生体育讲课的引路人。
4、要成为学校校长打造体育特色的助手。
5、要成为东胜区领导工作思路的提供者。
6、要成为师德的带头人。
7、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
在细节上,提出“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有明确的方法呈现出来,以及思路的设计。讲座的最后,陈院长带给了我们10种不同的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为我们以后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此行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23日上午,毛振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师,多次发表了很多著作,在讲座中,毛院长为我们诠释了新课改的含义,软、硬、笨、晕四个字更是形象具体的概括出了我国当代学生的体质,毛院长提出了“有关青少年体育的几个思想误区”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思想误区1:只有完全消灭了应试教育,青少年的体育才能发展。
反论:
1.应试接受好教育,应试选择好工作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择方式(社会出头的三种方式:暴力、金钱、学习)。
2.日本等国家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体育开展的很好。
3.许多好学校的体育开展得很好。
主张:
1. 不能消极地等待。
2.不能怨天尤人,做好学校体育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思想误区2: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是文明的代价,我们没有办法遏制。
反论 :
1. 日本在1993年前肥胖增加很多(2.4和1.8倍),但近年来已大为好转
2.力量、耐力和速度是比较容易发展的,缺的是我们的决心和狠心
3.大连周水子小学的体育经验的启示
主张:
要在学校教育和体育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手段,积极地和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身体,迅速改善部分体质状况,要广泛地开展像“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那样的工作
思想误区3:文化课学习拼的是时间
只要现在孩子身体没事就要紧
反论:
1.学生真的要写那么多字,做那么多题吗?
2.本人学日语的失败与体会
主张:
素质教育是效率教育,是质量教育,而不是疲劳战术。
要宣传“8-1≥8”的公式。
要研究体育锻炼益智的功能和体育锻炼提高学习效率的机理和案例。
思想误区4:
锻炼青少年的身体不能出现意外伤害;
体育锻炼必然伴随运动伤害。
反论:
1.体育是“人体在运动”的现象中死伤最少的吧?
2.人在自己的运动中有天然的避险和保护的技能
3.北京的体育教师为什么从双杠上掉下来
主张:要正确对待运动的伤害,不要风声鹤唳更不能因噎废食。
要把所有的运动伤害挤到“意外”里去.;
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要通过锻炼身体谋求真正的安全。 (1)
思想误区5:
身体锻炼不能强迫,强迫就没有乐趣;
体育活动一切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反论:1.清华大学的强迫体育运动和50年代大学生的美好回忆
2.痛苦后的乐趣才是真正的成功
主张:实施体育锻炼也要诱、骗、劝和强迫手段并举,要软硬兼施。
要让学生体验到挫折后的成功,艰辛后愉悦,反对莫名其妙的失败和以失败而告终的失败。
在讲座中,毛院长一一列举出身边发生过的事件和案例来进行论证和反思,此次讲座内容真实,论证有力,不空洞。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全场没有一个人感觉到疲乏,每个人就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听完毛院长的讲座,让我对体育又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5篇
首先为我们做讲座的是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在讲座中,李方教授提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水平均衡,素质能力精良。反应出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很高,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杨司长,杨司长曾多次在国际教育大会上发言,多次参加全国性教育及体育工作会议筹备,在中外刊物上发过教育类论文数十篇。在此次讲座中,杨司长提出了国家7号文件,强调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的教育方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落实以小时锻炼。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百年老校北京四中,景山学校和昌平实验二小,在1400人的北京四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有人说,进如北京四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清华和北大的门槛。可以看出,北京四中的教育实力相当雄厚,在体育方面,北京四中的投入也相当大,校园内建有篮球馆和游泳馆,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景山学校和昌平试验二小,我们听了两位当地体育教师的讲课。切实的感受到了课改成果。还有昌平试验二小组织有序的大课间操,感触都非常深刻。
在6月24日上午陈雁飞陈院长的“今日教师与体育教学”的讲座中,谈到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陈雁飞,北京教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小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讲座中,陈院长与我们共同观看了几个全国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并一一进行了点评,围绕课程展开讨论,结合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在讲座中,陈院长提出“组长和体育骨干教师带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1、要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创新的领头人。
2、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拓人。
3、要成为学生体育讲课的引路人。
4、要成为学校校长打造体育特色的助手。
5、要成为东胜区领导工作思路的提供者。
6、要成为师德的带头人。
7、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
在细节上,提出“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有明确的方法呈现出来,以及思路的设计。讲座的最后,陈院长带给了我们10种不同的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为我们以后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此行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23日上午,毛振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师,多次发表了很多著作,在讲座中,毛院长为我们诠释了新课改的含义,软、硬、笨、晕四个字更是形象具体的概括出了我国当代学生的体质,毛院长提出了“有关青少年体育的几个思想误区”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思想误区1:只有完全消灭了应试教育,青少年的体育才能发展。
反论:
1.应试接受好教育,应试选择好工作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择方式(社会出头的三种方式:暴力、金钱、学习)。
2.日本等国家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体育开展的很好。
3.许多好学校的体育开展得很好。
主张:
1. 不能消极地等待。
2.不能怨天尤人,做好学校体育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思想误区2: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是文明的代价,我们没有办法遏制。
反论 :
1. 日本在1993年前肥胖增加很多(2.4和1.8倍),但近年来已大为好转
2.力量、耐力和速度是比较容易发展的,缺的是我们的决心和狠心
3.大连周水子小学的体育经验的启示
主张:
要在学校教育和体育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手段,积极地和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身体,迅速改善部分体质状况,要广泛地开展像“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那样的工作
思想误区3:文化课学习拼的是时间
只要现在孩子身体没事就要紧
反论:
1.学生真的要写那么多字,做那么多题吗?
2.本人学日语的失败与体会
主张:
素质教育是效率教育,是质量教育,而不是疲劳战术。
要宣传“8-1≥8”的公式。
要研究体育锻炼益智的功能和体育锻炼提高学习效率的机理和案例。
思想误区4:
锻炼青少年的身体不能出现意外伤害;
体育锻炼必然伴随运动伤害。
反论:
1.体育是“人体在运动”的现象中死伤最少的吧?
2.人在自己的运动中有天然的避险和保护的技能
3.北京的体育教师为什么从双杠上掉下来
主张:要正确对待运动的伤害,不要风声鹤唳更不能因噎废食。
要把所有的运动伤害挤到“意外”里去.;
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要通过锻炼身体谋求真正的安全。
思想误区5:
身体锻炼不能强迫,强迫就没有乐趣;
体育活动一切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反论:1.清华大学的强迫体育运动和50年代大学生的美好回忆
2.痛苦后的乐趣才是真正的成功
主张:实施体育锻炼也要诱、骗、劝和强迫手段并举,要软硬兼施。
要让学生体验到挫折后的成功,艰辛后愉悦,反对莫名其妙的失败和以失败而告终的失败。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6篇
一、要善于培养学生个方面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对学习材料的疑问开始的。探究学习是生物教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能力,还要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的答案。这一过程应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而解决必须要提出问题,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这一生物的心脏,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兴趣,增强学生问题化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化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问题化学习,我觉得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要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得到这种需要的满足,在教与学中,我们应树立一种师生互动、平等合作的思想,也要有学生是主角演员的思想;我们还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与学的问题氛围,也就是我们要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其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生物就是生活,对生物产生亲切感。
二、充分预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教师备课工作要做的再细致些,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既要备教材、备学生,更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不同的预案和对策,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才能更丰富、更流畅,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机智。
教学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资源,随机应变,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而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理论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修养!
四、教学中要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有时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式,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本身也应该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联接和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要给学生探索的机会,要敢于放手,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建构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师生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呢?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它是一个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控制的系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教学仍然是注重言传口授,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种缺乏生机,僵化死板的教学方法常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如不迅速扭转,课堂上不能形成双向交流的闭合回路,那就会使教师失去调控,违背教学初衷,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数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个开放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就是说,教学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信息的沟通和交换,又要重视教与学双方的融合与交流。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为多向的立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宁鸿彬的“五步教学法”等等。他们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频率高;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些不能不说是他们注意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的结果。
课堂教学绝不是平衡的。“平衡”的教学只是把丰富的课进行了“约化”。它把学生看成机器,始终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敢于改革的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保证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授课时,他们既把全体学生纳入教学范围,又随时从教学的对象身上获取信息,寻找平衡中的不平衡因素,切实地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智能。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第7篇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7月20日,学员报到,领取培训资料。共有60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开发区以及八县的小学骨干教师。下午,举行开班仪式。7月21日,开始分班授课,有小语班、小数班、英语班、美术班、班主任班、信息技术班和学前教育班7个班,我参加的是小语班的课程。
我们每天两门课,每半天一门课。第一天上午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老师给我们上《教学简笔画》,让我们知道课文中动植物以及人物等原来可以那样只选取一个面来画。紧接着下午,一位风风火火还忙着招生任务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按课表她应该给我们上《新课标》,但她说因为课件没做好,所以先给我们讲《教师专业成长讲座》,这才让我们知道她是我们培训期间的主要培训教师之一。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跟她学了几个专题: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漪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新课标的内容。后面的那么多天,我们陆续接触了其他几位培训教师,有年轻的女计算机教师,有斑白头发满腹经纶的小语教老师,还有两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桐城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
在这里,我着重就小语教老师的课程给大家做个汇报。
一、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语言活动能力。
1、语言训练的概念、内涵
语文是语言和言语,语文课既要进行语言训练——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进行言语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语言体系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而是为了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的根本就是言语。也可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
2、语言训练的依据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如果说西洋语言的特点是“法治”,那么汉语言的特点则是“人治”。从心理学角度说语言是一种技能(即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这是由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3、语言训练的内容、重点、根本
语言训练的内容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感的训练,还应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应着重进行几种语言品格的训练,即语言完整性的训练,语言条理性、系统性的训练,语言具体性、生动性的训练,语言明朗性的训练,语言准确性的训练,语言构造的训练和语言速度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训练应达到的境界要求。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正确理解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多,动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重视语感培养有助于扭转这种现状,既能充分体现语言训练的“个性”,又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语感训练可以从4个方面抓起:培养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培养语言的流畅舒适感,培养语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养语言的形象再现感。
4、怎样进行语言训练?
首先,树立科学的语言训练观;其次,确立“时时”“处处”皆语言训练思想;最后,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语文该怎样教?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1)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两者的关系是“鱼到水里”、“鸟到林里”(陶行知语),只要我们植根现实,面向生活,语文学习就有广阔的天地。
(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
(3)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类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的活动,换句话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两类心理活动过程中转来换去,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才能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才好。
(4)语言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的时候,除了要丰富他们的语言形式的积累、言语内容的积累外,还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听、说、读、写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由六个方面构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作用;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数量可观。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是必要的,它可以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当然,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更需要创新和发展。
4、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词,意谓计策谋略,最早见于***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计策、谋略。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纵向(结构)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横向(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写话与习作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指导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活动进程,我们相应地将有效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即小学语文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少谈论教书的乐趣,而是经常在一起抱怨,说明我们这样的教师是存在职业倦怠的,是需要培养良好心态的。所以,我想,平时工作虽然平平常常,但也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接下来我想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结合本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受专家的启示,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走向教师的专业化:
一、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一个班的学生就是拥有一笔财富、拥有一块实验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天地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所以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分信赖教参。那么在课堂中就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但是又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学生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存在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进行提示、启发、讲解、引导,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还要有提升。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种对话,就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而教师这种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专业化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曾说:“教30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认真真写3年教学反思,不是名师也有名啊!”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三、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