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住购买时机
有时候把握不好时机就会错失很大的赚钱机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三大原因,如果能把握好的话,很有可能能抓住好时机,但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的!
原因一:长期持有好基变“灾基”
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里,能够让业绩持续向好的基金凤毛麟角。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基金只能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 “独领风骚”。只要市场风格转变、板块轮动,排行榜上就会有另一批基金“扬眉吐气”。此外,基金经理变更,也会影响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因此,盲目地长期持有同一只基金,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据统计,在全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2009年的五星级基金中,27.27%的基金在2010年变成一星级基金,也就是从排行榜前 20%滑落至最后 20%;还有23.64%的基金成为二星级基金。不过,仍然有23.64%的基金继续成为五星级基金。这一概率显示出业绩延续性没有明显趋势,几乎处于随机游走状态。这表明,就算投资者盯住年度的五星级绩优基金,那么在来年的市场中,并无迹象表明这些基金能够延续过去的优秀业绩。从概率上说,它们既可能变成一星级,也可能变成其他星级,也可能侥幸保住业绩。也许,这一结论让人不知所措。但至少证明了一点,即基金投资策略并非长期持有,而是需要每一季度进行鉴别。专家建议,每一个季度都剔除掉基金篮子中20%的不适合当前市场的基金。应该说,基民只有以主动求变来应对变化的市场,才能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原因二:选错时点
入场时点同样很重要,它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另一个因素,也是投资者的弱项。基民依然习惯于“看过去做投资”而非“看未来做投资”。通常,股市连续上涨,出现赚钱效应之后,总有一些基民入场申购。结果往往是买在高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选到好品种,也很容易被套牢。据统计,去年一季度,新增基金开户数367.63万户。因新基金发行,投资者认购基金561.34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87.55%。不仅如此,老基金的总申购额为3109.92亿元,个人投资者申购金额占比为59.50%。这些数量不菲的投资,基本打了水漂。
原因三:选错品种
通常投资者购买基金,必然要选择品种。这个环节,决定了投资者年底是笑还是哭。品种选择的意义,体现在不同基金巨大的收益差距上。以2010年为例,业绩最佳的股票型基金华商盛世基金取得了37.77%的收益率,而业绩最差的宝盈泛沿海基金收益率为-24.04%,两者差距超过61个百分点,可谓是天壤之别。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激进配置型基金和标准混合型基金上。前者收益率最大差异为43.78个百分点,后者为33.47个百分点。
应该说,在基金业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基金公司和经理的投资水平良莠不齐,某种程度上拖累了投资者的收益。然而,这并不表示投资者没有责任。在基金投资中,投资者作出购买决定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自己未来的收益。因而,决策过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遗憾的是:决策恰是基民最不重视的环节。不少人买几元钱的小菜都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而在一掷千金买基金时,却十分仓促,要么听银行理财顾问随口介绍就欣然同意,要么简单根据短期排行榜选择基金。廉价的投资思路,必然导致尴尬的投资结果。
基金投资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品种选择、时点选择和盲目长期持有过程中的基金业绩分化,每一个环节,都会降低基民选中好基金的概率。三个概率相乘,投资者最终持有好基金的概率,实在是小得可怜。基民要做的,应该是不断优化和清晰自己的决策方法和决策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选中好基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