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树化玉主要分布在曼德勒省、实皆省和马圭省,尤以曼德勒省的那吐机县出土的最多、质量最好。实皆省和马圭省主要出土“干料”,那吐机县主要出土“种水料”,占树化玉“种水毛料”总出土量的90%以上。那吐机县离曼德勒市南面约160公里。那吐机县是缅甸有名的高温地区,一年到头干旱少雨,夏天酷热难耐。冬天才是最爽身的季节,犹如步入江南之春。农民靠种植花生、棉花、芝麻、棕榈糖等一些农作物糊口,主食是大米,地旱,水稻成活率低,大米多从曼德勒平原购入,农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为了填饱肚子,一段日子里曾盗匪成群。
曼德勒的巴利语意为“多宝之城”。2001年,有中国人发现了树化玉的价值,多宝之城在“芝麻开门”声中才慢慢开了个门缝。当地的村民纷纷拿起农具,在田野上“挖宝”。当时大家对刚出道的树化玉认识不多,所以销量平平,一般树化玉毛料价格在每公斤20元左右,质量好的每公斤60多元。在缅甸原产地,一些水田旱地里有埋藏型的毛料,常常妨碍农民耕作。当时有铁梨被坚硬的树化玉生生折断,有的农民就会请人把毛料挖走,通常就把毛料抵了工资。
2005年,树化玉引起媒体的关注后,就像一位村姑突然成了好莱坞大片里的主角,身价暴涨,缅甸石农也越来越精明,价格随之越抬越高,一般的树化玉毛料价格每公斤50元左右,好的早已冲破了百元/公斤,上千元/公斤的也屡见不鲜,更多的是论件喊价。缅农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把差毛料混在好毛料里滥竽充数,以好毛料的价格卖,要求整批走。其中杀力最大的是“神仙口”,缅甸石农先用小钻头在树皮上钻出小孔,察看种和色,不理想的就用泥巴封上,亿万年来深埋地下的树化玉有些泥巴已紧紧地贴在上面,买家很难分辨出新旧,如果小孔里种色上乘,就把小孔剥成大孔,诱惑来来往往的眼光。毛料有很大的赌性,里面的品质千变万化,而“神仙口”会把买家忽悠得欲哭无泪。
树化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当地的村民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好多缅甸石农已经有了新房、小车。村民可以自己组织工人挖,也可以把自己的田地作价成股份让别人开挖,“地主”坐地参股,股份一般占50%以上。
缅民在采挖上有自己的方法,他们先用钢筋插地探玉,确定疑似目标后,再用锄头、铁锹、铁焊进行浅井开挖,挖到树化玉后,依据树形纵向横向掘进,后来是越挖越深,横向的巷道已互相贯通,形成洞中有洞、相连不绝之态,甚称壮观。而长时间的旱季则给挖洞带来了方便,缅民把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田野上,一有内线传来消息――有官员来检查盗挖树化玉的情况,就匆忙把土回填下去,伪装现场。通常是***府官员坐直升机先在场区上空绕一圈,发现情况了第二天才过来。在缅甸,行贿检查官员是公开的事,还没有等检查人员到场区,缅民的“头儿”早就出面把“烧香钱”凑好了,还没有等检查人员离开场区,场口又开挖了。对一些越田跨界的树化玉,一般是谁的场口先挖到就归谁,如出现纠纷,缅民的“头儿”们协调解决。
那吐机县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树化玉出土,出土较多的有帕牙机、冬目、德佰、德迈坎、阶漂、迪冰机、机漂甘、韦机谬号等地。各个村庄出土的树化玉质量都不一样,德佰出土的树化玉质地好,种犹如翡翠里的老坑玻璃种、冰种;阶漂和德佰出土的树化玉颜色鲜艳,偏绿且多彩,但是质地脆,易断裂,出土的多是小料。现在一些优质场口的资源已被挖得所剩无几,更多的场口被缅甸***府禁挖了。
挖到树化玉后,有的缅民心宽气和,等待商人前来“堵洞”,大多数缅民忙着用“铁葫芦”吊上地面,深洞里的树化玉要用上下两个“铁葫芦”才能提吊,集中后用牛车拉到村寨,放在自家院子里统一出售。牛车是缅甸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缅甸农村的路很简陋,几乎都是坑坑洼洼的路面,牛车实在拉不动,才叫拖拉机来出力。缅甸***府的官员来检查时,看见在地面上的树化玉毛料是要没收的。短暂的雨季开始后,挖树化玉的人就慢慢少了。
近几年,缅甸***府在积极向联合国申报自然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国内三令五申,不能挖掘、不得出口,并制定了很多严格的措施防止盗挖、盗运树化玉。可是受利益驱使,缅民不顾***府的法令,肆意盗挖,利用国家管理上的漏洞,走私树化玉,致使缅甸树化玉的资源日益减少。因此,缅甸***府定会采取更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禁止走私,市场上的货源将更加短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寻缅甸树化玉(接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