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和城市历史会考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庄园和城市历史会考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庄园和城市
1.中世纪庄园的特征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2.城市的自治
(1)背景:11世纪,城市再度兴起,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受领主盘剥。
(2)城市斗争的目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夺取司法权和行***权。
(3)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4)结果:经过斗争,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一些城市取得了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3.等级君主制
(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2)形成: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 原始农耕
⒈ 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⒉ 概念: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⒊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⒋ 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5. 意义:
⑴ 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 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⑶ 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
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特征: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希腊城邦简介
所有希腊城邦都是小国。希腊城邦的居民按照***治地位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拥有公民权因而能够参加***治活动的自由人。
②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他们或是来自外邦的移民(例如雅典的异邦人),或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与当权的公民集体处于不平等地位者(例如斯巴达的边民),或是因贫困而失去公民资格者,或是因违法而被剥夺了公民权者,或是被释放的奴隶。
③处于被剥削、奴役地位的奴隶。奴隶多系非希腊人,但也有一部分是希腊人,例如斯巴达的黑劳士。
希腊城邦的兴衰
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繁荣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起逐渐衰落。由于公民中贫富分化加剧,公民权与土地的关系日趋松弛,公民集体内部矛盾增加,公民兵制开始瓦解。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以及公元前323~前30年的希腊化时代许多国王对希腊的奴役,剥夺了希腊绝大多数城邦的***治***,瓦解了原有的公民集体,使这些城邦演变成在庞大的中央集权管辖下的地方自治单位。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出现在小亚细亚西海岸和希腊各地,它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城邦,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邦就是雅典和斯巴达。
希腊雅典城邦
雅典濒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这里的商人可以远航到埃及等地,商业贸易使城邦繁荣起来。
经过贫民和贵族的不断斗争,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时期,雅典的民主制达到极盛。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也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处理各种重大案件。
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共享***治权力和义务。但事实上,重要的官权都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国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治之外。
为了防止某些人因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雅典人还发明了陶片放逐法。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公民大会,公民们把他们认为是民主的敌人的名字写在陶片(或贝壳)上。如果出席大会的人超过6000,得票最多的人就要受到为期10年的放逐。
雅典的民主制度,使公民积极地参***议***,但是,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占大多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治权利。
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雅典雅典城所在的阿提卡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青铜时代遗址多有发现。在雅典卫城境内发现了迈锡尼文明时代(约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至前12世纪)的宫殿遗址。史学传统认为,雅典原是伊奥尼亚人居住的地方,当公元前12世纪多利安人入侵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时候,这里迁入了大批来自其他迈锡尼文明中心的移民。在迈锡尼文明时代产生的雅典国家是否随着整个迈锡尼文明的衰落一度消失,传说中的提修斯把阿提卡境内诸小邦联合成统一的雅典国家的活动何时发生,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现有的片断文字材料表明,在公元前700年左右,阿提卡全境已经形成以雅典城为中心的统一的奴隶占有制国家。
公元前8世纪,王权衰落,***权由氏族贵族执掌。公元前682年起,执***官一年一选。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由9名执***官分别掌管国家最高行***、***事、司法和宗教事务的局面。当权的氏族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剥削和奴役贫困的氏族成员,甚至把他们卖到外邦为奴,引起普通氏族成员日益强烈的不满。
公元前632年,出身氏族贵族的基隆企***夺取***权,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失败。公元前621年,执***官德拉古把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氏族贵族的权力。公元前6世纪初,氏族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公元前594年,由双方共同选出的仲裁人梭伦实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役,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治的基础(见梭伦改革)。庇西特拉***(约公元前7世纪末~前527年)及其后裔的僭主统治(公元前560~前510年,中有两次间断),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单位,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治的发展。
从希波战争到丧失***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希腊诸邦进行了数十年反抗波斯侵略的战争,并取得最后胜利。雅典在希波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一跃成为公元前478年建立的提洛同盟的首领。这大大促进了雅典奴隶占有制经济的发展,引起雅典公民内部不同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61年)厄菲阿尔特和伯里克利所领导的改革。这次改革剥夺了由卸任的执***官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即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使民主***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事殖民制度、各种社会公益捐献和对公民的津贴以及大兴土木,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时期(公元前443~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治和文化方面臻于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文化中心。(见彩***雅典卫城(最高处的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
公元前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战争,公元前404年战争以雅典失败告终(见伯罗奔尼撒战争)。提洛同盟瓦解。雅典一度屈从于斯巴达。公元前404年民主***体被推翻,三十僭主肆虐一时。公元前403年民主***治得到重建。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利用波斯和忒拜等希腊城邦与斯巴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己的势力,于公元前378年建立了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国内***局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一些发展;但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矛盾加深。从公元前4世纪50年代起,新兴的马其顿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在色雷斯和黑海海峡地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雅典的***和安全。雅典内部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两派交替占据上风。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之役,马其顿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抗,从而确立了对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与马其顿战于拉米亚,结果失败,附属于马其顿,从此完全失去***治***,民主***体名存实亡。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入罗马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庄园和城市历史会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