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

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传读后感 1

昨天才拿到《曾国藩传》就迫不及待地读了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曾国藩及其家族如何通过科举之路一步步踏上从***道路并实现阶级跨越的。

从本章节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原生家庭虽然小有富庶但并非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甚至前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他并非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或官二代,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脱颖而出,进了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知识分子的精英中的精英阶层。总结来看,我认为曾国藩能够成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重视教育。从第一章可以看出,从曾国藩的爷爷辈就非常重视教育,不惜花重金培养曾国藩的父亲和曾国藩本人。本来祖父是想培养父亲的,可惜父亲多年不能中取,祖父就是不信邪,把希望放在孙子上,从小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教育,所以曾国藩在这种教育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自然文化基础和素养也不差。

二、继承了家庭的优良传统精神—锲而不舍。我们读第一章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父亲多次科考,多次不中。考了好多年,终于在40多岁才榜上提名。而曾国藩本人也考了好多次才考上秀才。父子俩的这种成绩成了当地乡亲的笑话,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曾氏家族追求金榜题名的梦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梦想,一步步锲而不舍地向梦想迈进。终于父子俩都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或大或小的金榜题名之梦。而能带着他们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们家的家族精神——锲而不舍。曾国藩回忆,他的祖父有“三不信”,不信风水,不信医生,不信和尚,只信人定胜天。我想翻译过来,就是对梦想的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

三是善于从失败教训中分析原因和总结。通读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发现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失败的次数其实还是得挺多的,但是有一次的失败开启了曾国藩的人生拐点。那就是他的父亲中秀才,而他却名落孙山,还被当成反面典型进行通报,批评他的文章写得文理不通,相当于现在说的语句不通,结构混乱之类的,还是批评得相当厉害了。这件事使得曾国藩深受打击,他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文章和其他优秀的文章进行对比,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一套写文章的方法。第二年,他再次进行科考,终于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从此以后,曾国藩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可见善于从失败中找寻原因,找差距,总结经验是多么重要的事。

曾国藩传读后感 2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觉得不错,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曾国藩被称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关于所谓四大,我查了一下,有两种说法,一说: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一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看起来曾国藩作为所谓中兴名臣之首是没有争议的。实际上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与曾国藩年龄相仿,算是一代人,李鸿章比曾国藩小了12岁,算是晚辈,张之洞则又比李鸿章小了15岁。江山代有才人出,所谓四大也不过是后人主观给起的名号罢了。

从人物关系上来说,是曾国藩创建了湘***,胡、左、彭都出自于湘***,多少得到过曾国藩的提携和推荐,后来才逐渐自立门户,而李鸿章更是在曾国藩家当过幕僚,算是曾的学生。

曾国藩最后做到封疆大臣中的最高级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可以说位极人臣,而李鸿章、左宗棠后来也不过是一等伯爵,可见曾的江湖地位,当然从跟皇室的关系上可能李鸿章更进一步,这也主要是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不同。顺便回顾一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的划分,也就是说在除了清满族只给自己皇室宗亲保留的王公级别的爵位外,曾国藩在对汉人始终有防备心和小气吝啬的大清朝已经做到了当官的极致。

回到本书,作者非常详尽的讲述了曾国藩的生平、品行、思想、一生的主要功绩以及自始至终的志向和心路历程,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几近完人,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曾国藩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从小就开挂的人,而是一个光秀才就考了七次才考上的普通青年,所以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到曾国藩资质平平,很多成功是以拙笨坚守取胜。这给人以欲扬先抑的`感觉,试想一下,单是这份考了六次不中后还没有崩溃的执着与坚韧就不是凡人能比,尤其还能在第六次不中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总结自己之前不足的这份越挫越勇的强大内心,并且真的就找到了成功的要诀,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七次终于得中,并且在次年就接连中了举人,可见他不但不笨拙,而是本来就是一个天性坚守,耐得心烦的人,这在他后来的领***过程的成功中也能体现出来。

然后,进京官后,曾国藩发现了自己在大城市的不足,在学识上的浅薄和品行上的鄙陋,于是立志做圣人,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后来真的就成为了儒家理学大家,实在令人佩服。据说他甚至还是***的精神偶像,毕竟都是湖南人。

曾国藩平生严于律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错,他培养和提携了很多人才,也算是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他的格局很大,不太关注私利,不过也并非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清官和高洁之士,而是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毕竟活在晚清那种昏庸混乱的朝代,想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放松一些细节,才有机会做自己本心想做的利国利民的事情。

曾国藩平生的两大功绩主要体现在平定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运动。前者可以说是给大清朝续命,后者则是为后世之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现代战船,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学堂,还提议送出了中国第一批留洋学生。总体来说他的功远大于过。

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曾国藩晚年经历的也是让他背上“***贼”标签的天津教案,不得不说,在一个昏庸落后孱弱的国家,谁去出面处理这件事也讨不了好,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是不可能有正常的外交的。要么先认怂但要吃耻而后勇,早晚要把丢掉的面子和里子再挣回来,要么就是拼命的打法,不管代价与后果如何反正就是拼了,至于孰对孰错,就只有历史能够回答了。

最后,曾国藩在回认两江总督位上因病去世,享年仅62岁,依作者讲,他很大程度上是累死的,曾国藩一生也算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拼尽了全力,只是大厦将倾,个人的力量能延迟一会已经是不易了。功过后人评,我觉得曾国藩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和学习,有机会再看看别的关于他的书。

曾国藩传读后感 3

以史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关键是学到领悟了什么,而不要为了一个死人而去计较,陷入我执和法执。一个人本来就是毁誉参半的,除非他成佛了,但即使是佛祖也被人陷害诋毁过,耶稣也被人背叛过。而且孔子说了“一个人如果所有人都说他好,那这个人有问题,是个乡***。”

所以,有人骂曾国藩是鹰犬,有人说曾国藩是完人,是正常的现象。前者可能从阶级立场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所得,后者可能因为情感,比如我倾向于佩服曾国藩的志向“不为圣人,便为禽兽”,而却被后人指为鹰犬,因此心里好不难受。由此看来说到底我还是个凡人。

我个人还比较倾向历史是过去的***治,历史为现在服务,所以现在没必要喷孔老二,而是要建立很多孔子学院为荣;也没必要喷曾国藩为鹰犬,因为满汉一家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学历史人物的优点,比如马丁路德金有与美国***领袖华盛顿一样的待遇——作为美国节日,但私生活实在不堪,但这不影响他《我有一个梦想》的.伟大。

即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都是假的,但还是不影响其伟大。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人对其苛刻咬文嚼字,有的人对其宽厚不求甚解,但都有所得。

古希腊神话是揭示人性恶的,中国神话是崇尚人性善的,这是文化传统。但这个传统断了,总的来说对古代先贤,我们的敬畏心不够,不过我并不排斥故宫卖萌产业链的发展,也不排斥“杜甫骑马漫画”,但我就是排斥“鹰犬”这样恶劣的字眼,为什么不能换着用温和一点的字眼表达观点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左边两点水右边中,意思是前面说到的“万物负阴抱阳”的阴阳二气,要像水一样融合在一起。要想完全理解一个人,就是成为他的一部分,像一粒盐融入海洋,与海水融为一体,它因此全然觉知了海水的咸度。从这角度来讲,我们谁也没资格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而且对一个死人单一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本人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法律是可以律人,可以律己的,但道德最好只拿来律己,不要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场上要求别人,康德说“头顶灿烂星空,心中道德准则”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别人的错误的纠结是对自己的惩罚,何况本来也没什么真的对错。——清明节记

曾国藩传读后感 4

《曾国藩传》这本书,在上高中的时候已经读过了,大一时又看了一遍。 这本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 探究了其内心的负荷与无奈。里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与作用;同时又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

在阅读了《曾国藩传》之后,我首先感觉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典型中国读书人的特质,那就是修身,齐家和治国。尽管他服务的是那个腐朽的满清王朝,但是抛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那份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人的爱仍值得我们尊敬。曾国藩是个真正的学者,从他二十三岁考取秀才,到三十二岁致力于朱理学,再到三十八岁编成《曾氏家训》,贯穿了其不断拜师不断学习各家流派的前半生。他后半生虽不断征战,且经历坎坷,但是仍不忘自律与学习。每日坚持写读书笔记,检讨自己的行为,并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曾家虽屡次封侯,但曾国藩对子女要求很严,教育子女更是中国近现代的典范,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在教育上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其攻克金陵之后,首先组织修复江南贡院,招贤纳士。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先后提拔了赵烈文、黄翼开、薛福成等一批对日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幕僚。不仅如此,曾国藩也是识才的伯乐。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他重新创建了金陵书局,不仅翻译和出版国内经典典籍,还翻译了一大批国外的科技著作以及文化、***治思想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第一次思想***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攻打平天国之前, 他深知,要打败强大的太平***,靠***府那些懒散无能的绿营、八旗兵是不行的。于是就立即另起炉灶,在湖南筹办湘***。他非常重视对***队的训练,不惜重金加强***备。由于湘***在***费上没有***府来源,曾国藩便克服重重困难,四处筹款建***。在***还未训练完毕时。它不轻易出师作战,这也为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后来与太平***作战时,他在***情紧急时也毫无畏惧,数次抱定必死之心写下遗嘱。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曾国藩另一个可敬之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他购买国外仪器设备,雇佣外国专家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虽然最终他发起的洋务运动没能突破封建统治的重重障碍,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但也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有这样一句话,叫“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中国有多少包括***、***在内的***治家、***客都把《曾国藩》作为官场的圣经,同时也把曾国藩本人当作中国官场的教父。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曾国藩是一个仕途上的成功者。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他的谨,的确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之极,也正因此他才能坐到中国封建官位之极。 纵观他的一生,我觉得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治家、***事家、思想家。最后我想用四个词来形容他:睿智,坚守,严谨,忠贞不渝。

曾国藩传读后感 5

看罢此书,这位有如此大智慧的人让我很欣赏。让我也对中庸也有了初步正确的认识,以前我很抵制中庸思想,我觉得似乎有点虚伪。但是其实不然,曾国藩是中庸的典范但是他不虚伪,为人坦荡,正直,谦虚,内敛,谨慎,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礼贤下士,是难得的有勇有谋之文人。也无怪乎有人说为官者一定要读《曾国藩》。中国自古千年,向来官场黑暗,充满尔虞我诈之事,中庸者方保全身啊,比如西汉的萧何,唐代的郭子仪,还有就是清代的曾国藩了。

而很多人却把中庸看做是一种圆,那些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滑。和那种人相处感觉处处是陷阱,会让人心力交瘁,喜欢使暗箭。也许那些人只是纯粹在中庸身上投机取巧罢了。中庸者为人心胸宽广,光明磊落,降低姿态,善于发掘和使用他人之才能才华,知道用退来保全自己。一直哀叹这个社会喜欢用小聪明,小手段,急功近利的人太多,而真正有智慧有胸怀人却如此稀少,这也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讽刺了。

中庸哲学很重要的一点是收敛自己,心中就算有很高的志向,但是外表也要收敛。这个也代表着中国的社会特征,在中国社会生存要学会这个,因为人心实在是很复杂,处事要懂得收敛,不要过于锋芒,要懂得降低姿态,虽然出发点也只是想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而已,但是往往人心险恶,你的才能发挥了,也许就危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所谓***打出头鸟,太出风头不见得是件好事情。所以在中国如此之多有理想,有激情,有正义感的.有志青年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只是变成了愤青了,他们为什么是愤青,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失望了。但是他们如果在西方也许就会很有作为,因为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是鼓励个人发挥个性去创造价值的,他们不去考虑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待自己做的事情,也不去管别人的闲事,反正有多大的本事就去做多大的事情,没人去拦着你。所以很多中国的精英都跑到西方,一方面也是环境好,另外方面很重要的也是这样宽松自如的社会环境,人性得到最大尊重和***。中国社会是最容易让人得抑郁症的地方,我周围就没有几个人真正觉得自己是快乐幸福的。

我曾经一直有个理想就是希望能很简单的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下,后来经受了种种曲折之事,终于明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这个理想根本就是一个幻想而已,除非你很有钱去给自己塑造一个世外桃源。国外的人都说中国人的心最是复杂,大家都是喜欢窝里斗。这样的社会情况下中庸处事低调收敛的哲学是很受用的,但是低调不等于是放弃理想信念。我也一度个性分明,但是却是总碰壁,也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但是终于明白了,我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生存,当然是不顺,而且也许我此生也没有机会到国外生活,所以还是理性点吧。虽然对于中国这个社会我很是失望,但是生于此,长于此,将来还会老于此,总是逃避不了的,努力用中国哲学奋斗吧,而且也没有资本去建造个世外桃源让自己避世去,前些天到丽江,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丽江,我觉得其实就是避世心里,想到一个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去,怪不得导游说到丽江生活会让人堕落掉,避世了以后是很难入世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 6

曾国藩其人,“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爱之者言——中国近代***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通过阅读,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首先要有历史之同情,在保有时代的分析。

近年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和讨论,不断热议。热议人身历程的励志、热议他一封家书“保全”曾家一段时间的繁荣、热议到诸多名人伟人的赞赏。

阅读,并非简单的看看古人是有什么故事,阅读是希望能汲取他人的经验,完善自身。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我回顾了曾国藩的一生,了解到这个先天“不聪”的顽童,一路荣至天下重臣。其中故事自然精彩,但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曾国藩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早年他给自己定了修身十三条,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他对于人格的淬炼归纳核心为:“诚、敬、静、谨、恒”。这放置当下依然有很优秀的现实意义。

“诚”——为人表里如一,依信守诺。这也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8个字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个人价值要求。“以诚立人”、“依信为人”是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敬”——既是尊敬的态度,更是敬畏的心态。我们应该有对人尊敬的态度,平等的思想,这是为人的基本态度。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是最为恐怖的。敬畏不是怯懦,是自律。为人应敬畏道德,以道德为身准则;为事应敬畏法律,以法律为为事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规矩放在心间”才能真正做到“有凭有依”有章可循。

“静”——理解很多,我理解是一种冷静和从容。“静”只是表象,其后是对人对事的深刻准备。只有为人做事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冷静的因对,只有在事情发生时,冷静处理才能做到最好反馈甚至在危机时创造价值。“从容”不同于冷静,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为外事烦扰,不为繁华所遮掩,仅守本心。

“谨”——通常理解是谨慎,但谨慎本身其实也是有双重意义的。“谨”指严谨、认真。这是工作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慎”是“三思而后行”做事考虑周全。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

“恒”——只有一个要求“持之以恒”,我认为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所谓“恒”本质是一种“不忘初心”的追求。唯有坚守本心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我们现代的社会,诱惑太多,我们反观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坚持”。

人其实无法再有生之年看尽所有风景,获得所有知识。但阅读能使我们尽可能的获得体悟。曾国藩能臣严吏,可回顾其一生,他的成功归功于时代的选择,更归功于自身的人格,“诚、敬、静、谨、恒”只是他人格的优秀点之一,一个优秀的人格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曾国藩传读后感 7

近日,在翻看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时,心中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愈加明晰、深刻起来,那便索性花点时间记录成文字。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著名重臣,而他的书信集《曾国藩家书》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可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位成就不世之名的先贤,年轻时也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有着每个人都有的性格缺陷和满身陋习。

曾国藩与他的父亲曾麟书是科举湘乡考场上的一对"名人",而得名的缘由却是双双屡次名落孙山,曾麟书连考了十六次,连个秀才都没中,被时人戏称为"老童生"。而曾国藩本人也是到了第七次,才在榜单的'角落里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的文章甚至还曾被公然作为反面教材来批驳。文人面对如此挫折和羞辱,若是没有足够的韧性,怕是早就弃了仕途,从此一蹶不振。哪怕是牢记"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祖训的曾国藩,也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虽有满腔的雄心与进取心,可奈何没有与之匹配的聪明才智。可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服输,而是越挫越勇,愈发地勤勉刻苦,在考中秀才后,马上"联捷"成了举人,又入了翰林院,而后平步青云成了"天子近臣"。

我常暗自思考,面对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路,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走过每一步,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过好眼下的每一天?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总归来讲人生在世当有目标,并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去努力达成,哪怕荆棘铺路、困难重重。苦难和敌人,在人们的想象中,往往被无限地放大。当你真正提起勇气,直面正视它时,也许就会发现它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很多时候,你最需要战胜的也许就是自己的陋习,有些性格缺陷甚至深入骨髓,与血肉融为一体,想要驱除难上加难。以曾国藩的经验论,光靠短期的猛火狂烧大多无济于事,而应温火慢炖在日积月累中悄然改变,如能再佐以亲友、师长的外力监督,定可药到病除。

一生所愿,唯内心的宁静与相对的自由。我明白这不是愿望,而是奢望,想要内心宁静,需亲人安康、生活无忧、诸事顺遂,还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心境;想要相对的自由,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将爱好发挥到极致并以此为生,从容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顺应时代潮流,而非被裹挟着前行。

在世俗洪流中,能够坚持本心,面对名利场的诸般诱惑岿然不动的大圣人算得上凤毛麟角。可作为普通人来说,也该坚持内心的原则,切不可在冲刺目标时迷失方向、不辨西东。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有有味,清贫也自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时候,你才会恍然明白,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

祈盼自己在往后余生中,能够珍惜时光,做到坚持本心、不卑不亢,遇见自己的乐趣所在,并温火慢炖坚持下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 8

细嚼慢啃的《曾国藩传》基本阅读完毕了,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他会被后人称之为圣人?圣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百度上有各式各样的答案,大体意思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但,偏偏这些指标都不属于容易被量化的指标,如何考核?着实一筹莫展。也许本就不该在死胡同里一根筋、也许提出问题的点就不妥,反正,问题依然无解。

解决与否可以暂且闲置一旁,从这本书中,收获了什么这才是阅读的目的。

乖巧的儿子谈管理之时有一个思路,转换成对此书的阅读,大体可以如此思考梳理为:你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期盼此书对你自己有多大的帮助?需要多长时间把它阅读完成且需要多长时间去消化它的内容?按照此模式,其实,为何曾国藩被称之为圣人与笔者阅读本书的目的就没有太多关联了。

既然如此,何必在细枝末节里折腾呢?没有必要。

此书对笔者触动的内容不少,大的层面诸如几十年如一日的.日省观照自身、战略层面的强势拧巴和战术层面的和稀泥般的同尘、新生事物的敏锐视角和排除万难的勇气等等优良品质。此外,有2个细节小事对笔者的触动也不小,值得日后参悟和修为的。诸如:

对李鸿章“沉稳规劝”的栽培。曾国藩尤其善于对幕僚人员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施于不同的方法,这点的确特牛。

简简单单的“沉稳规劝”,践行到位可不简单。一般人偶尔稍有沉稳的闪光点,也大多属于昙花一现,美景不长。也许有友友觉得“沉稳”无所谓,其实,对于个人而言、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君不见,许多事情往往就是一点点稍微嘚瑟的飘,轻者,让你后悔不已;重者,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肠子悔青能够表达清晰的。

为此,李鸿章用了大半辈子时光来践行“规劝的沉稳”,年轻时候的嘻哈和懒散因为曾国藩得以渐渐蜕变,最终成就了他的沉稳而不露锋芒。

此外,在处理与同乡及下属左宗棠的关系时,曾国藩处理方式也堪称一绝。每逢与人谈及曾国藩,左宗棠总是牢骚满腹、一脸懵圈的不满;相反,曾国藩却从不谈及两者之间隙,若不得不谈,也大都往好的方向去给予对方评价,这的确是人精啊。曾国藩不但情绪管控得好,而且刻在骨子里的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影响力,以及对“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的敬畏。

也许,每一个人都知晓这些谚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一以贯之者、能够一直保持理性觉知者、能够让这些思想在快思考的过程中落地生根者一定是寥寥无几,不然,哪有如此之多的所谓“中伤”或“后悔不已”。

知道和做到确实很遥远,毕其一生修行也未必能够达成,真的很佩服曾国藩大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 9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他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对他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泊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他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正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我们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传读后感 10

《曾国藩传》是我拜读的第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受颇深!是什么让中国近代两位历史大人物***和***相继把他当做自己的精神偶像与导师?是他天资聪颖?不是!曾国藩资质平庸,屡考而不及第!是他名门之后朝中有人?不是!在曾国藩之前曾氏家族甚至没有出过一个秀才!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立湘***,统率群雄,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延续清王朝的生命六十余年;就立德而言,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每日日记以反省,且把日记交付同僚、子女阅读以监督几身,道德修养近乎纯粹;就立言而言,最为近代中国之大儒,对理学研究身体力行,造诣颇深!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族自强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忠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使他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总结经验,应对复杂的时事和风云激荡的朝堂,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在湘***的建立过程中,把训和练完美集合,跟注重“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思想动员与宣传,树立了湘***不怕牺牲、勇于向前、忠君为民的思想体系,把一只团练队伍也就是今时今日所说的民兵组织,发展成为后来保家卫国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

注重人才培养,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后清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任务,都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尤其是对左宗棠的以德报怨更是让后辈敬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其弟曾国荃谎报战绩称洪秀全之子人称被焚烧致死,曾国藩深信不疑奏报朝廷,朝廷通令嘉奖。然而后来左宗棠发现洪秀全之子踪迹未通过曾国藩而直接上报朝廷,朝野震怒!其时,左宗棠也不想活在其师曾国藩的光环下,因而有此一出,自此师徒不睦。然后来左宗棠出师西北,粮草***饷均需曾国藩筹集相助,左宗棠担心曾国藩会挟私报复担心粮草不及,然实非所料,曾国藩摒弃前嫌实心办公,以德报怨,左宗棠终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其师!

一片丹心照汗青!

曾国藩传读后感 11

以前读曾国藩家书,无感,读唐浩明的曾国藩传,也无感。

这两天拜读了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却触动不少。

作为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精神偶像,其功过自有人评说。而我,看到的是一个挣扎了一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曾国藩以其平平天资,最终位极人臣,中兴满清一时,一路走来,颇多坎坷。

从一个考秀才屡考不中的平庸书生,变成目中无人的`封疆大吏,从老子天下第一,变成垂眉低目,从“曾剃头”到“内圣外王”,看曾国藩一步步走来,其犯过的错误,吸取的教训,令人受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人今人,并无不同。可惜的是,人类从来不会反省,健忘是我们的共性,“黑天鹅”总在某些时候出现,搅动这个世界,改变走向。

一片疮痍过后,回归平静,在某一个时间点,又重新开始。

也许这个世界确实已经被编程好,也许我们正在触动某个BUG,也许庚子年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许此时竟是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最好的时刻,谁又能知!

曾国藩传读后感 12

一直对曾国藩的生平很感兴趣,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就这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解读呢。

推荐《曾国藩传》的罗振宇老师说:曾国藩特别普通,出身平凡、缺点很多、才智中等。但正是这种平凡蜕变的过程,对绝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我也想借鉴一下,于是便开始了阅读《曾国藩传》。

曾国藩从小很努力学习,他在湖南老家的岳麓书院学习一年半,参加湖南乡试,之后中了举人,后来他背起行囊去京城考试时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父亲的鼓励下,留在京城,发奋攻读,但是后来也没有考中,家里也没有能力供他继续留在京城。

但是对于考场失利,父亲并没有责备他。回家后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直苦读,他又一次踏上了进京的道路,家人借钱为他凑足了路费。这一次他没有让父母失望,他中了进士。这一下他让父母扬眉吐气,因为这时的曾家六百年没有出过一个进士,但是这并没有让曾国藩满足。再后来他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御笔朱批,得到了一个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故事。

读完《曾国藩传》我的.感受是曾国藩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他的智商一般,并没有考中状元,但是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为了他的目标不断苦读,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尽管后来的曾国藩被人们批判过,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作为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他本本分分,为清朝鞠躬尽瘁。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做人一定要有耐心,做一个内心光明的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 13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曾国藩生在一个湖南农村家庭,而且曾国藩自身也没有什么天赋和过人之处,但是最后却能名垂青史,这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我非常欣赏曾国藩的屡败屡战的品质,这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据说***非常仰慕曾国藩,我认为不只是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而且并不骄傲的原因。之所以曾国藩能够最终成功,我认为这是曾国藩能够清晰认识自己身上的错误,并且能够迅速改正。在曾国藩传这本书中,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不自律,傲慢的曾国藩形象,几乎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每一个我们有过的错误他都有,但是他与我们的不同可能就是它能够在犯错误之后能醒来,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像曾国藩说的一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不仅如此,曾国藩立志做一个圣人,为人民,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自己做官,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另一个原因。他的官位虽然很大,但是曾国藩的.家中却是没有多少钱财。曾国藩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而且他还具有广阔的胸怀,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曾国藩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特别欣赏曾国藩的这一点。

然后曾国藩还特别严于律己,每天坚持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一直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除此之外,曾国藩具有广阔的胸怀,以诚待人。曾国藩这一生结交的朋友,教育的学生有很多,有点学生成长起来反而对他怀有敌意,有意刁难曾国藩,但是曾国藩都是尽力忍让。以德报怨,真可谓曾国藩是真有圣人的品质呀。

曾国藩身上还有一点令我佩服的就是曾国藩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从来都不投机取巧。曾国藩都是打好基础,心态沉稳,然后再行动。如此一个能够脚踏实地做事的人真的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曾国藩总是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地更新自己认知的知识,提高自己办事的能力,我想这就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没有人能够一直能适应时代,只有我们不断的更新我们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这里曾国藩为我指出了一条明路。

曾国藩是以“诚”字为先,在那个普遍鄙视洋人的落后时代,他首先发现了洋人处理事情还是很守诚信的,所以反复教导学生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还是以“诚”字为先,说清楚自己的底线,不能退让的绝不退让。而不是像别人一样“打太极”。这个字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上也是一直遵循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人评价他“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不为过。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一生忍辱负重,为国家付出了全部这也正是国家的脊梁。

曾公是我一生的榜样与明灯,我希望在自己人生路上多多反思,时时自省。每每遇到物质和道德底线冲突时能够想起他来,给我与力量,光明前行!

曾国藩传读后感 14

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

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

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传读后感 15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出省作战,为清***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械所,制造新式***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务。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务。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治、***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事和技术。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再来谈谈个人对曾国藩这个人的感受,他笨拙中有精明,木讷中有机警,世故中有圆滑,两个字总结的话,就是:厉害!曾国藩实在不算天赋异禀的人,考秀才考了6次;***事方面就靠稳扎稳打;处理***务敢于“下狠手”,很果决。他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道酬勤」大概是一种很好的总金额归纳吧。

再有一点深切的感受是:世事弄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里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命运,人想与势斗,困难会呈指数级别的增长。这么说可能会联系到这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但确实这话属于话糙理不糙的范畴,外卖精准捕捉到了大家懒于做饭的需求,抖音满足了大家及时行乐的快感,拼多多抓住了人们贪便宜的心理。如果曾国藩不是生在清朝,没有遇到不靠谱的领导,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天地,然而又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了「生不逢时」。

但还有一句想说的话是:无论环境多差,请不要放弃自己,也许转角就遇到了爱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

学习

学院迎新活动方案通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学院迎新活动方案通用,内容包括9月份大学迎新活动的方案,学校工会迎新活动方案,制定学院迎新活动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

学习

封控区应急预案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封控区应急预案精选,内容包括封控区应急管理方案,封控区应急处置预案,封控区域管理工作应急预案。一、封控区定义

学习

此地无银三百两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此地无银三百两,内容包括此地无银三百两,此地无银三百两寓言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哪一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

学习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精选,内容包括中班区角观察记录与评价分析,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表,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表绘画。观察基本含义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

学习

富庶造句及解释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富庶造句及解释,内容包括优美富庶造句,搜刮造句子及解释,富有解释并造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造句吧,造句在不同的句子类型具有不同的作用,都有哪些经典的造句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富庶造句及解释,仅供参

学习

速度与激情7经典台词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速度与激情7经典台词,内容包括速度与激情7经典台词对话,速度与激情7片尾歌曲,速度与激情7全片免费。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台词,台词对于牵引剧情的发展、展示剧中人物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些广为流传的台词都

学习

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内容包括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10篇,春节期间廉洁自律倡议书,廉洁倡议书200字。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11篇)

学习

节日廉洁过节承诺书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节日廉洁过节承诺书精选,内容包括廉洁过节承诺书完整版,廉洁过节承诺书春节,部队廉洁过节承诺书。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承诺书,承诺书如经合同认可,可以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一同履行。你知道承诺书怎样才

学习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中班区角观察记录100篇简短,幼儿园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表,植物角观察记录中班。一、观察的基本含义

学习

深圳最高楼是什么楼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深圳最高楼是什么楼,内容包括深圳最高楼是哪个楼,深圳最高楼排名前十名,深圳未来最高楼999米。深圳,国内一线城市中的新贵。在深圳的改革热土上,每年都有无数的高楼大树拔地而起,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深圳最高楼是什么楼,欢迎阅读与

学习

国庆廉洁过节承诺书通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廉洁过节承诺书通用,内容包括国庆节党员廉洁过节承诺书,2019中秋廉洁过节承诺书,国庆廉洁过节承诺。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承诺书,承诺书具有完全自愿的特点。写起承诺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庆廉洁过节承

学习

小班区角环境创设方案精选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区角环境创设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小班区角环境创设计划方案,小班认识五官环境创设,小班环境创设主题墙。一、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学习

最新给男朋友的生日祝福语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给男朋友的生日祝福语,内容包括男朋友生日祝福语暖心高级文案,幽默风趣的生日祝福语男朋友,男朋友妈妈生日祝福语简短上档次。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祝福语的经历,对祝福语都不陌生吧,借助祝福语

学习

致隔离点工作人员一封信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致隔离点工作人员一封信精选,内容包括致方舱隔离人员的一封信,致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的感谢信,给隔离点工作人员一封信。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

学习

封控区应急预案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封控区应急预案精选,内容包括封控区应急管理方案,封控区应急处置预案,封控区域管理工作应急预案。一、封控区定义

学习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精选,内容包括中班区角观察记录与评价分析,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表,中班区角观察记录表绘画。观察基本含义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

学习

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内容包括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10篇,春节期间廉洁自律倡议书,廉洁倡议书200字。春节廉洁过节倡议书(精选11篇)

学习

勤俭过节倡议书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勤俭过节倡议书精选,内容包括坚持勤俭文明过节倡议书,文明过节倡议书范文,勤俭办企倡议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绿色环保、平安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勤俭过节倡议书(精选20

学习

中考减压心理团辅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减压心理团辅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中考减压团体心理辅导课,中考减压心理课程方案,中考减压活动实施方案。又逢一年中考到,呼吸紧张心急跳。良好心态很重要,小小贴士要记牢。莫急莫慌心静好,早睡早起身体好。缓解紧张有妙

学习

关于暑假的经历作文精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暑假的经历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暑假特别的经历作文600字,有关暑假的作文20篇,暑假里经历的新鲜事写几句话。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

学习

中考学子减压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学子减压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九年级学生中考前减压活动方案,中考孩子心理压力大怎么减压,学校中考减压活动方案。又是一年中考时,莘莘学子跃龙门,不要紧张要镇定,不要害怕要自信,心情放松进考场,妙笔生花答考卷,先易后难不

学习

禁止垂钓倡议书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禁止垂钓倡议书精选,内容包括禁止钓鱼的倡议书,禁止垂钓的法律依据,文明垂钓倡议书。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倡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