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5篇
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关于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你了解多少?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5篇,欢迎大家分享。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精选篇1
2022年4月,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他退休后12年,第一次以真名展示在公众面前。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小就立志为祖国设计飞机。
他将自己的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他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市,从小目睹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纷飞,他燃起了报国梦想,造飞机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沈忠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在飞机设计专业学习。1958年,沈忠芳和有他的同学们,大干一百天,终于将中国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送上蓝天,这是他的毕业设计,也是儿时的梦想。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从事导弹研究工作,***五院二分院就是沈忠芳导弹人生的开始。
中国的导弹是从仿造开始的,但是真正创新则是依靠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当时美国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空域侦查,高炮部队设伏防卫,当时碍于其飞行高度达到了21000米,飞机够不着,高炮打不准。
为了震慑敌人,摧毁U2高空侦察机,我***开始自主研制地对空导弹系统。其中艰辛自然不必多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红旗—号”横空出世。
自此U2不敢来犯,我国导弹核心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自主研制的路子上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规范。
30岁,沈忠芳又开始参与“红旗二号”研制。在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下,1967年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
36岁,沈忠芳正式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三年后攻关后,FJ型号第一次试飞导弹的试验。点火几秒钟后,发动机就爆炸了,沈忠芳在从不离身的笔记上记下来这沮丧的一天。
从此带着团队进入“归零”,一举解决了导弹发动机问题,还创新地给导弹穿上一层隔热服,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温度。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精选篇2
沈忠芳(1934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沈忠芳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其技术成果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3月4日,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早年与教育经历
沈忠芳于1934年8月24日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家英资造船厂的职员,母亲在纱厂做工。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沈忠芳跟随家人舍家逃难,度过了辗转流离的两年。1939年归来时,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父亲把家人安顿好后,便把不满6岁的沈忠芳送到了上海启明小学读书。两年之后,沈忠芳随家搬迁,转学到一家私塾。在上海包斯高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接受了六年教会学校的教育。
1953年高中毕业时,沈忠芳选择报考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机设计专业。当年10月,沈忠芳正式入学。大四时,学校成立了火箭导弹专业,经过了***治背景、学习成绩的层层选拔,沈忠芳顺利转入这个专业。
工作与科研经历
1958年10月,大学毕业的沈忠芳被分配到***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中队工作,历任技术员、研究室主任、26所副所长、四部副主任、二院科技委副主任、二院副院长及型号总师、总指挥等职务。期间,沈忠芳和同事攻坚克难,从仿制到定型,终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型号的地空导弹“红旗一号”。紧接着,沈忠芳又参与了“红旗二号”的自主研制。
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了中国人民******。1970年至1979年,沈忠芳负责的型号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有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沈忠芳于1992年1月任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
正式揭秘
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正式发布公开出版的《导弹人生》一书,首度向全社会公开十二位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沈忠芳在列。
成就与影响
沈忠芳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在第一代防空导弹的研制中,沈忠芳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被后续的型号广泛应用。在中低空防空导弹的早期研制中,沈忠芳又最先倡导采用新体制。
其技术成果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改进后的系列产品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讲述了沈忠芳的事迹。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沈忠芳的颁奖辞为: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圣。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精选篇3
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随着淞沪会战爆发,轰炸机时常对上海进行轰炸和扫射。童年的沈忠芳感受最深的就是颠沛流离和对日寇的痛恨,家园被战火摧毁的瞬间,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高中毕业的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能够保卫祖国的领空。
这里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1958年,沈忠芳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这儿工作。
当时,美***派出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大摇大摆的侵入我国领空,搜集情报。
沈忠芳: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它的飞行高度是21000米左右。我们现役的飞机飞不到那么高,炮更打不到那么高,怎么办?
为了摧毁U2,我***开始研制地对空导弹系统。一次又一次反复实验,付出终于迎来回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红旗—号”横空出世。
沈忠芳:西方国家,他们以美国为首对我们封锁,中央指导我们只能自力更生为主,艰苦奋斗,所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我们的武器系统。这个很重要,(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
30岁的沈忠芳又开始参与“红旗二号”研制。新型地空导弹的研究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大。为了拿出最优的方案,几百名科研人员始终艰苦奋斗,同时也在争论不休。
1967年,随着“红旗二号”导弹的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随后几年,在沈忠芳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导弹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了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经过一次次挑战,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九项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了正轨。这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领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防空导弹体系对抗能力和国防的实力。
导弹事业让他付出了绝大部分精力,而陪伴沈忠芳一生的伴侣和战友,同样是北航飞机设计系毕业的徐正年,在承担了中国航天工作的同时,还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因为保密的原因,孩子在年幼时,爸爸就像个陌生人。直到今天,沈忠芳也无法向孩子们和盘托出工作的全部。
作为中国国防中国航天武器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
沈忠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忠诚,不负民族。
国士无双,无数像沈忠芳这样为中国航天武器事业而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是真正的大国脊梁。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精选篇4
北京冬奥会上,31岁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出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此前,受伤***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鼓励她一定要坚持下去。最终,徐梦桃以女子决赛最高分108.61分夺冠,终于圆梦冬奥!108.61分,这是女子决赛的最高分,这一次徐梦桃是第一,她为自己和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赢得了首枚冬奥金牌,终于破除“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
颁奖典礼后,徐梦桃激动地说:“我当选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了!震惊欣喜感动,复杂又满足的心情,只能凝结成四个字:谢谢大家!是你们一直以来的鼓励,让我完成了一次次的‘命运翻转’,就像我在自传中写下的:三十而已,未来待续。我会用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以后的每一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看过颁奖礼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在北京冬奥会之后,又一次被徐梦桃的故事深深打动,“看哭了,只知道她拿了冠***,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运动员真的很伟大”“徐梦桃真是好样儿的!她的奥运夺冠之路很艰难,可她走得无比坚定!”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精选篇5
作为感动中国的精*盛宴,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历来备受关注。能够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既是个人的无尚荣光,更是国人仰慕的榜样。徐淙祥作为来自阜阳最基层的一名种粮大户,能够获此殊荣,不仅是他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咱们全体阜阳人共同的精*财富。
阜阳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易于耕种,出产的小麦、大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不仅养育了千万阜阳人,也供应给全国各地的粮油市场。因此,阜阳得以成为享誉全国的“大粮仓”。多年以来,淳朴勤劳的阜阳人一直默默耕耘在这块土地上,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向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自己的饭碗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土生土长的阜阳人,徐淙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回顾徐淙祥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位朴实憨厚的皖北汉子一生只选择了一件事:多种粮,种好粮!为此,徐淙祥以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多年之前就通过流转周边农民土地的形式,把分散在单个家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大面积的粮食作物种植。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的大面积种植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耕种,同时也便于进行现代化的种植管理,使得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徐淙祥在辛勤的耕耘中不仅是个实干家,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和创新方面,更是个有心人。这些年来,徐淙祥在带领团队埋头种好粮的同时,紧跟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的运用上精益求精,使得一些高品质、高产量的粮食品种得以大面积种植,粮食亩产屡屡打破之前的记录。正是得益于这种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徐淙祥种植出来的粮食才能在质和量两方面同时得到提升。
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真的成功,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得到更大的实惠,才是徐淙祥最看重的成功。从公开的报道中,我们得知,徐淙祥这么多年在多种粮、种好粮的过程中并没有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把精心培育出来的粮食新品种以及悉心学到的新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周边的农民和其他种植大户,一直在为当地的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尽其所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沈忠芳感动中国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