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毅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爱国人士,曾任沈阳文史馆馆长、辽宁省暨沈阳市***协委员、民革辽宁省暨沈阳市***、辽宁省暨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沈老生前参与了广泛的社会活动和海峡两岸及中外交流,声名远播海域内外。
沈延毅先生字公卓、号述菊,1903年12月19日出生于盖州市城东古台子村。先生原名延蓉,字剑玮,30年代初更名著、字公卓,40年代中期更名延毅,其斋名为述菊斋、语冰室、天行腱斋。
先生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其父沈庆扬,字羹唐,苦读成才,为清末的拔贡,致力于兴办学堂,走教育救国之路,其诗文、书法在辽东地区颇有名气。沈老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学习历史典籍,同时开始刻苦练习书法。他曾用十年时间将唐代到清代所有大师的碑帖临摹一遍,为以后的书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曾赋诗一首抒发心得:
十年磨墨墨磨人,费纸千张未得神。
索本求源还上溯,方知篆隶是前身。
沈老在盖州高中完成中学学业后,又在北平“民国大学”完成了文学专业的研读,更幸在北京大学文学系有几年攻读机会,为其以后的旧体诗、书法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民国初年,一代名儒康有为来到大连,沈老曾拜见康有为,康有为对其魏碑书法审美观点及治学之论,对沈老的艺术道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康有为曾赋诗一首赞赏其诗书:
羽书立临唐之外,更应上溯晋碑石。
涵泳金石甲古。才能有所成就。
沈延毅先生随着知识的增长,他更加深了对六朝碑版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曾赋诗抒怀: 摩崖汉魏两石门,鬼斧神工见笔痕。 题笔作书开奥秘,千秋了岁独称尊。
沈老当时曾发出王远的书法艺术之造诣远远胜过王羲之的感叹,可以看出其对北魏书法之尊宠。
沈老在近半个世纪的书法创作中,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名扬海内外。在其30年代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当时受清代碑学大师何绍基之影响,在变化中求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新中国成立后,沈老被东北博物馆聘为研究员。这个时期的作品风格比较明显,古拙老道的东西融入其作品。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艺展览,为海内外书法爱好者藏之。
沈老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其诗用笔严格工整,自由奔放。其中一首:
天地生奇象,棒棰岛得名。
惊涛拍岸响,宛听捣衣声。
只有这寥寥的数笔,就将景象万千的棒棰岛之美景描写得尽收眼底。
还有一首诗是沈老为了恭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 五星灿烂丽中天,建国于今正十年。 垂检生民全部史,辉煌成就问空前。
沈老的诗作格调清新,抒情真挚深沉,大有唐人之风,议论品评之中自有其精辟独到之处。而今现余其诗作仅200余首,但我们从其中可见其诗文之一斑。其作品在《沈水嘤鸣集》、《光明日报》、《芒种》等报刊上均有收录和刊载。
60年代的动荡时期,先生坎禀缠身,诗笔荒废。惟辞世,使先生伤心痛髓,甘冒风险奋笔疾书:“大星昨夜殒神京,栋坏梁摧举世惊,八表同悲伤永别,万方多难哭先生。丹心早际风云会,青史长垂宇宙名。愧我不才完生祭,燕都西望涕纵横。”先生追忆***一生,肝肠欲裂,无不让人悲泣。十年浩劫之后,沈老被恢复了沈阳文史馆馆长的职务。此时的沈老已古稀有四,然而他不辞辛劳,四处广纳人才,为繁荣诗词创作而编撰了《沈水嘤鸣集》,主持建馆纪念活动。为了把国宝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其组织各种书法普及工作,为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指导。沈老还十分关心娃娃们的成长。在1981年,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组织小朋友去北京,沈老曾建议工作人员带孩子们去故宫和颐和园参观碑刻增长见识,并为此书写对联一副:
神京展盛迹沈水育新苗
耄年之后,沈老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世间哲理,文化艺术的感悟,都融入了鬼斧神工的线条之中,以魏碑为底蕴,熔碑帖为一炉,独成一派,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我国书法史上,成为当代中国书法北方地区的开派大师,是继我国近代书法巨匠赵之谦、康有为、于佑任之后的又一碑字书法巨匠。中国书法家协会***启功先生对沈老的评价是: 白山黑水气葱茏,振古人文大地同。 不使龙门擅伊洛,如今魏法在辽东。
沈老的书法作品曾传扬海内外,特别是与日本的书法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沈老与许多日本著名的书法家有书信往来,并多次参加中日书道联展,以其特有的书法艺术为中日友好写下了动人的篇章。在30年代,沈老的作品在联展中获大奖。曾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曾向索求沈老的作品。 沈老在1992年2月23日去世,享年90岁。沈老一生立志高远,秉性坚毅、顽强,谦虚勤奋,具有大师之风范。他的治学精神、人格魅力、高风亮节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沈鹏赞誉沈老道: 南海昔年薪火传,沈雄安逸笔如椽。 行间情质宜融处,双楫箴言一脉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