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的成才之路
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高考状元的成才之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东高考状元
文科:高天艺淄博市桓台一中总分694分理科:陈大鹏潍坊市昌邑一中总分723分桓台一中高天艺:学习好钢琴也很棒"每一个同学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善于学习,山东高考状元。"这是桓台一中考生高天艺说过的一句话。"他善于从别人的脑海中汲取有用之处,认真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是同学们对高天艺的评价。就是这个长着一脸青春痘的男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4分的高分,加上省级优秀学生的加分,他的高考总分为694分,很可能就是全省的文科第一名。这个男孩很腼腆,很爱笑,他也没想到考得这么好,"就是感觉考试时,正常发挥了。"谈及考高分的秘诀,高天艺笑着说:"有时候,去做更多的题,反而不如去思考解答规律更有效。"他始终认为自己与同学是有差距的,他始终看到的是同学的长处。他说,自己很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一直喜欢写作。高考结束后,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就特意写了篇作文作为高考的纪念。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做"高考结束后,成绩揭晓前"。高天艺的姐姐高姗告诉记者,高三期间,家人能做的就是给天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高兴时陪着他高兴,烦恼时就开导他,陪他一起散步、聊天。正是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高天艺积极地进行了自我调适,在高考前三四天,逐步恢复到最佳状态,顺利迎考。高天艺告诉记者,压力最大的时候,反而感觉清醒了。其实,高天艺小学时就很出名了。如今高天艺的钢琴已经达到九级,电子琴是八级,有时学校举办歌唱比赛,他既当伴奏,有时候还兼任指挥,经常一个人陶醉于美妙的音符中。对于即将开始的院校选报,他表示还没有想好。对于即将开始的暑期,他已经有了打算:要么去打工,要么去学车。
昌邑一中陈大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起自己的学***验,陈大鹏说,自己不是特别用功的那种人,只是对学习感兴趣,愿意读而且越读越有兴趣!现在自己还是会翻翻课本,意犹未尽!陈大鹏毕业于昌邑一中,他的分数是:语文133,数学142,英语144,理综227,基本能力测试57,另有20分加分,总分723。陈大鹏是山东省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十佳选手,曾获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的二等奖、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等奖。陈大鹏告诉记者,自己对各种学科都感兴趣,愿意学,而且越学越有兴趣,高考结束了自己还继续抱书钻研。高中三年,自己对分数不是特别在意,考试成绩失利的时候,就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心态一直很平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学起来就有奋斗的动力,就会乐在其中。"陈大鹏说,他喜欢自己奋斗的姿态,被强迫干一件事的时候,是最没有意义的了。在昌邑一中校长朱平眼中,陈大鹏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担任课代表处理班级事务上,还是在与人交流沟通中,一直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对于自己想要填报的志愿,陈大鹏说,自己和家人正在商量,清华和北大都是自己很向往的高等学府。
拓展:高考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一、从没想过当状元
当面对“是否想过当状元”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都回答了“没有”。原因也惊人的相似:
其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反而会无功而返;其二,状元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强求;
其三,状元仅仅是个称号,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状元的光环并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良好的心态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结论:不想当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着当状元的学生往往当不上状元。
二、报考清华北大港校
大多数的状元都不出这三校选择。理科多选清华,文科多选北大,而港大也不示弱,重金奖励、优质的教育质量、优越的经济环境,良好的发展前景,对状元都是极大的吸引。而每年关于港校和北大争夺状元的消息,都闹得沸沸扬扬。
结论:三足鼎立,状元争夺战硝烟味浓。
三、学习环境宽松
绝大部分状元在谈及成功的因素时,大都会感谢父母和老师给了自己一个轻松的环境。父母不看重名次、老师不看重分数,而都是注重给考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注意给考生塑造积极向上的考试心态。如此一来,考生没有了包袱,轻装上阵,自然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
不过话说回来,状元们之所以会得到家长和老师如此的态度,其基础是对考生的充分信任,考生“毋须扬鞭自奋蹄”的学习态度是父母老师敢于这么做的关键所在。
结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觉的考生无须太多管教,宽松的环境往往孕育成功。
四、注重方法,讲求效率
很多状元都强调,其实自己和一般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若要真说起状元与众不同的地方,应该是善于学习、注重方法、讲求效率。
为什么很多状元既能玩又能学还能兼顾参加课外活动?因为讲求效率。为什么很多状元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考试起来左右逢源?因为注重方法。细节之处见真章,汲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状元们成功的不二法门。
状元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得,方法因人而宜,不见得对别人有用的方法就对自己也有用。如果想着用别人现成的方法,往往生搬硬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论:勤奋是路,方法是灯,照亮前程。
五、立根原在课本中 高中英语,紧跟老师不放松
市场上充斥着这个“宝典”,那个“秘籍”,状元们却对其并不“感冒”,而他们心中的“宝典”恰是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本。他们认为,考试的内容在课本上都能找出答案,而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和思路,又往往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更有状元同学把“对***治课本目录的深刻理解”作为自己高考的一个重要经验。
而且,状元们大都不会脱离老师而自己另辟蹊径,老师们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他们高考成功的利器。深刻理解了课本,课堂上跟着老师走,也就打牢了基础,扎稳了根基。这样,就像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在高考的“江湖”里便可以任尔东西南北风了。
结论:基础扎实、吃透课本、紧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