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的手抄报资料之安阳名称由来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自己喜欢的手抄报吧,手抄报是传递信息,宣传知识的有效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整理的安阳的手抄报资料之安阳名称由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阳市为什么叫“安阳”?安阳市名称的由来及历史变迁
安阳市是殷商古都——大邑商所在地,安阳市名“安阳”的由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用甲骨文来解释“安阳”城名的由来。但非常遗憾,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安阳”地名的由来与“大邑商”有关系。所以,不要总想着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去寻找“安阳”城名的由来。
一、历史典籍中的安阳
“安阳”地名的由来,其实在历史典籍中交待得非常清楚,《史记·秦本纪》说:“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龁从张唐拔魏国宁新中邑更名安阳。”意思就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秦将王龁率张唐等人攻克魏国的宁新中邑,并改名为安阳邑。由此算来,“安阳”作为古地名,已经将近二千三百年了,同殷墟一样非常古老。问题是:“宁新中”在哪里?为什么叫“安阳”?
同样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这个“后三年”指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75年,比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早了整整18年。
莫非魏国早有安阳邑?逻辑思维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宁新中邑”与“安阳邑”是同时存在的魏国城邑,王龁把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岂不是与已经存在的“安阳邑”重名而混淆不清了?***事家最忌讳的就是这个,王龁不会犯这个错。
如此,那答案只有一个:是史马迁的表述不当。作为后世的史官,他应该这样表述: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原宁新中邑,秦改名安阳邑),拔之。可惜,古汉语的表述缺陷把后世人的理解弄得模棱两可了。
如此,“宁新中邑”与“安阳邑”应该为同一个地方。
“宁新中邑”位于何方呢?
1.“宁新中邑”是不是就在今天的安阳城呢?
非常遗憾,“宁新中邑”与今天的安阳城并不重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这个记载表明安阳(原宁新中邑)与防陵这个地方很接近。
防陵在哪里呢?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荡水》中有关于防水的记载:水(防水)出西山马头涧,东迳防城北,卢谌《征艰赋》所为越防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羑水。
防城即防陵,在今安阳市南宝莲寺的郭村集(愁思岗)附近。
今天的安阳城位于防陵北。廉颇是赵国大将,国都在今安阳城北边的邯郸,他不可能隔过今天的安阳城这个地儿去先攻打防陵,再回头打安阳,毕竟那时候防陵与安阳邑都不太大。
所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安阳”不是今天的安阳城,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安阳”,也就是史记中记载的“宁新中邑”在哪里呢?
2.宁新中邑在哪里?
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破釜沉舟》篇记载:秦二世皇帝三年,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破釜沉舟地在今内黄楚旺,在防陵城东。那么,《资治通鉴·破釜沉舟》中记载的“安阳”应该就在防陵与楚旺之间。据安阳古都学会王革勋先生考证,今汤阴县任固镇故城村可能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宁新中邑。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战国时期,今安阳市一带及汤阴、内黄一带属于魏国,是魏国与赵国的边界,位置非常重要。魏国在今故城一带设宁新中邑非常重要,“宁新中”同今天中国的边疆城市,什么宁,什么新一样,有祈求边疆平安的意思。魏文侯时,即派西门豹在此地治邺,与赵国首都邯郸对峙,可见这一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邺地经太行八陉——釜关釜可直达上***高地的长治,邺城进可攻太行山东的广大平原地区,退可守于太行山屏障腹地。而古邺地一直是位于今安阳市的西北方的,魏国在邺地的东边设宁新中邑,在邺地的南边设防陵城,是不是构成了魏国的边防屏障呢。
当然了,这都需要考古学去证实。可喜的是,考古人员在今汤阴县任固镇的故城村发现了秦代古城墙的遗址,我们期待进一步的发现。
二、安阳城邑为什么从“故城村的宁新中”搬到今安阳城?
是因为殷墟古都大邑商吗?这不可能。因为安阳从故城村搬到今安阳城是晋朝的时候,而大邑商的发现是近代的事,相差了一千多年。
安阳的历史离不开邺城的历史。
邺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邺城的地位同洛阳、开封息息相关。
邺过釜关陉通山西上***高地,可俯视秦国、燕国、赵国、齐国和魏国,是经营黄河以北的战略要地。所以,在中国南北***的春秋战国、三国和南北朝时期,邺城显赫一时。但南北***一结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马上消失。故,晋朝时,南北统一,邺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连年的战火可能将其毁掉了。晋朝***府考虑经营邺地的重要性,把汉代设在邺东(今汤阴县故城村,原魏国宁新中邑,秦安阳邑)的安阳县,搬到邺城东南而建安阳城,就不足为奇了。
北朝时,邺城又重振雄风,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洛阳城“天下之中”的先天的优势,向邺城发出挑战。隋朝杨坚的一把火彻底烧毁了邺城,邺城人被迫迁入新建不久的安阳城内。由此,今天安阳城取代了邺城的历史地位。到了宋代,随着开封城的崛起和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航运发达,邺城的重要性已经被新崛起的大名、魏城和安阳取代,完全没有再兴起的可能了。
安阳城从秦汉时期的安阳邑(今汤阴县故城村)迁来,承接了古邺城的历史重要性,才有了今日安阳城的辉煌。
三、为什么叫安阳,而不叫淇阳呢?
我们先说“阳”字由来。
“阳”字的古汉语解释为:山南水北,为阳。
“阳”字的偏旁在古代为阜,小山岗的意思。阜在日后,即山岗之南的意思。
民国《续安阳志》说,安阳得名于境内的寿安山,今安阳城在寿安山之南,故名“安阳”,这是没有道理的。寿安山实际是安阳县西北三十五里野马岗,明代由于埋了明赵番王的墓才取名寿安山的,晚了一千多年,怎么能用来命名战国时期的“安阳邑”呢。
明代安阳人崔铣编写的《彰德府志》说,安阳在淇水之北,故名阳。
崔铣是明代大儒,号称“小颜回”,学识渊博,今安阳老城有“小颜巷”来纪念他。崔铣不会信囗开河,他应该得到了某种信息。
那么,古淇水是否流经过今汤阴东的故城村呢?答案是肯定的。
商周时期的诗经《邶风·泉水》有: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北邑也,即今汤阴县邶城村。
《水经注·淇水》说:淇水又东北径石柱冈,东北注矣。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淇水又东北径并阳城西。世谓之辟阳城,非也,即《郡国志》所谓内黄县有并阳聚者也。白沟又北,左合荡水。
显然,古淇水是流经内黄的。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在浚县考证,古淇河河道大体沿今卫河河道流经,《水经注·淇水》中的顿丘古城就在今浚县屯子一带。浚县地方史专家刘会喜老师进一步考证,诗经《卫风·氓》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顿丘古城,就位于今浚县屯子镇蒋村附近。蒋村位于邶城村南边,相距也不过五公里远。
结合《邶风·泉水》中的诗句,我们基本可以判定:战国时期,古淇水流到顿丘(今浚县蒋村),经邶城、俎佐、石柱岗(今汤阴菜园镇高汉庙岗),流过宁新中邑(今汤阴故城村)南,入白沟,过并阳(繁阳,即今内黄楚旺镇),左合汤水而入黄泽。
这样,崔铣说的安阳因在淇水北而得名“阳”,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不叫“淇阳”呢?
反问一句,在淇水之北就得叫“淇阳”吗?那得有多少个“淇阳”城啊。《史记》还记载有: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繁阳也位于古淇水北岸,莫非也得叫“淇阳”?
再来说“安”字,为什么叫“安阳”?
古代人通过战争占领一个地方后给这个地方命名,不是用安,就是宁,要不就是定或者是平、昌或顺,取个吉祥的兆头。如昌平,顺义,平顺、武安、顺德、广平、东昌,东平,茌平、武定、乐安。再比如河北有定州、保定、平定、正定、肃宁、宁晋阜宁,陕西省有西安、延安、安康、安塞、镇安等。
所以,秦将王龁改“宁新中邑”为“安阳邑”,同样有祈求祥瑞平安与和平的意思。
这就是秦将王龁改“宁新中邑”为“安阳邑”的真正原因。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安阳地名的由来与一场战争的胜利有关,即《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的:“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龁从张唐拔魏国宁新中邑更名安阳。”
魏国“宁新中邑”位于古淇水之北,王龁取胜利吉祥之义,把魏国的“宁新中邑”改名为“安阳邑”。
晋朝时,“安阳邑”才从宁新中邑旧地(今汤阴县故城村)搬到邺城附近(今安阳市城区),承接邺城的历史功能,一直延续到今天。
今天的安阳城,承接了战国时期邺地的战火辉煌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的历史功能。再加上近代殷商文化的发现,今日安阳城才有了“七朝古都”的美称。
今天的安阳市完整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她最初的名子叫北蒙,后来一个叫商的部落搬到了这里,改名为“大邑商”。武王伐纣后,“大邑商”变成了殷墟,埋在了地下。然而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春秋时期,齐恒公又在此筑邺城。三国分晋后,这里成为魏国边界,魏文侯命西门豹治邺,邺的使命是与邯郸争锋,共同扼守太行八陉之釜关陉。魏国又
先后在邺南、邺东分置防陵城、宁新中邑,与赵国争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赵魏争来争去,公元前257年,秦将王龁攻占宁新中邑更名为安阳邑,始有安阳称号。历秦汉魏晋,晋时方废宁新中迁殷墟,仍名安阳。隋文帝-把火灭邺,安阳遂兴起至今,传承邺城的历史,又历相州,彰德,安阳,终归安阳之实名。
安阳,祥和昌平之地也。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北蒙——盘庚迁殷之前,殷称北蒙。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亳”迁来北蒙。商朝人自称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东周战国末期(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
相州——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仍属相州治理。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民国二年(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安阳市为河南省地级市。
戏曲文艺
豫剧
豫剧大师崔兰田创立的崔派艺术在豫剧界独树一帜。崔兰田是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融会了秦腔、曲剧等多个剧种的音调,音域宽广,适合饰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但却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
秦氏绢艺
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滑县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获得唐伯虎一幅名画《蝈蝈白菜》。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萌发了用绢布仿制名画,让蝈蝈白菜有立体感的念想。秦氏绢艺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优质奖, 被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很有影响。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绣
安绣继承古代刺绣基本技法,加之现代的美学理念,在传统中求创新,发展而来。以刺绣历代名古画为主,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收藏观赏价值。
剪叶
剪叶艺术是安阳民间艺术一绝,是以桐树叶、橡树叶、铁树叶等为底料,据其周长直径,顺其脉纹雕刻成不同的典故、人物、花鸟等***案,揉合工艺、剪刻、雕镂、装饰等多种手法。
麦秆画
麦秆画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是内黄民间传统工艺品。该工艺以当地生产的麦杆为原料,经过熏、蒸、漂、剖开整平后制成麦秆片,再通过熨、烫使其表面炭化,在熨烫过程中通过剪、裁、印、编、雕刻等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
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这里出土问世。截至2018年4月,安阳市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1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项,类别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2006年7月,河南安阳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滑县段在大运河中占据重要位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安阳的手抄报资料之安阳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