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中午,我接到湖南省艺校湘剧班学员庄成发来的短信:“六娭毑去世了”。我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六娭毑”是大家对著名湘剧大师刘春泉老师的尊称。刘老师三岁登台、六岁唱红,艺名“六岁红”。早在2002年,湖南电视台《越策越开心》节目邀请刘春泉老师当嘉宾,主持人汪涵和马可尊称“六岁红”为“六娭毑”,从此,这个称谓就这样叫开了。
一个月前,受好友、著名主持人汪涵的委托,我带着湖南电视台《越策越开心》十周年特别节目组的两位年轻导演来到刘春泉老师家中,准备邀请她老人家再次到节目中“开策”。不料刘老师因腰伤卧床不起,无法如愿。记得那天下午,刘老师家的门虚掩着,我们走进房间,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就是著名湘剧大师的住所,房屋狭小、陈设简陋,家具破旧、油漆斑驳,屋子里没有任何装饰,唯独挂满了刘老师不同时期的演出剧照。看得出,老人家对这些照片非常珍爱,毕竟,每一张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每一张都有一个故事。著名作家廖沫沙为她题写的“才华横溢”,著名书法家周昭怡为她题写的“闻鸡起舞”的字幅挂在墙上,这两幅作品正是业界和观众对她真诚的赞许。我们的到来,刘老师很高兴。虽然卧病在床,但思维敏捷,声音洪亮,精神状态也非常好。她嘱咐保姆拿水果招待我们,当我说明来意之后,她拉着我的手,风趣地说:“原来你们是汪涵那个栏目的啊,马可脸上的痘痘现在好了吧?”,她不无遗憾的说:“我很想参加你们的节目,但是暂时去不了啊,如果腰没有伤,我还可以坐轮椅去,可现在轮椅也坐不了。”同去的导演郑薇说:“下次等您养好了病,我们再来请您上节目。”刘老师满口答应说:“一定会去!”。谁知那次见面,竟成永别!
今年4月,我和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闵玲娣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一个活动。在北京的四天时间,左老师一直都在和我们聊湘剧,聊湘剧的人和事,聊湘剧的点点滴滴。提到最多的就是刘春泉老师。她告诉我们,刘春泉是湘潭人,出生于梨园世家,其父刘菊芬早年在江西境内唱湘剧,是颇负盛名的旦角,刘春泉耳濡目染,家学深厚,两三岁就在台上饰演财神脚下踏的老虎。四岁开始,就演戏中的娃娃,如《扇坟吵嫁》中的慧芳,《雪梅教子》中的辂儿,《三娘教子》中的倚哥。六岁时,她唱了一出生行唱工戏《金沙滩》,在江西萍乡引起轰动,从此,“六岁红”就成了她的艺名。后来,她参师著名艺人黄菊奎,并通过名艺人言桂云的师弟叶梅生,学了言派戏《打鼓骂曹》和《庄王擂鼓》等,成为言桂云的再传弟子。左大玢介绍到,刘春泉老师之所以后来在艺术上造诣深厚,得益于她没有门户之见,遍学名师。她先后求教于陈绍益、欧元霞、师青云等众多湘剧名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特色。左大玢回忆,一九五九年,湘剧《生死牌》搬上了银幕,这部电影集中了湘剧的名演员,但剧中重要角色之一——替民女王玉环赴死的衡山县令黄伯贤之女黄秀兰,却选中了刚满十六岁的左大玢担任。她与前辈老师徐绍清、杨福鹏、董武炎、刘春泉等名家同台演出, 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剧中,刘春泉扮演黄伯贤,左大玢扮演他的女儿黄秀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贤淑端庄、知书达理的烈女形象,从此,她名声鹊起,名誉三湘,特别是后来因成功扮演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而家喻户晓。退休之后,左大玢的社会活动和各类演出依然接连不断,步履匆忙。尽管事务繁忙,但她经常前往刘春泉家中问寒问暖,并多次向有关方面呼吁,关注老艺术家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从1956年到1965年,在湖南演艺界人士中,刘春泉老师是与接触最多的演员之一。长沙有位诗人赞曰:“唱派奇秀惊四座,领袖曾为湘剧迷”。每次回长沙,都会点名看刘春泉的戏,前后多达二十次。上个月我和经视《越策越开心》栏目组去刘老师家拜访时,她向我们说到:“特别和蔼可亲,没有半点架子。开始叫我‘小娃娃’、‘小刘’,后来慢慢地改成‘刘老师’、‘刘团长’、‘艺术家’,最后几次见面他直接喊我作‘老朋友’。他就像父亲关心子女一样,每次见面都拉家常,从***治到个人生活都非常关心,鼓励我要继续在舞台上奋斗”。“”期间,刘春泉下放到农村劳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被人淡忘了,可还依然记得她。刘春泉老师清楚地回忆到:“1974年10月,来湖南视察,住在蓉园。有一天,他问在座的湖南省委领导:‘刘春泉到哪去了?我要看她的戏。’后来,省委通知省湘剧院把我请了回去。经过几天休整,我在长沙红色剧院演了多部传统剧目,拍摄成录相带,送给***看。***看后很高兴,虽然这些戏他多次看过,但他一点也不厌烦,还说:“虽观旧剧,如阅新篇。”
刘春泉不仅主攻文武兼备的唱工老生,还演过小生戏,如《梁祝》之梁山伯,《追鱼记》之张珍,《百花记》之海俊,《拜月记》之蒋世隆,《金印记》之苏秦等等,在现代戏中,她的女角演同样演得可圈可点。如《祝融峰上红旗飘》的青年突击队长,《夺印》中之队长妻,《会计姑娘》中的富农婆,《杜鹃山》中的***代表贺湘……在湘剧艺术舞台上,刘春泉是辉煌的。但舞台下的她,在旁人看来或许又是十分凄凉的。为了繁重的演出,她耽误了个人成家,直到41岁才在农村和一位同样下放的编剧结了婚。在还没有来得及留下后代的时候,丈夫便于1979年去世了。此后,刘春泉没有再婚,而是把自己毕生的热情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湘剧事业。
1986年,刘春泉以《生死牌》一剧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1990年,湖南省为刘春泉、董武炎举行“从艺50周年”纪念活动,原中国剧协秘书长李超作词《一剪梅》表示祝贺:“载誉潇湘六岁红,四岁登台,学艺神童。风萧不负苦寒,兼具才德,剧艺传承。斩子辕门塑典型,活现神翁,泰斗须生,五十岁月舞氍毹,浴汗鞠躬,留的蜚声。”2002年,72岁高龄的刘春泉赴台湾演出,引起轰动。2005年,刘春泉摔了腿,2006年又摔了腰,从此告别了舞台。但是她很坚定地表示,“虽然我不能演出了,但是我还能唱,我还能教!”2008年,在湘江大剧院举办的赈灾义演活动中,刘春泉老师坐在轮椅上演唱的湘剧片段选段获得了如雷的掌声。
著名戏剧评论家范正明先生在《湘剧名伶录》一书中这样评价刘春泉:“她戏路宽广,以唱功老生为主,高、低、昆、乱不挡,嗓音刚劲明亮,行腔如行云流水,尤擅弹腔。她以毕生精力研究唱腔、唱法,成为唯一练出“脑后共鸣”的女主角”。 已故著名戏剧理论家、文艺评论家文忆萱在《博学多思 ,融会贯通------刘春泉的舞台艺术》一文中曾写到:“、***、、、……都看过她的戏,无不首肯。一些京剧大师也喜欢她,周信芳就正式表示愿收她为徒,只是她舍不得丢了湘剧改唱京剧,但她同样在这些大师的艺术中吸收养份来充实自己。”
2010年12月,湖南省主办了《刘春泉诞辰八十周年寿辰暨湘剧经典唱腔演唱会》,同时召开了“湘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刘春泉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刘春泉刻苦磨砺,博采众长,融言桂云、陈绍益、黄菊奎三家之长,不拘一格,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潇湘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戴宗安说,刘春泉的唱腔使她理解了“余音绕梁”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湖南省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闵玲娣说,刘春泉老师心胸宽广,对其他剧种的演员也十分关心和爱护。湘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永光说,刘春泉老师能巧妙的把弹腔、梆子、落子、花鼓等其他剧种的小花腔揉进去,同一曲牌,她唱出来韵味更醇更浓。湖南省湘剧院院长叶明耀认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刘春泉依然保持着艺术的纯洁性,对于弟子的培养可谓无私奉献。只要肯学,她绝对倾囊相授,甚至还安排学习的人就在自己家里吃饭。刘春泉老师最小的学生、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湘剧班的庄成同学说,去世前一两个月,83岁高龄的刘老师还在执着的、不求任何回报地为他传授唱腔。
近八十年的艺术生涯,刘春泉始终坚守“认真演戏,清白做人”的人生信条。作为曾经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协***、全国青联***、全国剧协理事、湖南省剧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传承人,她高风亮节、与人为善、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她的根始终扎在人民中间,始终扎在三湘大地。她的艺术之光将历久弥新,永耀后人!
(资料照片由湖南省湘剧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湘剧名伶六岁红 春泉汩汩铭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