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开始做最后的毕业设计了,在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优秀的开题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幼儿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能感染情绪,表达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绘画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表现力,提高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纲要》中提出了“感受与表现创造并重”的美术教育观。强调幼儿的美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获得满足和愉快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学习《纲要》的同时,反思目前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现状,我们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如在美术表现、创造性方面,仍然偏重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忽略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情感表现,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以“像不像”、“好不好”为评价标准,忽略幼儿对绘画“美”的情感体会和表达、表现等。针对以上误区,我们综合实际,提出了“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充分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运用各种形式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热情,以美术带动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表现力,不仅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有效开展的新路,也是幼儿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切入口。如果一个幼儿对活动充满了积极的情感,他就会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探究环境的动机,并努力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就是从早期的兴趣和能力出发,根据其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使其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感受到什么是美,并会用绘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概念界定
1、美术:是以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指有组织的美术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日常美术活动。有组织的美术活动内容包括绘画、手工、欣赏名画三大部分。
2、美术表现力:幼儿把绘画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美的体验,经过想象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由表达,一种是创造性表达。表现力的核心是创造。
(二)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纲要》中,不仅强调了“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还强调了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
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学习《纲要》,和相关理论书籍或文章,结合本园实际和特色,确定研究要点和切入口。做好论证和方案形成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分析,把握幼儿的现状、特点、需要和潜力。
2、根据分析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课题计划。
3、经常进行教学观摩,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4、每月进行研讨活动一次,每周不定期交流;每月至少撰写一篇有照片的案例分析并进行交流。
5、利用照片、录象、文字记录和收集幼儿作品等多种手段做好过程实录。
(三)总结阶段
成果资料整理、分析、展示;撰写研究报告;请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价。
研究成果形式和呈交日期
1、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论文和随感、案例记录、研讨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等。
2、呈交日期:20xx年6月
课题研究举措
(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开发人无限的潜能。
1、让幼儿多感知大自然的美丽,亲身去体验自然界中蓝天白云,花鸟鱼虫,瓜果蔬菜等各种形态、色彩,感受发现其中的美丽,这些都将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和遐想,引发他们的兴趣。
2、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语言也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采用拟人化的方法介绍所作画的特征、表现方法,再以新颖的组织形式,艺术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3、创造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孩子的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响,为幼儿设计和提供一个良好、宽松、愉快、活泼的`学习环境是必然的需要。教师应以亲切的语气,温和的表情使幼儿的心理处于安全、宽松的状态中。利用幼儿精品和名画来布置教室,让幼儿想象美、感受美,并提高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发挥想象、尽情表现欲望的场所。
(二)挖掘作品的内在情感,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促进幼儿情感表现力的发展。
1、不同的绘画,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同时也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点,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才能启发幼儿去感受、体验作品的真正内涵,我们的课题研究要充分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挖掘美,富有感情的表现美,将幼儿的美术活动渗透在主题活动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实施。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要最大限度的给予孩子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自主的运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使孩子把自身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造中。
2、我们一般的绘画活动,通常是蜡笔水彩画,在教学中,要努力突破这种局限性,结合幼儿表现的需要,开展棉签画、印章画、指点画、水墨画等,启发引导,争取做到同一作品,多种感觉;同一对象,多种角度;同一命题,多种表现;同一内容,多种手段。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3、在幼儿绘画活动时,启发幼儿观察、回忆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人们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等美好事物,通过引导幼儿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描绘,从中诱发幼儿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使幼儿的心灵得到陶冶,使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在他们的心灵得到萌生,这样,不仅使他们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时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4、开展创意画和随意画的练习,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一个题目,现场的直观表演,让幼儿将自己心中的情境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随意的线条、色块、画面,也可以进行多方位的联想,画出新的内容。这样,幼儿能够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
5、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美术活动将要追求的目标,即美术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和谐、开放的空间里,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感受,让幼儿达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提高幼儿美术作品的利用率。
1、多元评价。它能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感,通过幼儿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使幼儿既能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有利于自信、自尊、自我反省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师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表现情感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表现力;不以成人的眼光进行评价,提高幼儿表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要提高幼儿美术作品的利用率,体现绘画活动的教育价值。如: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老师,或同伴间互相赠送等,还可以布置教室、走廊、区角等等,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幼儿园实验班的孩子整体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
2、将孩子们的画整理分类并附说明装订成册。
3、总结好的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整理运用。
4、根据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呈现论文论文。
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术教育,对幼儿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被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毕加索曾这样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我们应该让儿童找到自己的感觉,父母或老师决不能用简单的像不像,比例准不准来评判孩子们作品的好坏,有的地方不到位就遭到批评,这样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压抑了儿童大脑思维活动。运用绘画语言让儿童在绘画创作中受到教育,尽致地发挥儿童稚气的想象力,提高儿童的素质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儿童在学前还没有受大人思维的影响,儿童观察事物有其独特的视角。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和天赋。
目前,农村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与创新的首选,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福禄贝尔也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而在我们农村,其自然资源更是丰富多彩,粮食、树木、花草这些不同质地的自然物、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极好的素材和内容。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有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应该让幼儿融入这些自然资源的主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幼儿感受到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欣赏水平和利用率,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创造性的、有个性与特色地开展起来。
我园一直重视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究,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幼儿对美术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和创造力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一次次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旧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始终难以摆脱,美术活动中注重创作结果,评价方式单一陈旧,新的教育理念始终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面对出现的种种纠结,我园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美术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开发幼儿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探索”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联。从儿童作品就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其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农村有着无限的美术创作素材与空间。
在我国,人们虽然已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性,但对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农村幼儿园所具备的丰富的各种资源还未被开发与利用。我们课题组认为: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改革应该以研究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特点,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入手,寻求合适的利用方法、原则,使农村园有效利用各种有价值资源,创造性的开设美术课程,绘画、临摹、写生,手工制作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苏州、上海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风格,儿童天生敢想,敢画,从“涂鸦”起步,让作品放飞儿童的梦想与追求,但是教师的影响往往会左右儿童的思维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春天的小蝌蚪成长过程、金灿灿的油菜花变花为籽、妩媚的桃花结出小桃、泥土、沙子、石子、树皮、落叶、草根、菜叶、各类种子、水果皮、稻谷、芦苇杆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经济实惠的特点,便于收集和拼贴。幼儿对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材料用于幼儿的各种美术活动中,就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除此,农村的乡土文化也是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地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黄豆、红豆、绿豆等等),各种树叶,小花小草,还有稻麦的秸杆,飘荡的芦花、洋槐花、杨柳絮…这些都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对自然感兴趣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形成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特色,我们必须从农村资源着手,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形成一种富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回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观察、去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心理、去理解他们,就容易发现他们的绘画中融进了许多单纯、真实、自然朴质的元素,甚至,能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奇特的想象来描绘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圣与美丽。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能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目标。因此,认真领会《纲要》精*,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这种在美术活动中把技能学习和创造力协同发展的举措,将会使孩子对世界万物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兴趣,使幼儿终生受益,同时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真正内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和认知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新思维的摇篮,成为自信懂得欣赏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农村园在美术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课题的界定与理论
(一)课题的界定
农村幼儿园:《幼儿园教育纲要》非常关注农村幼儿教育,提出许多农村幼儿教育的策略。的确,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地将他们挖掘并利用,是一笔很大的知识“财富”;而我们幼儿园也刚好坐落在环境优雅、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里,园舍前后有着很多值得师幼共同探讨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堂,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幼儿就能够自主地欣赏、探究,形成自我的知识观点,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在体验中收获。因此,本课题开展的“特色美术”界定在“农村”。
特色美术活动:以美术领域课程为载体,结合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如:泥土、蛋壳,树叶,种子,稻草等等)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美术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的书本。”因此,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
2、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里德强调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生来固有的潜力,教师仅仅扮演一个鼓励者,使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发挥潜能。
3、《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教学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五、课题研究目标、时间、对象、方法及过程
我园坚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体化的原则和人人参与的指导思想,在确立课题《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的探究》的基础上,全员参加、全程参与课题研究,思路首先是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组管理条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与职责,根据课题方案,确立相应的子课题。其次,全园各班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班内实际情况确立小课题。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的工作格局。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和加深幼儿对美术活动内容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摸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实际的,具有在实践中运用的可操作的园本美术教育经验。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幼儿美术教育专业素养,促进科研兴园。
(二)、研究时间
20xx.6--20xx.9月,历时三年。
(三)、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班幼儿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理论和经验,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我们的理论知识,推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2、调查研究法:
其他成员投身课题活动实践,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达到由“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产生的实践资料,并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不断交流、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3、成果分享法:
通过分享幼儿的作品,去了解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运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对作品的分享需结合观察和倾听进行感悟,适时表扬肯定,鼓励进步。
4、案例分析法--一是研究幼儿作品案例、分析幼儿作品与个性发展;二是研究教师的活动设计案例、凝集教育智慧。
(五)、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
2、对幼儿园现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
3、与相关研究专家取得联系,学***验,讨教方法,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
4、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研究目标
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开展具体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规律确立教育目标。
2、通过学习、研讨、论证,选择和设计各具体教学内容,原则是保证每班有一个主题。
4、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各个具体活动内容,提高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5、每学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整理出幼儿美术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活动体系,逐步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并向专家进行咨询,改进方法。
总结阶段(20xx.7-20xx.6)
1、整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情况,作出评判,对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
2、收集教师优秀活动案例及幼儿的优秀作品,做成光碟或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编写有关教案集、课程反思集,形成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教材。
4、办一场儿童美术成果展示活动。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组研究论文集汇编
2、农村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指标
3、教师教学反思
4、幼儿作品成果汇报展
5、园本课程案例集
6、中期论证报告
7、结题报告
七、完成本课题的保证措施
1、课题负责人小吴同志是高邮市教坛新秀、高邮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撰写多篇论文获高邮市、扬州市一、二等奖,荣获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20xx年完成“培养合格小公民”课题的实践研究,20xx年兼管幼儿园教研工作,带领全园教师进行美术方面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本课题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从事多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给予指导,有骨干教师的参与。
3、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小吴(园长、大专学历)负责课题组领导和指导工作;
小春(教研组长、大专学历)主持课题研究与协调;
副组长:小银(大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引领小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小君(中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幼教一级)引领大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小珍(小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引领中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成员:小华、小红、小兰、小英、小红、小琴、小萍、小新等老师直接参加分组实践指导与课题研究,不断反馈阶段成果和经验。
4、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由高级教师引领的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
5、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6、研究经费的保障,园部每学期挤出3-5000元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性支出,同时,积极向争取中心初中的支持,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3
一、课题名称:
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二、课题成员:
主要负责人:xx
组员:各班级老师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幼儿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
为贯彻《纲要》精*,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以往,幼儿的美术活动通常是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集体活动教学往往更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忽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使幼儿在被动地模仿和服从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我们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这种适应具体地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所谓的内在化和外在化,只有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幼儿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所谓外在的教育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是老师“可以教的领域”,这些外在的可以教的内容,在被孩子们接纳为个人经验,又要以一定的生理成熟和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而幼儿的生理成熟和心智发展水平是不可人为超越的,即可归纳为“不可教的领域”部分。幼儿在接受艺术教育和进行艺术活动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象、丰富的感情,个人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外在教育就深刻地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的形成。
感觉、感受、观察、想象、欲望等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无论传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而引导也许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感受幼儿的欲望和表达,方能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不管是幼儿的绘画塑造,还是造型性游戏活动,都可以说是完全以这个内在化世界为中心的活动。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把“美术区域实践活动”作为我园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子课题进行实施研究。我们认为这样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瑞吉欧美术理念平衡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幼儿在绘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绘画教学作为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活动更应该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主体性发挥。当前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从一个绘画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儿童绘画语言的帮助者、引导者、倾听者、观察者,体会儿童的心声,在与儿童合作和交往中,诱导儿童自发地进行绘画表现,从而促进他们的不断实现自己的发展。我们应该摒弃教师教授、示范,并要求幼儿“不要讲话,不要吵闹,坐好了听讲”的传统做法。应该在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突出对儿童情感的关注。那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是不是教师就不用讲了,幼儿自己讨论,然后画就得了呢?如果这样的话,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没有体现出来,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提供示范时提供不同的范例来拓宽幼儿的思路。
2、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3、美术区活动是以激发幼儿兴趣为本,以开展自由操作性的美术活动为主,让幼儿在玩中思考,探索,尝试,体验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逐步积累美术常识和技能。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就是说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材料应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要玩的想法,并会拿起那些材料摆弄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活动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探究兴趣。也会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摆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进行尝试等。这样的过程,使幼儿巩固了活动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动手实际的能力。如今,环境的创设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正因为如此,如何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遵循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目的性及丰富性的原则,怎样在幼儿美术活动区中投放材料、创设幼儿美术活动区等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
1、确立课题
我园坚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体化的原则和人人参与的原则,在确立课题《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题研究,首先,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组管理条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其次,全园各班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班内实际情况10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的工作格局。
2、培训教师
(1)课题负责人积极参加各种课题培训,学习及会议,领会其精*实质,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明确研究目的,了解当前教育新动向及其他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研究情况,逐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2)组织教师围绕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如:《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及上网搜索有关美术教育及各种创新教育理论书籍资料等),收集有关理论及美术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幼儿园订阅各种幼儿美术教育的杂志(如:《少儿美术》、《小画家》、《早期教育—美术版》等等),较快较广地获取美术教育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研究这个领域的有关情况。
(3)每学期组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行动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分析课题,把握课题的能力,不断调整课题目标、形式、内容等。通过问题研讨、案例分析,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及教育行为。
(4)定期进行反思总结。每个学期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回顾一学期的研究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课题研究阶段小结,调整研究思路。——文献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游戏教学》、《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领悟,明确指导思想,了解前人研究的结果,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上升提炼,专题总结。
3、明晰思路通过研究,我们基本统一了认识,所谓美术区活动是以激发幼儿兴趣为本,以开展自由操作性的美术活动为主,让幼儿在玩中思考,探索,尝试,体验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逐步积累美术常识和技能。无论是幼儿园的美术区活动还是家庭中的美术类活动,都应为孩子创设一个能自由摆弄、自主探索、充分感受、大胆创作的环境。比如有让幼儿随意涂抹、张贴的空间,让幼儿随意剪贴、构画的材料,让幼儿随意想象,任意发挥的题材。我们基于此课题的研究,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形成小、中、大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区域,巩固美术教育特色,提升办园品位。——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者作为实践者投身课题活动实践,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达到由“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循序过程而产生的实践深度,并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4、创设环境。足够的空间是开展美工区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应由幼儿自主决定,相信孩子,发挥幼儿潜能,使孩子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体。教师要及时调整了活动区的位置,扩大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并注意根据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老师在选择美工区位置时充分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共同在离美工区最近的地方开辟“美工墙”、布置主题美术板。极其自然地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愉快、自主的空间环境,使幼儿获得了很大的乐趣与满足。
5、结题阶段。整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活动设计、案例,编写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教案集。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等进行整理、编撰《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论文集》。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将《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表请课题管理机构和专家验收鉴定。
六、研究措施。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是为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是必要的物质条件。儿童的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差异,个性兴趣又有所不同,有的幼儿造型能力强,有的色彩感强,有的动作大胆泼辣,大刀阔斧,有的动作精细优美流畅。教师必须了解以上的因素,为幼儿提供不同性质的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允许幼儿有自主选择自己偏爱的表现方法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鼓励幼儿在自己选择题材中,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美术区不像美术课,没有划一主题,每个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创作的题材,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大胆。要非常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在认识周围环境和体验环境的变化中,在了解和探索科学的奥秘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美术区活动正是为幼儿创设了表达交流的这种信息,扩大探索视野的机会。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选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热爱科普画册,他们的画面上经常反映的是昆虫世界、恐龙家族、火山爆发、宇宙星球;有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观游览,那么游西湖、登长城、逛书城、就成了他们首选的主题。
(三)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不断创新与探索。美术区在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中进行,每个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使活动更显得轻松有趣。幼儿宽松的创作环境,又是与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分不开的。教师在美术区的角色不是旁观者,也不是指挥者,而是引导者。教师的关心引导,体现在不断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随时关心他们的情绪。在活动中,对他们努力表示信任,对他们的点滴创造表示赞赏。当孩子在十分投入流畅的创作时,教师不能干扰,以免影响孩子的创作欲。当孩子在画画停停,想想看看表现出犹豫不决时,教师应注意观察耐心等待,让他们有时间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如果有的孩子东张西望,笔一直停在那里不动,发生困难进行不下去,教师可根据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在尊重孩子的愿望的前提下,稍加启发与提示,激发他们再投入创作。
七、研究成果
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是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力***,是实施美术教育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园从营造良好的园风入手,努力形成宽松的教科研氛围,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与研究活动,采取自学、互学与共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与问题结合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共同成长。教师通过自发收集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专业杂志来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以研究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注意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幼儿美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