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其《养生主》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道的生命近乎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这是庄子对于艺术境界最为精妙的阐发。艺术需要技艺,而工艺美术更需要技艺,这种技艺同庖丁解牛一样,是一种人工到天巧的境界,也是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道的结合之境。徐朝兴是龙泉的青瓷艺术大师,其大师的称号正来自于这种庖丁解牛似的道艺并存,是技艺的超群与精妙,也是手工近乎天工的匠者。
龙泉,山清水秀,其瓷质温润如玉,这也是陶瓷艺术中需要“地有气”的最形象的阐释。龙泉与青瓷,青瓷与龙泉,自古以来便不可分割。徐朝兴老先生生于钟灵毓秀的龙泉,这片带着历史与传统文化浓郁的土地,这片千百年来追求着冰肌玉骨,温润沉静的青瓷产地。这片带着传统气息,几乎很少受到外界世俗干扰的土地,一直流淌着浓郁的青瓷文化,想必,人杰地灵当之如是。正像徐朝兴老先生自己口述的那样:做青瓷,是一种缘分,也是冥冥中的注定。从13岁初入龙泉瓷厂,拜著名的老艺人李怀德为师至今,开始了与人生相齐一的青瓷之路。从一名资质超群并勤奋用工的学徒,到瓷厂仿古小组的一员,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乃至“朝兴苑”的创立,直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一步一步的印记并不是世俗眼界中引人眼球的履历,而是人生与其青瓷品质共同成长与修行的足迹。与老先生谈话,观老先生作品,正如青瓷本身一样,清润纯粹,笃实淳厚,带着历史,带着传统,带着故事,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从容,是技艺的累积所散发出的澄怀之境。
徐朝兴老先生尚传统。钱穆先生曾经提出:传统,是一种社会仪式,一个国家与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推进,历史演进,变成为了所谓的仪礼,所谓的文化。通晓中国陶瓷史的人都知道,青瓷千百年来保持其纯净的釉色,单纯雅致的器形,以如冰似玉的形式示现在世人面前。它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夸张与更变,一直保持的青瓷传统如玉的本质。尤其在宋代以后,以一种文人的情致与审美蕴藏于器,在造型的要求中,宋人尚古,所以宋代的青瓷一直追求着一种传统与历史的余温,追求简洁厚重的器形,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需要的是一种精妙的尺度,而这种尺度,这是工匠在指手间一毫一厘的拿捏与掌控。所谓冰与玉,无非在其釉质的汁水,温润质朴。在徐朝兴眼中,青瓷的审美无非分为三个尺度,造型,釉色,以及精妙的工艺。因此,在徐朝兴老人家的作品中,透露了这种历史与传统的氤氲,带着一种绵延的精神,重尺度,尚造型,以及釉色的空灵晶莹,一招一式,不失毫厘,这正是庖丁解牛的境界,技艺与道艺的合一,也是以人工夺天工的艺境。因为青瓷之美,在器形的纯挚,在釉色的纯粹,在工巧的纯熟,徐朝兴老先生毕生都在用双手造青瓷,掌控着青瓷,其青瓷作品,是带着岁月的累积与沉淀的,正像宗白华先生所谓的,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
然徐老先生并没有满足于一味地复古,尽管他已经将传统青瓷的造型与釉色以及拉坯,修坯,跳刀工艺发挥到炉火纯青,尽管他已经将青瓷的技艺与烧制工艺达到了游刃有余,尽管他已经获得了令人倾慕的头衔与名号,但是徐老先生没有在原有的技艺与
名誉上驻足,而是像一个孩童一般地探索,去寻求未知,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其实,这也正体现了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匠。早在《天工开物》中就已经有关于匠人的论著,其中认为匠人是仅次于天神的造物者,而身边的一切使用物都是人工做造的物。青瓷固然历史悠久,并其传统的语言延绵悠长,但老先生却破天荒地将哥弟二窑烧结在一处。熟悉陶瓷工艺对人都知道,哥弟二窑因为收缩膨胀系数不同,是很难烧结在一起的,而老先生改变了配方,使得哥弟得以千百年来的相逢。诚然,这也是一段陶瓷历史的改写,青瓷因此,有古有新,有传统,也有未来。因为,在徐老先生的作品中,他既追随商周乃至原始青瓷的遗韵,又用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法重新发掘和阐释其色釉的美学蕴涵。他在器形的把握,釉的控制,以及工艺的精妙拿捏,形成了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境界。在跳刀的技艺上,纹饰的铺排中达到了一种巧夺天工的高度,他的器物是完满的,不带有一丝瑕疵的,是一种天衣无缝,和融圆润,笃实澄清的类玉的精神与品格。瓷类玉,同样也似人。
“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是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在拈花微笑里五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基始,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青瓷本身的美,就是在去除纷杂的色彩后一种单纯轻灵的妙悟,在有限的形而下的器皿中,体悟一种无限形而上的道。在徐老的作品中,他用夺天工的技艺达到了一种道的境界,游目骋怀,俯察穹宇的气度,其青瓷的艺境,是技艺炉火纯青的超脱,在飞刀走泥,迹流神畅,铺排有秩,韵律和谐的器物中,在其对釉色温润圆融的掌控中,他在技艺的超群与卓然中展现了一种真我到无我的艺境。真我是技艺的一种表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超脱自在,而这种无我正是与天地齐一的精神活动与放浪形骸的解脱。恢恢乎其游刃有余也,庖丁之境非徐老先生所能敌也,这种游刃有余,观道澄怀,是生命与岁月的累积,也是厚积薄发的释放,老先生的作品是精妙而不可言的,其精在器物的方寸,妙在釉质的温纯,湛在器物不失毫厘的完满。老先生继承了传统,他的一生,浓缩了青瓷的历史,影射了龙泉的变迁,人都说历史早就了人物,然而徐老从另一层意义上继承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青瓷与龙泉,徐朝兴与青瓷,成为一种符号,不可分离。老先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他没有被变更的社会形态与艺术形态所干扰,像龙泉的山水,澄清透明,像龙泉的青瓷,温润如玉。
以佛法的观点,人从事一件事物,不是这一世的偶然,是累世的积累所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艺术最后是自性的流露,青瓷艺术的徐老先生的生命,他用游刃有余的技艺赋予了青瓷以生命,以灵魂。观道澄怀,是技艺的一种豁达,是妙不可言的悟道之境。祝老先生瓷苑常青,朝兴久长。
(此文素材由君来吉祥青瓷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