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 1
一、评价目的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二、 评价目标:
1.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评判事物,培养良好的是非观;
3.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检查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热爱家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三、评价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二)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每个学生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部分智力滞后学生更应采取特殊评价方式。
(三)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每项指标应明确具体,易为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掌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一旦养成,终身受益。这四个单元分别为学生安排了不同的内容,适合孩子循序渐进地认知过程。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多采用模拟情境法和游戏法,以参观、调查、采访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自己讲述所见、所闻、所感。所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本次评价方案。
五、评价的形式: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六、评价内容: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说明
过程性评价20%
课堂表现
(5分)
1.课前准备及时,学具摆放整齐。(1分)
2.坐姿端正,认真听讲。(2分)
3.能积极举手发言,能耐心倾听别人发言。(2分)。
老师根据平时观察记录和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优:5分。
良:4分。
及格:3分。
待努力:2分。
家庭习惯养成
(5分)
1.每次课后能按时完成相关作业。(2分)。
2.能***或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展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2分)
3.能主房间,整理书包:1分。
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优:5分。
良:4分。
及格:3分。
待努力:2分。
作业完成情况(10分)
1.按时完成。(5分)
2.作业质量。(3分)
3.作业的思维独特、创新。(2分)
根据作业质量分为优、良两个等级。
优:9-10分
良:6-8分
及格:5分
待努力:5分以下
活动性评价20%
讲连环画
故事
(10)分
能对照***画,准确讲一讲***片上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也可以大胆你创新。
将课本上的连环画小故事作为考察内容,学生抽签讲故事,老师根据学生讲故事的完整性和创意性行进评价。
1.能完整讲故事,带上动作,声音洪亮,并能说出自己想法的,为优。
2.故事不够完整,声音不够洪亮,需要老师提醒的,为良。
3.不能讲下来,声音太小的,为及格。
优:9-10分
良:6-8分
及格:5分
待努力:5分以下
整理书包比赛
(10分)
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杂乱的文具和书本整理进书包。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将书包内的文具和书本放在桌子上,看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任务,井井有条的,为优。
2.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或是整理不够有条理的,为良。
优:8-10
良:8分以下
水平性评价60%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60分)
同于期末测试的评分标准,按对错给分。
纸笔测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从本册教材中选择内容,出一份试题供学生考核
优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总分>=55分。
良好: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50分=<总分<55分
合格:书写能做到工整,总分<40分。
综合评定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合格(70—80分)、需努力(60分以上)。
六、评价活动具体安排表
项目
时间
地点
考评人员
讲连环画故事
一天(时间待定)
教室
老师
整理书包比赛
一天(时间待定)
教室
老师
纸笔测试
一天(时间待定)
一年级教室
《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 2
《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个示例方案:
一、评价内容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等,占总评分的30%。
2.课后作业: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完成及时性等,占总评分的20%。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分的50%。
二、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记录和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应该覆盖整个学期的知识点,并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评价标准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可以得到较高的评分。
2.课后作业:学生的课后作业应该按时完成,质量较高,体现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得到较高的评分。
3.期末考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应该在班级中上游水平及以上,同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高,可以得到较高的评分。
四、其他事项
1.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并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
2.评价结果应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针对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道德与法制》课程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