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最新版)
自动化专业既强调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注意加强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 | 浙江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 | 同济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 | 东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 | 武汉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 | 南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 | 四川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4 | 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5 | 天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6 | 厦门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7 | 华南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8 | 西北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9 | 山东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0 | 重庆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1 | 中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2 | 吉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3 | 大连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5 | 湖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6 | 东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7 | 郑州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8 | ***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29 | 北京邮电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1 | 南京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2 | 北京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4 | 北京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5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6 | 北京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7 | 北京化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8 | 河海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39 | 深圳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0 | 东华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1 | 华北电力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3 | 武汉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4 | 合肥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5 | 江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6 | 安徽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7 | 河北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49 | 长安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0 | 中国矿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3 | 海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4 | 南昌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5 | 太原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6 | 贵州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7 | 广西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8 | 东北林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59 | 南京邮电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0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2 | 浙江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3 | 南京林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4 | 天津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5 | 西南石油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6 | 燕山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7 | 山西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8 | 湘潭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69 | 江苏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0 | 广东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1 | 重庆邮电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2 | 南京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3 | 武汉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4 | 西安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5 | 浙江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6 | 长沙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7 | 青岛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79 | 中南民族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0 | 三峡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1 | 河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2 | 长江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3 | 中国计量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4 | 湖北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5 | 陕西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6 | 武汉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7 | 南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8 | 西安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9 | 江苏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0 | 湖南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1 | 青岛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2 | 西安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3 | 兰州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4 | 上海电力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5 | 长春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6 | 西南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7 | 华东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8 | 山东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99 | 天津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0 | 华北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1 | 南京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2 | 昆明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3 | 东北电力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4 | 北京建筑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5 | 安徽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6 | 湖南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7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8 | 河南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09 | 中北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0 | 南昌航空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1 | 北方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2 | 东莞理工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3 | 河南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4 | 安徽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6 | 曲阜师范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7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8 | 浙大城市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19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0 | 兰州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1 | 江西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2 | 山东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3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4 | 沈阳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5 | 东北石油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6 | 常熟理工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7 | 齐鲁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8 | 长春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29 | 中原工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0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1 | 渤海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2 | 太原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3 | 沈阳化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4 | 辽宁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5 | 洛阳理工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6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7 | 湖南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8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39 | 辽宁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140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自动化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运动控制》(亦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英语》和《智能控制》等。
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邮电、通信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学习。
自动化专业就业领域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府和科技部门等。
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由于自动化专业所学知识量大,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几乎所有专业都能与自动化挂钩,而且它与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就业面广,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学生转行、转专业也相对容易,如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领域都是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选择方向也会更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2023年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最新版
学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