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
新闻界有句老话:记者无大小,责任都一样。这是从“责任”这个角度说的。其实,记者的“大小”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而言,从作品质量水平而言,从人格层次而言,记者与记者之间,总是有高下、大小之分的。
所以,此生有幸从事新闻传媒事业的人,争取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记者”,从道理上讲理所当然,不仅应当,而且可以。
那么,一个记者,何以为“大”呢?
——“无冕之王”,不可当真以为大,因为那是人们对记者的一种玩笑、戏称乃至讽刺。
——身居大报、大刊、大台、大网,不可天然以为大,因为那是职责岗位使然。
——或作品长而空,网上讨生活,或一味云山雾罩,套话大话,或偏于琐细,不识大体,甚至热衷于制造小道消息来吸引眼球,表面搞得很红火,不可妄自以为大,因为那些东西离“客里空”近,而离实际生活、真理正义、浩然正气远。
——把自己放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以“老大”自居,更不可错误以为大,因为脱离了人民大众,就意味着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力乃至生存权。
记者之“大”,体现在:与时代同行,做社会良心,呕心沥血,写血性文字,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记者之“大”,体现在:把握大势不迷惑,服务大局不动摇。
记者之“大”,体现在:努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大局意识非常清醒,是对“大记者”的根本要求。时代的特点、发展的趋势、***治的规律、生活的要点,必须成竹在胸。
服务大局是“大记者”的基本职责。媒体不是个人的私有品。记者不可以站在个人的立场,囿于一己的私利,限于短浅的目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背离大局,甚至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低级趣味;不可以学习不努力,思考不刻苦,采访不深入,作品浅、平、俗。
当“大记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中外新闻界的成功经验都表明如此,就中国新闻史而言:
邹韬奋是“大记者”,他当年主编《生活》周刊时,不论是编发稿件还是刊发广告,都坚持对读者负责。他认为,登什么不登什么,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看内容。内容合适、健康就登,否则,虽有重金也一概拒绝。这种做法,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我国著名的老报人赵超构(林放,1910~1992)是“大记者”,人称“三不朽”人物。他一生德行高尚,以牛为师,曾用笔名“牛之初”、“孺子牛”,专栏题饰以牛,遗体告别覆以牛,墓碑饰以牛。他1944年访问延安,写出了《延安一月》,堪与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相媲美。他60余年手不停笔,死而后已,写出了新闻性杂文万余篇,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真是立德、立功又立言,令人敬仰!
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新闻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特别注重人格意识、道德修养、社会担当、业务追求,他们不仅德行高尚,而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且有理论,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史量才、戈公振、恽逸群如此,邹韬奋、范长江如此,邓拓、林放、穆青如此,以及现当代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是坚持了“三不朽”追求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人物。近些年来“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有一些也达到了这样的层次。
当“大记者”容易吗?不容易。它需要当事人具有高尚的人格、精湛的业务能力,需要当事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奋斗和扎实细致的工作,需要当事人丢弃许多个人利益,吃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辛苦,甚至是受不了的罪。
但是,“不容易”不等于“不能够”,经过岁月的磨砺和实践的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记者”就可以锻造出来。
(作者为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专栏主笔,韬奋新闻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