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文也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史上成果卓著的作曲家,其传世作品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他的钢琴作品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优秀的质量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江文也因此而成为上世纪30、40年代钢琴音乐创作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文结合江文也个人的成长经历,深入分析其不同创作阶段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的演进以及其中民族因素的体现,并最终对江文也钢琴作品中西合璧的风格做出评析,以强调其个人的重要贡献和作品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江文也 钢琴作品 民族风格
一、江文也的生命历程和音乐成就
江文也出生于台湾地区,早期教育在福建厦门完成,并于13岁即赴日本学习,并在日本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最终走向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在江文也出生的1910年,台湾已经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因此在其创作早期一度以日本音乐家的身份立于乐坛。但是后来,他看清历史的真相,并在各方社会矛盾的激发下,最终接受北平师范大学的教师职位,从此定居于祖国大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音乐家。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江文也由于在台湾的居住时间很短而且处于其年幼时期,因此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从江文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台湾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主观想象而非实际观察。早在1936年,江文也曾跟随齐尔品到中国大陆,接触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1938年正式定居北平,江文也才真正与祖国融为一体,并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中国音乐家。
江文也的音乐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同时著有大量音乐理论著作,其早期声乐套曲《台湾山地同胞歌》,其在借鉴西方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简练地表现了山民粗犷的生活和细腻中不失豪迈的思想感情。他定居北平之后,有著名的《中国名歌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有管弦乐《白露的幻想》和《台湾舞曲》,而到1938年8月,创作钢琴曲《北京万华集》等一系列作品。在***后,江文也的音乐才思十分活跃,努力在表达上符合新时代的特征,创作了钢琴曲《幸福的童年》《颂春》等,表现出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二、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因素
在中国近代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为其做出贡献的青年作曲家数不胜数。同样生活在这个年代,江文也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进入了丰盛时期。但是,由于江文也成长过程中经济特殊性导致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无法与其他作曲家的努力融为一体,而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为研究其钢琴创作中的民族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江文也前期钢琴创作
在江文也钢琴创作的前期,大概写了10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其中五部得到及时出版。这一时期是江文也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前途最为自信的时期,在当时其对于各个题材的音乐作品都有涉猎,并有多部作品在欧洲和日本取得奖项。作为一名刚刚开始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其作品和创作风格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民族乐派的风格,对于钢琴作品的体裁则主要模仿印象派的大师,内容着重于反映日本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五首素描》其中第一曲“田野中的独脚稻草人”,第二曲“屋后田野”,第三曲“围着营火我们舞蹈”,第四曲“小巷”,第五曲“满帆”。还例如《十六首断章》中的第一曲“嫩叶青青”,第四曲“卖糖小贩的金芦”,第七曲“墓碑铭”等。
1936年,江文也在大陆生活半年的时间,广泛接触中国的民间音乐和风土人情之后,把自己的全部创作热情投入其中,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反应于当时的创作作品即为《十六首断章》,其中第十一曲《午后的胡琴》,第十五曲《月夜琵琶》以及第十六曲《北京正阳门》,都加上了来自中国印象的标题,音乐带有明显的中国风味,成为江文也音乐创作由日本风格到中西合璧转变的开端。
之后在1938年,江文也接受北平师范大学的邀请前来任教,期间完成的小提琴套曲《北京万华集》之中十首小曲。这十首小曲都是江文也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采风,如《小鼓儿远远地响》《紫禁城之下》《天安门》以及《柳絮》和《子夜、在社傻坛上》等,这些音乐作品之中,音乐语言的民族因素与之前创作的《十六首断章》更加有了“中国化”,尤其是《天安门》和《紫禁城之下》以及《龙碑》等作品,其音调的旋律已经具备有了完美的中国特色。如具有戏曲性旋律的《柳絮》,其是在低音持续音衬托之下“京腔”十足,中国因素十分鲜明。又如《镰刀舞曲》,创作者将流行于江南水乡的江苏民歌的旋律应用其中,得到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江文也后期钢琴创作
1938年定居北平之后,江文也除了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考察,并且将创作的重心转移为对中国传统的民歌和古代诗词的研究,从而最终创作了大量以古诗词为歌词的独唱曲以及民歌的伴奏。这一时期大概经历20余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一时期江文也的作品并不算丰富,主要有《小奏鸣曲》(作品31,1940)、《第三钢琴奏鸣曲“江南风光”》(作品39),《钢琴叙事诗“得阳月夜”》(作品39)、《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作品54,1949)、《钢琴奏鸣曲“典乐”》(作品52)、《乡土节令诗》(作品53)、《钢琴绮想曲“渔夫舷歌”》(作品56)等。这一时期的作品与之前在日本居住期间的创作相比呈现出显著的民族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中国民族音乐作为钢琴作品音乐语言的基础,因此其作品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乐曲特征。例如《第三奏鸣曲“江南风光”》和《钢琴叙事诗――得阳月夜》,二者都是采用中国琵琶古曲《得阳夜月》作为基本曲调,《第四奏鸣曲――狂欢日》采用的是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和河北秧歌作为基本曲调,《钢琴奏鸣曲――二典乐》采用的是北魏筝曲《典乐》作为基本曲调,而《钢琴绮想曲――渔夫舷歌》采用的是古曲《渔舟唱晚》作为基本曲调等等。第二,品的和声语言与中国的传统调式相一致,表现更为清淡、传统,而不再采用西方浪漫主义浓烈的特征。其和声语言的设计目的在于彰显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族因素而非对于西方音乐构思技巧的探索,因此更加简单、亲切。第三,对于作品的主题选择采取更加宽广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原本所采用的西方现代新民族乐派的音乐主题表现手法,而将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调加以扩展,并予以巧妙地结合,从而使得民族因素真正潜入其中。第四,作品在乐曲结构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变化。以往,江文也在创作过程中倾向于应用小品曲集的创作手法,由于时代的发展,促使江文也的音乐创作将中国民族音调为基础朝着大型乐曲结构的大手笔方向变化。在其后期创作的几首奏鸣曲中,均抛弃了欧洲奏鸣曲所采用的传统结构,而采用整体结构的视角,在曲调同一基础上进行各个乐章的构思。例如,江文也将他的《第三奏鸣曲――江南风光》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原来的三乐章结构,一改原来“奏鸣曲”名称并称之为“钢琴叙事诗”,去掉原来“江南风光”标题,并称之为 “得阳月夜”,赋予了作品的传统音乐琵琶曲的浓厚的中国因素。种种变化表明,江文也力***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实现中西合璧,将中国传统民族因素发扬光大,对于创作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障碍,其甚至选择暂时舍弃西方音乐创作已经成熟的技法以实现发扬中国传统风格的意义,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此可见。
三、江文也钢琴音乐中西合璧的意义
在江文也创作前期,其首先学习西方成熟的作曲理论和技法,以此作为自己后期创作的基础,毫无疑问,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当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面对中国几千年来灿烂丰富的文明,江文也毅然决然地摆脱了西方传统音乐创作的条条框框束缚,从而将音乐作品的创作体现出原本的中国特色。他这种将自己在危机中解救出来并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不同音乐文化融合的开创精神,无疑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因此,对于其钢琴创作中的民族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具有意义。
在江文也创作前期,其所受到的日本文化的影响大多来自于日本民间,因此这些作品体现出来的音乐文化的结合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并且展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但是在创作的后期,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古代的音乐和文化,从而决定了其后期创作的高层次,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江文也作品中的生活面却变窄了,相应的生活气息变得微弱。这就最终导致在江文也后期创作的作品中,其中所反映的艺术思想大多集中于古代而忽视了现实人民的生活,不可谓不遗憾。
四、结语
伴随着近几年东西文化交融的研究日益兴起,20世纪中西文化的反复交流正是促进世界音乐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在当今时代,作为中国的音乐家,依然应该吸收西方音乐的一切有益经验,从而最终创作出既有东方特色、又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化的音乐作品。江文也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对于他所作出的付出与贡献,无论成功亦或失败,都是后人前进道路上的财富,充满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民族性的研究,项目编号:14Q098。
参考文献:
[1]雷美琴.江文也创作风格的延续和中国化风格的探索与发展――江文也钢琴小品《北京万华集》与前后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胡锡敏.中国杰出音乐家――江文也[M].香港:上海书局,1985.
[3]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4]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台北:海棠事业文化有限公司,1990.
[5]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6]汪毓和.二十世纪华人(大陆)音乐创作概述[J].音乐探索,1995,(01).
[7]王宁一.杨和平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M].北京: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江文也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