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制度范文第1篇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下级行之间的联系,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加速信息传递,指导和推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行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请示报告制度。下级行要按期、如实向上级行反映情况、报告工作;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报告要及时答复和处理,并组织好工作信息交流。
二、请示
第三条下级行要求上级行指示或批准的事项称请示。
第四条请示报告必须一事一报,在标题中写明“请示”字样,以便于上级行及时研究处理。不能在其它报告中夹带请示,以免延误工作。
第五条请示报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得越级请示,对越级上报的请示,不作批复。
第六条对***各部直属项目和下放直供项目以及总行戴帽下达的贷款项目,经办行在拨款或贷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请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或计划单列市(区)分行(包括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各分行),向计划单列市(区)分行的请示事项,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重大请示事项可抄报总行,总行认为有必要答复的,主送各分行,抄送请示行。
第七条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要及时办理批复,不得拖拉积压。遇有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短期内无法批复的问题,要以电话或便函及时通知请示行。
第八条下级行需要由总行与主管部门联系、了解的具体业务问题,包括:(1)下达拨款限额、贷款指标方面的问题;(2)年度投资计划或拨款、贷款计划的下达和调整方面的问题;(3)有关执行主管部门规章制度、通知规定方面的问题,等等。均以便函作为查询事项,不作为请示。总行对查询事项,均以便函或电话答复查询行。
三、报告
第九条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对下级行的各种报告,一般不作批复。
第十条工作报告。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一定时期方针***策贯彻执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和今后工作安排等情况的报告,称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应由报告行的领导人主持起草,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要提到***策思想高度,避免叙述过程,罗列数字,堆砌事例。文字最长不超过5000字。
工作报告每半年报送一次。各分行应于当年7月20日和下年1月20日前分别向报送总行上半年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一式二份。省会所在地分、支行和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行的工作报告,在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的同时,抄报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一条专题报告。下级行就某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向上级行所做的报告,称专题报告。
各分行应当按月向总行分别报送基本建设预算执行情况和信贷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的专题报告。此类专题报告应在每月终了15日前报到总行。
各级行应就某一个时期开展中心工作的情况或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例如,投资规模、工程造价、建设周期、投资效果、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不定期向上级行做专题报告。
各分行的专题报告,均报送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二条专户报告。经办国家确定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施工企业(后附名单)的行处向上级行报送的有关重点单位情况的报告,称专户报告。
专户报告主要反映:(1)建设单位在项目安排、投资分配、资金安排、拨款或贷款支用、建设进度、投资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施工企业的生产施工、财务成本、资金运用等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2)反映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的情况、经验和问题,节约或浪费的事例,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的预测;(3)各行在管理重点项目中开展的主要工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在建设项目或重大单项工程建成投产后,经办行应对该工程的资金使用、工程造价、投资效果以及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向总行作完整系统的报告。
专户报告的内容力求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每次报告要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说清楚一、二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有关基本数字可以用表式反映,不要在报告中简单罗列情况,要有分析、有比较,既要反映问题,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意见。
专户报告为季报,季度终了后十天内由经办行报送总行一式二份,同时抄报各有关分行。
第十三条工作简报。各级行向上级行反映主客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下交流工作经验的简要报告,称工作简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也可以分别编写《情况反映》(以对上为主)和《工作简报》(以对下为主)。
工作简报应以“简、短、快、准”为特点。即内容简明扼要,突出当前中心工作;文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反映问题、交流经验要及时、迅速;情况要准确。
工作简报为不定期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各省会所在地分、支行的工作简报报送总行一式三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办公室应当编发《工作动态》(名称可自定),向本行领导反映所属行发生的重要情况。《工作动态》每周至少编发两期,有条件的分行可每日编发动态。《工作动态》应逐期抄报总行办公室一式二份。《工作动态》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强调“短、频、快”,文字简短,说清问题;反映要勤,不求积攒成批;传递要快,不误时机。信息内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善于捕捉各方面的新动向、新情况、新经验。
四、附则
第十四条各级行上报的工作报告、工作简报、专题报告,应当同时报送同级******领导部门;各级行向地方******领导部门报送的重要报告,也应同时抄报上级行一式二份。
第十五条本制度规定的各类请示、报告的执行情况,由各分行办公室负责催办和督促检查。
第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可根据本制度制订补充规定。
第十七条本制度从下达之日起执行。总行(83)建总综字第238号文颁发的《关于建设银行工作报告制度的几项规定》即行废止。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报告工作,确保县人民***府及时准确掌握并快速处置各类重大事项,避免工作失误,确保***令畅通,现就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突发事件
全县范围内发生的或与我县密切相关急需解决的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重要工作事项
1.贯彻落实中央、区、州、县委重要指示、决定、命令以及县人大***会审议意见过程中的重要情况;
2.中央、区、州、县委研究制定的事关经济社会和重大民生工作的***策措施;
3.中央、区、州批复的我县重大规划、重大项目情况以及对我县相关工作的重要通报;
4.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点、重要工作部署以及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5.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涉及全县工作的重要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建设、重要资金安排情况。
(三)重要会议
县人民***府全体会议、县人民***府常务会议、县人民***府***组会议、县人民***府工作例会以及以县人民***府名义召开的行业会议或其他重要会议。
(四)重要活动
1.需要县人民***府县长、副县长出席的公务活动;
2.以县人民***府名义举办、申办的重要公务活动;
3.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组织的重要公务外出考察活动。
(五)重要接待
1.上级领导或其他重要客人,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到我县开展公务性活动的接待;
2.中央、区、州及其他地区重要媒体到我县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接待。
(六)其他重大事项
县人民***府全体会议、县人民***府常务会议、县人民***府***组会议、县人民***府工作例会和以县人民***府名义召开的行业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以及县人民***府主要领导确定并交办的重要工作进展情况。涉及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等事项。
二、请示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一)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必须严格遵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得迟报、漏报、错报、压报、瞒报。凡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形成公文向县人民***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请示报告。时间紧急可当面或用电话逐级向县人民***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请示报告,事后根据事项进展情况补交公文。
(二)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向县人民***府报告;直属部门、各单位向分管副县长报告;县人民***府副县长、办公室主任向县长报告。
(三)县人民***府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收到各部门重大事项公文后,及时呈送办公室主任审核并逐级呈送***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阅示,并将领导批示转相关部门办理。
(四)凡县人民***府领导批示的公文,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按照批示要求抓紧认真办理,并及时将办理情况上报县***府办公室履行公文流转程序。
(五)各乡镇人民***府、***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开本县及邀请县人民***府领导参加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应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向县人民***府请示报告。
(六)县委督查室、县人民***府办公室不定期对各部门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县人民***府将严肃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第3篇
1923年6月,中共中央曾要求“地方执行委员会开除***员后,必须报告其理由于中央及区执行委员会”。1923年12月,中央曾为建立每月报告制度发出通告。写作于1928年11月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全面向中央报告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同时提出了要请示和解决的问题,成为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典范。抗日战争中为了加强***对***队的领导,1937年8月1日中央通过的《总***治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各级领导机关中,必须确立严密的分工与个人负责制,建立有系统的检查和报告制度。”1942年中央再次强调:“在决定含有全国全***全***普遍性的新问题时,必须请示中央,不得标新立异,自作决定,危害全***领导的统一。”***内请示报告制度作为实现民主集中制领导的有效工作机制开始在***内逐步确立并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请示报告制度成为***内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保证。1953年3月,中央做出《关于加强中央人民***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府工作领导的决定》,明确指出***府各部门的***组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府工作中的一切重要方针、***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共中央,经中共中央批准后方能执行。
“”结束后,***的建设恢复正轨,***内请示报告制度逐步恢复并固定下来。1982年十二大至2012年十都明确规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藏传佛教“法王”称号的由来
法王,藏语中为“曲吉嘉宝”,即一教说法之主。原为对佛的尊称。《法华经・譬喻品》:“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后来也引申为对菩萨的称呼。
“王”有“最胜”及“自在”义,佛为法门之主,以自在化众生,故称法王。如《无量寿经》:“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法华经》:“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历史上,藏传佛教对精通佛典、恪守戒律、德高望重的各大教派的领袖也往往称为“法王”。如格鲁派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的“法台”,以及甘丹赤巴等也被称为 “法王”。如明清时期所称的萨迦法王等。
“法王”还是元、明两代中央***府对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佛教领袖和高僧大德册封的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诸多僧职称谓中有重要影响。如明朝皇帝曾册封有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大智法王等。
新中国成立后,藏传佛教界的一些教派和寺院,仍有沿用“法王”这一称谓的,但中央***府未再认定过藏传佛教“法王”。 (文/尼玛扎西)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发展,中国***的组织队伍愈来愈壮大,战争形势的转变,要求***加强自身组织纪律建设。由此,***从加强自身的建设着手,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本文则主要阐述这些制度的其中之一――***内请示报告制度,从***内请示报告制度的基本内涵入手,着重阐述建立这一制度的依据与必要性,最后论述其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战争时期;***内请示报告制度;依据;重要意义
***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转变,***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障碍,例如***内存在的无纪律、无***府状态和地方主义、游击主义倾向,阻碍了***即将夺取全国***权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的建设,***内请示报告制度是其中重要举措之一,这一制度对实现***的民主集中制领导,保证***的路线、方针、***策得以贯彻执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请示报告制度的基本内涵
***内请示报告制度,最早在土地***时期已提出,但由于当时环境和条件限制,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执行。***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正规化程度大大提高,***夺取和掌握全国***权需要,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建立并领导全面贯彻实行了这一请示报告制度。
1948年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指出全***各级领导机关反对无***府无纪律状态,各中央局和分局书记以及各野战***首长和***区首长必须定期向中央作报告。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3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对请示报告制度作了具体补充,由此,这一制度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在具体执行中,中央采用严厉督促、转批报告、综合通报和个别指导等方法,促进这一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二、***内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这是***内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哲学依据。
***战争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方针***策。在土地***时期,各地***形势发展不平衡,人民***队和红色***权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的包围和分割以及农村的环境中,根据这一形势,***实行武装割据和游击战争的形式,给各地***和***事领导机关很高的自治权,这对于他们发挥自身主动性与积极性,度过长期的困难局面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战争时期,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开始转向城市,为夺取全国***权的需要,则需要加强***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全***上下在思想上、***治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这一特殊特点、当时国情的需要适时的调整***的***策,进行***的组织方面等的建设以满足现实情况的要求,***内的请示报告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建设之一。这一制度使中央能及时了解各地对中央的路线和方针、***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各地群众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创造,然后集中全***的智慧,保证***的领导和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二)现实依据
1948年初***战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战争形势由游击战向正规战转变,***区的工作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全***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战争正规化的转变,战争形势的转变,要求全***全***在思想上、***治上和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而***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方面,在***战争开始到1948年之间,由于没有把请示报告制度制度化,一些分局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向中央请示和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得中央同意,冒险地粗率地执行一些违背中央路线和方针的***策,因而造成了一些不可挽救的损失;另一方面,到1948年9月***区的面积扩大了,占全国面积的24.5%,许多***区连成一片,***的领导工作范围扩大了,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变得极为重要。随着***区的扩大,各地新***权相继建立,这就需要一个联系中央和地方的桥梁,***内请示报告制度就是这样的一个必要的桥梁和纽带。所以中共中央要求全***各级领导机关,必须要做到事前请示,事后报告,以使中央能掌握各地的动态,各地间能交流经验,并能及时的纠正错误,传播好的经验。
三、***内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
建立***内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和加强了***内的民主集中制,增强***的团结和活力;加强了中央及***队的纪律建设,为严肃***纪***纪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的工作作风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和***策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史研究室.中国***历史[M]第一卷下册.中共***史出版社,2002年,第767-768页.
[2]选集[M]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64-1266页、第1332页、1346页.
[3]***.七十年奋斗与思考[M]上卷.中共***史出版社,1996年,第470页.
[4]中央档案馆.中共***史文件选集[M].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93年.
[5]廖胜平,林凤鸣.***战争时期中共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及其现实价值[J].中国知网,2007(1).
[6]熊辉,仰义方.***战争时期***内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考察[J].中国知网,2012(4).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 我们***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根据***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关键词] 贡献 请示报告制度 ***内
***内请示报告制度即各地***组织和***事机关***组织把各自的情况向中央进行事前请示或者事后报告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能够加强***的领导,使***的路线、方针、***策和策略得到全面地贯彻。对建立健全这一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健全这一制度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8年***战争中后期,主要是针对***队中存在的无纪律无***府状态展开的;二是1953年通过“新三反”运动展开的反“分散主义”运动。
一、***战争中后期,反对“双无”状态
(一)这一时期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由于我***我***在过去长时期内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并且是农村的环境之下,我们曾经允许各地方***的和***事的领导机关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权,这一种情况,曾经使得各地方的***组织和***队发挥了他们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度过了长期严重的困难局面,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无纪律状态和无***府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损害了***事业。尤其是到了1947年下半年,在***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节节胜利的新形势下,***内的无纪律无***府状态更加严重,对即将取得的胜利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察觉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指出:“目前的形势,要求我***用最大的努力克服这些无纪律状态和无***府状态,克服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使战争由游击战争的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1](P1346)“总之,***形势要求我***缩小(不是废除)各地方各兵团的自治权,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而在各地区和各部分则统一于受中央委托的领导机关。”[2](P87)因此,“为了及时反映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对健全请示报告制度做了规定。
(二)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制度的过程及其意义。
抓反对无纪律无***府状态的斗争,是从建立报告制度入手,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的。1948年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指出:“我们所以规定这项***策性的经常的综合的报告和请示的制度,是因为***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仍然有一些(不是一切)中央局和分局的同志,不认识事先或事后向中央作报告并请求指示的必要和重要性,……因而发生了某些不可挽救的、或难以挽救的、或能够挽救但已受了损失的事情。而那些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中央局或分局,则避免了或减少了这样的损失。从今年起,全***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指示要求从当年起,“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这是各中央局、分局书记个人负责向中央和中央***作的经常性的报告和请示”。同时要求各野战***首长和***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并且照过去规定,每月作一次战绩报告、损耗报告和实力报告外,从今年起,每两个月要作一次***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1](P1265)。指示还对报告和请示的内容作了规定。3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中央局、分局、前委电,对报告制度作了补充规定。5月25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内的指示《一九四八年的工作和整***工作》中强调:“必须坚决地克服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或无***府状态,即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级***的***策和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的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策和策略;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之下,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个***国。这种状态,给予***利益的损害,极为巨大。各级***必须对这一点进行反复讨论,认真克服这种无纪律状态或无***府状态,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1](P1332)6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规定》,共有八项内容,其中还规定了宣传纪律。6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具体规定税收***策等18项内容,必须在事先或事后报告中央。
7月26日,发出***内指示,命令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彻底消灭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正确态度,彻底纠正存在着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无***府状态”[3](P327)。8月14日,又批评***内对于重大事项,“事前既不请示,事后又不报告,仍然将自己所指挥的野战兵团或***区机关部队看成好像一个***国,对于中央发动***内反对这种无纪律状态的危险倾向,仍然没有认真检讨和反省”。指示各兵团及***区负责人:“在战争第三年内,我们将要求你们严格执行及时的和完备的报告制度,将这件事作为一种绝对不允许违反的指令。”同时对于报告的内容做了规定:“对于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内容,必须是有分析有结论的,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必须是既说优点长处,又说缺点错误,而不是只说优点长处不说或少说缺点错误。”[3](P335)次日,他批评,指出林在中央规定请示报告制度六个月以来,仍未向中央作出综合报告。
9月,在《中共中央***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中又强调了“加强纪律性,克服无纪律和无***府状态”,指出:“现在无纪律和无***府状态在***内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从中央机关、中央代表机关,一直到各地,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封锁消息。村有杀人之权。……这些状态必须改变。中央同志要以全力来做这件事,要在战争的第三年内,在全***全***克服无***府、无纪律状态。”[2](P138-139)在这次中共中央***治局会议上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区、***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对各项工作中哪些决定权属于中央,哪些必须事前向中央请示并得到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哪些必须事后报告中央备审,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上述各大单位根据决议的精神和原则,具体规定区***省委和******以至县委和师旅团向上级请示与报告的制度。
建立和健全请示报告制度,开展反“双无”斗争,加强了***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整顿纪律工作的开展,也使***队***治素质和***事素质进一步提高。经过反对“双无”状态,加强了***的统一领导,全面地贯彻了***的路线、方针、***策和策略,很快纠正了工作中的偏差,进一步提高了***和***队的威信,更好地团结全***全***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对保证我们***领导***战争取得全国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二、新中国建立后,开展“反分散主义”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再次发动反“分散主义”运动,是因为他认为中央人民***府工作中出现了脱离***中央领导的错误倾向。反“分散主义”是从“新三反”开始的。1952年11月17日,山东分局第二书记向明给中共中央一份关于反对、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意见的报告,报告在列举山东省区、乡的、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的严重情况后指出:事实证明,作风,是滋长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温床,反对,是纠正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关键。应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和整***工作,对它们坚决地开展斗争。报告还提出:关于领导责任和领导方法,要求各级领导机关给下面布置工作,必须同时不厌其详地交代***策、交代办法,必须有布置,有检查,有指导。每次工作总结均应总结干部作风等等。
看到向明的报告后,于1953年1月5日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指示,号召各级***和***府大规模开展反对、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新三反”。但稍后给***等人的批示中,却针对向明的报告指明:“关于领导责任和领导方法问题――领导的集中或分散的问题,在山东表现得颇严重,在向明这个报告中算是解决了。此问题,不但在山东有,在各地也是有的,在中央也是有的。”可见的真正意***,是在基层开展反、反命令主义、反违法乱纪的同时,重点解决中央人民***府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反对、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后,13日,明确指示要在“新三反”中检查和改进***府工作,指出:“***府大多数部门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思想和***治领导,有些部门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中央将在今年对各部逐一加以检讨。”2月15日至2月26日,外出视察,回京后即于28日指示:将“新三反”的重点放在中央人民***府和***各部门,下令:“必须尽速召开会议。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揭发领导方面的,并规定改正的具体办法。中央认为在很多部门中极端缺乏思想领导和***治领导的状况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要求“各部门检讨的结果须报告中央。”至此,“新三反”从克服***府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很快发展为检查揭发中央人民***府中“极端缺乏思想领导和***治领导的状况”。
2月21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胡绩伟写了一篇关于山东省级机关分散主义现象的报告。报告中说,在去年十二月山东分局扩大会议之前,省人民***府总的领导十分薄弱,形成各厅局各自为***的严重分散现象,很多重大指示决定,各厅可不经批准擅自发出。分局委员会本身的***制也很不健全,同样存在严重的分散现象,分局扩大会议之后,分散现象虽有根本改变,但分局的统一领导还是不强。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开展反对、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斗争,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批示,“此件有很大教育意义。”“新三反”很快在中央人民***府内转为反对“分散主义”。
另外,反“分散主义”还和五多问题结合起来。所谓“五多”,就是任务多、会议集训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发现,“五多”与地方上的分散主义密不可分。在“五多”现象的背后,是各地严重存在着的分散主义倾向。因为区乡的“五多”,基本上不是从区乡产生的,而是从上面产生的,是因为在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散主义和所引起的。1953年3月19日,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央关于解决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必须“着重地克服领导机关中的和分散主义,并将那些过去需要而现在已不需要的制度和办法加以改变,方能解决这个问题”。[4](P271-272)
同时对中央人民***府整个系统进行了根本调整,这样,通过反“分散主义”运动,从体制上加强了和***中央对***府工作的直接领导。
注 释:
[1]《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2]《文集》第五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3]《年谱》(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4]《文集》第六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