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新安江流域,生活着一个名叫“九姓渔民”的特殊族群。他们逐水而居、以船为家,衣食住行、婚嫁丧娶都只能在船上完成。时光荏苒,今天的九姓渔民早已登陆上岸,散居在不同的村庄过着寻常的日子,但那些一脉相承延袭下来的传统习俗,却在见证着这个水上部落曾经的生活印记。
何谓九姓渔民?
“九姓渔民”是生活在钱塘江流域水上渔民的称呼,他们的活动范围遍及杭、严、徽、金、衢,几乎整个钱塘江流域都有他们的足迹,以严州的建德、桐庐最为集中。
“九姓渔民”的九姓是: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原称“九姓渔民”或“九姓渔船”,含有蔑视的色彩。九姓渔民主要以打渔为生,也有从事客货运的。
“客船有‘头亭’、
‘茭白’两种,其家属随船,皆习丝弦,大小曲,以侑觞荐寝”。头亭、茭白其实就是水上的妓院,不过是将岸上的妓院搬到水上去而已。旧时杭州、严州(主要在州治梅城)、金华、兰溪都有茭白船,直到抗战爆发后方始绝迹。
九姓渔民的来历
关于九姓渔民的来历有种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南宋亡国士大夫的遗种。南宋都杭,士大夫们对严陵山水都很熟悉也很喜爱;亡国后来此地避世,“两桨一舟,自成眷属,浅斟低唱以外别无他长,俗称‘九姓渔船’,亦称‘茭白船’,言止能助人清谈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朝歌伎之后,明朝时官绅富户之家皆私蓄戏班歌伎,一旦主人败落,其艺班即流落江上,而其中多来自江山县之富户人家,故又称之为“江山船”云云。
第三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初陈友谅及其部属之后,这一说法最为普遍,也为九姓渔民自己所认可。
第一、二种说法都有明显的漏洞。因为南宋遗民也好,明朝歌伎也好,都是不可能限于九姓的。而“江山船”一般指的是船型和江山籍的船民,与“九姓渔民”扯不上。但对于陈友谅及其部属后裔之说却有种种证据,明清以来有多种私家史料笔记皆持此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为九姓渔民的严州知府戴檗所写的《严郡九姓渔船考》,也同意这个说法。
陈友谅于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兵败身亡,残部逃亡。
“散走东下,其后杂隶衢、婺、睦三郡”,被安置在严州一带,“贬入舟居,以渔为生,改而业船。”之所以集中在严州一带安置,与当时镇守于此的李文忠有关。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骁勇善战,屡立大功,奉命镇守严州,在此设浙江行省。将战败者交由李文忠监管,是对他的莫大信任。由于九姓渔民安置在严州居多,因而“桐严哥”、“桐严嫂”、“桐严妹”居然成为九姓渔民的代称了。
由于是战败者,九姓渔民被剥夺了一切权利,成为***治上的贱民:不准上岸居住,没有居住权;不准入学读书,没有受教育权;不准参加科举,没有从***权;甚至不准穿长衫,不准穿鞋子。鞋子只能穿半只,拖拉着,短衣上连纽扣都不准钉,只能用绳子围着。不准与岸上人通婚。其实岸上人再穷也不会与他们通婚,怕惹来麻烦,实际上九姓渔民已经成为“不可接触“的贱民。
由于世世代代在水上漂泊、生活,九姓渔民只能在内部通婚繁衍,“自为婚姻”,“自为族类”,几百年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水上部落,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其中又以水上婚礼最有特色。
独具特色的船上婚礼
九姓渔民婚礼的仪程与岸上人基本相同,定亲、送盘、送大奁、谢礼、拜祖先、拜天地等仪式都与岸上人无异,只是要简陋得多。不过与岸上人不同的是,送妆奁不是在早上而是在傍晚进行。
婚礼从接亲开始。在一派鼓乐声中,一艘披红挂绿的彩船――轿船从男方的母船出发,往江心划去,在江心转了三圈后再来到女方的船边停下,放过鞭炮,接过新娘和妆奁,又往江心转三圈,再送到婆家,放过鞭炮后再上船,其仪式与岸上接亲相似,只不过轿子换成船而已。也有更直接的则不用轿船接亲,男女双方的彩船(渔船既是九姓渔民的生产工具又是起居生活的房屋,办喜事时也要在船头披红挂彩打扮一番,因而被叫作“彩船”。)停泊在一起。但船帮不好相碰,以免今后两亲家吵架。穿好嫁衣的新娘由利市娘娘和端灯姐姐(伴娘)扶出船舱外,由新娘的娘舅抛过船去,男方早已有几个壮汉准备着,稳稳地接住新娘(也有用大红脚盆抬过船去的),就在船头举行婚礼,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新郎欣喜地揭去新娘的红盖头,这时,鼓乐齐鸣,鞭炮大作,来祝贺喝喜酒的亲朋好友们纷纷上船,人们纷纷向这对新人祝福,祝愿他们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男女双方的彩船也并在了一起――结亲了。
仪式过后,新女婿要到女方船上接受丈母娘的“训话”,主要内容是婚后夫妻要和睦、恩爱,不许欺侮她的女儿等。女婿必须双膝下跪,恭听丈母娘训教,并且口中要答应:
“一定牢记岳母的话。”讲完后,赶紧起身逃回自己的船上,否则要被女方亲戚朋友捉牢,罚香烟、糖果的。
新房就布置在船舱内,虽然简陋,但大红喜字、大红蜡烛、大红被子,一切都十分红艳,透着喜庆的气氛。新郎入洞房必须从船尾进入。因此需从船篷背上爬过去,叫做“站彩台”。新婚三日后,新人也要“回门”,到女方拜见父母,回门时必须带上礼品孝敬长辈,也要准备一些小钱(红纸包)分给女方的小辈们,讨个彩头。
新中国成立后,“九姓渔民”也随着劳动人民的翻身***而彻底平了反。九姓渔民的后代们不仅上了岸,上了学,有的进工厂当了工人,有的还当了国家干部,社会再也不会歧视他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九姓渔民”这一独特的风俗也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发掘出来,成为建德特有的旅游节目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